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浮筒式液下清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3668发布日期:2020-01-10 15:58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移动浮筒式液下清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石渣清理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移动浮筒式液下清渣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石制乙炔装置的清液池底部沉积着厚厚的电石渣,若不经常清理,在采用泵抽清液池中的水时,渣浆会造成设备和管道的堵塞,也会造成泵滤网堵塞或机泵损坏。所以为了保持电石制乙炔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需经常性的将清液池底部渣浆进行清理。然而,在清理清液池底部渣浆时,难以将清液池中的渣浆彻底清理,清液池死角处的渣浆无法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浮筒式液下清渣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清液池中的渣浆无法彻底清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移动浮筒式液下清渣装置,包括基座板和浮动式液下泵,在基座板底端固定有至少两个封闭的浮桶,浮桶呈卧式固定在基座板底部,浮动式液下泵通过其竖轴固定安装在浮桶之间的基座板上,浮动式液下泵的驱动部位于基座板上方,浮动式液下泵的泵吸入口位于浮桶以及基座板的下方,浮动式液下泵的泵出口位于基座板上方;每个浮桶的顶端均设置有注水口。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浮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浮桶依序首尾相接呈矩形固定在基座板底端外沿处,浮动式液下泵的竖轴穿过基座板中心处。

上述基座板与每个浮桶之间均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在基座板或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牵引绳。

上述靠近基座板顶面的浮动式液下泵竖轴外侧固定安装有管箍,管箍的底端坐在基座板上。

上述浮动式液下泵的泵出口固定安装有活接头。

上述注水口固定安装有堵头或端盖。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依靠浮桶的作用可以移动至清液池中任意位置,从而能够全方位、无死角的清理清液池中渣浆,彻底解决了清液池中渣浆的问题,后续抽水时,避免出现渣浆堵塞设备、管道和泵滤网堵塞以及机泵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的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基座板,2为浮动式液下泵,3为浮桶,4为竖轴,5为驱动部,6为泵吸入口,7为泵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该移动浮筒式液下清渣装置包括基座板1和浮动式液下泵2,在基座板1底端固定有至少两个封闭的浮桶3,浮桶3呈卧式固定在基座板1底部,浮动式液下泵2通过其竖轴4固定安装在浮桶3之间的基座板1上,浮动式液下泵2的驱动部5位于基座板1上方,浮动式液下泵2的泵吸入口6位于浮桶3以及基座板1的下方,浮动式液下泵2的泵出口7位于基座板1上方;每个浮桶3的顶端均设置有注水口。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注水口方便向浮桶3内注水或抽水以改变浮桶3重量,从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吃水深度,使浮动式液下泵2的泵出口7伸到清液池底,以适应不同水深的清液池的清渣工作。

通过泵出口7连入淸渣管线,将本实用新型放入水中,浮桶3浮在水面中,向浮桶3内注入所需量的水后,启动浮动式液下泵2,清液池中的渣浆被浮动式液下泵2吸入并从其泵出口7处的淸渣管线排至处理地点,并拉动本实用新型,使本实用新型依靠浮桶3的作用可以移动至清液池中任意位置,从而能够全方位、无死角的清理清液池中渣浆,彻底解决了清液池中渣浆的问题,后续抽水时,避免出现渣浆堵塞设备、管道和泵滤网堵塞以及机泵损坏的问题。

浮桶3既对基座板1提供支撑作用,又为浮动式液下泵2提供浮力。

基座板1可以采用钢板,浮桶3可以采用废旧油桶等,这样可以使本清渣装置的制作成本更低。

浮动式液下泵2为现有公知的液下泵。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移动浮筒式液下清渣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浮桶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浮桶3依序首尾相接呈矩形固定在基座板1底端外沿处,浮动式液下泵2的竖轴4穿过基座板1中心处。

矩形排布的浮桶3,可以使浮动式液下泵2更稳固的固定在基座板1上。

根据需要,基座板1与每个浮桶3之间均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在基座板1或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牵引绳。

通过拉动牵引绳,能将本实用新型移动到清液池中任意位置,便于浮动式液下泵2淸渣。

根据需要,靠近基座板1顶面的浮动式液下泵2竖轴4外侧固定安装有管箍,管箍的底端坐在基座板1上。

管箍的设置,便于调整移动浮动式液下泵2与基座板1的相对高度,也可以与浮桶3协作,调整调整移动浮动式液下泵2的吃水深度。

根据需要,为了便于连接淸渣管线,浮动式液下泵2的泵出口7固定安装有活接头。

根据需要,在注水口固定安装有堵头或端盖。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