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污水回收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8429发布日期:2019-03-27 09:4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养殖污水回收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化循环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殖污水回收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随着水产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养殖方式的进步与变革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经济效益,但却始终绕不过这样一个问题:养殖污水该如何处理。传统的土塘养殖将大量的污水排进河流、水道等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新兴的工业化养殖也存在如何处理污水的问题,所以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养殖污水的问题,那么排出的养殖污水将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本实用新型则可以通过物理及生物处理来净化污水,从而能从根本上解决循环水养殖造成的污水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回收利用率高的养殖污水回收处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养殖污水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池组、沉淀发酵池和回流池;

所述生态池组包括依次设置的物理过滤池、沉淀池、毛刷池、生物处理池和泵池,在所述物理过滤池和沉淀池之间、所述毛刷池和生物处理池之间分别设置有Ⅰ型隔墙,在所述沉淀池和毛刷池之间、所述生物处理池和泵池之间分别设有Ⅱ型隔墙;所述沉淀发酵池和回流池设置在所述物理过滤池的一侧,在所述沉淀发酵池与回流池之间设有Ⅱ型隔墙;

所述Ⅰ型隔墙包括上部墙体和分布在该墙体底部的下过水孔,所述Ⅱ型隔墙包括下部墙体和分布在该墙体顶部的上过水孔;

所述物理过滤池与待处理养殖污水的集污排水管相连通,在所述物理过滤池内设有转鼓微滤机,所述转鼓微滤机的出口通过排污管连通至沉淀发酵池,用于将物理过滤池内的固体颗粒、杂物排至沉淀发酵池;所述回流池与待处理养殖污水的集污排水管之间设有回流管,用于将回流池内经过沉淀发酵的水回流至集污排水管;

在所述生物处理池内设有曝气机构,所述曝气机构包括设置在生物处理池两侧壁上部且与外部气源相连通的主气管、设置在生物处理池底部的曝气管,以及将所述主气管与曝气管相连通的软气管;

在所述毛刷池内设有过滤毛刷;在所述泵池内设有潜水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待处理的养殖污水通过集污排水管流入物理过滤池,通过转鼓微滤机对物理过滤池内的污水进行初步过滤,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杂物滤除并通过排污管流入外侧的沉淀发酵池,初步过滤后的污水通过下过水孔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池上部的水通过上过水孔进入毛刷池进行再次过滤,并在毛刷的作用下去除固体颗粒和杂物并降解氨氮、亚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毛刷池处理后的水进入生物处理池,进行曝气增氧和生物处理,然后进入泵池,泵池内的潜水泵可将处理后的水抽出进行后续的过滤杀菌处理。

优选的,该系统还包括过滤杀菌组件,所述过滤杀菌组件包括通过水管依次连通的过滤沙缸、臭氧混合罐、活性炭过滤缸和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所述过滤沙缸通过水管与所述泵池内的潜水泵相连。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通至养殖区域,作为养殖用水使用。

生态池组处理后的水通过潜水泵抽出,首先通过过滤沙缸过滤掉杂物颗粒,再进入臭氧混合罐杀菌消毒杀灭水体中的有害菌,然后进入活性炭过滤缸,除去残留的臭氧、消毒、去除色素和氧化物,最后再经过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进行杀菌,即完成消毒和杀菌的处理,此时经过处理的水已经符合养殖用水的要求,可再次作为养殖用水使用。

优选的,在所述毛刷池和生物处理池之间之间的Ⅰ型隔墙的下过水孔处设有格网;在所有Ⅱ型隔墙的上过水孔处均设有格网;起到进一步的过滤作用。

优选的,在所述生物处理池内设有生化球;在所述生化球上分布有用于去除氨氮、亚硝酸盐、有机物的菌落和藻种。生物处理池内由于经过曝气管曝气,生化球上的菌落和藻种能够大量繁殖,繁殖的菌落和藻种对生物处理池的污水进行生物处理,以去除氨氮、亚硝酸盐、有机物等物质。

优选的,在所述沉淀池、毛刷池、生物处理池的池内均设有地暖管,当外界温度较低时为池内污水升温。

优选的,在所述生态池组的顶部设有保温棚,用于保持池内的温度。

优选的,所述Ⅰ型隔墙和Ⅱ型隔墙的墙体均为水泥砖墙。

优选的,设所述物理过滤池的长度为A米,则沉淀池的长度为2A米,毛刷池的长度为3A米,生物处理池的长度为5A-6A米,泵池的长度为1/5A米。

优选的,所述下过水孔的高度为50cm;所述沉淀池和毛刷池之间、所述生物处理池和泵池之间的Ⅱ型隔墙上的上过水孔的高度为100cm;所述沉淀发酵池与回流池之间的Ⅱ型隔墙上的上过水孔的高度为2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过滤效果,其中包括物理过滤效果和生物过滤效果,物理过滤效果主要以固体颗粒去除率为准,可达95%以上;生物过滤效果以每日除氮量为准,可达40kg以上;本实用新型还能达到更好的杀菌效果,能够有效杀灭有害菌,有害菌杀灭率可达99%以上;还可以通过曝气为水体增氧,能够保证养殖过程中养殖品种对溶解氧的基本需求;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工作效果稳定,能够常年使用,不受季节和外界温度的影响,且处理量大,效率高,日最大污水处理量可高达4800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养殖污水的回收处理,可以将养殖污水进行处理并回收利用,且处理利用率高,避免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养殖污水回收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生态池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Ⅰ型隔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Ⅱ型隔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物理过滤池,2为沉淀池,3为毛刷池,4为生物处理池,5为泵池,在6为Ⅰ型隔墙,7为Ⅱ型隔墙;8为沉淀发酵池,9为回流池,10为下过水孔,11为上过水孔,12为格网,13为集污排水管,14为转鼓微滤机,15为排污管,16为回流管,17为主气管,18为曝气管,19为软气管,20为过滤毛刷,21为潜水泵,22为过滤沙缸,23为臭氧混合罐,24为活性炭过滤缸,25为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26为生化球;27为保温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下列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养殖污水回收处理系统,包括生态池组、沉淀发酵池8、回流池9和过滤杀菌组件。

