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设备废水零排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9747发布日期:2019-04-30 18:56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注塑设备废水零排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设备废水零排放系统,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气中,都含有大量低分子有机物,需要抽至喷淋塔用大量水喷淋。同时注塑设备运行中需要水环式真空泵抽真空。真空泵运行时,水温会逐步升高,温度升高会影响装置的真空度,需要大量自来水补水进行降温。

每台注塑设备大约一天消耗20吨自来水,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塑料加工产生的废水直接排放到地表中不仅渗透到地下水,污染地下水,进而污染农作物,直接流入渠道、江河、湖泊,会导致水生动植物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塑设备废水零排放系统,其不仅将废水进行处理后,能够循环利用,达到废水的零排放,而且对产生的废气进行了再处理,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注塑设备废水零排放系统,包括储水泵、水环式真空泵、回水泵和注塑机,注塑机与水环式真空泵、第一水循环罐依次相连,第一水循环罐与储水泵、第二水循环罐、回水泵、补水罐、水环式真空泵依次相连;第二水循环罐内设有废水净化装置;注塑机上设有风罩,风罩与喷淋塔、油水分离器、轻油储罐依次相连;喷淋塔和油水分离器均与第二水循环罐相连;补水罐和回水泵相连的管线与喷淋塔的顶部相连。

所述喷淋塔与低温等离子处理器、排风机、烟囱依次相连。

所述喷淋塔与第二水循环罐相连的管线与喷淋塔相连,便于将喷淋塔中未被吸收的废气进行再收集处理。

所述轻油储罐与喷淋塔相连,便于将轻油储罐中的废气进行再收集处理。

所述第一水循环罐与喷淋塔相连,便于将第一水循环罐中的废气进行再收集处理。

所述的第二水循环罐与补水装置相连,以及时补充水量,满足生产需求。

为了更好处理废水中的杂质,通过大量实验发现,碱与聚丙烯酰胺混合溶液对注塑设备废水中的杂质能进行沉降,经过对注塑机产生废水的观察,发现废水样品呈乳白色,上有少量淡黄色悬浮物,pH值为中性。对废水进行取样,质量为200g,向样品中加入1.2g 20%碱液摇匀,测得此时pH为13。静置4分钟后样品明显分层,17分钟后样品基本分层(水层中有少量悬浮物)。再向样品中加入1g聚丙烯酰胺(稀释至1:400后,取此液再稀释1:10)摇匀,样品在7分钟后分层,14分钟后基本沉降完成。继续向样品中加入聚丙烯酰胺摇匀,样品在6分钟开始分层,13分钟后分层清晰。再向样品中加入聚丙烯酰胺,分离与上述实验基本无变化。

具体的,所述废水净化装置包括三个高度不等的隔板,隔板将第二水循环罐分为四个区域,依次为1号池、2号池、3号池和清水池,如图2所示,具体设置和用途如下:

(1)溶液一:将25kg片碱溶于75kg水中,混匀全部溶解后(溶液一)备用;

(2)溶液二:将聚丙烯酰胺10g溶于4000g水中,混匀后,再用水稀释10倍,配制好所用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溶液二)备用;

(3)将溶液一缓慢加入1号池,10分钟加完;将溶液二10分钟缓慢加入2号池;先加溶液一后加溶液二,溶液一滴加1-2分钟后滴加溶液二;

(4)溶液一探管伸至循环回水加入口处;二号溶液加探管(横向1.4米均匀钻孔)下探0.4m(2号池中部);

(5)在第三块隔板,即在3号池和清水池之间的隔板中间处,设置一个开口,便于溶液流入清水池中。

原有的注塑设备废水排放系统工作时,通过水环式真空泵对注塑机抽真空,产生的废水排入第一水循环罐;注塑机在工作中产生的废气,进入喷淋塔进行喷淋,产生的废水也排入第一水循环罐,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塑设备废水零排放系统工作时,注塑机在工作中产生的废气,通过风罩进入喷淋塔,通过大量水喷淋对废气进行吸收,然后喷淋后的废水通过管道进入油水分离器,在油水分离器中加入盐,将有机杂质和水分离,分离后的水和喷淋塔中剩余的水进入第二水循环罐;通过水环式真空泵对注塑机抽真空,产生的水排入第一水循环罐,通过储水泵将第一水循环罐中的废水打入第二水循环罐。

在第二水循环罐中,通过设有的废水净化装置对废水进行絮凝沉淀净化处理;净化处理后的水通过回水泵打入补水罐,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补水罐对水环式真空泵进行补水。

油水分离后的有机物被收集进入轻油储罐,可以进行再次燃烧使用。

对于废气的处理过程如下:

注塑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被排入第一水循环罐中的废气、轻油储罐中收集的未被吸收的废气、喷淋塔中未被吸收的废气均被收集进入喷淋塔,进行再次喷淋吸收,然后未被吸收处理的废气通过低温等离子处理器进行处理,通过排风机引入烟囱,再进行合格排放。

