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单高效的污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5739发布日期:2019-05-15 23:31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单高效的污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简单高效的污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污水过滤装置是一种用于对工厂和生活中产生的污水进行过滤,去除污水中的杂质的辅助装置,其在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污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腔内横向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箱的左端底部和右端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排水管,并在进水管处设置有污水泵;现有的污水过滤装置使用时,通过污水泵将污水抽送至工作腔内,通过过滤网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经过过滤的污水自排水管导出;现有的污水过滤装置使用中发现,导入至工作腔内的污水中存在很多的悬浮杂质,过滤网无法有效对这些悬浮杂质进行过滤,影响污水过滤的效果,导致实用性较低;并且污水中较大的杂质容易对过滤网造成堵塞,影响污水过滤的进程,导致工作效率较低;同时其不方便对工作腔底部的杂质进行清理,导致使用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对污水中的悬浮杂质进行有效过滤,提高对污水中杂质的过滤效果,提高实用性;并且避免污水中较大的杂质对过滤网造成堵塞,保证污水过滤正常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方便对工作腔底部的杂质进行清理,提高使用可靠性的简单高效的污水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污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还包括隔板、圆筒、罩体、电机、多组第一加强筋和多组第二加强筋,所述隔板的底端与工作腔的内底壁连接,隔板的顶端与工作腔的内顶壁之间留有空间,并且隔板将工作腔隔成过滤腔和净化腔,过滤箱的右端顶部设置有与净化腔相通的排水管,所述多组第一加强筋的一端均与罩体的外侧顶部焊接固定,多组第一加强筋的另一端均与过滤腔的内侧壁焊接固定,所述圆筒位于罩体的内侧,并在圆筒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多组第二加强筋的一端均与圆筒的外侧壁焊接固定,多组第二加强筋的另一端均与罩体的内侧壁焊接固定,所述电机安装在过滤箱的顶端,并在电机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自过滤箱的顶端伸入至过滤腔内并穿过罩体的顶壁和第一过滤网伸入至圆筒内部,并在转轴上设置有多组搅拌叶,所述多组搅拌叶均位于圆筒内,过滤箱的左端底部设置有进水管,并在进水管处设置有进水泵,进水管的右端伸入至过滤腔内并自圆筒的底部伸入至圆筒内部,过滤箱的左端设置有药箱和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输入端与药箱连通,输送泵的输出端伸入至过滤腔内并自圆筒的左端底部伸入至圆筒内部且位于进水管输出端的上方;所述转轴的外侧设置有两组清理板,所述两组清理板均位于圆筒内,并在两组清理板的顶端均设置有柔性刷毛,所述柔性刷毛的顶端与第一过滤网的底端接触;还包括“U”型排污管,所述“U”型排污管的输入端自过滤箱的底端伸入至过滤腔内并与圆筒的底端连通,并在“U”型排污管的输入端设置有挡泥装置,“U”型排污管的输出端位于过滤腔的外部,所述挡泥装置包括圆轴、左挡泥板、右挡泥板和扭簧,所述圆轴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U”型排污管输入端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连接,所述左挡泥板的右端和右挡泥板的左端均与圆轴可转动连接,所述扭簧套设在圆轴上,并且扭簧的两组端部分别与左挡泥板和右挡泥板的底端贴紧,“U”型排污管输入端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所述左挡泥板的左端和右挡泥板的右端分别与左限位块的底端和右限位块的底端接触,“U”型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一污泥阀,“U”型排污管的底部连通设置有排放管,并在排放管处设置有第二污泥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污水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所述隔板的顶端设置有两组前后方向的卡槽,过滤箱的顶端设置有两组前后方向的条形孔,所述两组条形孔分别位于两组卡槽的正上方,所述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的底端自过滤箱的顶端分别穿过两组条形孔并分别插入至两组卡槽内,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的顶端均设置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污水过滤装置,还包括导流板和第四过滤网,所述导流板位于净化腔内,并且导流板的顶端与净化腔的内顶壁焊接固定,导流板的底端与净化腔的内底壁之间留有空间,所述第四过滤网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导流板的右端底部连接,第四过滤网的右端与净化腔的右侧壁连接,并在第四过滤网的顶部设置有砂砾过滤层,所述砂砾过滤层的顶端设置有石