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垃圾的集成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6347发布日期:2019-08-20 21:0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活垃圾的集成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生活中排放的垃圾和污水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目前,处理城乡居民生活排放的垃圾及污水的方法,大多分开处理,其中,对于固体垃圾,通常是收集、运输、集中到垃圾填埋场填埋,或者直接焚烧;对于液体垃圾(污水),则是通过修建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将污水引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对于这种处理方法,无论是固体垃圾的运输,还是污水处理厂的修建,均需花费大量人力和巨额资金。

另外,对于农村生活环境,由于我国有些农村地区山地繁多、农户居住分散,难免造成餐厨垃圾、人(畜)排泄物、生物质等各种固体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散排。受农村环境和地理因素影响,无论是固体垃圾的收集和运输,还是污水处理厂的修建,都难以实现。而且,固体垃圾和污水分别单独处理本身就是比较复杂的处理过程。若农村生活垃圾不能集中起来处理,不仅会影响农村的生活环境,而且,垃圾中的有机物很容易滋生病菌,必然会对当地人们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处理系统,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集成处理系统,包括:生化反应装置,适于对生活垃圾进行生化反应处理后得到废气、废渣和废液,其中废气和废渣分流排放;以及废液处理单元,与所述生化反应装置连通,适于对所述废液进行处理。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集成处理系统中,还包括:搅拌装置,生活垃圾中的预定部分适于经搅拌装置搅拌后导入所述生化反应装置内。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集成处理系统中,还包括:生物净化装置,与所述废液处理单元连通,适于对经所述废液处理单元处理后的废液进一步过滤后排放。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集成处理系统中,所述废液处理单元包括:隔油酸化池,与所述生化反应装置连通,适于导入生化反应装置内的废液,并对所述废液进行调节;第一生物膜曝气池,与所述隔油酸化池连通,以便对经隔油酸化池调节后的废液进行处理;第二生物膜曝气池,与所述第一生物膜曝气池连通,以便对经第一生物膜曝气池处理后的废液进行处理;以及沉淀池,分别与所述第二生物膜曝气池、生物净化装置连通,所述沉淀池对经第二生物膜曝气池处理后的废液进行处理后分离为污泥和污水,所述污水适于导入所述生物净化装置中进一步净化。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集成处理系统中,所述废液处理单元还包括:阀门,布置在所述沉淀池与生物净化装置之间;其中,所述沉淀池内的污水适于流入所述阀门,以便取样检测;若污水检测达标,则直接经阀门排放;若污水检测不达标,则导入所述生物净化装置中进一步净化。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集成处理系统中,所述隔油酸化池适于调节所述废液的含油率和/或ph值。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集成处理系统中,所述隔油酸化池适于根据导入的废液的水质添加有机物。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集成处理系统中,所述有机物包括絮凝剂和/或杀菌剂。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集成处理系统中,所述第一生物膜曝气池的曝气量为2~6l/min;所述第二生物膜曝气池的曝气量为0~4l/min。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集成处理系统中,所述生物净化装置内填充有陶粒和/或活性炭。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集成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生化反应装置、废液处理单元以及生物净化装置。通过将生活垃圾分流输送至生化反应装置中进行生化反应处理,经生化反应处理后得到的废气和废渣可达标排放,废液进入废液处理单元进行净化处理。进而,本发明还对经废液处理单元处理后的废液进行取样检测,若检测达标后可直接排放,若检测不达标,则废液继续导入生物净化装置中进一步净化后排放。从而,本发明的集成处理系统,不仅能实现对生化垃圾的集成处理,而且能保证处理后的废气、废渣、废液均达标排放。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文结合下面的描述和附图来描述某些说明性方面,这些方面指示了可以实践本文所公开的原理的各种方式,并且所有方面及其等效方面旨在落入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内。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遍及本公开,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指代相同的部件或元素。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处理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前文所述,现有技术中针对农村环境的垃圾处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功能缺陷,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性能更优化的集成处理系统300。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集成处理系统300的原理示意图。

如图1所示,集成处理系统300包括生化反应装置100、废液处理单元200以及生物净化装置250。生化反应装置100、废液处理单元200、生物净化装置250依次通过管道连通。

农村环境中排放的生活垃圾包括生活污水、餐厨垃圾、人(畜)排泄物、生物质等,这些生活垃圾可分流输送至生化反应装置100中进行生化反应处理。

另外,集成处理系统300还包括搅拌装置310,生活垃圾中的预定部分在经搅拌装置310搅拌之后再导入到生化反应装置100中进行生化反应处理。具体地,生活垃圾中的预定部分包括生物质、餐厨垃圾等固体类垃圾。换言之,生物质、餐厨垃圾等固体类垃圾在进入生化反应装置100之前,先输送至搅拌装置310中进行搅拌、粉碎后,进而导入生化反应装置100中与生活污水、人(畜)排泄物等垃圾混合,并在该生化反应装置100内进行生化反应处理。

