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过滤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06806发布日期:2019-10-29 23:48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过滤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过滤盒。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的燃料电池需要配备循环冷却水系统,冷却水流经燃料电池时,对燃料电池进行冷却。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冷却水在流动的过程中离子离子含量逐渐升高,即冷却水电导率上升,影响燃料电池的供电输出,因此在冷却水的管路中需配备过滤箱,利用过滤箱中的树脂将冷却水中的离子离子拦截过滤。

如图1所示,汽车初始启动时,过滤箱中树脂处于脱水状态,体积较小,树脂在过滤箱中跟随车辆晃动,导致树脂和过滤箱进水口所处的内壁之间产生有较大的缝隙,导致冷却水在进入过滤箱后,和树脂的接触时间减小,达不到理想的过滤效果,冷却水没有经过充分的过滤就再次投入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冷却水没有和树脂充分接触过滤的冷却水过滤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过滤盒,包括盒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盒体内的过滤组件,所述盒体呈两端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盒体两端开口上安装有两个密封板,每一个所述密封板上设有一个过滤口,所述盒体内填充有填充有树脂,所述盒体内壁上还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限流隔板,所述盒体内的侧壁上以及所述限流隔板上均安装有伸缩棉,所述限流隔板将所述盒体内分割为多个空腔,所述限流隔板和所述盒体内侧壁之间留有第一间隙,所述两个过滤口、多个空腔及多个第一间隙形成一个连续的冷却水流道,所述冷却水能够能够自其中一个其中一个所述过滤口流动至所述空腔内,并经由所述第一间隙流入下一个空腔中,直至从另一个过滤口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限流隔板是折弯板,若干所述限流隔板的长边均平行于所述密封板,所述第一间隙由所述限流隔板的短边和所述盒体侧壁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呈套筒状,所述限流隔板呈螺旋状,所述第一间隙由所述限流隔板和所述盒体的内壁夹持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呈方型的空腔结构,所述过滤器还包括罩设在所述盒体的上开口处的第一盖体以及罩设在所述盒体的下开口处的第二盖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盖体上连接有进水管道,所述第二盖体上连接有出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均连通至所述盒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上开有定位孔,所述密封板上凸设有和所述定位孔对应的定位柱,所述密封板通过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孔固定在所述盒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上下两端均向外延伸有承载挂台,所述定位孔开设在所述承载挂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挂台上向远离所述盒体的方向凸设形成有连接围板,所述第二盖体和所述第一盖体均罩设安装在所述连接围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过滤组件中设置若干限流隔板,限流隔板将盒体分隔为若干空腔,冷却水在限流隔板的阻挡作用下,在各个空腔内的流动时间增长,从而和空腔中的树脂接触时间增长,具体为冷却水在盒体中流动时,需要沿限流隔板上漫延至第一间隙流入下一空腔中,借此可与盒体空腔中的树脂进行接触过滤,最终可保证冷却水在盒体中可以被树脂充分过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的燃料电池中冷却水用过滤盒中布设树脂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燃料电池中冷却水用过滤盒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图3中a-a剖面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燃料电池中冷却水用过滤盒实施例2的立体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7中c-c剖面线的剖视图;

图9是图7中d-d剖面线的剖视图(省略限流隔板、树脂以及伸缩棉)。

图中:

冷却水过滤器100第一盖体10第二盖体20

盒体30第二空腔440定位槽110

进水管道120密封槽210出水管道220

承载挂台310定位孔340连接围板320

安装槽330密封板410限流隔板420

定位柱411过滤口412第一空腔430

树脂470第一间隙424第二间隙4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相反,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实施例1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过滤盒100,用于过滤燃料电池冷却系统中冷却水,所述过滤盒100包括盒体30、设置在盒体30上的第一盖体10和第二盖体20。

第一盖体10呈开口向下的盖体结构,第一盖体10下端的端面上开有定位槽110,第一盖体10的上端端面上设置有进水管道120,冷却水自进水管道120进入第一盖体10的内部。

第二盖体20呈开口向上的盖体结构,第二盖体20上端的端面上开有密封槽210,第二盖体20的下端上安装有出水管道220,出水管道220的连通至盒体30内,过滤完成的冷却水自出水管道220中排出。

