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催化氧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4600发布日期:2019-05-03 18:4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催化氧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催化氧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向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也越来越多,严重的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水污染的问题较为突出,生活污水或工业污水导致水富营养化,尤其是工业废水中存在的不同类别的有机污染物的含量更大且组分复杂,其中部分工业废水仅通过传统常规的水处理方法,甚至无法达到排放标准,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成本高昂,处理周期长,污水的净化率远小于人类对净水的使用率,而且在净化过程中药物投加量大、成本高,同时混合效果不佳、反应不充分,污水在流经污水反应池的反应路径短,导致有机污染物处理效果不好。

因此减少添加物和简单机械的使用能有效降低成本,同时提高污水处理的有效反应路径是提高污水处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污水处理的有效反应路径,同时能降低污水处理成本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催化氧化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催化氧化装置,包括反应装置,

所述反应装置包括第一反应釜和至少一个第二反应釜;

所述第一反应釜包括催化筒,所述催化筒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出水口的下方,且与所述出水口相对设置于所述催化筒的两端;

所述第二反应釜包括导流筒,并通过所述导流筒将所述第二反应釜由内至外依次分隔为降流区和升流区,所述导流筒包括同轴竖直设置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包围的区域为降流区,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的区域为升流区,所述内筒下端周壁上设有过水孔,所述降流区与升流区通过过水孔相互连通,所述外筒外壁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内筒外壁上设置有进水管;

所述第一反应釜与第二反应釜通过管道连接。

在所述第二反应釜中,所述导流筒将第二反应釜分割成降流区和升流区,在第二反应釜中的污水先经由降流区,通过过水孔再经过升流区,将第二反应釜的反应路径增加了一倍之余,且在升流区内的污水浑浊物通过重力沉淀能在升流区内充分反应,提高了污水处理添加物的利用效率;所述第一反应釜从下部进水,上部出水,能提高污水在第一反应釜内的停留时间,同时与所述第二反应釜通过管道连接,进一步增加了污水反应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的内部中间位置均设置有至少两块网格板,所述第一反应釜内的网格板之间填充有金属催化剂。

网格板在用于对反应进行加固的同时,将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的内部进行分隔,用于区分不同的区域,且网格板之间还能用于存放金属催化剂等物质,给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构造了多个作用区域。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第二反应釜的网格板的上下两侧设有包围所述内筒的填料层,所述填料层位于所述升流区,在污水流经升流区时,增大了填料层与污水的表面接触面积,切上下各设一层所述填料层, 位于所述第二反应釜的网格板可以隔除大颗粒杂质,设置两层可增加隔离效果,同时双层填料层使得污水氧化更加充分。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内筒相互垂直连接,且所述进水管的管口处沿内筒下端方向向下倾斜,所述所述管口的上表面的下倾幅度大于所述下表面,使得所述管口呈鹤嘴状,使得所属进水管出水水流方向始终朝下,使得污水在内筒内部形成逆时针方向的旋流,增加污水混合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上端环绕所述外筒内壁设置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侧壁至少有一处开口与所述出水管相连,使得经过氧化处理的污水由上部出水槽流出,而不需动力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下端还设置有放空口,所述放空口位于所述外筒的外壁上,用于在装置停止工作或者需要检修时,将催化氧化装置内部的水放空,利于维护或检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应釜的高度可调,且为所述第二反应釜的0.5~1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上均设有检查口和加料口,检查口用于检查装置内部的工作状况,加料口用于添加催化剂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应釜内设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平铺在所述第一反应釜底部,用于给第一反应釜内部充氧,增加氧化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催化氧化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催化氧化反应装置中的污水从上部进入第二反应釜,通过降流区流向底部,再从底部过水孔流出,进入外部,再在升流区以升流态往上流,最后通过顶部出水槽出水,整个水流路径比普通同类型装置延长了一倍,使反应更加充分,且整个反应路径中未设置有电动搅拌设备,节约了成本。

2、位于第一反应釜的网格板之间添加有金属催化剂等,且位于第二反应釜的网格板上下两侧设置有填料层,增加了整个装置的催化氧化反应次数和反应时间,使得反应更加充分,另外,位于第二反应釜的网格板之间还可以增添其他利于反应的装置等,增加反应效果。

3、第二反应釜内从内筒上部的进水管进水,污水进入内筒内部的降流区,沿筒内筒内壁的切线方向进水,在筒内形成旋流,提高混合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催化氧化装置的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催化氧化装置的第二反应釜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催化氧化装置的A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催化氧化装置。

如图1或2所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催化氧化装置,包括反应装置,

所述反应装置包括第一反应釜1和至少一个第二反应釜2;

所述第一反应釜1包括催化筒,所述催化筒上设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所述进水口11设置在出水口12的下方,且与所述出水口12相对设置于所述催化筒的两端;

所述第二反应釜2包括导流筒,并通过所述导流筒将所述第二反应釜2由内至外依次分隔为降流区211和升流区221,所述导流筒包括同轴竖直设置的内筒21和外筒22,所述内筒21包围的区域为降流区211,所述内筒21与外筒22之间的区域为升流区221,所述内筒21下端周壁上设有过水孔24,所述降流区211与升流区221通过过水孔24相互连通,所述外筒22外壁上设置有出水管27,所述内筒21外壁上设置有进水管26;

