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跑道式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42583发布日期:2020-02-28 12:09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环形跑道式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形跑道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水产养殖系统存在以下不足:

(1)目前的循环养殖系统大多采用提升泵,提升高度较高,耗能较高;且提升泵的提升水量、流速受到管路直径和长度的限制;

(2)污染物难以收集处理,污染物收集处理不够彻底;

(3)现有循环养殖系统除非采用超大功率提升泵,否则无法实现养殖池的大流量,难以满足洄游性鱼类的养殖需求;

(4)现有养殖池采用矩形、圆形、方形等结构,无法满足游泳性鱼类长距离不间断高速游动的特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环形跑道式循环水养殖系统,解决了养殖池占地面积大但却无法满足鱼类长时间游泳的弊端;以及取消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供排水管道布置铺设,节约建造成本和建造难度,减少管道阻力;以及减少日常使用中的人工维护;两套旋转对称水处理系统,节能降耗并提高养殖安全系数。

本发明所述的环形跑道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环形养殖区和污水处理区,养殖区包括一个环形养殖池,污水处理区位于环形养殖池的内侧;污水处理区设置有紫外线杀菌池、臭氧消毒池、曝气池、微滤机池、生物池、溢流渠和回水池,紫外线杀菌池、臭氧消毒池和曝气池依次相连;曝气池包括轴流泵、出水缝和回水缝,轴流泵位于臭氧消毒池与曝气池之间,曝气池通过出水缝与环形养殖池相连,环形养殖池出水口与回水缝相连,回水缝与回水池相连,回水池与微滤机池和溢流渠相连;回水池与溢流渠、微滤机池、生物池之间均设有闸门;回水池、微滤机池与生物池依次相连,溢流渠与紫外线杀菌池相连。

优选地,所述环形养殖池的底部均匀布设v型集排污槽,v型集排污槽呈漏斗状设置,v型集排污槽的上部安装有水平拦鱼栅,v型集排污槽的底部安装有插拔排污套管。

优选地,所述环形养殖池设置有若干v型集排污槽,前一级集排污槽至下一级集排污槽之间的池底为顺坡结构。

优选地,所述插拔排污套管为预埋在环形养殖池池底的排污排空管,该排污排空管由最底部的水平埋管、90°弯头套管、竖向插拔管组成,竖向插拔管与v型集排污槽相连。

优选地,所述生物池至少分为一级生物池、二级生物池、三级生物池,一级生物池与二级生物池之间设置有滤料拦网ⅰ,二级生物池末端设置有滤料拦网ⅱ,二级生物池与三级生物池之间设置有滤料拦网ⅲ,三级生物池与紫外线杀菌池之间设置有滤料拦网ⅳ。

优选地,所述出水缝和回水缝的底部均与池底齐平,出水与进水方向相对池壁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污水处理区划分为两套旋转对称的水处理系统ⅰ和水处理系统ⅱ,水处理系统ⅰ和水处理系统ⅱ之间为两条溢流渠,并沿溢流渠的中心旋转180°对称设置;水处理系统ⅰ和水处理系统ⅱ均设置有一组紫外线杀菌池、臭氧消毒池、曝气池、微滤机池、生物池、回水池。

优选地,所述回水池与溢流渠、微滤机池、一级生物池之间均设有闸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地下的环形养殖池和水处理系统,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并可通过土层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

(2)本发明正常运转过程中,将输水管道、渠道的数量降至最低,将管道、渠道对水体流动的阻碍降至最低,节能降耗;

(3)本发明环形养殖池的进回水均采用切线式结构,完成水体循环并提高养殖池内的水体流速,提升养殖环境;

(4)本发明的鱼的养殖密度可达到50kg/m3以上;

(5)本发明增加了紫外线杀菌、臭氧消毒环节,有效预防水体病害的产生;

(6)本发明采用溢流渠用于水流分流,提高系统运转安全系数;

(7)本发明的日常维护和清理一人即可完成;

(8)本发明不仅养殖常见鱼类,更适合养殖冷水性、游泳性鱼类,如虹鳟、大西洋鲑等;

(9)本发明配备两套水处理系统,当高密度养殖时,使用两套水处理系统,养殖密度低时,使用一套水处理系统,节能降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插拔排污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1、紫外线杀菌池;2、臭氧消毒池;3、曝气池;31、轴流泵;32、出水缝;33、回水缝;4、环形养殖池;41、v型集排污槽;42、水平拦鱼栅;43、插拔排污套管;5、微滤机池;6、一级生物池;7、二级生物池;71、滤料拦网ⅰ;72、滤料拦网ⅱ;8、三级生物池;81、滤料拦网ⅲ;82、滤料拦网ⅳ;9、溢流渠;10、回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环形跑道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环形养殖区和污水处理区,养殖区包括一个环形养殖池4,污水处理区位于环形养殖池4的内侧;污水处理区设置有紫外线杀菌池1、臭氧消毒池2、曝气池3、微滤机池5、生物池、溢流渠9和回水池10,紫外线杀菌池1、臭氧消毒池和曝气池3依次相连;曝气池3包括轴流泵31、出水缝32和回水缝33,轴流泵31位于臭氧消毒池与曝气池3之间,曝气池3通过出水缝32与环形养殖池4相连,环形养殖池4出水口与回水缝33相连,回水缝33与回水池10相连,回水池10与微滤机池5和溢流渠9相连;回水池10与溢流渠9、微滤机池5、生物池之间均设有闸门;回水池10、微滤机池5与生物池依次相连,溢流渠9与紫外线杀菌池1相连。

