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回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8137发布日期:2019-08-16 22:39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回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资源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

水资源匮乏是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如何节约水资源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而雨水是一种丰富的淡水资源。目前在下雨时,地表雨水直接渗入土中或者直接排入下水道排走,雨水直接渗入土中不能长时间储存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并且地表雨水含有较多例如树叶、杂草、泥土、石块等杂物,直接排入下水道易造成下水道口处的窨井盖排水孔堵塞。同时,近些年来,我国大中城市的大雨期间内涝积水现象十分严重,给群众生活和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每逢强降雨,城市瞬间变成“水城”,有些城市甚至造成交通瘫痪,目前我国99%的城市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快排,雨水直接排放会使许多严重缺水的城市浪费大量的淡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回用系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回用系统,用于对雨水进行统一收集运用,包括泵站提升、消能区、分离区、缓冲区,所述消能区、所述分离区、所述缓冲区依次分别位于混凝土水池中,各个区域均通过混凝土墙隔断开且上端部连通,所述混凝土水池位于地表下方;泵站提升:泵站进水端连接雨水管网,泵站出水端与所述消能区连通,用于收集雨水资源;消能区:进水端用于接收所述泵站提升所收集的水体并进行消减水流势能,去除悬浮固体;分离区:进水端用于接收消能区的出水,出水端与所述缓冲区连通,对水体进行沉淀或杂质分离;缓冲区:进水端用于接收分离区的出水,出水端设有两条管路,一条管路与处理站连通,加药处理净化水体,根据水质监测情况达标排放,另一条管路通过连旋流器连接到洁净水池净化系统,用于补充附近绿化浇灌、道路冲洗、扬尘治理、公厕冲厕等用水补充;还包括自动化水质监测装置:监测该系统水体质量,并控制该系统的运行。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回用系统,净化效果好、净化稳定性强、节约水资源的规模化循环雨水的生态净化系统。本系统一方面能够自主运行、降低运行成本,另一方面能够减少城市内涝积水的情况,水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到小区灌溉、公厕冲洗、扬尘治理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区设置有多个处理区,采用多个所述处理区进行自然流多级沉淀的方式,运用物理沉砂的方法净化水质,每个所述处理区均通过混凝土墙分隔且上端部连通,每个所述处理区的池底均设置有污水泵,所述污水泵用于将污水提至压滤机和将污泥外运为植物提供肥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处理区均设置悬浮器,所述悬浮器位于水中,所述悬浮器用于通过改变该悬浮器在所述处理区水池里的深度,来取出悬浊度不同的水层,所述悬浮器通过悬浮器出水管连接到下一个区域。由此,通过悬浮器取出每个处理区中相对洁净的水,一级一级往后输送,得到更洁净的水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悬浮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竖直管件以及连通两个所述竖直管件的平衡管,所述平衡管位于每个所述竖直管件的中间部位,每个所述竖直管件两端部均贯通,个所述竖直管件的下端部为入水口,所述平衡管的中间设置圆形孔,所述圆形孔上连接有所述悬浮器出水管。由此,悬浮器采用低进高出的原理,密度大于水的杂质不能从取水口进入悬浮器,即使因旋流误入旋流器,也悬浮在悬浮器的上方,不会从中间的出水口进入储水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区设置扰流、导流设备,以防悬浮物和沉淀物误入所述悬浮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自动化水质监测调控装置包括控制器、设置在混凝土水池内的水质在线监测仪、设置在混凝土水池的曝气装置、设置在各区域连接管路上的阀门与泵,所述的水质在线监测仪实时监测水中溶解氧、pH、温度、氨氮、亚硝态氮浓度和水位情况,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监测结果控制相应的曝气装置、阀门和泵的开启,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行。由此,控制器根据预设好的水质合格指标进行判断,水质指标一旦不符合预设指标则会自动触发相关的设施阀门和泵,进入旋流器流入分类水池通过净化系统合格后再充分利用到小区灌溉、公厕冲洗、扬尘治理等,多余的水可外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洁净水池净化系统可采用生态滤床、生态湿地自然处理系统或者净化一体化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回用系统的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回用系统的系统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回用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回用系统的悬浮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站提升;2、消能区;3、分离区;4、缓冲区;41、处理区;42、悬浮器;421、竖直管件;422、平衡管;423、圆形出水口;424、悬浮器出水管;425、入水口;426、悬浮层;5、混凝土水池;51、混凝土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回用系统,用于对雨水进行统一收集运用,包括泵站提升1、消能区2、分离区3、缓冲区4,消能区2、分离区3、缓冲区4依次分别位于混凝土水池5中,各个区域均通过混凝土墙51隔断开且上端部连通,混凝土水池5位于地表下方;泵站提升1:泵站进水端连接雨水管网,泵站出水端与消能区连通,用于收集雨水资源;消能区2:进水端用于接收泵站提升1所收集的水体并进行消减水流势能,去除悬浮固体;分离区3:进水端用于接收消能区2的出水,出水端与缓冲区4连通,对水体进行沉淀或杂质分离;缓冲区4:进水端用于接收分离区3的出水,出水端设有两条管路,一条管路与处理站连通,加药处理净化水体,根据水质监测情况达标排放,另一条管路通过旋流器处理后排放到多个分类水池中,经过净化系统后排出的水体用于补充附近绿化浇灌、道路冲洗、扬尘治理、公厕冲厕;还包括自动化水质监测装置:监测该系统水体质量,并控制该系统的运行。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回用系统,净化效果好、净化稳定性强、节约水资源的规模化循环雨水的生态净化系统。本系统一方面能够自主运行、降低运行成本,另一方面能够减少城市内涝积水的情况,水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到小区灌溉、公厕冲洗、扬尘治理等。

