一种注药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3674发布日期:2019-04-03 01:25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药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水注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药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地下水污染严重,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主要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其它事故污染,所以不同深度的地下水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可能不尽相同。原位注药法是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工艺的热点,不但处理费用相对低廉,而且还可减少地表处理设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暴露,减少对地下环境的扰动,是一种最具有前景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但目前固定式注药井一般只能在某一深度注药,或者通过多口注药井给不同污染水层的地下水注入同一种化学药剂,这样可能会造成浪费,收效甚微,甚至引起二次污染。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注药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注药井,能定深注药,可以针对不同深度的地下水实时配制不同的药剂进行注药,通用性强,治理效率高,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药井,用于对地下水进行注药,包括注药井本体,所述注药井本体在轴向上设有若干个能使注药井本体内外连通的渗药机构,

所述注药井本体内设有能在不同深度的水层上注药的注药机构,

所述注药机构包括用于注入药剂的注药管和能将注药管固定在不同深度水层注药的定深组件,

所述注药管和定深组件相连接,所述注药管能与渗药机构相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渗药机构包括设于注药井本体壁上的镂空部和套设于镂空部上的弹性密封件,所述弹性密封件用于密封镂空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镂空部上设有凹槽,所述弹性密封件设于凹槽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镂空部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镂空孔。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镂空孔的形状为长方形、圆形、菱形、正方形或三角形。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定深组件包括两个套设于注药管上的充气圈,所述充气圈能与注药井本体固定连接;在两个充气圈之间的一段注药管上设有注药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两个所述充气圈之间的距离大于镂空部的高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两个所述充气圈上设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贯穿于两个充气圈,且充气圈与充气管之间密封连接,在充气圈内的一段充气管上设有充气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注药井本体和注药管均为顶部开口、底部封闭的圆柱体。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注药井本体的直径为50-60mm。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注药井本体在轴向上设有若干个能使注药井本体内外连通的渗药机构,可以使注药井本体内的药液注入到不同深度的地下水层内,达到对不同水层进行治理的效果。具体的,所述渗药机构包括设于注药井本体壁上的镂空部和套设于镂空部上的弹性密封件,所述弹性密封件用于密封镂空部。

所述注药井本体内设有能在不同深度的水层上注药的注药机构,注药机构包括用于注入药剂的注药管和能将注药管固定在不同深度水层注药的定深组件。其中,注药管可以在注药井本体内上下移动。当充气圈充满气后,充气圈与注药井本体内壁间产生很大的压力和摩擦力,能够将注药管固定在注药井本体内某一深度位置,保证注药管始终在目标水层注药,实现了定深注药。此时,注药井本体、注药管和充气圈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加压的药剂通过注药管的注药孔进入该密封空间。当密封空间与目标水层之间形成足够大的压差时,弹性密封件被撑开,药液便从镂空孔渗入到相应的目标水层,提高注药精度,治理效果好,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针对不同深度的地下水实时配制不同的药剂进行注药,通用性强,灵活多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注药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注药井本体的渗药机构的横向截面图;

图4是图1中注药井本体的局部的竖向截面图;

图5是图1的注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药井,用于对地下水进行注药,包括注药井本体1,所述注药井本体1在轴向上设有若干个能使注药井本体1内外连通的渗药机构2,可以使注药井本体1内的药液注入到不同深度的地下水层内,达到对不同水层进行治理的效果。具体的,所述渗药机构2包括设于注药井本体1壁上的镂空部和套设于镂空部上的弹性密封件23,所述弹性密封件23用于密封镂空部。

优选地,如图2、4所示,所述镂空部上设有凹槽22,所述弹性密封件23设于凹槽22上,凹槽22可使弹性密封件23稳固地套设于镂空部上,从而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优选地,如图3-4所示,所述镂空部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镂空孔21。也就是说,注药井本体1的四周均设有镂空孔21,当注药时药液可从镂空孔21进入注药井本体1外的目标水层,均匀分布的镂空孔21使得注药均匀,注药效果好,治理效果好。

优选地,所述镂空孔21的形状为长方形、圆形、菱形、正方形或三角形,但不以此为限。

参见图5,所述注药井本体1内设有能在不同深度的水层上注药的注药机构3,所述注药机构3包括用于注入药剂的注药管31和能将注药管31固定在不同深度水层注药的定深组件,所述注药管31和定深组件相连接,所述注药管31能与渗药机构2相连接。

所述定深组件设于注药管31的底端,所述定深组件包括两个套设于注药管31上的充气圈32,所述充气圈32能与注药井本体1固定连接;在两个充气圈32之间的一段注药管31上设有注药孔31A,所述注药井本体1、注药管31和充气圈32之间能形成密封空间。

优选地,所述注药孔31A的数量为10-20个,所述注药孔31A均匀分布在注药管31上。

优选地,两个所述充气圈32之间的距离大于镂空部的高度,保证注药管31注入的药液能与镂空孔21充分接触,从而能够产生足够大的压差将弹性密封件23撑开,使药液渗入到目标水层。

进一步,如图1、5所示,两个所述充气圈32上设有充气管33,所述充气管33贯穿于两个充气圈32,且充气圈32与充气管33之间密封连接,在充气圈32内的一段充气管33上设有充气孔33A。充气圈32可以通过充气管33进行充气。

当充气圈没有充气时,注药管可在注药井本体内上下移动。当充气圈充满气后,充气圈与注药井本体内壁间产生很大的压力和摩擦力,能够将注药管固定在注药井本体内某一深度位置,保证注药管始终在目标水层注药,实现了定深注药。此时,注药井本体、注药管和充气圈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加压的药剂通过注药管的注药孔进入该密封空间。当密封空间与目标水层之间形成足够大的压差时,弹性密封件被撑开,药液便从镂空孔渗入到相应的目标水层,提高注药精度,治理效果好,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针对不同深度的地下水实时配制不同的药剂进行注药,通用性强,灵活多用。

优选地,所述充气管33为软管。更佳地,所述充气管33为塑料软管。

优选地,所述弹性密封件23为密封胶圈。

具体的,所述注药井本体1和注药管31均为顶部开口、底部封闭的圆柱体。

优选地,所述注药井本体1的直径为50-60mm。更佳地,所述注药井本体1的直径为56mm。

优选地,所述注药井本体1由PVC材料制成。

现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叙述如下:

根据要注药的目标水层的深度,将注药管31的注药孔31A对准与目标水层相对应的渗药机构2,然后通过充气管33对充气圈32进行充气,充气圈32充满气后,充气圈32与注药井本体1内壁间产生很大的压力和摩擦力,从而使注药管31在注药井本体1内固定不动。这时,通过加压将配制好的药剂从注药管31的顶部开口注入,并从注药孔31A进入注药井本体1、充气圈32和注药管31之间所形成的密封空间。药剂不断注入,使密封空间与目标水层之间形成足够大的压差,并足以将弹性密封件23撑开,药液渗入到注药井本体1外的目标水层内,从而实现了定深注药。此外,可以根据不同深度的目标地下水层实现配制不同的药剂进行注药。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药井,能定深注药,可以针对不同深度的地下水实时配制不同的药剂进行注药,通用性强,治理效率高,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