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底泥脱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6686发布日期:2019-09-20 22:5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底泥脱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河道底泥脱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过程中,河道底泥的清淤是治理其内源污染的重要环节,目前常用的清淤方式主要有机械开挖清淤、水力冲挖清淤以及环保绞吸船清淤等。其中对于水位较大且不适于排水的河道或者河段,常采用水力冲挖清淤以及绞吸船清淤,但是水力冲挖以及环保绞吸船清淤产生的泥浆的含水率通常比较低,且波动性较大,由此而产生的泥浆量非常大,另外,河道底泥通常被视为“固废”,若不对其进行减量化处理,将会大大增加后续的处理成本。

因此,常常需要采用压滤机等组成的系统,对河道底泥进行脱水清理,但是由于河道底泥不同的深度其含水率差异性很大,在对河道底泥进行脱水清理过程中发现,泥浆在处理过程中由于量大,导致泥浆在工艺处理过程中的停留时间很短、且容易导致带式压滤机无法承受一次性大量输入的泥浆,进而导致带式压滤机的处理效果差,若通过增加淤泥集中池的体积来加长泥浆的停留时间,又会大大提高河道底泥的处理成本;另外,泥浆从清淤装置进入脱水系统进行处理时,由于没有对泥浆进行调理,也进一步降低了整个脱水系统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底泥脱水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底泥脱水系统,包括与清淤装置的输出端相连通的筛分机、与筛分机的淤泥输出端相连通的淤泥集中池、以及对淤泥进行脱水处理的带式压滤机,

所述淤泥集中池与带式压滤机之间设置有浓密罐组,所述浓密罐组包括一个以上、通过连接管道依次相连通的淤泥浓密罐;

所述浓密罐组靠近淤泥集中池的淤泥浓密罐一侧上部开设有高位输入口、且所述高位输入口通过提升管道与淤泥集中池相连通,浓密罐组靠近带式压滤机的淤泥浓密罐底部开设有低位输出口、且所述低位输出口通过输出管道与带式压滤机相连通。

在不改变由依次设置的筛分机、淤泥集中池、及带式压滤机等组成的整个河道底泥脱水系统的前提下,通过在淤泥集中池与带式压滤机之间设置包含若干个淤泥浓密罐的浓密罐组。在使用时,由清淤装置处理河道底泥得到的泥浆通过管道输送至筛分机,筛分机将河道底泥泥浆中存在较多生活垃圾除去并流至与筛分机相连通的淤泥集中池内,泥浆在淤泥集中池内开始逐渐沉积且大多的淤泥沉积至淤泥集中池的底部,沉积在淤泥集中池底部的淤泥通过提升管道从淤泥浓密罐的高位输入口进入浓密罐组,泥浆在浓密罐组停留一定的时间,一般停留的时间在10分钟左右最佳,使得泥浆在浓密罐组内实现较为彻底的泥水分离,浓密罐组靠近带式压滤机的淤泥浓密罐通过输出管道与带式压滤机相连通,带式压滤机对泥浆进行脱水处理,进而完成对河道底泥的脱水处理。

通过在淤泥集中池与带式压滤机之间增设浓密罐组,滤去泥浆中的一部分清水,使得带式压滤机处理的淤泥体积大大减小,降低了河道底泥处理的投入成本,同时,使得提升管道能顺利且相对稳定的运行,无需进行人工二次清淤;增设的淤泥浓密罐使得带式压滤机的进泥流量以及进泥的含水率相对稳定,一方面有利于带式压滤机的稳定运行,另一方面将显著提高干化底泥的产量并降低干化底泥的含水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出管道上依次设有止回阀、输出截止阀、及输出混合器。