所述环形养殖池4的底部均匀布设v型集排污槽41,v型集排污槽41呈漏斗状设置,v型集排污槽41的上部安装有水平拦鱼栅42,v型集排污槽41的底部安装有插拔排污套管43。

所述环形养殖池4设置有若干v型集排污槽41,前一级集排污槽至下一级集排污槽之间的池底为顺坡结构。

所述插拔排污套管43为预埋在环形养殖池4池底的排污排空管,该排污排空管由最底部的水平埋管、90°弯头套管、竖向插拔管组成,竖向插拔管与v型集排污槽41相连。

所述生物池至少分为一级生物池6、二级生物池7、三级生物池8,一级生物池6与二级生物池7之间设置有滤料拦网ⅰ71,二级生物池7末端设置有滤料拦网ⅱ72,二级生物池7与三级生物池8之间设置有滤料拦网ⅲ81,三级生物池8与紫外线杀菌池1之间设置有滤料拦网ⅳ82。

所述出水缝32和回水缝33的底部均与池底齐平,出水与进水方向相对池壁倾斜设置。

所述污水处理区划分为两套旋转对称的水处理系统ⅰ和水处理系统ⅱ,水处理系统ⅰ和水处理系统ⅱ之间为两条溢流渠9,并沿溢流渠9的中心旋转180°对称设置;水处理系统ⅰ和水处理系统ⅱ均设置有一组紫外线杀菌池1、臭氧消毒池2、曝气池3、微滤机池5、生物池、回水池10。

所述回水池10与溢流渠9、微滤机池5、一级生物池6之间均设有闸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地下的环形养殖池4和水处理系统,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并可通过土层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系统正常运转过程中,将输水管道、渠道的数量降至最低,将管道、渠道对水体流动的阻碍降至最低,节能降耗;环形养殖池4的进回水均采用切线式结构,完成水体循环并提高养殖池内的水体流速,提升养殖环境;鱼的养殖密度可达到50kg/m3以上;增加了紫外线杀菌、臭氧消毒环节,有效预防水体病害的产生;采用溢流渠9用于水流分流,提高系统运转安全系数;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清理一人即可完成;本发明不仅养殖常见鱼类,更适合养殖冷水性、游泳性鱼类,如虹鳟、大西洋鲑等;本发明配备两套水处理系统,当高密度养殖时,使用两套水处理系统,养殖密度低时,使用一套水处理系统,节能降耗。

实施例2: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建造、安装、使用的环形跑道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其适合调节模拟河道流速、流态,为鱼类提供畅游水环境,便于野生亲鱼的人工饲养驯化,人工增殖放流鱼苗的野化锻炼,人工养殖鱼类的育肥,鱼类游泳能力的实验测试,为养殖鱼类提高动物福利等。具有占地面积小、方便快捷和操作简单的优点。

本发明的使用过程如下:

如图4所示,外部水源先流入水处理系统的紫外线杀菌池1,经过紫外线杀菌池1的紫外线杀菌器杀菌后,自流至臭氧消毒池2,经臭氧机所产生的臭氧消毒后,通过轴流泵31抬高水位(轴流泵31流速可调),进入曝气池3,经充氧并去除二氧化碳、臭氧后,通过出水缝32切线进入环形养殖池4,带动池内水体流动,出水缝32外设置拦鱼网防止养殖池鱼类进入水处理系统。

环形养殖池4底部的残饵粪便,因池底坡度及水流冲刷,聚集至v型集排污槽,该结构形似漏斗,边缘高中间低,最低处配备插拔排污套管43,v型集排污槽上部配备水平拦鱼栅42,仅容残饵粪便通过,防止鱼类被底部的插拔排污管吸走。插拔排污套管43是预埋在池底的排污排空管,该管由最底部水平埋管、90°弯头套管、竖向插拔管组成,人员站在池沿拔掉竖向插拔管即可打开排污口,完成养殖池排污或排空,避免地下安装阀门,人员下检修井等开关阀门的弊端。

环形养殖池4的排水经过回水缝33切向流出,进入水处理系统,回水缝33外设置拦鱼网防止养殖池鱼类进入水处理系统。

排水通过回水缝33进入回水池10后,在不同工况下分三路运转:

(1)正常工况下,排水先进入微滤机池5,经微滤机进行大颗粒残饵粪便的过滤,再通过闸门依次进入一、二、三级生物池,完成微生物的净化,最后进入紫外线杀菌池1;

(2)当微滤机损坏时,养殖池排水直接进入一、二、三级生物池,完成微生物的净化,最后进入紫外线杀菌池1,通过水处理系统的暂时性处理,确保养殖系统短时间的运转,优先保证鱼类存活,同时为微滤机的维修预留时间;

(3)当清洗、检修微滤机和生物池时,排水通过溢流渠9直接进入紫外线杀菌池1,优先保障环形养殖池4的水体流动。

环形养殖池4中间共配备两套旋转对称水处理系统,当高密度养殖时,使用两套水处理系统,养殖密度低时,使用一套水处理系统,节能降耗;本发明不仅养殖常见鱼类,更适合养殖冷水性鱼类,如虹鳟、大西洋鲑等;跑道式养殖池也适用于虾类养殖,且效果明显。

本发明可广泛运用于水产养殖场合。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发明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