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黏度计的自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50600发布日期:2019-11-16 00:0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黏度计的自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黏度计清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黏度计的自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黏度计清洗的清洗剂,包括粘度大的油污和轻微黏度的油污两种处理方式,清洗轻微黏度油污时利用热水清洗即可,清洗较大黏度的油污时应先依次使用溶油剂、汽油、酒精和清水洗净。

如图1所示,图中包括平氏黏度计s1、清洗装置s2和热水箱s3,平氏黏度计上有三个接口,分别为主管接口i、宽管接口ii、宽管侧接口iii,清洗装置上设有三个软管,三个软管与三个接口分别连接;实际清洗时,清洗液从宽管侧接口iii进入黏度计中,宽管接口ii与清洗装置s2内的空气压缩泵连接,为导进的清洗液提供推动压力,主管接口i则与真空泵连接,将清洗液抽出,以此实现清洗;

但是,上述技术仍存在以下缺陷:(1)与宽管侧接口iii连接的软管每次仅能导入一种溶剂,因而在洗涤过程中需要人工更换溶剂,不仅操作繁琐且增加了溶剂与人工的接触频率,容易造成溶剂污染;(2)现有清洗过程中每次仅能清洗一个黏度计,效率较低,无法满足批量化的清洗需要;(3)与主管接口i连接的软管直接将清洗后的溶剂排出,使得溶剂的重复利用率较低;(4)现有清洗过程中,利用热水箱实现黏度计管的保温清洗,但该方法仅能将热量传递至黏度计外壁,但对黏度计内壁的清洗并未形成明显帮助;(5)清洗后的黏度计要送入烘干设备内进行烘干,仍存在操作麻烦、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操作繁琐、效率低下、溶剂回收利用率低和加温清洗效果有限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黏度计的自动清洗装置,依靠自动控制系统时的该装置能自动化地实现多个黏度计的同步清洗,并且根据清洗需要设定不同的清洗模式,以便于满足黏度计在清洗过程中的自动化、高效、节能等需要。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黏度计的自动清洗装置包括以下结构:

底座、以及依次安装于底座顶端的置物箱、清洗装置和管架,所述清洗装置为l型结构,且清洗装置的内部顺时针安装有控制器、热风机、空气压缩机、真空泵和清洗管,所述清洗管共设有三个,且三个清洗管分别为第一进管、第二进管和出管,所述热风机与第二进管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与第二进管连接,所述真空泵与出管连接,三个所述清洗管的底端均贯穿延伸至清洗装置的外部,且三个清洗管的底端均安装有四通接头,每个所述四通接头的三个出口端均安装有三通接头,每个所述三通接头的两个出口端均安装有软管,且每个软管与三通接头之间均固定有电磁阀;

所述清洗装置靠近置物箱的一侧外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连管,两个所述连管的一端分别与真空泵和第一进管连接,且两个连管的另一端均设有若干个分管,所述分管均穿过置物箱置于不同的溶剂罐中,且分管与置物箱之间均固定有电磁阀,所述置物箱的顶端卡合连接有箱盖,且置物箱的内部依次安装有五个溶剂罐,五个所述溶剂罐分别为四个储液罐和一个废液罐;

所述管架共设有两个,且两个管架均包括固定板、以及对称安装于固定板底端的两个移动板,每个所述固定板上等距安装有若干个黏度计固定装置。

优选的,所述清洗装置的顶端固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出管连接,且排气管上安装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底端设有滑块,所述底座的顶端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为t型结构,且移动板通过螺栓与底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板的内部固定有升降板,且升降板的顶端与固定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板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限位齿板,所述升降板的两侧外壁上均嵌入有限位齿块,两个所述限位齿块的一侧外壁上均焊接有推杆,且推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和推杆均位于升降板的内部,所述升降板内部位于两个推杆之间的位置处安装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中间位置处贯穿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端贯穿延伸至固定板的上方,且转杆的顶端安装有定位旋钮