英砂过滤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污水过滤装置,所述圆筒的底部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污水过滤装置,所述左挡泥板的左端和右挡泥板的右端均向下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污水过滤装置,所述扭簧对左挡泥板的支撑力与左挡泥板的自身重力相匹配,扭簧对右挡泥板的支撑力与右挡泥板的自身重力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污水过滤装置,还包括三通泄水管,所述三通泄水管的两组输入端自过滤箱的底端分别伸入至过滤腔和净化腔内,三通泄水管的输出端竖直向下,并在三通泄水管的输出端设置有泄水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污水过滤装置,所述过滤箱的右端设置有与净化腔相通的清理口,并在清理口处设置有第一门板,所述第一门板与清理口通过螺纹密封连接,过滤箱的顶端设置有与净化腔相通的导入口,并在导入口处设置有第二门板,所述第二门板与导入口通过螺纹密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污水抽送至圆筒内,通过输送泵将药箱内的液体絮凝剂抽送至圆筒内,絮凝剂和污水中的杂质在圆筒内混合,使悬浮杂质产生絮凝沉淀,通过电机带动搅拌叶以合适的速度旋转,使絮凝剂和污水充分混合,可以对污水中的悬浮杂质进行有效过滤,提高对污水中杂质的过滤效果,提高实用性;通过电机带动两组清理板旋转,通过两组清理板顶端的柔性刷毛对第一过滤网的底端进行清理,避免污水中较大的杂质对过滤网造成堵塞,保证污水过滤正常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圆筒内产生的絮凝沉淀导入至“U”型排污管内,较大的杂质落在左挡泥板或者右挡泥板的顶端,在重力的作用下将左挡泥板和右挡泥板沿圆轴旋转一定角度,方便污泥导入“U”型排污管内,并且可以防止进入“U”型排污管内的污泥自“U”型排污管的输入端再次返回圆筒内的情况,需要对“U”型排污管的污泥进行导出时,先关闭第一污泥阀,然后打开第二污泥阀,即可将污泥导出,提高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挡泥装置和“U”型排污管连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过滤箱;2、隔板;3、圆筒;4、罩体;5、电机;6、第一加强筋;7、第二加强筋;8、第一过滤网;9、转轴;10、搅拌叶;11、进水管;12、进水泵;13、药箱;14、输送泵;15、清理板;16、柔性刷毛;17、“U”型排污管;18、圆轴;19、左挡泥板; 20、右挡泥板;21、扭簧;22、左限位块;23、第一污泥阀;24、第二污泥阀;25、第二过滤网;26、第三过滤网;27、提手;28、导流板;29、第四过滤网;30、砂砾过滤层;31、石英砂过滤层;32、三通泄水管;33、第一门板;34、第二门板;35、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污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1,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还包括隔板2、圆筒3、罩体4、电机5、多组第一加强筋6和多组第二加强筋7,隔板的底端与工作腔的内底壁连接,隔板的顶端与工作腔的内顶壁之间留有空间,并且隔板将工作腔隔成过滤腔和净化腔,过滤箱的右端顶部设置有与净化腔相通的排水管35,多组第一加强筋的一端均与罩体的外侧顶部焊接固定,多组第一加强筋的另一端均与过滤腔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圆筒位于罩体的内侧,并在圆筒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8,多组第二加强筋的一端均与圆筒的外侧壁焊接固定,多组第二加强筋的另一端均与罩体的内侧壁焊接固定,电机安装在过滤箱的顶端,并在电机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转轴9,转轴的底端自过滤箱的顶端伸入至过滤腔内并穿过罩体的顶壁和第一过滤网伸入至圆筒内部,并在转轴上设置有多组搅拌叶10,多组搅拌叶均位于圆筒内,过滤箱的左端底部设置有进水管11,并在进水管处设置有进水泵12,进水管的右端伸入至过滤腔内并自圆筒的底部伸入至圆筒内部,过滤箱的左端设置有药箱13和输送泵14,输送泵的输入端与药箱连通,输送泵的输出端伸入至过滤腔内并自圆筒的左端底部伸入至圆筒内部且位于进水管输出端的上方;转轴的外侧设置有两组清理板15,两组清理板均位于圆筒内,并在两组清理板的顶端均设置有柔性刷毛16,柔性刷毛的顶端与第一过滤网的底端接触;还包括“U”型排污管17,“U”型排污管的输入端自过滤箱的底端伸入至过滤腔内并与圆筒的底端连通,并在“U”型排污管的输入端设置有挡泥装置,“U”型排污管的输出端位于过滤腔的外部,挡泥装置包括圆轴18、左挡泥板 19、右挡泥板20和扭簧21,圆轴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U”型排污管输入端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连接,左挡泥板的右端和右挡泥板的左端均与圆轴可转动连接,扭簧套设在圆轴上,并且扭簧的两组端部分别与左挡泥板和右挡泥板的底端贴紧,“U”型排污管输入端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左限位块22和右限位块,左挡泥板的左端和右挡泥板的右端分别与左限位块的底端和右限位块的底端接触,“U”型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一污泥阀23,“U”型排污管的底部连通设置有排放管,并在排放管处设置有第二污泥阀24;通过将污水抽送至圆筒内,通过输送泵将药箱内的液体絮凝剂抽送至圆筒内,絮凝剂和污水中的杂质在圆筒内混合,使悬浮杂质产生絮凝沉淀,通过电机带动搅拌叶以合适的速度旋转,使絮凝剂和污水充分混合,可以对污水中