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污泥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4371发布日期:2020-06-02 19:4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污泥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效污泥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城市污泥的产量与日俱增,污泥的处置和开发利用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而污泥烘干机可以一次性将90%含水量的物料烘干至成品,污泥的干化处理能够使污泥农用、作为燃料使用、焚烧乃至为减少填埋场地等处理方法成为可能。

由于污泥烘干过程中粘结性,极易形成大块污泥块。现有的污泥烘干装置中可利用的污泥烘干面积少,无法针对大块污泥块进行烘干处理,整体烘干效果差,导致污泥烘干效率低以及除湿不净。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污泥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高效污泥烘干装置,其包括一个壳体,一个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循环输送切割机构,一个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烘干机构。所述壳体包括一个中间腔室,一个位于所述中间腔室外侧的环形腔室,以及一个位于所述壳体底部且与所述环形腔室连通的储料腔室。所述循环输送切割机构包括四个倾斜设置在所述环形腔室中且依次首尾相接的输送带,四个设置在相邻的两个输送带之间的导向筒,以及设置在每个导向筒中的切割刀具,所述输送带间隔设有沿所述输送带输送方向排列的下料槽,所述导向筒的一端设置在每个输送带的最高处且另一端设置在相邻输送带的最低处的上方。所述烘干机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储料腔室的进风口,一个设置在所述环形腔室上端的抽风口,以及一个连接所述抽风口的抽风机。污泥从所述环形腔室向所述储料腔室跌落过程中由所述循环输送切割机构的切割刀具进行循环切割直至进入所述储料腔室,所述烘干机构在从所述环形腔室向所述储料腔室跌落过程中持续对污泥进行加热并抽风以加快所述污泥的烘干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中设置有一个进风加热源。

进一步地,所述抽风口中设置有一个干燥器。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腔室中设有一个中间加热源。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腔室与所述中间腔室之间设有至少一个通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至少一个连通环形腔室的进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储料腔室中设有一个侧向出料口且所述侧向出料口处嵌装有一个出料抽屉。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抽屉的深度小于所述储料腔室的高度且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出料抽屉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抽风口与通风口处均设有污泥隔离纱网。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侧包覆有一层保温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污泥烘干装置通过循环相接的输送带,增加了污泥铺设于输送带上的烘干面积,通过切割刀具切割减小污泥块的体积,同时通过循环式的输送带,保证污泥除湿率的稳定性,而且通过烘干机构在输送带上以及储料腔室中的两次污泥烘干,提高了污泥除湿率以及污泥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污泥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高效污泥烘干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3为图1的高效污泥烘干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污泥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高效污泥烘干装置包括一个壳体10,一个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中的循环输送切割机构20,一个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中的烘干机构30。可以想到的是,所述高效污泥烘干装置还包括其他一些功能模块,例如安装模块、电源模块,驱动模块、送风管路、抽风管路等,其均为本领域人员人员所习知的技术,故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

所述壳体10包括一个中间腔室11,一个位于所述中间腔室11周向外侧的环形腔室12,以及一个位于所述壳体10底部且与所述环形腔室12连通的储料腔室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为矩形状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上端设有至少一个连通环形腔室12的进料口121。所述储料腔室13包括一个侧向出料口131,以及一个嵌装在所述侧向出料口131处的出料抽屉132。所述污泥由进料口121进入所述环形腔室12内,并在所述循环输送切割机构20的作用下把污泥切割成小块的污泥块的同时,通过烘干机构30烘干后并落入储料腔室13内的出料抽屉132中。可以想到的是,所述出料抽屉132与储料腔室13之间还可以设有滑动连接结构。所述滑动连接结构可便于拉出或推进所述出料抽屉,其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储料腔室13的底部的导轨,以及设置于出料抽屉132的底部的滑块。对于抽屉来说,滑动连接结构本身为一种已知技术,故不再详细阐述其内部结构与连接关系。为了保证壳体10结构的可靠性以及材料耐热性,所述壳体10一般选择金属材料或者金属合金制成。所述壳体10的周向外侧可以包覆有一层保温棉40。增加一层保温棉40结构保持壳体10内部良好的烘干温度,提高烘干效率。

所述循环输送切割机构20包括四个倾斜设置在所述环形腔室12中且依次首尾相接的输送带21,四个设置在相邻的两个输送带21之间的导向筒22,以及设置在每个导向筒22中的切割刀具23。在本实施例中,四个输送带21分别沿环形腔室12的内壁设置且所述四个输送带21形成一个矩形状的循环输送圈。所述输送带21输送方向为输送带21最低端倾斜朝向输送带21最高端。所述输送带21为履带式输送带,所述输送带21间隔设有沿所述输送带21输送方向排列的下料槽211。所述导向筒22包括一个矩形状的筒体221,一个沿筒体221轴向设置的导向通道222,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筒体221上端的导向斜面223。在本实施例中,四个导向筒22分别设置在所述环形腔室12中的四个角部。所述导向筒22的一端设置在每个输送带21的最高处且另一端设置在相邻输送带21的最低处的上方。所述切割刀具23包括一个安装在导向筒22内的转轴231,以及若干个设置在所述转轴231上的刀片232。可以想到的是,当污泥块由输送带21从最低端输送至最高端时,直径小于下料槽211的宽度的污泥块从下料槽211掉落至储料腔室13中,而直径大于下料槽211的宽度的污泥块在输送至最高端时掉落至导向筒22中,并经切割刀具23切割打散变成小直径的污泥块后,掉落至下一个输送带21的最低处。通过循环输送切割机构20,污泥块均变成小直径污泥块后掉落至储料腔室13中。另外,所述输送带21和切割刀具23均连接有一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用于提供输送带21和切割刀具23的驱动动力。所述驱动电机与输送带21和切割刀具23之间为常见机械驱动连接,故不再详细说明。

所述烘干机构30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储料腔室13的进风口31,一个设置在所述环形腔室12上端的抽风口32,以及一个连接所述抽风口32的抽风机33。所述出料抽屉132的深度小于所述储料腔室13的高度且所述进风口31位于所述出料抽屉132的上方。所述抽风机33对环形腔室12吸气,所述环形腔室12中形成负压,并形成一个依次从进风口31、储料腔室13、环形腔室12至抽风口32的依次流动的风道路线。所述进风口31中设置有一个进风加热源34,为风道中流动的风增加热能,用于烘干储料腔室13以及环形腔室12的污泥块。所述抽风口32中设置有一个干燥器35,用于去除烘干污泥块后风中携带的湿气。所述环形腔室12与所述中间腔室1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通风口112。所述中间腔室11中还设有一个中间加热源111。为了保证整个结构的烘干性能,增加中间加热源111作为辅热元件,提高环形腔室12的烘干效率。在本实施中,所述进风加热源34与中间加热源111均为若干个电加热丝构成的电加热蜂窝网。所述进风口31、抽风口32与通风口112处均设有污泥隔离纱网50,设置污泥隔离纱网50以防止污泥溅入进风口31、抽风口32与通风口112中,影响整体结构的抽风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污泥烘干装置通过循环相接的输送带21,增加了污泥铺设于输送带21上的烘干面积,通过切割刀具23切割减小污泥块的体积,同时通过循环式的输送带21,保证污泥除湿率的稳定性,而且通过烘干机构30在输送带21上以及储料腔室13中的两次污泥烘干,提高了污泥除湿率以及污泥烘干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