更进一步地,所述黏度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孔、以及对称设置于固定孔内的两个固定夹板,且两个固定夹板与固定孔的两侧内壁之间分别焊接有弹簧。

更进一步地,四个所述储液罐为恒温加热保温装置,且其中一个储液罐的上方连接有雾化器。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1.与溶剂单次导入的清洗方式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好处:(1)本发明设置了具有多个溶剂罐的置物箱、以及具有多个分管的对称连管,并在plc智能控制的基础上依次实现各个溶剂的自动清洗,利用自动化的机械操作代替人工操作,有效避免了人工更换溶剂而引起操作繁琐的问题,并且减少了人工与溶剂的接触频率,达到降低溶剂污染概率的效果;(2)在上述结构使用的同时,部分溶剂罐内的溶剂还能通过连管和分管实现有效回流,以此有效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溶剂回收利用率低的问题。

2.与单次仅能清洗一个黏度计的结构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好处:(1)本发明利用四通接头与三通接头的配合,使得每个清洗管均能连接六个软管,并且配合设置了两组管架,从而使该装置可实现六个黏度计的同步清洗,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清洗效率;(2)针对本发明中提出的管架,利用滑移式结构使得整体管架便于更换,从而适用于不同类型黏度计的安装固定;并且管架采用伸缩结构进行高度调整,使得两组黏度计在清洗时形成高低错位的状态,以此避免软管连接时的干扰现象,从而有效提高管道连接的有序性。

3.与浸入热水箱进行加温清洗的方式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好处:(1)本发明的四个储液罐为恒温加热和保温罐,使得加热后的溶剂能与黏度计内壁接触,从而有效提高加温清洗效果;(2)在本发明中提出的四个储液罐中选取最后一步清洗所对应溶剂罐,并设置雾化器,从而使对应溶剂形成高温清洗雾,进一步提高清洗效果。

4.现有技术中清洗后的黏度计需放入烘干设备中进行烘干,本发明设置了热风机和排气管,并配合清洗管道将热空气导入黏度计内部,使黏度计内部的残留液体被快速蒸发,有效加快黏度计的干燥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沿截面a的俯视图,示意了清洗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清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沿截面c的左视图,示意了溶剂罐与连管的连接方式;

图6为本发明中移动板截面形状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升降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清洗装置,11.清洗管,111.四通接头,112.三通接头,113.软管,12.控制器,13.热风机,14.空气压缩机,15.真空泵,2.置物箱,21.溶剂罐,211.恒温加热保温装置,22.箱盖,23.连管,24.雾化器,3.底座,31.滑槽,4.管架,5.移动板,51.滑块,52.限位齿板,6.升降板,61.限位齿块,62.转杆,63.凸轮,64.推杆,7.固定板,8.黏度计固定装置,9.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2-图7所示,一种黏度计的自动清洗装置,包括底座3、以及依次安装于底座3顶端的置物箱2、清洗装置1和管架4,清洗装置1为l型结构,且清洗装置1的内部顺时针安装有控制器12、热风机13、空气压缩机14、真空泵15和清洗管11,清洗管11共设有三个,且三个清洗管11分别为第一进管、第二进管和出管,热风机13与第二进管连接,空气压缩机14与第二进管连接,真空泵15与出管连接,三个清洗管11的底端均贯穿延伸至清洗装置1的外部,且三个清洗管11的底端均安装有四通接头111,每个四通接头111的三个出口端均安装有三通接头112,每个三通接头112的两个出口端均安装有软管113,且每个软管113与三通接头112之间均固定有电磁阀;

清洗装置1靠近置物箱2的一侧外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连管23,两个连管23的一端分别与真空泵15和第一进管连接,且两个连管23的另一端均设有若干个分管,分管均穿过置物箱2放置于不同的溶剂罐中,且分管与置物箱2之间均固定有电磁阀,置物箱2的顶端卡合连接有箱盖22,且置物箱2的内部依次安装有五个溶剂罐21,五个溶剂罐21分别为四个储液罐和一个废液罐;

