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工艺中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6073发布日期:2019-09-20 22:45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工艺中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工艺中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废弃水。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有机废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体污染物, 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有毒污染物等。

污水进入厂区先通过截流井,然后依次进入粗格栅、污水泵、细格栅、沉沙池、生化池、终沉池、D型滤池、最后经紫外线消毒后出水生化池、终沉池出的污泥一部分作为生化池的回流污泥,剩下的送入污泥脱水间脱水外运。

但是,在污水处理工艺中,往往会涉及到很多开关阀门,由于一些开关阀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生锈,操作者在开启时比较费时费力,如果工作量较大时,势必会增加工作人员的疲劳感,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对于这种情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工艺中的辅助装置,能够代替人工自动打开或关闭阀门,从而减少了操作者的劳动量,同时提高了操作者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工艺中的辅助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出水管;设置在出水管一端与出水管相连接的蓄水池;安装在出水管远离蓄水池一端的阀门;设置在阀门远离出水管一端、且与出水管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转杆;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安装板,所述转杆与阀门内的活动挡板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固定组件,所述安装板的承载面上固定有用于驱动转杆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活动挡板设于阀门内,所述活动挡板与转杆相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活动挡板与转杆之间的固定组件,使得活动挡板与转杆能够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方便活动挡板的安装与拆卸,通过在安装板上安装驱动转杆转动的驱动组件,由于转杆与活动挡板相装配,使得驱动组件在带动转杆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阀门内的活动挡板一起转动,从而可以实现自动打开或关闭阀门的效果,在减少了操作者的劳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操作者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套设在转杆上、与转杆相固定的从动齿轮;镶嵌在从动齿轮上驱动从动齿轮转动的旋转气缸。

采用上述方案,当启动旋转气缸时,旋转气缸带动与旋转气缸镶嵌的从动齿轮一起转动,由于从动齿轮镶嵌在转杆上且与转杆相固定的,而转杆又与活动挡板相固定,使得旋转气缸可以带动从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固定的转杆以及与转杆相固定的活动挡板一起转动,从而实现了旋转气缸自动打开或关闭阀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安装板上的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转轴与转杆相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当开启伺服电机时,伺服电机的转轴与转杆相固定,伺服电机上的转轴正转或反转可以带动转杆正转或反转,由于转杆与阀门相固定,使得伺服电机可以带动阀门的正转与反转,从而可以实现自动打开或关闭阀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活动挡板远离出水管一端的凸块;以及开设在转杆靠近活动挡板一端与凸块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凸块与凹槽重合部分穿插有固定螺栓。

采用上述方案,当转杆上的凹槽嵌合到活动挡板上的凸块内时,转杆与活动挡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使得转杆与活动挡板之间能够初步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通过在凸块与凹槽重合部分穿插固定螺栓,使得转杆与活动挡板能够进一步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板的承载面上安装有用于套设阀门的防尘箱,所述防尘箱的侧面开口铰接有隔板,所述隔板远离铰接处安装有用于锁定隔板的锁定组件。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安装板的承载面上安装防尘箱,且防尘箱套设在阀门上,使得阀门不易被外界作用力所干扰,且可以很好的维护阀门的环境,通过在防尘箱的开口铰接隔板,操作者打开隔板即可操作阀门,方便了操作者使用,通过在隔板上安装锁定组件,使得隔板与防尘箱能够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从而有利于保护防尘箱内的阀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 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安装在隔板远离铰接处的固定片;以及,铰接在固定片上的钩环,所述防尘箱侧壁相应位置开设有与钩环相匹配的钩孔。

采用上述方案,当钩环嵌合到钩孔内时,使得隔板与防尘箱之间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此结构简单,易实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凸块靠近凹槽端部设有弧形倒角。

采用上述方案,当凸块嵌合到凹槽内时,通过在凸块靠近凹槽端部设有弧形倒角,可以减少凸块与凹槽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凸块可以更加方便快速的嵌合到凹槽内,从而可以减少操作者安装转杆的时间,提高了操作者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 所述凸块靠近凹槽一端与凹槽底部设有相互吸引的磁块。

采用上述方案,当凸块嵌合到凹槽内时,通过在凸块靠近凹槽一端与凹槽底部均设有磁块,且两磁块具有相互吸引的效果,使得凸块可以快速嵌合到凹槽内,从而可以减少操作者安装转杆的时间,提高了操作者的工作效率,同时由于磁块之间的相互吸引,使得凸块与凹槽能够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在活动挡板与转杆之间的固定组件,使得活动挡板与转杆能够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同时,方便活动挡板定位安装与拆卸,通过在安装板上安装驱动转杆转动的驱动组件,由于转杆与活动挡板相固定,使得驱动组件在带动转杆转动的同时带动阀门内的活动挡板一起转动,从而可以实现自动打开或关闭阀门的效果,在减少了操作者的劳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操作者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活动挡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 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出水管;12、蓄水池;13、阀门;14、转杆;15、活动挡板;2、安装板;3、从动齿轮;31、旋转气缸;4、伺服电机;5、凸块;51、凹槽;52、固定螺栓;6、防尘箱;61、隔板;7、固定片;71、钩环;72、钩孔;8、弧形倒角;9、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工艺中的辅助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机架1上安装有出水管11,出水管11的一端与蓄水池12相连接,且出水管11与蓄水池12连通,在出水管11远离蓄水池12一端通过抱箍安装有阀门13,而在阀门13内活动设置有活动挡板15,活动挡板15可以密封住出水管11,使得水流停止,在阀门13的底部设置有转杆14,转杆14活动穿过阀门13内,并与活动挡板15相固定。

