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土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4911发布日期:2019-09-03 21:06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移动式土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移动式土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

现有的土壤修复机械不易移动,操作不方便;另外,现有的土壤修复装置一般采用化学溶液对土壤进行修复,化学溶液与土壤不能充分均匀;而且,多余的溶液存留于土壤中,不仅造成资源上的浪费,还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还有,现有的土壤修复机械对土壤不具有灭菌性能。

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移动式土壤修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土壤修复装置,其具有移动功能,使用方便;同时,实现先喷淋再松土后喷淋,使得喷淋液与土壤充分混合,提高修复效果,而且,增强对土壤灭菌性能。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土壤修复装置,包括有车身、箱体、第一太阳电池板、光伏转换器、聚光板和用于供电的蓄电池,其中:

所述车身的前侧连接有第一喷淋装置,所述聚光板铰接于第一喷淋装置的前侧,所述聚光板上均匀分布有凸透镜,所述车身的后侧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连接有把手;

所述箱体设置于车身的上端,前述光伏转换器和蓄电池并列设置于箱体的上端,所述第一太阳电池板设置于光伏转换器和蓄电池两者的上端,所述第一太阳电池板电连接光伏转换器,所述光伏转换器电连接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上设置有USB充电接口;

所述车身的下端设置有驱动块、紫外灭菌灯、气体检测装置、第二喷淋装置、第一减震移动机构和第二减震移动机构,所述驱动块内底端设置有翻土轮,所述紫外灭菌灯和气体检测装置均设置于第一减震移动机构和第二减震移动机构之间,所述第二喷淋装置设置于第二减震移动机构的后侧;

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于蓄电池、驱动块、紫外灭菌灯和气体检测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块通过升降机构连接于车身的下端,前述控制器电连接于升降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减震移动机构和第二减震移动机构均包括横板,所述横板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支架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箱体内还设有溶液箱,所述溶液箱的顶部设置有加液口,所述车身内设置有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所述溶液箱分别连通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所述第一喷淋管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喷淋管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连接控制器;

前述第一喷淋装置包括第一喷淋架和设置于第一喷淋架下方的第一喷淋头,所述第一喷淋管连通第一喷淋头,前述第二喷淋装置包括第二喷淋架和设置于第二喷淋架下方的第二喷淋头,所述第二喷淋管连通第二喷淋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箱体的后侧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电连接于控制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显示屏采用电容触控屏。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控制器还电连接有报警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减震移动机构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避免泥土在翻土轮工作状态下溅射于第一减震移动机构的防护挡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其主要是通过第一减震移动机构和第二减震移动机构,具有移动功能,使用方便;同时,通过第一喷淋装置、翻土轮和第二喷淋装置,实现先喷淋再松土后喷淋,使得喷淋液与土壤充分混合,提高修复效果,而且,通过聚光板和紫外灭菌灯,增强对土壤灭菌性能;

其次是,通过第一减震移动机构设置有防护挡板,保证在移动过程中避免泥土对滑轮造成影响,延长其使用寿命;

还有,通过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设置,能控制喷淋液的用量,修复性能较好,避免二次污染。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一减震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大致控制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车身 11、旋转轴

12、把手 20、箱体

21、控制器 22、第一电磁阀

23、第二电磁阀 24、显示屏

31、第一太阳电池板 32、光伏转换器

33、聚光板 331、凸透镜

34、蓄电池 341、USB充电接口

41、第一喷淋装置 411、第一喷淋架

412、第一喷淋头 42、第二喷淋装置

421、第二喷淋架 422、第二喷淋头

51、驱动块 52、升降机构

53、翻土轮 61、紫外灭菌灯

62、气体检测装置 63、报警器

701、横板 702、第一转轴

703、第一支架 704、弹簧

705、第二转轴 706、第二支架

707、滑轮 71、第一减震移动机构

72、第二减震移动机构 73、防护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移动式土壤修复装置,包括有车身10、箱体20、第一太阳电池板31、光伏转换器32、聚光板33和用于供电的蓄电池34,其中:

所述车身10的前侧连接有第一喷淋装置41,所述聚光板33铰接于第一喷淋装置41的前侧,所述聚光板33上均匀分布有凸透镜331,所述车身10的后侧设有旋转轴70211,所述旋转轴70211连接有把手12;在不使用下,通过旋转轴70211进行旋转将把手12折叠,节省空间,使得空间利用率增高,同时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所述箱体20设置于车身10的上端,前述光伏转换器32和蓄电池34并列设置于箱体20的上端,所述第一太阳电池板31设置于光伏转换器32和蓄电池34两者的上端,所述第一太阳电池板31电连接光伏转换器32,所述光伏转换器32电连接蓄电池34,所述蓄电池34上设置有USB充电接口341;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实现太阳能供电,环保节能;通过USB充电接口,可以让操作人员实现充电功能,实用性较好。

所述车身10的下端设置有驱动块51、紫外灭菌灯61、气体检测装置62、第二喷淋装置42、第一减震移动机构71和第二减震移动机构72,所述驱动块51通过升降机构52连接于车身10的下端,下述控制器21电连接于升降机构52。所述驱动块51内底端设置有翻土轮53,所述紫外灭菌灯61和气体检测装置62均设置于第一减震移动机构71和第二减震移动机构72之间,所述第二喷淋装置42设置于第二减震移动机构72的后侧。

所述第一减震移动机构7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避免泥土在翻土轮53工作状态下溅射于第一减震移动机构71的防护挡板73。所述第一减震移动机构71和第二减震移动机构72均包括横板701,所述横板701通过第一转轴702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架703,所述第一支架7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704,所述第一支架703通过第二转轴705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架706,所述第二支架70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轮707。

所述箱体20内设置有控制器21和溶液箱(图中未显示),所述控制器21分别电连接于蓄电池34、驱动块51、紫外灭菌灯61、气体检测装置62和报警器63。当气体检测装置62检测到异常气体或气体浓度过高时,控制器21控制报警器63工作,报警器63可以采用声光报警,在此不作限定。

所述溶液箱的顶部设置有加液口,所述车身10内设置有第一喷淋管(图中未显示)和第二喷淋管(图中未显示),所述溶液箱分别连通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所述第一喷淋管设有第一电磁阀22,所述第二喷淋管设有第二电磁阀23,所述第一电磁阀22和第二电磁阀23分别连接控制器21;所述箱体20的后侧连接有显示屏24,所述显示屏24电连接于控制器21。优选地,所述显示屏24采用电容触控屏。

前述第一喷淋装置41包括第一喷淋架411和设置于第一喷淋架411下方的第一喷淋头412,所述第一喷淋管连通第一喷淋头412,前述第二喷淋装置42包括第二喷淋架421和设置于第二喷淋架421下方的第二喷淋头422,所述第二喷淋管连通第二喷淋头422。

本实用新型设计要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第一减震移动机构和第二减震移动机构,具有移动功能,使用方便;同时,通过第一喷淋装置、翻土轮和第二喷淋装置,实现先喷淋再松土后喷淋,使得喷淋液与土壤充分混合,提高修复效果,而且,通过聚光板和紫外灭菌灯,增强对土壤灭菌性能;

其次是,通过第一减震移动机构设置有防护挡板,保证在移动过程中避免泥土对滑轮造成影响,延长其使用寿命;

还有,通过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设置,能控制喷淋液的用量,修复性能较好,避免二次污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