脱水系统正常运行时,浓密罐组靠近带式压滤机的淤泥浓密罐内的淤泥经输出管道进入带式压滤机内,通过在输出管道上设置止回阀、输出截止阀以控制泥浆的输入,同时,在输出管道上设置输出混合器,并在输出混合器处设置加药点进行加药,实现泥水的调理,进一步提高泥浆的调理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浓密罐组与带式压滤机之间设有沉淀池组;所述沉淀池组包括一个以上、通过连接管道首尾依次相连通的尾水沉淀池,相邻所述尾水沉淀池之间通过连接管道相连通。

通过在浓密罐组与带式压滤机之间设置沉淀池组,沉淀池组内的各个尾水沉淀池可以设置成一个或若干个地下或半地下的结构,使得沉淀池组的总有效容积能确保泥水一定的停留时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淤泥浓密罐远离淤泥集中池的一侧上部开设有高位输出口、且所述高位输出口通过进水管道与沉淀池组相连通。

淤泥浓密罐内的泥水溢流至与淤泥浓密罐远离淤泥集中池的一侧上部开设的高位输出口相连的进水管道内,并经进水管道进入沉淀池组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沉淀池组靠近带式压滤机的尾水沉淀池通过回流组件与输出管道相连通。

在需要对带式压滤机进行清洗时,可将沉淀池组内的清水经回流组件、以及输出管道的一段进入带式压滤机内,便于定期对带式压滤机进行清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流组件包括一端伸入最后一个尾水沉淀池内的回流管道、设置于回流管道上的清水泵和清水截止阀、以及连通回流管道与输出管道的联络管道;

所述清水泵为自吸式水泵;

所述回流管道的另一端与浓密罐底部和止回阀之间的输出管道相连通;

所述联络管道的一端与清水泵和清水截止阀之间的回流管道相连通、另一端与输出截止阀和输出混合器之间的输出管道相连通。

当对带式压滤机进行清洗时,输出截止阀开启,清水截止阀关闭,沉淀池组内的清水在清水泵的作用下,经回流管道、联络管道、以及输出管道的一段,并最终经过输出管道送至带式压滤机实现对带式压滤机的清洗,在清洗使用过程中,输出管道上的止回阀主要作用是放置清水泵中的清水在正常运行时进入到浓密罐组内,正常情况下,各个淤泥浓密罐的高度一般为10米以下,对应的清水泵扬程与之匹配,不宜超过0.20MPa,且通过输出管道上的输出截止阀、清水截止阀以及止回阀进行调控;当浓密罐组中由于淤泥的沉积需要清洗时,关闭输出截止阀、开启止回阀,沉淀池组内的清水在清水泵的作用下经回流管道、以及输出管道的另一段进入浓密罐组中,并实现对浓密罐组的清洗,清洗后的泥水在浓密罐组中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出的泥水经进水管道再流回沉淀池组内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浓密罐的内部纵向设置有导流板、底部为向下弯曲的弧形结构;所述导流板的顶部与浓密罐上部的罐盖下表面固接。

使用时,淤泥集中池内的泥水在提升泵的作用下,经提升管道进入浓密罐内,设置在浓密罐内的导流板可进一步加长泥水在浓密罐内的停留时间;浓密罐组的淤泥浓密罐优选设置两个以上,以防止在脱水系统使用过程中,其中一个淤泥浓密罐发生故障时影响整个脱水系统的正常工作,另外,浓密罐的底部设置为向下弯曲的弧形结构,便于淤泥通过低位输出口及输出管道等顺利进入带式压滤机内;导流板、各个浓密罐均采用钢制结构,延长了浓密罐组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淤装置的输出端通过进泥管道与筛分机相连通、且所述进泥管道上设置有输入混合器。

在进泥管道上设置输入混合器、并在设有输入混合器处设置一个加药点,清淤装置处理后的泥浆经输入管道进入筛分机时,加药点加入的药水可促进泥浆的调理效果,并且,输入管道上的输入混合器可确保泥浆与药水之间的充分混合,进一步提高泥浆的调理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淤泥集中池的底部横向开设有集泥槽、且所述集泥槽上部开口两侧的底面分别向两外侧上方呈对称角度倾斜或不同角度倾斜。