生态池组包括依次设置的物理过滤池1、沉淀池2、毛刷池3、生物处理池4和泵池5,在物理过滤池1和沉淀池2之间、毛刷池3和生物处理池4之间分别设置有Ⅰ型隔墙6,在沉淀池2和毛刷池3之间、生物处理池4和泵池5之间分别设有Ⅱ型隔墙7;沉淀发酵池8和回流池9设置在物理过滤池1的一侧,在沉淀发酵池8与回流池9之间设有Ⅱ型隔墙7。

Ⅰ型隔墙包括上部墙体和分布在该墙体底部的下过水孔10,Ⅱ型隔墙包括下部墙体和分布在该墙体顶部的上过水孔11。在毛刷池3和生物处理池4之间之间的Ⅰ型隔墙的下过水孔10处设有格网12;在所有Ⅱ型隔墙的上过水孔11处均设有格网12;Ⅰ型隔墙和Ⅱ型隔墙的墙体均为水泥砖墙。

物理过滤池1与待处理养殖污水的集污排水管13相连通,在物理过滤池1内设有转鼓微滤机14,转鼓微滤机14的出口通过排污管15连通至沉淀发酵池8,用于将物理过滤池1内的固体颗粒、杂物排至沉淀发酵池;回流池9与待处理养殖污水的集污排水管13之间设有回流管16,用于将回流池9内经过沉淀发酵的水回流至集污排水管13。

在生物处理池4内设有曝气机构,曝气机构包括设置在生物处理池4两侧壁上部且与外部气源相连通的主气管17、设置在生物处理池4底部的曝气管18,以及将主气管17与曝气管18相连通的软气管19。在生物处理池4内设有生化球26;在生化球26上分布有用于去除氨氮、亚硝酸盐、有机物的菌落和藻种。

在毛刷池3内设有过滤毛刷20;在泵池5内设有潜水泵21;在生态池组的顶部设有保温棚27。在沉淀池2、毛刷池3、生物处理池4的池内均设有地暖管,可以铺设在池底,或者铺设在池体侧壁内。

过滤杀菌组件包括通过水管依次连通的过滤沙缸22、臭氧混合罐23、活性炭过滤缸24和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24,过滤沙缸23通过水管与泵池5内的潜水泵21相连,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24通过水管连通至养殖用水区域。

本实施例中,物理过滤池长10米,沉淀池长20米,毛刷池长30米,生物处理池长58米,泵池长2米;沉淀发酵池和回流池的总长为10米、宽2米、深1.8米。Ⅰ型隔墙的下过水孔10的高度为50cm;生物处理池和泵池之间的Ⅱ型隔墙上的上过水孔的高度为100cm;沉淀发酵池与回流池之间的Ⅱ型隔墙上的上过水孔的高度为20cm。排污管和回流管为φ75管,主气管为φ50管,曝气管为φ25管,软气管为φ10管;转鼓微滤机为两台,潜水泵的流量为100吨/时;过滤杀菌组件中用的水管为φ160管。

在以上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设备元件、连接方式和控制方式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设备元件、连接方式和控制方式可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养殖污水回收处理系统的具体工作方式为:待处理的养殖污水通过集污排水管流入物理过滤池,物理过滤池内的转鼓微滤机对污水进行初步过滤,将其中的固体颗粒、杂物滤出并通过排污管排到沉淀发酵池内,沉淀发酵池内经过沉淀和发酵的污水通过上过水孔流进回流池,回流池内的水通过回流管回流至集污排水管重新进入物理过滤池进行处理。物理过滤池经过初步过滤的污水从下过水孔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然后进入毛刷池进行第二次的过滤,去除固体颗粒和杂物(物理过滤),并在过滤毛刷的作用下(生物过滤)降解氨氮、亚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毛刷池过滤后的污水再进入生物处理池进行曝气增氧和生物处理,生化球上的菌落和藻种能够大量繁殖,繁殖的菌落和藻种对生物处理池的污水进行生物处理,以去除氨氮、亚硝酸盐、有机物等;生物处理池处理后的水流进泵池,由潜水泵抽出进行后续的过滤杀菌处理,过滤沙缸能够过滤掉杂物颗粒,臭氧混合罐起到杀菌、消毒、杀灭水体中的有害菌的作用,活性炭过滤缸除去残留的臭氧、消毒、去除色素和氧化物,最后再经过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进行杀菌,即完成了养殖污水的处理,处理后的水可作为养殖用水继续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养殖污水回收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

1.过滤能力:分为物理过滤能力和生物过滤能力,物理过滤能力:(主要以固体颗粒去除率为准)处理效果可达95%以上;生物过滤能力:(主要以每日除氮量为准) 处理效果可达40kg以上。

2.杀菌能力:能够有效杀灭有害菌,有害菌杀灭率可达99%以上。

3.增氧方式:曝气增氧,能够保证养殖过程中养殖品种对溶解氧的基本需求。

4.连续使用时间:常年可用。

5.日最大污水处理量:日最大污水处理量可高达4800吨。

6.处理后的水质标准已经完全符合养殖标准(详见下表1):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进行变更或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