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喷涂的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20105发布日期:2019-03-27 11:51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电喷涂的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喷涂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电喷涂的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喷涂是指在金属和非金属表面覆盖一层保护层或装饰层,产品喷涂之前需要人工将产品组装在产品治具上,以及组装产品的各种配件,并需要对产品进行清洗,清洗完之后再对产品进行喷涂。

公告号为CN20350827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喷涂用挂具,包括挂具本体,所述挂具本体一侧上设有挂钩,所述挂钩包括横杆和斜杆,所述横杆一端固定在挂具本体上,横杆另一端与斜杆相连,斜杆上端高于横杆,斜杆下端固定在挂具本体上;所述挂具本体另一侧上设有用于挂在挂杆上的挂槽。

但是当产品在挂具上吊挂结束后进行清洗工作时,常规方法是通过人工手动进行清洗,这种清洗方式导致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电喷涂的清洗装置,其优点是:通过对产品的自动清洗,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静电喷涂的清洗装置,包括开设在地面上的蓄水池和设置在地面上的工作台,挂具本体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多个竖直的且沿挂具本体周边分布的第一方管,所述第一方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方管,所述第一方管和第二方管连通,所述第一方管和第二方管上均连接有若干雾化喷头;

各个所述第二方管远离第一方管的一端通过输水筒连通,所述蓄水池旁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蓄水池和输水筒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对产品进行清洗时,操作者打开水泵,蓄水池内的水依次经过进水管、出水管和输水筒后流入第一方管和第二方管内,各个雾化喷头喷出雾状的水珠,对差评产品进行清洗工作,方便快捷,无需操作者手动进行冲洗,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雾化喷头喷出的雾状水珠,覆盖范围广、用水量小,提高了清洗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地面上设有基架,所述工作台位于基架内,所述工作台上转动连接有固定环,各个所述第一方管远离第二方管的一端通过固定环连接;所述输水筒的一端穿出基架且穿出的一端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圈与出水管连接,所述输水筒外螺纹连接有中间罩,所述中间罩上开设有供出水管穿过的通孔,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驱动固定环转动的驱动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固定环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方管和第二方管上的雾化喷头围绕产品进行清洗工作,灵活方便,减小了产品在清洗时出现死角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清洗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在固定环外圈上的环形齿带和转动连接在工作台上且与环形齿带相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工作台上通过支撑座架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驱动齿轮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启动,带动驱动齿轮转动,由于驱动齿轮与环形齿带的啮合传动,使固定环开始转动,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孔壁上设有供出水管穿过的密封圈,所述出水管上开设有供密封圈部分嵌入的环形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密封圈提高了出水管与通孔处连接的密封性,降低了泄漏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内开设有蓄水腔,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若干与蓄水腔连通的排水孔,所述工作台侧壁连接有排水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产品清洗后水通过排水孔落入蓄水腔中,再由排水管排出工作台外,减小了水滞留在工作台上,给操作者工作带来不便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地面上开设有处理池,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位于处理池上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蓄水腔内排出的水汇集在处理池中,减小了水直接排放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远离工作台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内铺设有过滤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过滤布起到了对清洗后水的过滤作用,减小了水中杂质的含量,方便了对水的重复利用;同时过滤筒与排水管的可拆卸连接,方便了对过滤布的定期清洗、更换,保证了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用于罩住驱动电机的防水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水罩减小了水进入驱动电机内的情况,起到了对驱动电机的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对产品的自动清洗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通过驱动件带动固定环转动,使得雾化喷头在转动的过程完成对产品的清洗工作,增加了对产品的覆盖面,提高了清洗的效果;同时清洗后的水经过滤后还可重复利用,节省了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输水筒与第二方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出水管与中间罩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放大图;

