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6076发布日期:2019-09-20 22:4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水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市面上的净水机的各个零部件与支撑架在配合过程中大多使用螺钉、扎带等低效率装配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不仅结构安全性存在隐患,由于其装配结构的原因造成支撑架和各零部件之间结构杂乱,给生产和售后维修带来不便。

由于现有的净水机大多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造成净水机存在整体结构粗糙,外观美观性差,且装配效率低的问题,用户体验非常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水机,以解决现有净水机存在的整体结构粗糙、外观美观性差、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净水机,所述净水机包括用于安装滤芯的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外周上的底座、顶盖和侧板,所述侧板包括作为所述净水机的壳体使用的多个围板和具有控制单元的控制面板,多个所述围板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紧固结构,紧固件通过紧固结构将其与所述支撑架固定相连;

所述多个围板、所述底座、所述顶盖、所述控制面板和/或所述支撑架通过卡接结构进行定位和固定。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对应设置的第二卡接结构,所述支撑架沿竖向方向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在竖向方向相互抵接,以限制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底座在竖向方向的位移。

优选地,所述顶盖上设置有顶盖定位第一卡接结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顶盖定位第一卡接结构对应设置的顶盖定位第二卡接结构,所述顶盖沿竖向方向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在装配状态下,所述顶盖定位第一卡接结构与所述顶盖定位第二卡接结构在竖向方向相互抵接,以限制所述顶盖相对所述支撑架在竖向方向的位移;和/或,

所述顶盖上设置有顶盖固定第一卡接结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顶盖固定第一卡接结构对应设置的顶盖固定第二卡接结构,所述顶盖沿竖向方向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在装配状态下,所述顶盖固定第一卡接结构与所述顶盖固定第二卡接结构相互卡接,以限制所述顶盖相对所述支撑架在竖向和横向方向的位移。

优选地,所述顶盖定位第一卡接结构包括顶盖第一定位卡接部和顶盖第二定位卡接部,所述顶盖定位第二卡接结构包括顶盖第三定位卡接部和顶盖第四定位卡接部,所述顶盖第一定位卡接部与所述顶盖第三定位卡接部相抵接,以限制所述顶盖相对所述支撑架沿竖向方向向上移动,所述顶盖第二定位卡接部与所述顶盖第四定位卡接部相抵接,以限制所述顶盖相对所述支撑架沿竖向方向向下移动;和/或,

所述顶盖呈长形,沿所述顶盖的延伸方向,在所述顶盖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多个所述顶盖固定第一卡接结构,所述顶盖固定第一卡接结构包括L型卡扣,所述顶盖固定第二卡接结构包括多个与所述L型卡扣对应设置的顶盖固定卡孔,所述L型卡扣卡入所述顶盖固定卡孔中,以限制所述顶盖相对所述支撑架沿竖向和横向方向的位移。

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控制面板第一定位结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面板第一定位结构对应设置的控制面板第二定位结构,所述控制面板沿横向方向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侧壁上,在装配状态下,所述控制面板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控制面板第二定位结构在竖向方向相互抵接,以限制所述控制面板相对所述支撑架在竖向方向的位移;和/或,

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控制面板第一固定结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面板第一固定结构对应设置的控制面板第二固定结构,所述控制面板沿横向方向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侧壁上,在装配状态下,所述控制面板第一固定结构卡入所述控制面板第二固定结构中,以限制所述控制面板相对所述支撑架在横向方向和竖向方向的位移。

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第一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控制面板上的控制面板定位柱,所述控制面板定位柱设置在所述控制面板沿竖向方向的中部,所述控制面板第二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与所述控制面板定位柱对应设置的控制面板定位筋,在装配状态下,所述控制面板定位柱与所述控制面板定位筋在竖向方向的下表面相抵接,以限制所述控制面板相对所述支撑架沿竖向方向向上移动;和/或,

所述支撑架呈长形并沿竖向方向延伸,所述控制面板第一固定结构包括沿竖向方向设置在所述控制面板上端的控制面板上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控制面板下端的控制面板下固定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控制面板上固定部与所述控制面板下固定部之间的控制面板中固定部,所述控制面板中固定部分布在所述控制面板的沿所述支撑架宽度方向延伸的两侧边上,所述控制面板第一固定结构包括控制面板卡扣,所述控制面板第二固定结构包括控制面板卡槽,所述控制面板卡扣卡入到所述控制面板卡槽中,以将所述控制面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优选地,所述围板包括后板,所述后板上设置有后板第一定位结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后板第一定位结构对应设置的后板第二定位结构,所述后板沿横向方向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侧壁上,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后板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后板第二定位结构在竖向方向和横向方向相互抵接,以限制所述后板相对所述支撑架在竖向方向和横向的位移;和/或,