的悬浮杂质进行有效过滤,提高对污水中杂质的过滤效果,提高实用性;通过电机带动两组清理板旋转,通过两组清理板顶端的柔性刷毛对第一过滤网的底端进行清理,避免污水中较大的杂质对过滤网造成堵塞,保证污水过滤正常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圆筒内产生的絮凝沉淀导入至“U”型排污管内,较大的杂质落在左挡泥板或者右挡泥板的顶端,在重力的作用下将左挡泥板和右挡泥板沿圆轴旋转一定角度,方便污泥导入“U”型排污管内,并且可以防止进入“U”型排污管内的污泥自“U”型排污管的输入端再次返回圆筒内的情况,需要对“U”型排污管的污泥进行导出时,先关闭第一污泥阀,然后打开第二污泥阀,即可将污泥导出,提高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污水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二过滤网 25和第三过滤网26,隔板的顶端设置有两组前后方向的卡槽,过滤箱的顶端设置有两组前后方向的条形孔,两组条形孔分别位于两组卡槽的正上方,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的底端自过滤箱的顶端分别穿过两组条形孔并分别插入至两组卡槽内,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的顶端均设置有提手27;通过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对进入净化腔内的污水进一步进行过滤,并且可以通过提手将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提出进行清理,提高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污水过滤装置,还包括导流板28 和第四过滤网29,导流板位于净化腔内,并且导流板的顶端与净化腔的内顶壁焊接固定,导流板的底端与净化腔的内底壁之间留有空间,第四过滤网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导流板的右端底部连接,第四过滤网的右端与净化腔的右侧壁连接,并在第四过滤网的顶部设置有砂砾过滤层30,砂砾过滤层的顶端设置有石英砂过滤层31;进入净化腔内的污水沿导流板至净化腔的底部,通过第四过滤网、砂砾过滤层和石英砂过滤层对污水中的杂质进一步进行过滤,去除污水中的浮渣等细小杂质,提高对污水的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污水过滤装置,圆筒的底部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结构;方便圆筒的杂质导入至“U”型排污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污水过滤装置,左挡泥板的左端和右挡泥板的右端均向下倾斜设置;一些细小的杂质可以通过左挡泥板和右挡泥板与“U”型排污管的缝隙进入“U”型排污管,较大的杂质堆积在左挡泥板和右挡泥板的顶端,使左挡泥板和右挡泥板在重力的作用下旋转,从而将较大的杂质导入至“U”型排污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污水过滤装置,扭簧对左挡泥板的支撑力与左挡泥板的自身重力相匹配,扭簧对右挡泥板的支撑力与右挡泥板的自身重力相匹配;通过扭簧可以刚好对左挡泥板和右挡泥板进行支撑,既可以保证将污泥导送至“U”型排污管内,又可以有效防止“U”型排污管内的污泥自“U”型排污管的输入端跑出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污水过滤装置,还包括三通泄水管32,三通泄水管的两组输入端自过滤箱的底端分别伸入至过滤腔和净化腔内,三通泄水管的输出端竖直向下,并在三通泄水管的输出端设置有泄水阀门;通过三通泄水管方便在工作结束后将过滤腔和净化腔内的水导出,提高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污水过滤装置,过滤箱的右端设置有与净化腔相通的清理口,并在清理口处设置有第一门板33,第一门板与清理口通过螺纹密封连接,过滤箱的顶端设置有与净化腔相通的导入口,并在导入口处设置有第二门板34,第二门板与导入口通过螺纹密封连接;通过清理口可以将石英砂过滤层导出进行冲洗,通过导入口可以对石英砂过滤层进行更换,提高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污水过滤装置,其在工作时,通过进水泵将污水自进水管导入至圆筒内,通过输送泵将药箱内的液体絮凝剂抽送至圆筒内,絮凝剂和污水中的杂质在圆筒内混合,使悬浮杂质产生絮凝沉淀,通过电机带动搅拌叶以合适的速度旋转,使絮凝剂和污水充分混合,可以对污水中的悬浮杂质进行有效过滤,通过第一过滤网对圆筒内产生的絮凝沉淀进行过滤,经过过滤的水自圆筒和罩体之间流至过滤腔的底部,然后由过滤腔的底部向上,污水在上升的过程中可有进行沉淀,然后污水通过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进入净化腔,可以通过提手将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提出进行清理,进入净化腔内的污水沿导流板至净化腔的底部,通过第四过滤网、砂砾过滤层和石英砂过滤层对污水中的杂质进一步进行过滤,去除污水中的浮渣等细小杂质,最后水自排水管导出,提高对污水中杂质的过滤效果,通过电机带动两组清理板旋转,通过两组清理板顶端的柔性刷毛对第一过滤网的底端进行清理,避免污水中较大的杂质对过滤网造成堵塞,保证污水过滤正常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圆筒内产生的絮凝沉淀导入至“U”型排污管内,较大的杂质落在左挡泥板或者右挡泥板的顶端,在重力的作用下将左挡泥板和右挡泥板沿圆轴旋转一定角度,方便污泥导入“U”型排污管内,并且可以防止进入“U”型排污管内的污泥自“U”型排污管的输入端再次返回圆筒内的情况,需要对“U”型排污管的污泥进行导出时,先关闭第一污泥阀,然后打开第二污泥阀,即可将污泥导出,提高使用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