管架4共设有两个,且两个管架4均包括固定板7、以及对称安装于固定板7底端的两个移动板5,每个固定板7上等距安装有若干个黏度计固定装置8。

结合图2-图5所示、以及上述描述:1、设定三个清洗管11分别为第一进管p1、第二进管p2、出管p3;两个连管23分别为q1、q2;其中热风机13和空气压缩机14均连接p2和外部环境,真空泵15连接p3和q2,p1与q1直接连接;

2、每个清洗管11上的六个软管113分别设定为a1、a2、b1、b2、c1、c2;

3、五个溶剂罐21分别设定为a、b、c、d、e,其中a为废液罐,b、c、d、e均为储液罐,且b、c、d、e内分别存有溶剂油、汽油、稀释乙醇、纯水;两个连管23连接的分管均设定为四个,其中q1的四个分管分别与b、c、d、e连接,q2的四个分管分别与a、b、c、d连接;

4、黏度计固定装置8总体设定为三个,与六个软管113相互对应。

具体的,依照上述设定,整体装置使用流程如下:01、通过传统的连接方式实现清洗管11与黏度计的连接,以图1所示的平氏黏度计为例,p1对应的软管113连接宽管侧接口iii、p2对应的软管113连接宽管接口ii、p3对应的软管113连接主管接口i;

02、控制器12控制热风机13、空气压缩机14、真空泵15和各个电磁阀启闭,控制器12采用plc控制器,当两个管架4上固定的黏度计数量为六个时,则使六个软管113所对应的电磁阀均处开启;若数量少于六个,则自动控制空置软管113处的电磁阀处于关闭;

03、具体清洗时,根据不同的清洗需要选择不同的清洗模式:(1)当黏度计中液体黏度较高时,选取四遍清洗模式,每遍清洗时间可提前设定:第一遍为溶剂油,此时控制器12控制b储液罐与q1、q2分管之间的电磁阀同时开启(基于上述使用中的软管113所对应的电磁阀已被开启的前提),接着开启真空泵15,使得对应分管、连管23、清洗管11和软管113内部形成负压,此时b储液罐内的溶剂油通过分管、q1和第一进管p1进入黏度计内,与此同时,开启空气压缩机14,将外部环境的空气压缩并通过第二进管p2导入黏度计内,压缩气流对溶剂油产生推动,使得溶剂油在流通时的压力增大,从而提高清洗效果,溶剂油气流的推动以及真空泵15的负吸作用下流回至出管p3内,然后通过q2及对应分管回流至b储液罐中,实现循环清洗的效果,直至清洗时间达到设定值后,控制器12控制上述电磁阀关闭;并启动c储液罐与q1、q2分管之间的电磁阀,根据上述相同原理,实现汽油的循环清洗;而后再控制d储液罐与q1、q2分管之间的电磁阀同步开启,实现稀释乙醇的循环清洗;最后控制e储液罐与q1之间的电磁阀、以及a废液罐与q1之间的电磁阀同步开启,实现纯水的最后一步清洗,并将清洗后的纯水导入a废液罐中,清洗时间达到设定值时,关闭真空泵15、以及q1、q2上所有的电磁阀,以待进行后续烘干操作;

(2)当黏度计中液体黏度为中等时,选择三遍清洗模式,具体清洗步骤及原理与上述四遍清洗模式相同,第一遍:汽油循环清洗;第二遍:稀释乙醇循环清洗;第三遍:纯水清洗;

(3)当黏度计中液体黏度为轻度时,则可选择两遍清洗模式或一遍清洗模式,具体清洗步骤及原理与上述清洗过程相同,两遍清洗时第一遍:稀释乙醇循环清洗;第二遍:纯水清洗;一遍清洗时溶剂设定为:稀释乙醇循环清洗。

