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生植物的悬浮养殖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3122发布日期:2020-01-21 23:10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生植物的悬浮养殖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生植物的悬浮养殖箱。



背景技术:

随着水污染的加剧,高效低耗的水污染治理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水生植物以其特有的组织和生态功能及易于人工操纵等优势,再净化水体污染、防治富营养化等方面被广泛应用。目前,运用于水体净化的水生植物主要包括两大类:(1)沉水植物,如苦草、菹草、眼子菜科的各品种;(2)漂浮植物,如水葫芦、大薸、水鳖等。

沉水植物在净化水体过程中对水质透明度有严格要求,当水体深度过大,透明度降低或者水体虽浅,但有机悬浮物和无机悬浮物过大时,其光合作用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引起生长不良乃至死亡,从而影响净化效果;另外,沉水植物通常需要培养基质以固定植物的根部,使沉水植物不浮起和不被水流冲走,同时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部分营养物质,种植过程复杂。漂浮植物能有效避免上述问题,但是其生长迅速,具有强烈的入侵性,带来新的问题。所以,改进水生植物的养殖技术成为水污染治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水生植物的悬浮养殖箱,该养殖箱悬浮在水面上,充分保证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时将水生植物限制在箱体内生长,避免其无需扩张,适用于多种水生植物的养殖。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生植物的悬浮养殖箱,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敞口设置,所述箱体的底壁和侧壁均呈网状;所述箱体侧壁顶部设置有浮力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均匀排列的通孔,所述支撑板连接至所述箱体的侧壁,与底壁平行且间隔设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养殖箱悬浮在水面,当水面上升时,养殖箱依然悬浮在水面,避免水体透明度降低制约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效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发育。支撑板的设置,能有效阻碍养殖初期水体中的食草性动物对幼苗的啃食,提高其成活率。

本方案中的水生植物的悬浮养殖箱尤其适用于无根的水生植物的养殖,如黄花狸藻、金鱼藻等。这类植物不固着生长,不需要培养基质,有效避免培养基质释放营养基质增加水体的负荷。另外,本方案中的水生植物的悬浮养殖箱可以翻转使用,用来培养大薸、水葫芦、苹果萍、浮萍等漂浮植物,可避免类生长迅速的植物的无序扩张。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生植物的悬浮养殖箱,所述通孔的孔径与所述侧壁的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部分的孔径相同,并且小于所述底壁及所述侧壁的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部分的孔径。

由于采用了上述,避免水生植物被捕食的同时不影响其生长发育。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生植物的悬浮养殖箱,所述的所述浮力体之间间隔设置,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生植物的悬浮养殖箱,所述箱体的底壁和侧壁均设置有加强筋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增强了养殖箱对不平静的水体表面的抵抗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生植物的悬浮养殖箱,所述箱体底壁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具有弹性的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一端连接至底壁的中央,另一端连接有定位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养殖箱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生植物的悬浮养殖箱,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格栅架,所述格栅架的网径大于箱体底壁的网径,所述格栅架铰接于所述箱体的顶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能有效避免水生植物主动向箱外扩张,或者在风力和水面作用下被动逃逸出养殖箱,又不影响其向上生长。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生植物的悬浮养殖箱,养殖箱悬浮在水面,当水面上升时,养殖箱依然悬浮在水面,避免水体透明度降低制约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效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发育。该养殖箱尤其适用于无根的水生植物的养殖,不需要培养基质,有效避免培养基质释放营养基质增加水体的负荷。翻转使用,用来培养漂浮植物,可避免类生长迅速的植物的无序扩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生植物的悬浮养殖箱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生植物的悬浮养殖箱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生植物的悬浮养殖箱,其包括箱体1和格栅架(图未示),格栅架铰接于箱体1的顶部。

箱体1位顶部敞口设置的盒体,可设置为圆柱形或方形,或者任意具有艺术美感的形状,其大小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箱体1的底壁和侧壁均设置成网状。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连接至箱体1的侧壁,与底壁平行设置。支撑板11与底壁之间间隔设置,留有空隙。支撑板11上设置有均匀排列的通孔。优选地,该通孔的孔径与侧壁的位于11支撑板上方部分的孔径相同,并且小于底壁及侧壁的位于支撑板11下方部分的孔径。

箱体1侧壁的顶部设置有浮力体12,浮力体12沿箱体1顶部一圈设置。浮力体12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泡沫、pvc管、ppr管等材料充当。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浮力体12包括多个不连续的部分,之间留有间隙。

为加强箱体1对不平静水体的抵抗力,箱体1的底壁和侧壁设置有加强筋条13。加强筋条13的位置可根据箱体的形状调整。如方形箱体,加强筋条可位于底壁和侧壁的对角线上;圆柱形箱体,底壁的加强筋条位于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上,侧壁的加强筋条与底壁平行。

箱体1还设置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连接绳14和定位锚15,连接绳14一端连接至底壁的中央,另一端连接至定位锚15,定位锚15为具有重量或者能固着在水体底部的物体,以将箱体相对固定在某一范围。连接绳14具有弹性,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弹性采用制成,避免水位上升后箱体不能上升的缺陷。

格栅架铰接于箱体1的顶部,覆盖与箱体1的开口上方。格栅架的网径大于箱体的网径。格栅架能有效避免水生植物主动向箱外扩张,或者在风力和水面作用下被动逃逸出养殖箱,又不影响其向上生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提供的水生植物悬浮养殖箱(以下简称养殖箱)提供具体的应用场景,如下:

(1)场景一

将养殖箱用于培养金鱼藻的养殖;将养殖箱放入水体,养殖箱悬浮于水体表面,打开格栅架,将金鱼藻幼苗放入箱体中,关闭格栅架即可。该场景中利用养殖箱将金鱼藻悬浮养殖,金鱼藻可以利用阳光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在水面上升时,光合作用不受影响。

(2)场景二

将养殖箱用于黄花狸藻和浮萍的混养;黄花狸藻喜光线充足,又怕强光直接照射,将其与浮萍混养,夏季阳光强烈时,浮萍能为其遮挡部分阳光,保证其良好的生长条件。浮萍夏季生长迅速,很容易铺满养殖箱,完全遮蔽光线,对黄花狸藻的生长不利。此时,可以通过浮力体之间的间隙将除去部分浮萍;在风力作用下,浮萍也可以被动从浮力体之间的间隙出去。

(3)场景三

将养殖箱用于水葫芦的养殖,此时,需要将养殖箱翻转使用,对水葫芦形成圈养,避免其无需扩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