图6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过滤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工作台;11、第一方管;12、第二方管;13、雾化喷头;14、输水筒;15、蓄水池;16、水泵;161、进水管;162、出水管;2、基架;21、固定环;22、轴承;23、中间罩;24、通孔;25、密封圈;251、环形槽;3、驱动件;31、环形齿带;32、驱动齿轮;33、驱动电机;331、防水罩;34、支撑座;4、蓄水腔;41、排水孔;42、排水管;43、处理池;44、过滤筒;441、过滤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静电喷涂的清洗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工作台1和开设在地面上的蓄水池15,挂具本体位于工作台1上,工作台1上设有多个竖直的第一方管11,多个第一方管11沿挂具本体的周边呈圆周状分布,各个第一方管1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有水平的第二方管12,第一方管11和第二方管12连通,且第一方管11和第二方管12上均连接有若干雾化喷头13;各个第二方管12远离第一方管11的一端通过输水筒14连通,蓄水池15旁设有水泵16,水泵16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有进水管161和出水管162,所述进水管161和出水管162分别与蓄水池15和输水筒14连通。

如图2所示,在进行清洗工作时,操作者打开水泵16,蓄水池15中的水通过进水管161和出水管162流入输水筒14中,然后分流到各个第二方管12和第一方管11内,雾化喷头13朝向产品喷水,自动对产品进行清洗,无需操作者手动冲刷,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雾化喷头13喷出的水呈雾状笼罩在产品上,覆盖范围广,增强了清洗的效果。

如图3所示,地面上设有基架2,工作台1位于基架2内,工作台1上转动连接有固定环21,此时各个第一方管11远离第二方管12的一端通过固定环21连接,使得第一方管11可跟随圆环转动,工作台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固定环21转动的驱动件3,若干雾化喷头13在围绕挂具本体转动的过程,完成对产品的清洗工作,减小了清洗死角的存在,进一步提高了清洗效果。

如图4和图5输水筒14的一端穿出基架2且穿出的一端连接有轴承22,轴承22优选防水轴承,轴承22的外圈与输水筒14内壁固定连接,轴承22的内圈则与出水管162连接;输水筒14外螺纹连接有中间罩23,中间罩23上开设有供出水管162穿过的通孔24,保证了对输水筒14的输水作业;同时通孔24孔壁上设有供出水管162穿过的密封圈25,出水管162上开设有供密封圈25部分嵌入的环形槽251,以增加通孔24处的密封性。

如图3所示,驱动件3包括通过支撑座34架设在工作台1上的驱动电机33和转动连接有工作台1上的驱动齿轮32,驱动电机33的轴线为竖直方向,且其电机轴与驱动齿轮32连接,固定环21外圈上设有与驱动齿轮32相啮合的弧形齿带。同时支撑座34上还设有用于罩住驱动电机33的防水罩331,起到了对驱动电机33的保护作用。

如图3所示,驱动电机33启动,带动驱动齿轮32旋转,通过驱动齿轮32和环形齿带31的啮合传动,带动圆环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方管11和第二方管12带动雾化喷头13绕挂具本体转动,简单方便。

如图2所示,工作台1内开设有蓄水腔4,工作台1上开设有若干与蓄水腔4连通的排水孔41(如图3),产品清洗后的水落在工作台1上,通过排水孔41流入蓄水腔4中,减小了积水滞留在工作台1上,给操作者工作带来不便的情况发生。

如图2和图6所示,进一步的,工作台1侧壁连接有排水管42,排水管42远离工作台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过滤筒44,过滤筒44内铺设有过滤布441,过滤布441可选用涤纶长纤滤布,具有良好的透水和过滤性能;同时地面上还开设有处理池43,排水管42的出水口位于处理池43上方。

如图2和图6所示,当蓄水腔4内的水经排水管42排出时,过滤布441起到了对水的过滤作用,降低了水中杂质的含量,而过滤后的水被收集在处理池43中,方便了对水资源的重复利用;过滤筒44和排水管42的螺纹连接,利于操作者将过滤筒44拆卸下来,对过滤布441进行清洗和更换工作,保证了过滤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