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缓释效果的环境治理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7892发布日期:2019-05-03 20:25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具有缓释效果的环境治理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污染治理领域,尤其涉及具有缓释效果的环境治理模块。



背景技术:

土壤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地球上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土壤既是农业生产的自然物质基础,土壤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农产品的生产效率。我国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因此低成本,长效的治理土壤污染治理技术迫在眉睫。

目前土壤污染治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改变耕作制度,实行翻土和换土:要采取铲除表土和换客土的方法来改变污染严重的土壤,对于轻度污染的土壤,采取深翻土或换无污染客土的方法。本方法没有本质上消除污染,把污染土壤换到其他地方,污染土壤依然存在。

采用农业生态工程措施:在污染土壤上繁殖非食用的种子、种植经济作物,从而减少污染物进入食物链的途径;或利用某些特定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吸走或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本方法治理周期非常漫长,而且吸收重金属的污染的植物无法食用,仍然会造成二次污染。

工程治理:物理(机械)、物理化学原理治理污染土壤,是一种最为彻底、稳定、治本的措施,主要有隔离法、清洗法、热处理、电化法等,但投资大,适于小面积的重度污染区。

以上以上土壤污染治理方法,或会有二次污染,或效果不明显,或操作不方便,成本极高,因此目前急需一种施工简便、成本低廉,且长效的治理土壤污染的治理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效果不明显、有二次污染、成本高、操作繁琐的缺点,提供具有缓释效果的环境治理模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具有缓释效果的环境治理模块,包括砖壳和盖体,砖壳与盖体盖合,砖壳内为空腔,砖壳的底面上和侧面的底部都设有多个细孔,空腔与治理模块外部通过细孔连通,空腔内装有环保颗粒,细孔的孔径为1mm~5mm。容器侧面和底部孔隙具有恰当的渗水性。当砖块埋入土中后,水分将逐渐通过细孔缓慢渗透到砖块内,并少量溶解砖块内部的的有效成分,有效成分将缓慢向外渗透。

作为优选,在每个侧面的底部的细孔分别横向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底面上细孔随机分布。容器部分的侧面和底部设计若干个细孔,直径为1~5mm,使得土壤中的水分能缓慢渗入容器内,同时有效成分也能缓慢外渗,达到缓释效果,对土壤起到长效治理效果。

作为优选,砖壳的厚度为5mm~10mm。

作为优选,盖体与砖壳盖合时,盖体的侧表面与砖壳的侧表面重合。

作为优选,环保颗粒包括碱性物质、水溶性氧化剂为原料制成的粉末或颗粒。碱性物质有效成分的外渗将提高砖块附近土壤或水体的Ph值,降低酸性危害,并以此降低重金属污染因子的活性,降低重金属危害;水溶性氧化剂有效成分的外渗将氧化分解土壤中的有机污染,对土壤起到净化作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不仅可以直接埋入土中治理环境,也可以作为花坛、植物隔离带等建筑材料,同时治理环境。

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治理土壤,均为一次施工,在一些复杂的土壤环境(如地下水上渗的环境)中,土壤容易被地下水二次污染,所以一次施工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而本实用新型的治理有效成分长期缓释,能再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土壤都有治理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简便、作用时间持久,且无二次污染。同时生产工艺简单,制造原料成本低,可推广使用。治理土壤的物品,可以反复利用,添加有效成分,也是一个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用新型的透视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砖壳、2—盖体、11—空腔、12—细孔、111—环保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具有缓释效果的环境治理模块,如图1-2所示,包括砖壳1和盖体2,砖壳1与盖体2盖合,砖壳1内为空腔11,砖壳1的底面上和侧面的底部都设有多个细孔12,空腔11与治理模块外通部过细孔12连通,空腔11内装有环保颗粒111,细孔12的孔径为1mm~5mm。本实施例中,细孔12的孔径为1mm。

在每个侧面的底部的细孔12分别横向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底面上细孔12随机分布。

砖壳1的厚度为5mm~10mm。本实施例中,砖壳1的厚度为5mm。

盖体2与砖壳1盖合时,盖体2的侧表面与砖壳1的侧表面重合。

环保颗粒111包括碱性物质、水溶性氧化剂为原料制成的粉末或颗粒。

实施例2

具有缓释效果的环境治理模块,如图1-2所示,包括砖壳1和盖体2,砖壳1与盖体2盖合,砖壳1内为空腔11,砖壳1的底面上和侧面的底部都设有多个细孔12,空腔11与治理模块外通部过细孔12连通,空腔11内装有环保颗粒111,细孔12的孔径为1mm~5mm。本实施例中,细孔12的孔径为5mm。

在每个侧面的底部的细孔12分别横向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底面上细孔12随机分布。

砖壳1的厚度为5mm~10mm。本实施例中,砖壳1的厚度为10mm。

盖体2与砖壳1盖合时,盖体2的侧表面与砖壳1的侧表面重合。

环保颗粒111包括碱性物质、水溶性氧化剂为原料制成的粉末或颗粒。

实施例3

具有缓释效果的环境治理模块,如图1-2所示,包括砖壳1和盖体2,砖壳1与盖体2盖合,砖壳1内为空腔11,砖壳1的底面上和侧面的底部都设有多个细孔12,空腔11与治理模块外通部过细孔12连通,空腔11内装有环保颗粒111,细孔12的孔径为1mm~5mm。本实施例中,细孔12的孔径为2mm。

在每个侧面的底部的细孔12分别横向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底面上细孔12随机分布。

砖壳1的厚度为5mm~10mm。本实施例中,砖壳1的厚度为7mm。

盖体2与砖壳1盖合时,盖体2的侧表面与砖壳1的侧表面重合。

环保颗粒111包括碱性物质、水溶性氧化剂为原料制成的粉末或颗粒。

实施例4

具有缓释效果的环境治理模块的施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少量待施工的土壤,判断土壤为干燥的土壤或是湿润的土壤,当土壤为干燥的土壤时,治理模块中的碱性物质采用氢氧化钠,水溶性氧化剂采用亚氯酸钠;当土壤为湿润的土壤时,治理模块中的碱性物质采用氢氧化钙,水溶性氧化剂采用亚氯酸钙;

B.在治理模块中添加与土壤相对应的水溶性氧化剂和碱性物质;

C.在治理模块中添加除水溶性氧化剂和碱性物质外的其他成分,混合均匀;

D.在土壤中挖坑,再将环境治理模块埋入土壤中,将土封好使环境治理模块固定在土壤中;

E.1~2年后,取出作用完的治理模块更换治理模块或添加环保颗粒。本实施例中时间为1.5年后。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