盒体30呈方型的空腔结构,盒体30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开口,第一盖体10通过定位槽110罩设在盒体30上,第二盖体20通过密封槽210罩设在盒体30上,优选的,第一盖体10设置在盒体30的上方,第二盖体20设置在盒体30的下方,盒体30上和第一盖体10、第二盖体20对应的开口处均向外延伸有承载挂台310,承载挂台310上远离盒体30的侧面上开有若干定位孔340,承载挂台310上还凸设有连接围板320,连接围板320指向定位孔340的开孔方向,连接围板320的外侧壁上开有安装槽330,安装槽330和第一盖体10上的定位槽110、第二盖体20上的密封槽210相互配合,第一盖体10和第二盖体20穿插在盒体30的安装槽330上。

如图4所示,盒体30内还设有密封安装在连接围板320内的两个密封板410以及设置在两个密封板410之间的至少两个的限流隔板420。

密封板410搭接在承载挂台310上,密封板410上朝向定位孔340的侧面上凸设形成有定位柱411,密封板410通过定位柱411穿插在定位孔340内的方式相对盒体30定位。每个密封板410上朝向盒体30内部的侧面上设有一个过滤口412。

过滤口412呈套筒形状朝向限流隔板420设置,限流隔板420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盒体30的内壁上,另一端的端部和盒体3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424,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间隙424相互远离,限流隔板420将盒体30内部两个密封板410之间的空腔均匀隔离,各个空腔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间隙424相连通。

优选的,如图4所示,限流隔板420是固定安装在盒体30内壁上的呈直角状的折弯板,限流隔板420上的长边平行于密封板410,第一间隙424是由限流隔板420的短边和盒体30的内壁夹设形成,限流隔板420的短边均朝向进水管道120设置,盒体30内装有颗粒状的树脂470,树脂470充满限流隔板420和密封板410组成的空腔,树脂470可过滤冷却水中的离子离子,树脂470胀大至体积最大时,可充满整个盒体30内部。

相邻的两个限流隔板420中,处在下方的限流隔板420上的短边和处在上方的限流隔板420上长边之间、限流隔板420的短边和密封板410之间均留有第二间隙425,第二间隙425和第一间隙424相通。可以理解地,两个过滤口412、多个空腔、第一间隙424以及第二间隙425构成一个连续的冷却水流道。

在盒体30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伸缩棉460,伸缩棉460贴合于树脂470,伸缩棉460是保湿吸水的树脂棉,伸缩棉460能吸收冷却水中的水分。进一步地,伸缩棉460还固定设置在限流隔板420上,伸缩棉460可吸附一部分冷却水,过滤器100停止过滤即盒体30内没有冷却水时,伸缩棉460中的水分能够保持树脂470的湿润,防止树脂470过度收缩。

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盒100在使用时,冷却水通过进水管道120进入盒体30内,经过第一空腔430后在密封板410的限制下,冷却水仅通过其中的一个过滤口412流动至限流隔板420和密封板412构成的空腔内,冷却水在该空腔内和树脂充分接触,之后依次通过第二间隙425和第一间隙424流处,进入两个限流隔板420构成的空腔内,冷却水经由树脂470过滤完成后,通过另一个过滤口412进入第二空腔440中,最终经由出水管道220输送至燃料电池的冷却水系统中。

在盒体30内,由于限流隔板420对冷却水流动过程的限制,冷却水可在盒体30内可停留较长时间,同时,树脂470限制在两个相邻的限流隔板420之间,使得树脂470在晃动时,仅在两个相邻的限流隔板420之间移动,缩短树脂470和盒体30内壁之间的间隙,使得冷却水和树脂470接触时间延长,保证树脂470可充分吸收过滤水中的离子离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至图8所示,第一盖体10、出水管20和盒体30均呈套筒状,过滤组件40中的限流隔板420仅有一个,且限流隔板420呈等径螺旋状,限流隔板420的两端设在密封板410上,第一间隙(图未示)由所述限流隔板420和盒体30的内壁夹持形成。冷却水渗透过伸缩棉460流动至限流隔板420上,由于限流隔板420自身形状的限制,冷却水能够在盒体30内停留足够的时间,即可和盒体30中的树脂470充分接触,树脂470可充分吸收冷却水中的离子离子。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