所述后板上设置有后板第一固定结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后板第一固定结构对应设置的后板第二固定结构,所述后板沿横向方向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侧壁上,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后板第一固定结构卡入所述后板第二固定结构中,以限制所述后板相对所述支撑架在横向方向和竖向方向的位移。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呈长形并沿竖向方向延伸,

所述后板第一定位结构包括沿竖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后板的底端的后板定位架,所述后板第二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与所述后板定位架对应设置的后板定位块,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后板定位架位于所述后板定位块的下方,所述后板定位架与所述后板定位块相抵接,以限制所述后板相对所述支撑架在竖向方向向上的位移和所述后板相对所述支撑架在竖向方向向外的位移;和/或,

所述后板第一固定结构包括沿竖向方向设置在所述控制面板上端的后板上固定部和设置在所述后板的沿竖向方向的中部的后板中固定部,所述后板中固定部分布在所述后板的沿所述支撑架宽度方向延伸的两侧边上,所述后板第一固定结构包括后板卡扣,所述后板第二固定结构包括后板卡槽,所述后板卡扣卡入到所述后板卡槽中,以将所述后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优选地,所述围板包括第一围板,

所述第一围板上设置有第一围板第一定位结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围板第一定位结构对应设置的第一围板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围板沿横向方向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侧壁上,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围板第一定位结构插入到所述第一围板第二定位结构中,以限制所述第一围板相对所述支撑架在竖向方向和横向的位移,所述第一围板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架转动;和/或,

所述第一围板上设置有第一围板第三定位结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围板第三定位结构对应设置的第一围板第四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围板沿横向方向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侧壁上,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围板第三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一围板第四定位结构相互重合,以便于所述第一围板与所述支撑架进行对位;和/或,

所述第一围板上设置有第一围板第一固定结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围板第一固定结构对应设置的第一围板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围板沿横向方向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侧壁上,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围板第一固定结构卡入所述第一围板第二固定结构中,以限制所述后板相对所述支撑架在横向方向和竖向方向的位移。

优选地,所述第一围板第一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围板上的第一围板定位插头,所述第一围板第二定位结构包括由所述支撑架的外壁面的部分结构弯折形成的第一围板定位插孔,所述第一围板定位插头包括第一插入部,所述第一插入部插入到所述第一围板定位插孔中,所述第一围板定位插孔的边缘具有第一阻挡部,所述第一插入部与所述第一阻挡部相互抵接;和/或,

所述第一围板第三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围板上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围板第四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侧壁上的第二定位孔,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相互重合设置;和/或,

所述第一围板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围板卡扣,所述第一围板第二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围板卡槽,所述第一围板卡扣卡入到所述第一围板卡槽中,以将所述第一围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优选地,所述围板包括第二围板,

所述第二围板上设置有第二围板第一定位结构,所述顶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围板第一定位结构对应设置的第二围板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围板沿横向方向安装于所述顶盖上,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二围板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围板第二定位结构相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二围板相对所述顶盖在竖向方向和横向的位移;和/或,

所述第二围板上设置有第二围板第三定位结构,所述顶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围板第三定位结构对应设置的第二围板第四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围板沿横向方向安装于所述顶盖上,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二围板第三定位结构插入到所述第二围板第四定位结构中,以便于所述第二围板能够相对所述顶盖转动;和/或,

所述第二围板上设置有第二围板第一固定结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围板第一固定结构对应设置的第二围板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二围板沿横向方向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在装配状态下,使用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围板第一固定结构和所述第二围板第二固定结构,以将所述第二围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围板第一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围板上的第二围板卡块,所述第二围板第二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盖上的第二围板筋板,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二围板卡块与所述第二围板筋板相互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二围板相对所述顶盖在竖向方向和横向方向的位移;和/或,

