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5610发布日期:2019-06-26 01:5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增大,排放也不断增长,我国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煤炭,并且大部分的煤炭资源主要是用来发电的。煤炭在燃烧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质;由于各电厂使用的煤及石灰石产地不同,产生的烟气及脱硫浆液的组成有所差异,这导致烟气脱硫后产生的脱硫废水成分非常复杂。煤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中含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氯化氢和氟化氢等,经过脱硫吸收塔时发生反应,形成含有F-、SO42-、SO32-、Cl-、S2-、S2O62-、NO3-、NO2-的脱硫废液。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含有各种杂质如Fe2O3、Al2O3、SiO2等,这些杂质是脱硫废水悬浮物的主要组成。煤和石灰石中还含有少量重金属,而电厂的电除尘器对<0.5 um的细颗粒脱除困难,造成很多重金属在吸收塔洗涤过程中进入FGD(烟气脱硫)浆液内富集,同时硒也是煤中极易挥发的有害痕量元素之一,在燃烧过程中几乎全部挥发,具有很强的毒性。

根据《DL/T997-2006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中的要求,在厂区排放口增加硫酸盐的监测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值为2000mg/l。而DL/T997-2006以及《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没有对Cl-的排放浓度进行限制,在脱硫废水常规处理工艺中,脱硫废水出口Cl采取与入口20000 ppm相同的浓度进行排放。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脱硫技术种类多种多样,常规的处理工艺主要采用物化法,以化学、机械方法分离重金属和其他可沉淀的盐类,常规脱硫废水处理工艺较为单一,存在效果不佳,运行复杂,投运率低等问题。同时存在对化学需氧量和氟化物去除效果差。

事实上,即使是经过传统处理的脱硫废水,依然悬浮物高、含盐量高、硬度高、容易结垢、重金属富集、化学需氧量高、腐蚀性强等特点,无论直接排放还是并入市政污水厂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另外受国家环保政策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对脱硫废水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必须设立独立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以达到环保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处理工艺,经处理后的出水可回用到灰场加湿用水,水质满足《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从而实现废水的二次利用及循环处理,保证资源有效利用同时也能减少对周边水域的污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沉淀一体化装置、加药装置、陶瓷过滤装置、压缩空气罐、离心脱水机和回用水池,所述沉淀一体化装置、陶瓷过滤装置和回用水池依次顺序连接;

所述沉淀一体化装置包括:调节池、中和箱、反应箱、絮凝箱和斜板沉淀池,所述调节池、中和箱、反应箱、絮凝箱和斜板沉淀池依次顺序连接;

所述加药装置包括各自独立的氢氧化钠加药装置、有机硫加药装置、絮凝剂加药装置、助凝剂加药装置和盐酸加药装置;

所述氢氧化钠加药装置出药口与所述中和箱进药口相连;所述有机硫加药装置出药口与所述反应箱第一进药口相连;所述絮凝剂加药装置出药口与所述反应箱第二进药口相连;所述助凝剂加药装置出药口与所述絮凝箱进药口相连;所述盐酸加药装置出药口与所述回用水池进药口相连;

所述中和箱、反应箱、絮凝箱和斜板沉淀池的各污泥出口与离心脱水机相连,脱出废水中污泥,同时将离心的液体排入调节池中;

所述压缩空气罐连接所述调节池进气口,为所述调节池曝气装置提供压缩空气。

所述调节池与所述中和箱之间设置有离心泵。

所述陶瓷过滤装置部分滤液回流给调节池。

所述助凝剂加药装置与所述离心脱水机相连,与所述中和箱、反应箱、絮凝箱和斜板沉淀池排出的污泥预混,以提高离心脱水机脱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处理工艺,采用“调节池+斜板沉淀+陶瓷过滤”系统,从而使出水可回用到灰场加湿用水,水质满足《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

