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换水式涂料喷雾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9584发布日期:2019-11-12 23:10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换水式涂料喷雾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雾除尘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换水式涂料喷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涂料,在中国传统名称为油漆。所谓涂料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通常是以树脂、或油、或乳液为主,添加或不添加颜料、填料,添加相应助剂,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

在涂料完之后,通常会进行一道工序,即喷雾,将油漆干燥完之后将其表面的油漆雾和身上沾染的废气吹去。喷雾就是人工造雾。简单的说就是高压系统将液体以极细微的水粒喷射出来,这些微小的人造雾颗粒能长时间漂移、悬浮在空气中,从而形成白色的雾状奇观,极像自然雾的效果,故曰喷雾。喷雾是一种悬浮在气体(如空气)中的微小粒子的混合物,这粒子可能是极小滴的水或颜料。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487747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煤机喷雾装置,它包括采煤机、滚筒、喷雾装置、水冷装置和通风装置,喷雾装置包括内喷雾装置、外喷雾装置和第一压力泵和第二压力泵,第一压力泵连接内喷雾装置和水冷装置,内喷雾装置包括若干第一喷嘴,其设置在滚筒上,第二压力泵连接外喷雾装置和水冷装置,外喷雾装置设置在采煤机的前部和后部,其包括若干水管和设置在水管上的第二喷嘴,通风装置包括一个风机、两个大通风口和若干小通风口,所述小通风口设置在滚筒上与第一喷嘴相邻设置。这种采煤机喷雾装置虽然将喷水和通风结合,将喷水先冷却,对环境起到降温的作用,但喷雾完毕后,喷雾水没有进行循环利用,通常直接排放,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换水,能够减少水资源浪费的涂料喷雾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换水式涂料喷雾收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侧面开设有放料口,所述壳体上端连通有喷淋筒,所述喷淋筒内设置有喷淋组件,所述壳体下端连通有排水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换水机构;

所述换水机构包括放置在壳体内部底面上的挡污方筒,所述挡污方筒上开设有通水口,所述挡污方筒位于通水口处设置有拦网,所述挡污方筒连接喷淋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加工器件放入壳体上的放料口,通过上方喷淋筒内的喷淋组件进行喷淋,对加工器件进行除尘和除去表面的油漆雾,还能够通过喷淋出的水幕,对加工器件时产生的废气进行收集,并且喷淋过的水还能通入喷淋组件进行喷淋,同时,通过排水口排出循环多次的废水,并且还能通过排水口通入新鲜的循环水,对加工器件进行喷淋,能够循环利用喷淋水,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污方筒朝内一端水平方向两侧向外延伸有拦板,所述拦板向内弯曲,所述挡污方筒与拦板之间插设有插框,所述拦网设置在插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拦网放在插框上,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插框拿下,对拦网进行清洗或者更换;通过拦板,能够拦住插框,增加插框的稳定性,减少插框从挡污方筒与拦板之间脱离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拦板上端横向连接有连接两个拦板的横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横板,能够挡住拦板的上端,并且能够进一步增加拦板的稳定性,同时也增加的插框在挡污方筒与拦板之间的稳定性,再次减少插框从挡污方筒与拦板之间脱离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框上端设置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握住把手,能够方便快捷的将插框插在挡污方筒与拦板之间,也方便工作人员取出插框,更为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淋组件包括放置在底板上的水泵,所述水泵连接挡污方筒,所述水泵向外输送管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穿设于喷淋筒内,所述输水管末端设置有放置于喷淋筒内的第一喷淋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泵能够将外部水源输入喷淋管内,再通过第一喷淋头将水进行喷入喷淋筒内,对壳体内的加工器件进行喷淋,从而能够去除加工器件上的油漆雾,并且通过喷淋水还能够吸收加工器件上的废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水管远离水泵一端连通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穿设于喷淋筒内,所述第二水管末端设置有放置于喷淋筒内的第二喷淋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水管上的第二喷淋头,能够喷射更多的水幕,使喷雾的效果更好,提高喷雾除尘和除杂质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位于放料口处设置有挡水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水板,能够将壳体内的喷淋水挡住,减少喷淋水外溢的情况,从而减少喷淋水的浪费,节约经费,同时也能够让喷淋水积存在壳体内,通过积存水吸收加工器件上的废气,减少有害气体粘附在加工器件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与喷淋筒通过法兰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法兰连接的壳体和喷淋筒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喷淋筒安装在壳体上,方便安装,更为省时省力;并且当喷淋筒或者壳体出现损坏时,工作人员能够从法兰连接处将壳体或者喷淋筒拆下进行更换,使维修更为简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了换水机构,从而产生能够对喷淋水进行循环利用的效果;

2.采用了拦网和插框,从而产生能够挡住污水从而能够方便清洁拦网的效果;

3.采用了第一喷淋头和第二喷淋头,从而产生能够增加喷淋水的水幕,提高喷淋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排水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换水机构的结构式示意图。

图中,2、壳体;21、放料口;22、排水口;3、喷淋筒;4、喷淋组件;41、水泵;42、输水管;43、第一喷淋头;44、第二水管;45、第二喷淋头;5、换水机构;51、挡污方筒;511、通水口;52、拦网;53、拦板;54、插框;541、把手;55、横板;6、挡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于换水式涂料喷雾收集装置,包括壳体2,壳体2侧面开设有放料口21,壳体2下端连通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口22(参见图3),排水口22可以用作加水。

参照图4,壳体2上端通过法兰连通有喷淋筒3,喷淋筒3内设置有喷淋组件4,喷淋组件4包括放置在底板上的水泵41,水泵41连通到壳体2底部,吸收壳体2底部积存的喷淋水,水泵41向外输送管连接有输水管42,输水管42穿设于喷淋筒3内,输水管42末端设置有放置于喷淋筒3内的第一喷淋头43,输水管42向上连通有第二水管44,第二水管44在喷淋筒3内设置有第二喷淋头45,通过第一喷淋头43和第二喷淋头45对壳体2内的加工器件进行喷淋,除去加工器件上的油漆雾,并且能够通过水幕吸收废气,喷淋水积存在壳体2内。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位于放料口21处设置有挡水板6,能够更好的让喷淋水存放在壳体2内。

参照图2,壳体2内设置有换水机构5,换水机构5包括放置在壳体2内部底面上的挡污方筒51,挡污方筒51上开设有通水口511,通水口511连通到水泵41。挡污方筒51位于通水口511处的两侧向外延伸有拦板53,拦板53向内弯曲,挡污方筒51与拦板53之间插设有插框54,插框54内部设置有拦网52,并且两个拦板53上端连接有挡住插框54的横板55。在插框54的上端设置有方便工作人员将插框54拿起的把手541。喷淋水喷淋完毕后落入壳体2底部,经过拦网52拦住喷淋水中的杂质,喷淋水被连通水泵41吸收,进行循环。工作人员还能拿起把手541,将插框54从挡污方筒51与拦板53之间抽出,将拦网52上挡下的杂质去除。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将将插框54插入挡污方筒51与拦板53之间,通过排水口22向壳体2内通入喷淋水,启动水泵41,抽出壳体2内的喷淋水输入输水管42和第二水管44,通过第一喷淋头43和第二喷淋头45,对放入壳体2上入料口处的加工器件进行喷淋,通过水幕去除加工器件上的油漆雾和废气。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喷淋水较为浑浊,可以通过排水口22排出一部分喷淋水,再加入新的喷淋水。工作人员还可以拿起把手541,将插框54从挡污方筒51与拦板53之间抽出,将拦网52上挡下的杂质去除。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