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转盘滤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0925发布日期:2019-04-09 22:59阅读:1069来源:国知局
纤维转盘滤池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纤维转盘滤池系统。



背景技术:

纤维转盘滤池的过滤介质是纤维毛滤布,它是由有机纤维堆积而成,其绒毛状表面由尼龙纤维织成,同时以聚酯纤维作为支撑体,在干燥状态下,纤维毛呈直立状态,浸湿后,纤维毛便会耷拉下来,未形成滤布介质由3-5mm的有效过滤深度,且当量孔径只有10微米,可以使固体粒子在有效过滤厚度中与过滤介质充分接触,将超过尺寸的粒子俘获。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纤维转盘滤池容易生长藻类,从而干扰水处理,特别是对制水生产工艺、大量生长摇蚊、构筑物现场环境等方面造成影响,同时因污水中含有一定的氮、磷等物质,藻类物质在滤池中可大量繁殖,特别是在夏季,容易造成藻类和苔藓生长附着在滤布上,反洗过程不易清洗藻类和苔藓,从而大面积堵塞滤布,从而缩短过滤周期,导致反冲洗水用量增加,反洗频率加大,干扰过滤。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转盘滤池系统,清除纤维转盘滤池中的藻类,防止藻类物质附着在滤盘上生长,增大反冲洗的效率,延长过滤周期,反冲洗频率降低,过滤更加顺畅,降低滤池出水SS和COD等污染物。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纤维转盘滤池系统,其关键在于:包括进水管、配水井、纤维转盘滤池、堰池、出水池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连接有二氧化氯加药管、聚合氯化铝加药管和絮凝剂加药管,管内加药能够提高各药物的混匀效率和均匀程度,所述进水管接通配水井,所述配水井连通纤维转盘滤池,所述纤维转盘滤池旁还并排设有排水渠和冲洗池,所述纤维转盘滤池的过滤出水连通所述排水渠,所述排水渠连通堰池,该堰池连通出水池,该出水池接通所述出水管,所述冲洗池内设有与纤维转盘滤池的滤盘对应的反冲洗管网,该管网接通有至少三组反冲洗泵。

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更好的灭菌、除藻和除臭效果,并且能够有效地控制卤代烃的生成量,降低矾耗,改善水质,二氧化氯对藻类的控制主要是因为它对苯环有一定的亲和性,能使苯环发生变化而无臭味,叶绿素中的吡咯与苯环非常类似,二氧化氯也同样能够作用于吡咯环,这样,二氧化氯氧化叶绿素,植物新陈代谢终止,使得蛋白质中的合成中断,这个反应结果对植物的损害在于原生质脱水而带来高渗的收缩,这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导致藻类死亡,通过投加二氧化氯达到杀藻的目的。同时在滤池进口投加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使污水中的交替微粒形成较大的矾花絮状,再通过纤维转盘滤池进行有效拦截,从而降低滤池出水SS和COD等污染物。

但是加入二氧化氯、PAC和PAM后,污水中的微粒形成较大的矾话絮状,纤维转盘滤池过滤时会大大增大滤盘的压力,反冲洗过滤周期,导致反冲洗水用量增加,反洗频率加大,因此反冲洗改为反冲洗管网,将反冲洗泵的数量增加至至少3台,才能够满足日常的反冲洗要求。因此采用上述结构,即解决了藻类的影响,又解决了附带的增大反冲洗压力的负面影响。

进一步地,上述纤维转盘滤池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纤维转盘滤池对称设置,所述排水渠和冲洗池与纤维转盘滤池一对一设置于所述纤维转盘滤池的外侧。

采用上述结构,两组纤维转盘滤池能够同时工作也可单一交替运行,能够有效提高处理效率,同时还能提高处理效果。

优选地,上述配水井中部通过闸门隔断成两道,该配水井的一道对应连通一个所述纤维转盘滤池,且每道该配水井均对应连通有所述进水管。

采用上述结构,配水井一分为二,可单独对应纤维转盘滤池进行一对一工作,也可二对一进行工作,给于药物与水中污染物的充分接触反应。

优选地,上述配水井与所述纤维转盘滤池之间还设有布水堰池,所述布水堰池与纤维转盘滤池一对一设置,该布水堰池的底部与相应的所述配水井相通,该布水堰池上部朝向纤维转盘滤池的一侧开有布水用的溢流口,该溢流口两侧边延伸靠近相应纤维转盘滤池的两侧壁。

采用上述结构,布水堰池进一步地给予药物与水中污染物的充分接触反应,然后通过溢流口均匀的流向纤维转盘滤池。

优选地,两个所述纤维转盘滤池之间开有一条超越渠,该超越渠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通所述配水井和出水池。

