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安全数据综合采集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3123发布日期:2020-01-21 23:10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气安全数据综合采集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箱内电气数据采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安全数据综合采集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已经进入高电气化时代,家用电器的普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2017年,全国社会用电量6.3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4538千瓦时,人均生活用电量625千瓦时。城市居民用电量的成倍增长使得电气火灾发生的次数随之上升。2011年至2016年,我国共发生电气火灾52.4万起,造成3261人死亡、206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2亿余元。

目前供电区域内供电箱是一个供电枢纽,在整个供电网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用户的用电体验,对于供电箱内安全用电隐患监管可大大减少火灾发生的概率,保障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对供电区域内供电核心监测成了重要任务。但是目前供电箱内安全监管主要依靠区域内电网管理人员定期巡检,并且对供电箱内报警控制器依赖性高,需要人工干预,且实时性差,起不到预防作用,也浪费了灾难救助的最佳时间。因此,建设安全用电隐患监管系统刻不容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供电箱内安全监管主要依靠区域内电网管理人员定期巡检,并且对供电箱内报警控制器依赖性高,需要人工干预,且实时性差,起不到预防作用,浪费了灾难救助的最佳时间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气安全数据综合采集终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气安全数据综合采集终端,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液晶显示屏和蜂鸣器,箱体上部和下部均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与供电箱相连接,所述箱体两侧均设有紧线盒,箱体内固定设有控制板;所述供电箱内三相出线端设有电能质量检测组件,供电箱箱体内壁上设有环境监测组件,电能质量检测组件和环境监测组件分别通过通信线缆与控制板相连接且通信线缆与紧线盒相配合,控制板与监控终端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紧线盒与箱体固定连接且紧线盒与箱体相连通,紧线盒上预留有若干个螺纹孔,螺纹孔与顶丝相配合且螺纹孔与紧线盒内部相连通,紧线盒内设有若干个穿线板,相邻穿线板之间形成一穿线槽,穿线槽内穿设通信线缆且相邻穿线板通过压紧座相连接,压紧座两端分别活动设置在两组穿线板内且顶丝穿过螺纹孔与压紧座上部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穿线板上设有一凹槽,凹槽内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与压紧座底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紧座上部设有一活动孔,顶丝穿过螺纹孔后活动设置在活动孔内。

优选地,所述压紧座的形状为u字形。

优选地,所述电能质量检测组件包括霍尔电压传感器、霍尔电流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霍尔电压传感器并联在三相出线端且霍尔电压传感器通过通信线缆与控制板相连接,霍尔电流传感器串联在三相出线端且霍尔电流传感器通过通信线缆与控制板相连接,漏电流传感器串联在三相出线端且漏电传感器与控制板相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套设在三相出线端且第一温度传感器通过通信线缆与控制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环境监测组件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均固定在供电箱内壁上,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均与控制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板内设有蓄电池,蓄电池与mcu相连接,mcu与gps定位模块相连接,mcu通过a/d信号转换器分别与电能质量检测组件中的霍尔电压传感器、霍尔电流传感器、漏电流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相连接,mcu通过a/d信号转换器分别与环境监测组件中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相连接,mcu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监控终端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4g通讯模块或gprs-dtu通讯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计紧凑,方便供电箱内安装,同时利用紧线盒对各传感器的通信线缆进行限位,整体布线整齐美观,便于工作人员检修;通过供电箱内出线端的霍尔电压传感器、霍尔电流传感器、漏电流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对三相线电压、电流、漏电状态和线缆温度实时探测,便于根据监测电流和电压分析电能质量,并且利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对供电箱内温度和烟雾情况进行监测,一旦供电箱出现电气火灾,监管人员可及时得知出现火灾供电箱的位置,监测信息具有时效性,整体实现用电安全隐患监督管理,对于及时发现用电安全隐患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涉电事故,提高用电服务水平,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紧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压紧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穿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中,1为固定板,2为液晶显示屏,3为蜂鸣器,4为紧线盒,5为箱体,6为螺纹孔,7为压紧座,8为穿线板,9为凹槽,10为复位弹簧,11为霍尔电压传感器,12为霍尔电流传感器,13为烟雾传感器,14为无线通讯模块,15为监控终端,16为漏电流传感器,17为mcu,18为第一温度传感器,19为第二温度传感器,20为gps定位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电气安全数据综合采集终端,包括箱体5,箱体5上设有液晶显示屏2和蜂鸣器3,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各项监测数据,便于巡检人员定期巡检时记录,蜂鸣器用于对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及时发出语音报警,箱体5上部和箱体5下部均设有固定板1,固定板1通过螺栓与供电箱可拆卸连接,所述箱体5两侧均设有紧线盒4,紧线盒4与箱体5焊接且紧线盒4与箱体5相连通,箱体5内固定设有控制板。