在淤泥集中池的底部横向集泥槽并使得集泥槽上部开口两侧的地面分别向两外侧上方呈对称角度倾斜或不同角度的倾斜,确保淤泥集中池内的泥浆能沿着倾斜底面顺利的滑至集泥槽中,进而提高泥浆的提升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提升管道的一端伸入集泥槽内,提升管道上还设置有用以提供提升动力的提升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淤泥集中池与带式压滤机之间增设浓密灌组,使得淤泥集中池的体积可适当缩小,降低淤泥集中池的修建投资,同时使得淤泥集中池内的泥浆经提升泵能够相对稳定的运行,无需进行人工二次清淤;

2、通过在淤泥集中池与带式压滤机之间增设浓密灌组和沉淀池组,使得带式压滤机的进泥流量以及进泥的含水率相对稳定,一方面有利于带式压滤机的稳定运行,另一方面将显著提高干化底泥的产量并降低干化底泥的含水率;

3、通过对浓密罐组的各个淤泥浓密灌下部的输出管道进行优化设计,具体的是在输出管道上设置止回阀、输出截止阀以及加药点,保证淤泥浓密罐内的泥浆在输出管道内能充分混合、充分调理,使河道底泥干化脱水系统的运行更加灵活,提高了整个脱水系统的使用效果;