所述第二围板第一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围板上的第二围板定位插头,所述第二围板第二定位结构包括由所述顶盖的外壁面的部分结构弯折形成的第二围板定位插孔,所述第二围板定位插头包括第二插入部,所述第二插入部插入到所述第二围板定位插孔中,所述第二围板定位插孔的边缘具有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二插入部与所述第二阻挡部相互抵接;和/或,

所述第二围板第一固定结构包括螺钉柱,所述第二围板第二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内部的螺纹孔,所述螺钉柱能够伸入到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在装配状态下,使用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螺钉柱和所述螺纹孔,以将所述第二围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本申请提供的净水机通过大量的卡扣结构将底座、顶盖和侧板固定在支撑架上,仅在多个围板中的一个上围板上设置紧固结构,通过该紧固结构将净水机的外壳与支撑架进行最后的紧固连接,就能够完成净水机的整机装配,通过简单的卡接配合能够实现底座和外壳与支撑架的快速装配,减少螺钉的使用量,提高了装配效率,使得净水机的外观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净水机的爆炸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净水机的底座与支撑架的安装结构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净水机的顶盖与支撑架的安装结构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净水机的控制面板与支撑架的安装结构图;

图5示出图4中的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6示出图4中的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

图7示出图4中的区域C的局部放大图;

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净水机的第一围板与支撑架的安装结构图;

图9示出图8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10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净水机的第二围板与支撑架的安装结构图;

图11示出图10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12示出图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提供的净水机的后板与支撑架的安装结构图;

图13示出图12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14示出图12中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支撑架;11、第二卡接结构;111、支撑架底部第一卡接部;112、支撑架底部第二卡接部;12、顶盖定位第二卡接结构;121、顶盖第三定位卡接部;122、顶盖第四定位卡接部;13、控制面板第二定位结构;131、控制面板定位筋;14、控制面板第二固定结构;141、控制面板卡槽;1411、上固定卡槽;1412、上卡接凸块;1413、下固定卡槽;1414、下卡接凸块;15、后板第二定位结构;151、后板定位块;16、后板第二固定结构;17、第一围板第二定位结构;171、第一围板定位插孔;1711、第一阻挡部;18、第二围板第二固定结构;181、螺纹孔;

2、底座;21、第一卡接结构;211、底座第一卡接部;212、底座第二卡接部;

3、顶盖;31、顶盖定位第一卡接结构;311、顶盖第一定位卡接部;312、顶盖第二定位卡接部;

4、控制面板;41、控制面板第一定位结构;411、控制面板定位柱;42、控制面板第一固定结构;421、控制面板上固定部;4211、上固定卡扣;422、控制面板下固定部;4221、下固定卡扣;423、控制面板卡扣;

5、后板;51、后板第一定位结构;511、后板定位架;52、后板第一固定结构;521、后板上固定部;

6、第一围板;61、第一围板第一定位结构;611、第一围板定位插头;6111、第一插入部;

7、第二围板;71、第二围板第一固定结构;711、螺钉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说明:本申请中的上、下、左、右等方位以图1中所示的方位为准;本申请中的内、外是相对于净水机而言的,净水机的内就是方位内,净水机的外就是方位外。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净水机,包括用于安装滤芯(图中未示出)的支撑架1,以及设置在支撑架1外周上的底座2、顶盖3和侧板,侧板包括作为净水机的壳体使用的多个围板和具有控制单元的控制面板4。侧板、底座2和顶盖3围成用于容置支撑架1的容置空间,支撑架1安装在容置空间中。其中,支撑架1大致呈长方体结构,底座2呈长形安装在支撑架1的底部,底座2的延伸方向与支撑架1的长度方向相同。围板包括与控制面板4相对设置的后板5,以及分别与控制面板4和后板5相连的第一围板6,以及与第一围板6相对设置的第二围板7,控制面板4、第一围板6、后板5和第二围板7共同组成净水机的围板。为了提高安装效率,同时保证净水机的外观,本申请中的多个围板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紧固结构(后面有详细介绍),紧固件通过紧固结构将其与支撑架1固定相连,多个围板、底座2、顶盖3、控制面板4和/或支撑架1通过卡接结构(后面有详细介绍)进行定位和固定,从而保证了在安装过程中均使用卡接连接,仅在最后使用紧固结构进行紧固连接,就能够快速地将净水机的整机安装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安装效率,增强了净水机外部的美观性。