在整个气体的吸收排放中,所述的注塑设备废水零排放系统中设有引风机,以利于气体的流动。

本实用新型中,在油水分离器中添加盐,使得水油分离更迅速充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喷淋塔产生的水中的有机杂质和水通过油水分离器自动分离,分离后的水通过第二水循环罐和回水泵,再次回到喷淋塔,使水循环利用,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达到了废水的零排放;

(2)本实用新型既可以进行废气的吸收又可以进行水的循环;

(3)所述的轻油储罐可以将处理后的废油收集,进行再次燃烧使用;

(4)所述的水环式真空泵一泵两用,既节约了成本又减少了占地面积;

(5)本实用新型节能环保,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的废水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水循环罐;2、储水泵;3、水环式真空泵;4、补水罐;5、回水泵;6、第二水循环罐;7、注塑机;8、风罩;9、喷淋塔;10、油水分离器;11、轻油储罐;12、低温等离子处理器;13、排风机;14、烟囱;15、1号池;16、2号池;17、3号池;18、清水池;19、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所述的注塑设备废水零排放系统,包括储水泵2、水环式真空泵3、回水泵5和注塑机7,注塑机7与水环式真空泵3、第一水循环罐1依次相连,第一水循环罐1与储水泵2、第二水循环罐6、回水泵5、补水罐4、水环式真空泵3依次相连;第二水循环罐6内设有废水净化装置;注塑机7上设有风罩8,风罩8与喷淋塔9、油水分离器10、轻油储罐11依次相连;喷淋塔9和油水分离器10均与第二水循环罐6相连;补水罐4和回水泵5相连的管线与喷淋塔9的顶部相连。

所述喷淋塔9与低温等离子处理器12、排风机13、烟囱14依次相连。

所述喷淋塔9与第二水循环罐6相连的管线与喷淋塔9相连,便于将喷淋塔9中未被吸收的废气进行再收集处理。

所述废水净化装置包括三个高度不等的隔板19。

所述轻油储罐11与喷淋塔9相连,便于将轻油储罐11中的废气进行再收集处理。

所述第一水循环罐1与喷淋塔9相连,便于将第一水循环罐1中的废气进行再收集处理。

所述的第二水循环罐6与补水装置4相连,以及时补充水量,满足生产需求。

所述废水净化装置包括三个高度不等的隔板19,隔板19将第二水循环罐6分为四个区域,依次为1号池15、2号池16、3号池17和清水池18,如图2所示:

具体的,将尺寸为4000mm*2000mm的第二水循环罐6分成400mm*2000mm、1450mm*2000mm、1200mm*2000mm、750mm*2000mm四个空间。将每个隔板19依次设设置高度为1600mm,1200mm,1200mm。在高度1600mm的隔板19上开一个高度200mm的出水孔,出水孔离罐底650mm。

具体设置和用途如下:

(1)溶液一:将25kg片碱溶于75kg水中,混匀全部溶解后(溶液一)备用;

(2)溶液二:将聚丙烯酰胺10g溶于4000g水中,混匀后,再用水稀释10倍,配制好所用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溶液二)备用;

(3)将溶液一缓慢加入1号池15,10分钟加完;将溶液二10分钟缓慢加入2号池16;先加溶液一后加溶液二,溶液一滴加1-2分钟后滴加溶液二;

(4)溶液一探管伸至循环回水加入口处;二号溶液加探管(横向1.4米均匀钻孔)下探0.4m(2号池16中部)。

原有的注塑设备废水排放系统工作时,通过水环式真空泵3对注塑机7抽真空,产生的废水排入第一水循环罐1;注塑机7在工作中产生的废气,进入喷淋塔9进行喷淋,产生的废水也排入第一水循环罐1,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塑设备废水零排放系统工作时,注塑机7在工作中产生的废气,通过风罩8进入喷淋塔9,通过大量水喷淋对废气进行吸收,然后喷淋后的废水通过管道进入油水分离器10,在油水分离器10中加入盐,将有机杂质和水分离,分离后的水和喷淋塔9中剩余的水进入第二水循环罐6;通过水环式真空泵3对注塑机7抽真空,产生的水排入第一水循环罐1,通过储水泵2将第一水循环罐1中的废水打入第二水循环罐6。

在第二水循环罐6中,通过设有的废水净化装置对废水进行絮凝沉淀净化处理;净化处理后的水通过回水泵5打入补水罐4,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补水罐4对水环式真空泵3进行补水。

油水分离后的有机物被收集进入轻油储罐11,可以进行再次燃烧使用。

对于废气的处理过程如下:

注塑机7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被排入第一水循环罐1中的废气、轻油储罐11中收集的未被吸收的废气、喷淋塔9中未被吸收的废气均被收集进入喷淋塔9,进行再次喷淋吸收,然后未被吸收处理的废气通过低温等离子处理器12进行处理,通过排风机13引入烟囱14,再进行合格排放。

在整个气体的吸收排放中,所述的注塑设备废水零排放系统中设有引风机,以利于气体的流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