4、在清淤装置与筛分机之间的进泥管道上设置输入混合器和一加药点,使得泥浆在进泥管道内能充分混合,提高了泥浆的调理效果;并且,泥浆内的大体积垃圾可通过筛分机去除,确保整个脱水系统的工作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包含一个淤泥浓密罐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包含一个淤泥浓密罐和一个沉淀池组的工艺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包含一个浓密罐组和一个沉淀池组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1-筛分机、2-淤泥集中池、21-集泥槽、3-带式压滤机、4-浓密罐组、41-淤泥浓密罐、411-导流板、51-提升管道、52-提升泵、61-输出管道、611-止回阀、612-输出截止阀、613-输出混合器、7-沉淀池组、71-尾水沉淀池、8-回流组件、81-回流管道、82-清水泵、83-清水截止阀、84-联络管道、9-进泥管道、91-输入混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绞吸船或水力冲挖等清淤装置对河道底泥进行处理,并通过进泥管道将清淤装置处理后得到的泥浆经进泥管道送入筛分机内,筛分机将泥浆中含有的较大体积的垃圾去除,其余的泥浆通过筛分机的淤泥输出端输出并进入与筛分机相连的淤泥集中池,泥浆在淤泥集中池内沉积使得淤泥集中池内的上层为清液、下层为泥浆,泥浆汇集在淤泥集中池底部的集泥槽内,集泥槽内的泥浆在提升泵的作用下经提升管道进入带式压滤机内,带式压滤机对泥浆进行脱水处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淤泥集中池与带式压滤机之间设置浓密罐组和沉淀池组,使得泥浆在浓密罐组和沉淀池内的停留时间加长,进而可以减小淤泥集中池的修建体积,降低淤泥的脱水成本,另外,可大大提高淤泥的处理效果,保证脱水系统的运行。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仅在脱水系统的淤泥集中池2与带式压滤机3之间设置包括一个淤泥浓密罐41的浓密罐组4时,通过清淤装置处理后的河道底泥经进泥管道9进入筛分机1,通过进泥管道9上设置的一输入混合器91和一加药点加药,提高了底泥的调理与混合效果;筛分机1将底泥中存在的较大体积生活垃圾去除,泥浆从筛分机1下部的淤泥输出端输出并进入淤泥集中池2,淤泥在倾斜的淤泥集中池2底部沿着倾斜底面滑至集泥槽21中,集泥槽21内的泥浆在提升泵52的作用下,沿着提升管道51从淤泥浓密罐41的高位输入口进入淤泥浓密罐41内;淤泥浓密罐41内设置导流板411提高了淤泥在淤泥浓密罐41内的停留时间,淤泥浓密罐41内的上层清液从淤泥浓密罐41另一侧的高位输出口流出、泥浆从淤泥浓密罐41下部经输出管道61进入带式压滤机3内,在输出管道61上设置有输出混合器613和一加药点,当泥浆沿着输出管道61流至带式压滤机3时,可在输出管道61上设置的加药点进行加药并在输出混合器613的作用下,进一步提高泥浆的调理与混合效果,带式压滤机3对泥浆进行脱水处理,处理后产生的泥饼从带式压滤机3的泥饼输出口输出。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在脱水系统的淤泥集中池2与带式压滤机3之间设置包括一个淤泥浓密罐41的浓密罐组4、并在淤泥浓密罐41的一侧设置一组沉淀池组7,使得沉淀池组7的最后一个尾水沉淀池71通过回流组件8与输出管道61相连通。使用时,通过清淤装置处理后的河道底泥经进泥管道9进入筛分机1,通过进泥管道9上设置的一输入混合器91和一加药点加药,提高了底泥的调理与混合效果;筛分机1将底泥中存在的较大体积生活垃圾去除,泥浆从筛分机1下部的淤泥输出端输出并进入淤泥集中池2,淤泥在倾斜的淤泥集中池2底部沿着倾斜底面滑至集泥槽21中,集泥槽21内的泥浆在提升泵52的作用下,沿着提升管道51从淤泥浓密罐41的高位输入口进入淤泥浓密罐41内;淤泥浓密罐41内设置导流板411提高了淤泥在淤泥浓密罐41内的停留时间,淤泥浓密罐41内的上层清液从淤泥浓密罐41另一侧的高位输出口经进水管道流入沉淀池组7内、泥浆从淤泥浓密罐41下部经输出管道61进入带式压滤机3内;在输出管道61上设置有输出混合器613和一加药点,当泥浆沿着输出管道61流至带式压滤机3时,可在输出管道61上设置的加药点进行加药并在输出混合器613的作用下,进一步提高泥浆的调理与混合效果,同时,当对带式压滤机3进行清洗时,输出截止阀612开启,清水截止阀83关闭,沉淀池组7内的清水在清水泵82的作用下,经回流管道81、联络管道84、以及输出管道61的一段,并最终经过输出管道61送至带式压滤机3实现对带式压滤机3的清洗,在清洗使用过程中,输出管道61上的止回阀611主要作用是放置清水泵82中的清水在正常运行时进入到浓密罐组4内,正常情况下,各个淤泥浓密罐41的高度一般为10米以下,对应的清水泵82扬程与之匹配,不宜超过0.20MPa,且通过输出管道61上的输出截止阀612、清水截止阀83以及止回阀611进行调控;当浓密罐组4中由于淤泥的沉积需要清洗时,关闭输出截止阀612、开启止回阀611,沉淀池组7内的清水在清水泵82的作用下经回流管道81、以及输出管道61的另一段进入浓密罐组4中,并实现对浓密罐组4的清洗,清洗后的泥水在浓密罐组4中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出的泥水经进水管道再流回沉淀池组7内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进入带式压滤机3的泥浆经带式压滤机3进行脱水处理,处理后产生的泥饼从带式压滤机3的泥饼输出口输出。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在脱水系统的淤泥集中池2与带式压滤机3之间设置包括两个淤泥浓密罐41的浓密罐组4、并在淤泥浓密罐41的一侧设置一组沉淀池组7,使得沉淀池组7的最后一个尾水沉淀池71通过回流组件8与输出管道61相连通,可有效防止浓密罐组4的其中一个淤泥浓密罐41因不间断工作出现损坏、不能工作而导致整个脱水系统的瘫痪,影响淤泥的清理工作,备用的淤泥浓密罐41可代替并使得整个系统正常使用,提高泥浆在浓密罐组4内的停留时间,在其中一个发生损坏时,可迅速替代,保证整个脱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