如图2所示,其中,本申请中的底座2单独设置,采用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底座2包括底座2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21,支撑架1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接结构21对应设置的第二卡接结构11,支撑架1沿竖向方向安装于底座2上,底座2对支撑架1进行支撑。在装配状态下,第一卡接结构21与第二卡接结构11在竖向方向相互抵接,以限制支撑架1相对底座2在竖向方向的位移。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卡接结构21包括底座第一卡接部211和底座第二卡接部212,底座第一卡接部211与底座第二卡接部212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置第二卡接结构11的区域。第二卡接结构11包括支撑架底部第一卡接部111和支撑架底部第二卡接部112,在装配状态下,支撑架底部第一卡接部111位于底座第一卡接部211的下方,并且支撑架底部第一卡接部111与底座第一卡接部211相互抵接,限制底座2相对支撑架1向下移动。底座第二卡接部212位于支撑架底部第二卡接部112的下方,在装配状态下,底座第二卡接部212与支撑架底部二卡接部112相互抵接,以限制支撑架1相对底座2向下移动。在安装时,将第二卡接结构11由侧部插入到底座第一卡接部211与底座第二卡接部212之间形成的容置第二卡接结构11的区域中,就能够通过第一卡接结构21与第二卡接结构11相互配合,限制底座2与支撑架1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保证底座2与支撑架1之间具有较好的连接可靠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顶盖3单独设置,在对净水机进行安装过程中,需要将顶盖3安装在支撑架1上,为了实现顶盖3的快速安装,顶盖3上设置有顶盖定位第一卡接结构31,支撑架1上设置有与顶盖定位第一卡接结构31对应设置的顶盖定位第二卡接结构12,顶盖3沿竖向方向安装于支撑架1上,在装配状态下,顶盖定位第一卡接结构31与顶盖定位第二卡接结构12在竖向方向相互抵接,以限制顶盖3相对支撑架1在竖向方向的位移。由于顶盖定位第一卡接结构31与顶盖定位第二卡接结构12进行配合,主要用于实现顶盖3与支撑架1之间在安装过程中的定位,为了进一步提高顶盖3与支撑架1之间在安装过程的安装可靠性和便捷性,顶盖3上设置有顶盖固定第一卡接结构32,支撑架上设置有与顶盖固定第一卡接结构对应设置的顶盖固定第二卡接结构13,顶盖3沿竖向方向安装于支撑架1上,在装配状态下,顶盖固定第一卡接结构(图中未示出)与顶盖固定第二卡接结构(图中未示出)相互卡接,以限制顶盖3相对支撑架1在竖向和横向方向的位移。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顶盖定位第一卡接结构31包括顶盖第一定位卡接部311和顶盖第二定位卡接部312,顶盖定位第二卡接结构12包括顶盖第三定位卡接部121和顶盖第四定位卡接部122,顶盖第一定位卡接部311与顶盖第三定位卡接部121相抵接,以限制顶盖3相对支撑架1沿竖向方向向上移动,顶盖第二定位卡接部312与顶盖第四定位卡接部122相抵接,以限制顶盖3相对支撑架1沿竖向方向向下移动。具体的,顶盖呈长形,顶盖3的延伸方向与支撑架1的长度方向相同,沿顶盖3的延伸方向,在顶盖3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多个顶盖固定第一卡接结构,顶盖固定第一卡接结构包括L型卡扣,顶盖固定第二卡接结构包括多个与L型卡扣对应设置的顶盖固定卡孔,L型卡扣卡入顶盖固定卡孔中,以限制顶盖相对支撑架沿竖向和横向方向的位移。