所述第一反应釜1与第二反应釜2通过管道连接。

在所述第二反应釜2中,所述导流筒将第二反应釜2分割成降流区211和升流区221,在第二反应釜2中的污水先经由降流区211,通过过水孔24再经过升流区221,将第二反应釜2的反应路径增加了一倍之余,且在升流区221内的污水浑浊物通过重力沉淀能在升流区221内充分反应,提高了污水处理添加物的利用效率;所述第一反应釜1从下部进水,上部出水,能提高污水在第一反应釜1内的停留时间,同时与所述第二反应釜2通过管道连接,进一步增加了污水反应路径。

在第一反应釜1内,污水从底部的进水口11进入再由出水口12出水,利用升流将污水提升至进水管26进入内筒21内部,避免用机械提升污水高度,流入第一反应釜1内的污水,均以慢速流过网格板5间的催化器,能得到充分的反应时间。

进一步的,如图1或2所示,所述第一反应釜1和第二反应釜2的内部中间位置均设置有至少两块网格板5,所述第一反应釜1内的网格板5之间填充有金属催化剂。

网格板5在用于对反应进行加固的同时,将第一反应釜1和第二反应釜2的内部进行分隔,用于区分不同的区域,且网格板5之间还能用于存放金属催化剂等物质,给第一反应釜1和第二反应釜2构造了多个作用区域。

优选的,位于所述第一反应釜1的网格板5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应釜1中部偏上的位置,因为第一反应釜1的污水为未经过催化处理的污水,大颗粒杂质较多,网格板5的位置距离进水口11较远,便于将大颗粒杂质置于第一反应釜1下方,避免该杂质影响网格板5内部的催化剂工作;

而位于所述第二反应釜2内的网格板5设置在设置在所述第二反应釜2中间,将反应釜分隔成了多层,增加反应区域,在使得反应效果更好的同时,也增加了第二反应釜2的功能多样化。

进一步的,如图1或2所示,位于所述第二反应釜2的网格板5的上下两侧设有包围所述内筒21的填料层23,所述填料层23位于所述升流区221,在污水流经升流区221时,增大了填料层23与污水的表面接触面积,切上下各设一层所述填料层23, 位于所述第二反应釜2的网格板5可以隔除大颗粒杂质,设置两层可增加隔离效果,同时双层填料层23使得污水氧化更加充分。

优选的,填料层23内填充为弹性立体填料, 由于该填料结构形式,较大范围的增加了强氧化离子的附着面积,使其具有使用寿命长、氧化性能好、运行管理简便、不堵塞、不结团、和价格低廉等优点。

进一步优选的,采用丝线将填料穿插形成环形,利用填料的弹性,通过填料与导流筒之间挤压,使得其充斥在所述填料层23内。

进一步的,如图2或3所示,所述进水管26与所述内筒21相互垂直连接,且所述进水管26的管口处沿内筒21下端方向向下倾斜,所述所述管口的上表面的下倾幅度大于所述下表面,使得所述管口呈鹤嘴状,使得所属进水管26出水水流方向始终朝下,使得污水在内筒21内部形成逆时针方向的旋流,增加污水混合程度。

从所述第二反应釜2的内筒21上部进水,污水进入内筒21,水流沿内筒21内壁流下,并在形成旋流,提高混合程度。

若进水管26选择垂直于内筒21内壁进水,水流在筒内的初始方向是抛物线方向,以其初始方向为界,位于该界限两侧的污水各自形成相互反向的旋流,由于存在中部隔断,使得影响污水混合效果。

而沿着内筒21内壁流下的水流,沿筒内壁为切线方向,在切线上的每一处都能形成旋流,且每个旋流互不交叉或重合,未采用机械设备即可解决污水于催化剂混合程度的问题,节约成本,且混合效果显著。

进一步优选的,水流的流速为0.5m/s~1m/s,保证水流始终沿内筒21内壁流下。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外筒22上端环绕所述外筒22内壁设置有出水槽25,所述出水槽25侧壁至少有一处开口与所述出水管27相连,使得经过氧化处理的污水由上部出水槽25流出,而不需动力驱动。

优选的,所述出水槽25底部还设有蜂巢孔,所述蜂巢孔上附着有生物膜,用于过滤细小杂志,水流通过生物膜及蜂巢孔渗透至出水槽25内部,并由所述出水管27流出。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外筒22下端还设置有放空口4,所述放空口4位于所述外筒22的外壁上,用于在装置停止工作或者需要检修时,将催化氧化装置内部的水放空,利于维护或检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应釜1的高度可调,且为所述第二反应釜2的0.5~1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应釜1和第二反应釜2上均设有检查口3和加料口,检查口3用于检查装置内部的工作状况,加料口用于添加催化剂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应釜1内设有曝气管13,所述曝气管13平铺在所述第一反应釜1底部,用于给第一反应釜1内部充氧,增加氧化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催化氧化装置,污水从上部进入第二反应釜,通过降流区流向底部,再从底部过水孔流出,进入外部,再在升流区以升流态往上流,最后通过顶部出水槽出水,整个水流路径比普通同类型装置延长了一倍,使反应更加充分,且整个反应路径中未设置有电动搅拌设备,节约了成本;位于第一反应釜的网格板之间添加有金属催化剂等,且位于第二反应釜的网格板上下两侧设置有填料层,增加了整个装置的催化氧化反应次数和反应时间,使得反应更加充分,另外,位于第二反应釜的网格板之间还可以增添其他利于反应的装置等,增加反应效果;第二反应釜内从内筒上部的进水管进水,污水进入内筒内部的降流区,沿筒内筒内壁的切线方向进水,在筒内形成旋流,提高混合程度。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