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4713发布日期:2020-06-26 21:53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化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净化沉淀池。



背景技术:

高密度沉淀池集混合、絮凝、沉淀浓缩及斜管分离于一体,理论上可保证出水高效、均匀,是一种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负荷强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可用于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中水、饮用水的预处理等多种领域,在欧洲国家已被应用多年。但是实际沉淀情况总是偏离于理想情况,沉淀池内部总会出现不同程度地死角、短流等影响出水均匀性的因素。近几年,随着我国水处理领域排放标准更趋严格,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对于高效率的净化沉淀池需求更加迫切。

高密度沉淀池的实际沉淀情况总是偏离于理想情况,沉淀池内部总会出现不同程度地死角、短流等影响出水均匀性的因素,因此也就影响了污水净化效果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提供一种净化沉淀池。

一种净化沉淀池,包括预混凝池、絮凝池和沉淀池;所述预混凝池的底部与所述絮凝池的底部连通,所述絮凝池的顶部与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连通;所述沉淀池包括斜管部和若干出水槽,所述斜管部包括若干根倾斜并排的通管和密封盖,所述斜管部的底端设置在所述沉淀池内部,所述斜管部的顶端与所述密封盖形成密封的容纳空间,所述出水槽均匀分布在所述密封盖上,所述出水槽与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连通;每个所述出水槽的进水口端面上设有柔性挡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挡板与所述出水槽的进水口端面垂直,所述柔性挡板的长度大于等于每个所述出水槽的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挡板采用橡胶挡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挡板上设有须毛部,所述须毛部朝向所述斜管部的顶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管采用s型管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絮凝池包括絮凝筒、投料环筒和絮凝搅拌机,所述投料环筒套设在所述絮凝筒上,所述投料筒与所述絮凝筒部分连通;所述絮凝搅拌机的搅拌部设置在所述絮凝筒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化沉淀池通过在沉淀池顶部的出水槽上设置柔性挡板,对出水槽的出水流速进行调节,能够稳定沉淀池中斜管部的出水流态,提高沉淀池出水口的水流均匀性,减小流水带出沉淀物的可能性,提高污水净化效果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净化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柔性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通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技术:
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净化沉淀池300,如图1所示,包括预混凝池100、絮凝池200和沉淀池300。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净化沉淀池300内还可能包括搅拌泵和搅拌体,回流污泥用的泵体,以及各个水池之间的过滤装置,由于并非本申请的改进重点,在此不做更多赘述。预混凝池100的底部与絮凝池200的底部连通,絮凝池200的顶部与沉淀池300的顶部连通。沉淀池300包括斜管部310和若干出水槽321,斜管部310包括若干根倾斜并排的通管311和密封盖320,斜管部310的底端设置在沉淀池300内部,斜管部310的顶端与密封盖320形成密封的容纳空间,出水槽321均匀分布在密封盖320上,出水槽321与沉淀池300的出水口连通;每个出水槽321的进水口端面上设有柔性挡板322。

如图1所示,预混凝池100通常也称作混合池,用于投加混凝剂,并且将混凝剂快速与进入到预混凝池100的污水进行混合,已形成小的絮状体。经过预混凝的污水经底部流入到絮凝池200内,再添加助凝剂,以形成较大絮状体。较大絮状体在絮凝池200的沉淀区沉淀,形成回流污泥,被泵体带走。其他部分水流进入到沉淀池300当中,进行预沉和浓缩,流入到斜管部310底端,并流进斜管部310内,经由出水槽321流出。

流入到斜管部310内的水流当中不可避免地含有部分矾花,矾花是明矾水解之后与水质的杂质吸附在一起,形成絮状物,再加上适当的搅拌,絮状物会互相粘结成团,这一物质需要从水中分离出来。由于水流在斜管部310顶端分布并不均匀,流速较快,容易将矾花自出水槽321带出,影响净化效果。在出水槽321底部增设柔性挡板322,能够对水流速较大的区域起到消能缓冲的作用,从而稳定斜管部310出水的流态,使净化后的水流以均衡的速度进入出水槽321从而流出。本申请提供的净化沉淀池300通过增加柔性挡板322的方式改善水流均衡性,污水净化效果好,净化效率高,改造成本低,安装操作也便利,易于推广。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柔性挡板322与出水槽321的进水口端面垂直,柔性挡板322的长度大于等于每个出水槽321的长度。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柔性挡板322采用橡胶挡板。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柔性挡板322上设有须毛部323,须毛部323朝向斜管部310的顶端。一定长度的须毛分散在水流当中,跟随水流运动,能够进一步提高柔性挡板322调节水流均衡性的效果。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通管311采用s型管道。通管311本身可采用多根方形管,形状可以为直条状,当采用具有s型外形时,能够起到对流经通管311的水流起到缓冲作用,进一步提高水流流动的均衡性。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絮凝池200包括絮凝筒、投料环筒和絮凝搅拌机,投料环筒套设在絮凝筒上,投料筒与絮凝筒部分连通;絮凝搅拌机的搅拌部设置在絮凝筒内。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净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混凝池、絮凝池和沉淀池;所述预混凝池的底部与所述絮凝池的底部连通,所述絮凝池的顶部与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连通;所述沉淀池包括斜管部和若干出水槽,所述斜管部包括若干根倾斜并排的通管和密封盖,所述斜管部的底端设置在所述沉淀池内部,所述斜管部的顶端与所述密封盖形成密封的容纳空间,所述出水槽均匀分布在所述密封盖上,所述出水槽与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连通;每个所述出水槽的进水口端面上设有柔性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挡板与所述出水槽的进水口端面垂直,所述柔性挡板的长度大于等于每个所述出水槽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挡板采用橡胶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净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挡板上设有须毛部,所述须毛部朝向所述斜管部的顶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管采用s型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包括絮凝筒、投料环筒和絮凝搅拌机,所述投料环筒套设在所述絮凝筒上,所述投料环筒与所述絮凝筒部分连通;所述絮凝搅拌机的搅拌部设置在所述絮凝筒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沉淀池,包括预混凝池、絮凝池和沉淀池;预混凝池的底部与絮凝池的底部连通,絮凝池的顶部与沉淀池的顶部连通;沉淀池包括斜管部和若干出水槽,斜管部包括若干根倾斜并排的通管和密封盖,斜管部的底端设置在沉淀池内部,斜管部的顶端与密封盖形成密封的容纳空间,出水槽均匀分布在密封盖上,出水槽与沉淀池的出水口连通;每个出水槽的进水口端面上设有柔性挡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化沉淀池通过在沉淀池顶部的出水槽上设置柔性挡板,对出水槽的出水流速进行调节,能够稳定沉淀池中斜管部的出水流态,提高沉淀池出水口的水流均匀性,减小流水带出沉淀物的可能性,提高污水净化效果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林;张虹;汪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凯迪水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7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