如图4至图7所示,控制面板4单独设置,控制面板4呈长形,控制面板4的延伸方向与支撑架1的高度方向相同,控制面板4从支撑架1的侧面的横向方向安装在支撑架1上。控制面板4上设置有控制面板第一定位结构41,支撑架1上设置有与控制面板第一定位结构41对应设置的控制面板第二定位结构13,控制面板4沿横向方向安装于支撑架1的侧壁上,在装配状态下,控制面板第一定位结构41与控制面板第二定位结构13在竖向方向相互抵接,以限制控制面板4相对支撑架1在竖向方向的位移。通过控制面板第一定位结构41与控制面板第二定位结构13,能够在将控制面板4安装在支撑架1上,能够对其进行快速定位。在将控制面板4定位到支撑架1上后,可以继续使用控制面板第一固定结构42和控制面板第二固定结构14将控制面板4固定在支撑架1上。具体地,控制面板4上设置有控制面板第一固定结构42,支撑架1上设置有与控制面板第一固定结构42对应设置的控制面板第二固定结构14,控制面板4沿横向方向安装于支撑架1的侧壁上,在装配状态下,控制面板第一固定结构42卡入控制面板第二固定结构14中,以限制控制面板4相对支撑架1在横向方向和竖向方向的位移。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7所示,控制面板第一定位结构41包括设置在控制面板4上的控制面板定位柱411,控制面板定位柱411设置在控制面板4沿竖向方向的中部,控制面板第二定位结构13包括设置在支撑架1上的与控制面板定位柱411对应设置的控制面板定位筋131,在装配状态下,控制面板定位柱411与控制面板定位筋131在竖向方向的下表面相抵接,以限制控制面板4相对支撑架1沿竖向方向向上移动。支撑架1呈长形,支撑架1的延伸方向为其长度方向,同时支撑架1还沿竖向方向延伸形成支撑架1的高度方向。控制面板第一固定结构42包括沿竖向方向设置在控制面板4上端的控制面板上固定部421、设置在控制面板下端的控制面板下固定部422以及设置在控制面板上固定部421与控制面板下固定部422之间的控制面板中固定部(图中未示出),控制面板中固定部分布在控制面板4的沿支撑架1宽度方向延伸的两侧边上,控制面板第一固定结构42包括控制面板卡扣423,控制面板第二固定结构14包括控制面板卡槽141,控制面板卡扣423卡入到控制面板卡槽141中,以将控制面板4固定在支撑架1上。控制面板上固定部421包括上固定卡扣4211,在支撑架1上形成与上固定卡扣4211配合的支撑架1上形成的上固定卡槽1411,上固定卡扣4211卡入到上固定卡槽1411中,同时,支撑架1上的上固定卡槽1411上还具有一凸出的上卡接凸块1412,上卡接凸块1412能够容置在上固定卡扣4211形成的容置区域中。控制面板下固定部422包括下固定卡扣4221卡入到支撑架1下部形成的下固定卡槽1413中,同时,支撑架1上的下固定卡槽1413上还具有一凸出的下卡接凸块1414,下卡接凸块1414能够容置在下固定卡扣4221形成的容置区域中。

更进一步地,如图12至14所示,围板包括后板5,后板5独立设置,后板5与控制面板4相对设置,后板5呈长形,后板5的延伸方向与支撑架1的高度方向相同,后板5从支撑架1的侧方沿横向方向安装在支撑架1上。后板5上设置有后板第一定位结构51,支撑架1上设置有与后板第一定位结构51对应设置的后板第二定位结构15,后板5沿横向方向安装于支撑架1的侧壁上,在装配状态下,后板第一定位结构51与后板第二定位结构15在竖向方向和横向方向相互抵接,以限制后板5相对支撑架1在竖向方向和横向的位移。后板5上设置有后板第一固定结构52,支撑架1上设置有与后板第一固定结构52对应设置的后板第二固定结构16,后板5沿横向方向安装于支撑架1的侧壁上,在装配状态下,后板第一固定结构52卡入后板第二固定结构16中,以限制后板5相对支撑架1在横向方向和竖向方向的位移。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3和14所示,后板第一定位结构51包括沿竖向方向设置在后板5的底端的后板定位架511,后板第二定位结构15包括设置在支撑架1上的与后板定位架511对应设置的后板定位块151,在装配状态下,后板定位架511位于后板定位块151的下方,后板定位架511与后板定位块151相抵接,以限制后板5相对支撑架1在竖向方向向上的位移和后板5相对支撑架1在竖向方向向外的位移。后板第一固定结构52包括沿竖向方向设置在控制面板4上端的后板上固定部521和设置在后板5的沿竖向方向的中部的后板中固定部(图中未示出),后板中固定部522分布在后板5的沿支撑架1宽度方向延伸的两侧边上,后板第一固定结构52包括后板卡扣(图中未示出),后板第二固定结构16包括后板卡槽,后板卡扣卡入到后板卡槽中,以将后板5固定在支撑架1上。