将脱硫废水收集后,提升进入沉淀一体化设备进行预处理、混凝沉淀,同时设备内加药系统通过计量泵分别向设备内加入药剂,混凝沉淀后进行泥水分离后进行陶瓷过滤后流入回用池,最终出水可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回用、达标排放从而实现生活污水的综合利用。

上述污泥处理采用污泥脱水离心机处理。

上述沉淀一体化设备内包括预处理调节池、中和箱、反应箱、絮凝箱和斜板沉淀池等。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脱硫废水“调节池+斜板沉淀+陶瓷过滤”系统是我公司经过实践改良,经处理后水质满足《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产水率高,实现脱硫废水出水可回用到灰场加湿用水,节约大量水源。

2、无二次污染,大幅度降低其处理成本,同时实现脱硫废水资源化利用,不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质,保护生态环境,为脱硫废水资源化解决了关键性问题。

3、系统采用沉淀一体化设备进行混凝沉淀,更好的去除了重金属及悬浮物质,具有占地面积小、操作运行管理方便优点。

4、设备内斜板沉淀利用浅池作用,在斜板中将上流式水流携带的固体沉积,具有去除率高、不易堵塞、停留时间短等优点

5、系统深度处理采用陶瓷膜过滤,从而进一步去除悬浮固体和杂质,并且将可分解化学物质分解,具有强度高、耐化学腐蚀、自动清洗和处理性能好、高效过滤与精密过滤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沉淀一体化装置、加药装置、陶瓷过滤装置、压缩空气罐、离心脱水机和回用水池,所述沉淀一体化装置、陶瓷过滤装置和回用水池依次顺序连接;

所述沉淀一体化装置包括:调节池、中和箱、反应箱、絮凝箱和斜板沉淀池,所述调节池、中和箱、反应箱、絮凝箱和斜板沉淀池依次顺序连接;

所述加药装置包括各自独立的氢氧化钠加药装置、有机硫加药装置、絮凝剂加药装置、助凝剂加药装置和盐酸加药装置;

所述氢氧化钠加药装置出药口与所述中和箱进药口相连;所述有机硫加药装置出药口与所述反应箱第一进药口相连;所述絮凝剂加药装置出药口与所述反应箱第二进药口相连;所述助凝剂加药装置出药口与所述絮凝箱进药口相连;所述盐酸加药装置出药口与所述回用水池进药口相连;

所述中和箱、反应箱、絮凝箱和斜板沉淀池的各污泥出口与离心脱水机相连,脱出废水中污泥,同时将离心的液体排入调节池中;

所述压缩空气罐连接所述调节池进气口,为所述调节池曝气装置提供压缩空气。

所述调节池与所述中和箱之间设置有离心泵。

所述陶瓷过滤装置部分滤液回流给调节池。

所述助凝剂加药装置与所述离心脱水机相连,与所述中和箱、反应箱、絮凝箱和斜板沉淀池排出的污泥预混,以提高离心脱水机脱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处理工艺,采用“调节池+斜板沉淀+陶瓷过滤”系统,配置污泥处理系统。将脱硫废水收集后,提升进入沉淀一体化设备进行预处理、混凝沉淀。

沉淀一体化设备包括预处理调节池、中和箱、反应箱、絮凝箱和斜板沉淀池等,脱硫废水进入调节池水质调节以恒定流量进入中和箱、反应箱和絮凝箱,同时加药系统分别向箱内加药进行反应。

加药系统的流程如下:

NaOH-NaOH储罐―碱计量泵―中和箱;有机硫/絮凝剂―贮药箱―计量泵―反应箱;混凝剂―贮药箱―计量泵―絮凝箱;

加药反应后出水进入斜板沉淀池,去除重金属及悬浮物质,沉淀后进行泥水分离,污泥通过污泥离心脱水机处理,上清液利用陶瓷膜过滤,从而进一步去除悬浮固体和杂质,并且将可分解化学物质分解,处理后流入回用池,最终出水水质满足《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可回用到灰场加湿用水,实现脱硫废水资源化利用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上述实施方式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效果,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进。因此,凡举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