针对上述清洗操作,以及装置的整体结构,可有效自动实现多种溶剂的依次清洗,并且可根据不同的清洗需要选择不同的清洗模式,大大提高了整体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另外,在清洗过程中还可同步实现多个黏度计的同步清洗,大大提高了整体装置的清洗效率。

本发明中,优选的,清洗装置1的顶端固定有排气管9,排气管9与出管连接,且排气管9上安装有电磁阀。

如图2-图5所示,并配合上述结构及原理,在完成清洗后黏度计的具体干燥流程如下:真空泵15、以及q1、q2上所有的电磁阀被关闭后,启动排气管9上所连接的电磁阀、以及热风机13,此时热风机13向第二进管p1中导入热风,热风通过对应软管113进入黏度计内,与此同时空气压缩机14继续通过第二进管p2导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与热风混合,在黏度计内流通,最终由排气管9排出;

在上述过程中,热气流在压缩空气的推动下加速流动,从而使黏度计内的残留液体能快速蒸发,以此达到黏度计的自动、快速干燥的效果。

本发明中,优选的,移动板5的底端设有滑块51,底座3的顶端开设有滑槽31,且滑槽31与滑块51滑动连接,移动板5为t型结构,且移动板5通过螺栓与底座3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利用滑块51与滑槽31之间的滑动,能快速实现两个管架4的拆卸更换,以便于实现不同类型黏度计的安装,从而使整体装置能通用化的适用于市场现有的四种类型黏度计的清洗;而管架4在定位后通过螺栓实现移动板5与底座3之间的连接即可形成固定定位,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

本发明中,优选的,移动板5的内部固定有升降板6,且升降板6的顶端与固定板7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发明中,优选的,移动板5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限位齿板52,升降板6的两侧外壁上均嵌入有限位齿块61,限位齿块61与限位齿板52啮合连接,两个限位齿块61的一侧外壁上均焊接有推杆64,且推杆64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和推杆64均位于升降板6的内部,升降板6内部位于两个推杆64之间的位置处安装有凸轮63,凸轮63的中间位置处贯穿有转杆62,转杆62的顶端贯穿延伸至固定板7的上方,且转杆62的顶端安装有定位旋钮。

如图2、图6-图7所示,移动板5与升降板6配合,使得整体管架4形成可伸缩的形式,参照图2所示方位,位于右侧远离清洗装置1的管架4总体高度较高,以此达到软管113分层连接的效果,使得软管113在连接过程中更具有有序性;

具体升降操作如下:转动转杆62顶端的定位旋钮,使得凸轮63由图6所示位置逆时针转动90度,此时推杆64与凸轮63由凸起接触转换为平面接触,凸轮63的横向限定距离缩短,推杆64则在复位弹簧的回弹下移动,并带动限位齿块61与限位齿板52脱离,从而使升降板6与移动板5之间形成可移动状态,即可进行升降操作,移动完成后再反向转动定位旋钮,使整体结构恢复至图6所示位置,利用限位齿块61与限位齿板52之间的啮合即可形成结构的固定。

本发明中,优选的,黏度计固定装置8包括固定孔、以及对称设置于固定孔内的两个固定夹板,且两个固定夹板与固定孔的两侧内壁之间分别焊接有弹簧,以此有效实现黏度计的夹紧固定,保证上述清洗操作的有效完成。

本发明中,优选的,四个储液罐均为恒温加热保温装置211,且其中一个储液罐的上方连接有雾化器24,雾化器24固定于箱盖22的顶端。

如图5所示,在b、c、d、e储液罐均为恒温加热保温装置211,使得各个溶剂均具有一定温度,从而达到提高清洗效果的目的,并且在e储液罐的上方设置雾化器24,在进行上述最后一步的纯水清洗时,可通过雾化器24实现水流的雾化,使得水流形成高温雾流,从而进一步提高清洗效果;

具体的,b、c储液罐内的温度设定为20-30°,d、e储液罐内的温度设定为40-50°,由温控开关进行控温操作;雾化器24采用超声波雾化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