更进一步地,如图1、图8和图9所示,围板包括第一围板6,第一围板6相当于净水机的右侧板,第一围板6上设置有第一围板第一定位结构61,支撑架1上设置有与第一围板第一定位结构61对应设置的第一围板第二定位结构17,第一围板6沿横向方向安装于支撑架1的侧壁上,在装配状态下,第一围板第一定位结构61插入到第一围板第二定位结构17中,以限制第一围板6相对支撑架1在竖向方向和横向的位移,第一围板6能够相对支撑架1转动。第一围板6上设置有第一围板第三定位结构(图中未示出),支撑架1上设置有与第一围板第三定位结构对应设置的第一围板第四定位结构(图中未示出),第一围板6沿横向方向安装于支撑架1的侧壁上,在装配状态下,第一围板第三定位结构与第一围板第四定位结构相互重合,以便于第一围板6与支撑架1进行对位。优选地,第一围板第三定位结构和第一围板第四定位结构都为定位孔,当两个定位相互对准时,认为第一围板6与支撑架1完成相对位置定位。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围板第三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围板上的第一定位孔,第一围板第四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架的侧壁上的第二定位孔,在装配状态下,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相互重合设置。第一围板6上设置有第一围板第一固定结构(图中未示出),支撑架1上设置有与第一围板第一固定结构对应设置的第一围板第二固定结构(图中未示出),第一围板6沿横向方向安装于支撑架1的侧壁上,在装配状态下,第一围板第一固定结构卡入第一围板第二固定结构中,以限制后板相对支撑架在横向方向和竖向方向的位移。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一围板第一定位结构61包括设置在第一围板6上的第一围板定位插头611,第一围板第二定位结构17包括由支撑架1的外壁面的部分结构弯折形成的第一围板定位插孔171,第一围板定位插头611包括第一插入部6111,第一插入部6111插入到第一围板定位插孔171中,第一围板定位插孔171的边缘具有第一阻挡部1711,第一插入部6111与第一阻挡部1711相互抵接。第一围板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围板卡扣,第一围板第二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围板卡槽,第一围板卡扣卡入到第一围板卡槽中,以将第一围板6固定在支撑架1上,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围板卡扣和第一围板卡槽均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卡扣与卡槽结构,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更进一步地,如图1、图10和图11所示,围板包括第二围板7,第二围板7相当于净水机的左侧板,第二围板7上设置有第二围板第一定位结构(图中未示出),顶盖3上设置有与第二围板第一定位结构(图中未示出)对应设置的第二围板第二定位结构,第二围板7沿横向方向安装于顶盖3上,在装配状态下,第二围板第一定位结构与第二围板第二定位结构相抵接,以限制第二围板7相对顶盖3在竖向方向和横向的位移。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围板第一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围板上的第二围板卡块,第二围板第二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顶盖上的第二围板筋板,在装配状态下,第二围板卡块与第二围板筋板相互抵接,以限制第二围板相对顶盖在竖向方向和横向方向的位移。由于上述结构均为本领域中常见的卡块与卡槽结构,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围板7上设置有第二围板第三定位结构(图中未示出),顶盖3上设置有与第二围板第三定位结构对应设置的第二围板第四定位结构,第二围板7沿横向方向安装于顶盖3上,在装配状态下,第二围板第三定位结构插入到第二围板第四定位结构中,以便于第二围板能够相对顶盖转动。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围板第一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围板上的第二围板定位插头,第二围板第二定位结构包括由顶盖的外壁面的部分结构弯折形成的第二围板定位插孔,第二围板定位插头包括第二插入部,第二插入部插入到第二围板定位插孔中,第二围板定位插孔的边缘具有第二阻挡部,第二插入部与第二阻挡部相互抵接。上述结构可以参考第一围板与支撑架之间的连接结构,结构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围板7上设置有第二围板第一固定结构,支撑架1上设置有与第二围板第一固定结构71对应设置的第二围板第二固定结构18,第二围板7沿横向方向安装于支撑架1上,在装配状态下,使用紧固件(图中未示出)穿过第二围板第一固定结构71和第二围板第二固定结构18,以将第二围板7固定在支撑架1上。

第二围板第一固定结构71包括螺钉柱711,第二围板第二固定结构18包括设置在支撑架内部的螺纹孔181,螺钉柱711能够伸入到支撑架1的内部,在装配状态下,使用紧固件依次穿过螺钉柱711和螺纹孔181,以将第二围板7固定在支撑架1上。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