生化反应装置100对上述生化垃圾进行生化反应处理后,得到废气、废渣和废液,其中废气和废渣可直接分流排放。废液适于导入废液处理单元200,并在废液处理单元200中进行净化处理。进而,经废液处理单元200处理后的废液还可导入生物净化装置250中,并经生物净化装置250进一步过滤后排放。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生物净化装置250内填充有陶粒和/或活性炭,从而能对污水进行过滤,但本发明不限于生物净化装置250的具体过滤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经上述生化反应装置100处理后得到的废渣中,其有机质、钾、钠、钙、氮、磷含量符合《农用微生物产品标志要求(ny885-2004)》,从而可达标排放;经废液处理单元200及生物净化装置250净化处理后的水质满足《城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从而可达标排放。另外,经上述生化反应装置100处理后得到的废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可对甲烷进行再利用。

进一步地,生化反应装置100内适于添加配料,配料包括原料、接种物、菌种、以及酶类等反应物,但不限于此。这样,被输送至生化反应装置100中的生活垃圾会与配料进行混合,从而在生化反应装置100内进行生化反应,反应后得到可达标排放的废气、废渣,以及待进一步处理的废液。

根据一个实施例,废液处理单元200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通的隔油酸化池210、第一生物膜曝气池220、第二生物膜曝气池230和沉淀池240。

其中,隔油酸化池210与生化反应装置100连通,从而生化反应装置100分流后的废液可导入该隔油酸化池210中,通过隔油酸化池210可对废液进行含油率和/或ph值的调节处理,使废液的含油率和ph值均满足排放标准。另外,隔油酸化池210内还适于根据导入的废液的水质添加有机物,以便对隔油酸化池210内的废液进行沉淀、杀菌处理。可选地,有机物包括絮凝剂和/或杀菌剂,絮凝剂可以是聚丙烯酰胺,但不限于此。根据一种实施方式,隔油酸化池210包括油水分离器(图中未示出),并通过油水分离器对废液进行隔油处理。油水分离器可利用废液中悬浮物与水的比重不同而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

进一步地,第一生物膜曝气池220与隔油酸化池210连通,经隔油酸化池210调节处理后的废液继续导入第一生物膜曝气池220内进行处理。第二生物膜曝气池230与第一生物膜曝气112池连通,经第一生物膜曝气池220处理后的废液继续导入第二生物膜曝气池230内进行处理。沉淀池240分别与第二生物膜曝气池230、生物净化装置250连通,经第二生物膜曝气池230处理后的废液继续导入沉淀池240进行沉淀处理。这里,沉淀池240对废液进行沉淀处理后分离为污泥和污水,该污泥可直接达标排放,该污水可继续导入生物净化装置250中进一步净化后排放。

需要说明的是,若经废液处理单元200的沉淀池240处理后得到的污水满足《城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则可直接达标排放,而不用导入生物净化装置250中进一步净化。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废液处理单元200还包括阀门245,阀门245布置在沉淀池240与生物净化装置250之间的管道上。沉淀池240内的污水适于流入该阀门245,通过在阀门245处对污水进行取样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污水是否排放。若污水检测达标,则可直接通过与阀门245连通的管道排放,而不用导入生物净化装置250中进一步净化;若污水检测不达标,则将污水导入与阀门245连通的生物净化装置250中,经生物净化装置250对污水进一步过滤净化后排放。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生物膜曝气池220、第二生物膜曝气池230是利用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处理,池内提供一定污水停留时间,满足好氧微生物所需要的氧量以及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的混合条件,从而,通过微生物分解废液中的有机物,使废液得到净化。其中,第一生物膜曝气池220、第二生物膜曝气池230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5~40h,并保证每周排除污泥一次。这样,经隔油酸化池210处理后的废液依次通过第一生物膜曝气池220、第二生物膜曝气池230进行生化反应,通过微生物代谢逐步分解废液中的有机物,实现对废液的净化处理。

具体地,第一生物膜曝气池220、第二生物膜曝气池230内分别设有曝气头,曝气头适于将空气中的氧气溶解于水中从而产生溶解氧,保持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氧浓度,从而为微生物代谢(氧化反应)分解有机物提供氧气,使微生物能更充分地降解废液中的有机物。

可选地,第一生物膜曝气池220中的曝气头的曝气量为2~6l/min;第二生物膜曝气池230中的曝气头的曝气量为0~4l/min。这里,本发明对两个生物膜曝气池中的曝气量不做具体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置。

另外,第一生物膜曝气池220、第二生物膜曝气池230具有自动温控功能,通过合理控制生物膜曝气池内的温度,为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提供稳定、有利的反应温度,以便对废液进行更稳定、充分的净化。可选地,第一生物膜曝气池220、第二生物膜曝气池230的温度控制在10~35℃之间。

通过本发明的集成处理系统,能实现对农村各类生活垃圾的集中综合处理,并保证废气、废渣、废液达标后排放。

以下为具体实施例:

已知某农户,每日产生生活污水1.5m3,餐厨垃圾5kg,人(畜)排泄物3kg,秸秆1kg,通过检测其进水水质中的各项参数初始平均值、以及经本发明的集成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排放水质的各项参数指标值,如表1所示。这里,进水水质即是输送至混合分离装置310中的水质。

表1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在对排放水质的检测过程中,采用稀释倍数法对排放水质的色度进行了检测,所测得的排放水质的色度为40。在对进水水质的检测过程中,并不需要对其色度进行检测,故,在表1中未给出进水水质的色度。

应当指出,经本发明的集成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排放水质,其各项参数指标值(见表1)均可达到或优于《城镇污水二级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要求。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此外,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被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