其中,转杆14阀门13远离出水管11的一端,且转杆14的延伸方向与出水管1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在机架1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板2,在转杆14与活动挡板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对活动挡板15的安装与拆卸,使得转杆14与活动挡板15能够保持相对的固定位置,且在安装板2的承载面上通过螺栓还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阀门13上的转杆14转动。

通过在安装板2上安装驱动转杆14转动的驱动组件,由于转杆14与阀门13内的活动挡板15相固定,使得驱动组件在带动转杆14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活动挡板15一起转动,从而可以实现自动打开或关闭阀门13的效果,在减少了操作者的劳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操作者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在转杆14的外端部上套设有从动齿轮3,且从动齿轮3与转杆14之间键连接,在安装板2上安装有用于驱动转杆14旋转的旋转气缸31,当启动旋转气缸31时,旋转气缸31带动与旋转气缸31镶嵌的从动齿轮3一起转动,由于从动齿轮3镶嵌在转杆14上且与转杆14相固定的,而转杆14又与活动挡板15相固定,使得旋转气缸31可以带动从动齿轮3、与从动齿轮3相固定的转杆14以及与转杆14相固定的活动挡板15一起转动,从而实现了旋转气缸31自动打开或关闭阀门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固定组件包括:在活动挡板15的底部固定有凸块5,且凸块5远离出水管11一端,在转杆14的端部开设有凹槽51,凹槽51靠近阀门13一端,且凹槽51可以与凸块5相嵌合,在凸块5与凹槽51重合部分穿插有固定螺栓52。

当转杆14上的凹槽51嵌合到活动挡板15上的凸块5内时,转杆14与活动挡板15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使得转杆14与活动挡板15之间能够初步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通过在凸块5与凹槽51重合部分穿插固定螺栓52,使得转杆14与活动挡板15能够进一步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

另外,在安装板2的承载面上通过螺栓安装有防尘箱6,防尘箱6设置在阀门13的上方位置上,在防尘箱6的侧面开口处铰接有隔板61,隔板61安装有锁定组件,且锁定组件安装在隔板61远离铰接一端的隔板61边缘。

通过在安装板2的承载面上安装防尘箱6,使得阀门13不易被外界作用力所干扰,且可以很好的维护防尘箱6内阀门13的环境,通过在防尘箱6的开口铰接隔板61,操作者打开隔板61即可操作阀门13,方便了操作者使用,通过在隔板61上安装锁定组件,使得隔板61与防尘箱6能够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从而有利于保护防尘箱6内的阀门。

其中,如图3所示,锁定组件包括:在隔板61的边缘处通过螺丝固定的固定片7,且固定片7在远离隔板61的铰接处,在固定片7上铰接有钩环71,在防尘箱6相应位置的侧壁上开设有钩孔72,且钩孔72与钩环71相匹配,当钩环71嵌合到钩孔72内时,使得隔板61与防尘箱6之间能够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

如图4所示,在凸块5的端部设有弧形倒角8,且弧形倒角8靠近凹槽51一端,当凸块5嵌合到凹槽51内时,通过在凸块5靠近凹槽51端部设有弧形倒角8,可以减少凸块5与凹槽51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凸块5可以更加方便快速的嵌合到凹槽51内,从而可以减少操作者安装转杆14的时间,提高了操作者的工作效率。

在凸块5靠近凹槽51一端与凹槽51底部设有相互吸引的磁块9,当凸块5嵌合到凹槽51内时,通过在凸块5靠近凹槽51一端与凹槽51底部均设有磁块9,且两磁块9具有相互吸引的效果,使得凸块5可以快速嵌合到凹槽51内,从而可以减少操作者安装转杆14的时间,提高了操作者的工作效率,同时由于磁块9之间的相互吸引,使得凸块5与凹槽51能够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

实施例2: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驱动组件的不同,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在安装板2的承载面上固定有伺服电机4,且伺服电机4的转轴与转杆14相固定,当开启伺服电机4时,伺服电机4的转轴与转杆14相固定,伺服电机4上的转轴正转与反转可以带动转杆14正转与反转,这样便可以使得伺服电机4带动活动挡板15正转与反转,从而可以实现自动打开或关闭阀门13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