如图2所示,紧线盒4上预留有若干个螺纹孔6,螺纹孔6与顶丝相配合即螺纹孔与顶丝螺纹连接,顶丝为平头顶丝且螺纹孔6与紧线盒4内部相连通用于顶丝穿入紧线盒内顶紧压紧座后对通信线缆进行限位,紧线盒4内设有若干个穿线板8,相邻穿线板8之间形成一穿线槽,穿线槽内穿设通信线缆且相邻穿线板8通过压紧座7相连接,如图3所示,压紧座7的形状为u字形,压紧座7两端分别活动设置在两组穿线板8内,如图4所示,穿线板8上设有一凹槽9,凹槽9内设有复位弹簧10,复位弹簧10与压紧座7底部固定连接,利用复位弹簧带动压紧座在穿线板内上下动作,且顶丝穿过螺纹孔6与压紧座7上部相配合,压紧座7上部设有一活动孔且活动孔与螺纹孔处于同一竖直轴线上,活动孔直径大于螺纹孔直径便于顶丝穿过螺纹孔6后活动设置在活动孔内,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计紧凑,方便供电箱内安装,同时利用紧线盒对各传感器的通信线缆进行限位,整体布线整齐美观,便于工作人员检修。

所述供电箱内三相出线端设有电能质量检测组件,供电箱箱体内壁上设有环境监测组件,电能质量检测组件和环境监测组件分别通过通信线缆与控制板相连接且通信线缆与紧线盒4相配合,控制板与监控终端15相连接。

所述电能质量检测组件包括霍尔电压传感器11、霍尔电流传感器12、漏电流传感器16和第一温度传感器18,霍尔电压传感器11并联在三相出线端的火线和地线上用于测量三相电压且霍尔电压传感器11通过通信线缆与控制板相连接,霍尔电流传感器12串联在三相出线端用于测量三相电流且霍尔电流传感器12通过通信线缆与控制板相连接,漏电流传感器16串联在三相出线端用于监测三相出线端是否出现漏电且漏电传感器16与控制板相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18套设在三相出线端且第一温度传感器18通过通信线缆与控制板相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探测三相线缆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采用ts2229旋入式传感器的温度电缆传感器。

所述环境监测组件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19和烟雾传感器13,第二温度传感器19和烟雾传感器13均固定在供电箱内壁上,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供电箱内温度,烟雾传感器用于监测供电箱内是否出现电气火灾,第二温度传感器19和烟雾传感器13均与控制板相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控制板内设有蓄电池,蓄电池与mcu17相连接且蓄电池分别向霍尔电压传感器、霍尔电流传感器、漏电流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a/d信号转换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无线通讯模块供电,mcu17与gps定位模块20相连接,mcu17通过a/d信号转换器分别与电能质量检测组件中的霍尔电压传感器11、霍尔电流传感器12、漏电流传感器16和第一温度传感器18相连接,mcu17通过a/d信号转换器分别与环境监测组件中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9和烟雾传感器13相连接,mcu17通过无线通讯模块14与监控终端15相连接,无线通讯模块14为4g通讯模块或gprs-dtu通讯模块,监控终端为监控中心的上位机,通过供电箱内出线端的霍尔电压传感器、霍尔电流传感器、漏电流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对三相线电压、电流、漏电状态和线缆温度实时探测,探测数据实时传输至mcu,mcu将探测数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输到上位机,监控中心工作人员便于根据监测电流和电压分析电能质量,并且利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对供电箱内温度和烟雾情况进行监测,一旦供电箱出现电气火灾,监管人员可及时得知出现火灾供电箱的位置,监测信息具有时效性,整体实现用电安全隐患监督管理,对于及时发现用电安全隐患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涉电事故,提高用电服务水平,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