采用上述结构,超越渠主要用于在处理构筑物停运期间和洪水时期,将上游的来水超越输送至下游。

进一步地,上述堰池与出水池的底部相通,所述出水管接通所述出水池的上部。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消除底泥影响,使出水水质更加稳定。

实验:在同一污水处理厂中的同一工序中,分三组分别投加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并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对比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

结果:从上表可以看出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同时添加的效果比二者选其一的效果都好。

有益效果:

1、通过实验数据和生产性实验结果及效果表明,在进入纤维转盘滤池前端配水井,加入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可在10秒内将水中较小的絮体快速形成较大体积的矾花,通过纤维转盘进行有效地拦截,可提升50%的SS去除率和29%的COD去除率;同时减少了进入后续工艺段固体悬浮物的总量。

2、在纤维转盘滤池前端分配井,加入二氧化氯液体,通过在线的余氯分析仪表,将纤维转盘滤池内的余氯控制在0.05-0.1之间,既保证了除藻除嗅灭蚊的目的,同时也确保了氯离子不会对纤维转盘设备造成腐蚀。

3、纤维转盘原设计的基础上,增加2台自动反冲洗装置,每套自动反冲洗装置对应一组驱动电机。水量较小时,可采用原自动运行状态;当水量较大或是悬浮物较高时,可实现3组14个滤盘同时自清洗动作,从而保证了每个虑盘具有较好的过水性能。同时,改造前自清洗一次需要耗时35分钟,现可缩短至5分钟。根本上解决了滤布滤池溢流的风险,最大过水量提升了20%,确保水质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折叠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为进水管、2为配水井、2a为闸门、3为纤维转盘滤池、3a为布水堰池、3b为溢流口、4为堰池、5为出水池、6为出水管、7为二氧化氯加药管、8为聚合氯化铝加药管、9为絮凝剂加药管、10为排水渠、11为冲洗池、12为反冲洗管网、13为反冲洗泵、14为超越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纤维转盘滤池系统,由两条进水管1、一个配水井2、两个纤维转盘滤池3、堰池4、出水池5和出水管6组成,两个所述纤维转盘滤池3对称设置,所述配水井2中部通过闸门2a隔断成两道,该配水井2的一道对应连通一个所述纤维转盘滤池3,且每道该配水井2均对应连通有所述进水管1。所述配水井2与所述纤维转盘滤池3之间还设有布水堰池3a,所述布水堰池3a与纤维转盘滤池3一对一设置,该布水堰池3a的底部与相应的所述配水井2相通,该布水堰池3a上部朝向纤维转盘滤池3的一侧开有布水用的溢流口3b,该溢流口3b两侧边延伸靠近相应纤维转盘滤池3的两侧壁。

所述进水管1上连接有二氧化氯加药管7、聚合氯化铝加药管8和絮凝剂加药管9,二氧化氯加药管7、聚合氯化铝加药管8和絮凝剂加药管9连通相应的加药装置,所述纤维转盘滤池3旁均并排设有排水渠10和冲洗池11,所述纤维转盘滤池3的过滤出水连通所述排水渠10,所述排水渠10连通堰池4,所述堰池4与出水池5的底部相通,所述出水管6接通所述出水池5的上部;所述冲洗池11内设有与纤维转盘滤池3的滤盘对应的反冲洗管网12,该管网12接通有三组反冲洗泵13,当然反冲洗泵也可为4、5或6组等,只要能够合理的范围内,满足纤维转盘滤池的反冲洗效率即可。

两个所述纤维转盘滤池3之间开有一条超越渠14,该超越渠14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通所述配水井2和出水池5。

工作原理:

进水管通入污水,并通过二氧化氯加药管、聚合氯化铝加药管和絮凝剂加药管向进水管的污水中投加1.7mg/L的二氧化氯、0.4mg/L的PAM和40mg/L的PAC,在进水管的有限空间内投加,能够提高药物与污水的混合效率;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配水井中,再进入到布水堰池,布水堰池的溢流口对纤维转盘均匀布水,在水压压差的作用下,污水通过滤布过滤,过滤后,清水通过纤维转盘的出水管进入到排水渠中并流向堰池,经一定的沉降作用降低底泥影响,再通过出水池上部的出水管排出进入下一工序的消毒水池中。过滤的同时污泥颗粒悬浮物会在滤布表面逐渐堆积,过滤通量减少而池体液位上升,当液位高于4m时,依次对7组14片滤布进行自动清洗,每组清洗时间为5分钟,共计35分钟;当液位低于3.7m时,每间隔2小时依次对7组14片滤布进行自动清洗,每组清洗时间为5分钟,共计35分钟;当水量负荷大,过水量不足的情况下,同时对7组14片滤布进行自动清洗。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