其中,缓冲区4设置有多个处理区41,采用多个处理区41进行自然流多级沉淀的方式,运用物理沉砂的方法净化水质,每个处理区41均通过混凝土墙51分隔且上端部连通,每个处理区41的池底均设置有污水泵,污水泵用于将污水提至压滤机和将污泥外运为植物提供肥料。由此,采用多个处理区41,每个处理区的上端连通,通过自然流的多级沉淀,得到相对洁净的水源。

本实施例中,每个处理区41均设置悬浮器42,悬浮器42位于水中,悬浮器42用于通过改变该悬浮器42在处理区41水池里的深度,来取出悬浊度不同的水层,悬浮器42通过悬浮器出水管424连接到下一个区域,其中,悬浮器出水管固定穿过混凝土墙到下一个区域。由此,通过悬浮器取出每个处理区中相对洁净的水,一级一级往后输送,得到更洁净的水源。

其中,悬浮器4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竖直管件421以及连通两个竖直管件421的平衡管422,平衡管422位于每个竖直管件421的中间部位,每个竖直管件421两端部均贯通,每个竖直管件的下端部为入水口425,平衡管422的中间设置圆形出水口423,圆形出水口423上连接有悬浮器出水管424。由此,悬浮器采用低进高出的原理,密度大于水的杂质不能从取水口进入悬浮器,即使因旋流误入旋流器,也悬浮在悬浮器的上方,形成悬浮层426,不会从中间的出水口进入储水池。

其中,处理区41设置扰流、导流设备,以防悬浮物和沉淀物误入悬浮器42。本实施例中,导流器选择奥华Q11W-16T设备。

其中,自动化水质监测调控装置包括控制器、设置在混凝土水池内的水质在线监测仪、设置在混凝土水池的曝气装置、设置在各区域连接管路上的阀门与泵,所述水质在线监测仪实时监测水中溶解氧、pH、温度、氨氮、亚硝态氮浓度和水位情况,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监测结果控制相应的曝气装置、阀门和泵的开启,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行。控制器根据预设好的水质合格指标进行判断,水质指标一旦不符合预设指标则会自动触发相关的设施阀门和泵,进入旋流器流入分类水池通过净化系统合格后排放。

其中,净化系统可采用生态滤床、生态湿地自然处理系统或者净化一体化设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