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中水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0602发布日期:2020-05-29 11:52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中水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中水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中水是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相比,再生水具有明显的优势。从经济的角度看,再生水的成本最低,从环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中水即循环再利用的水,在处理达标后,用作洗车、喷洒绿地、冲洗厕所、冷却用水等领域,但是很多中水由于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往往还会含有一定量的的有机物,如脂肪、纤维素、淀粉、糖类及蛋白质等,也常含有各种无毒的无机盐类,包括大量的氮、磷、硫等,多带有致病细菌,现有的中水处理设备,存在设备复杂、占用空间大、工艺复杂等问题,设备较大,滤芯不易替换,过滤效果不佳等都影响着中水处理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中水过滤系统,所述生活污水处理用中水过滤系统设置有过滤池ⅰ及过滤池ⅱ,处理后的中水通过过滤池ⅰ及过滤池ⅱ过滤后可有效降低中水中的污染物残留,过滤池ⅰ一种设置有过滤网及滤芯,过滤网及滤芯均可拆卸,在使用过后方便替换,过滤池ⅱ内部设置的活性炭滤芯,子啊使用过后可进行替换,以保证过滤池ⅰ及过滤池ⅱ的处理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生活污水处理用中水过滤系统主要包括过滤池ⅰ、连通管、过滤池ⅱ,所述过滤池ⅰ通过连通管与过滤池ⅱ连通,所述过滤池ⅰ顶部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过滤池ⅰ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滤芯,滤芯位于滤网下方,所述滤芯由滤芯本体、侧盖、pp棉层,活性炭颗粒组成,所述滤芯本体为圆柱体滤网网结构,滤芯本体两侧设置有侧盖,滤芯本体内部为pp棉层包裹有活性炭颗粒,所述过滤池ⅰ内部对应过滤网设置有过滤网槽,过滤网上设置有过滤网拉手,对应滤芯设置有滤芯槽,滤芯上设置有滤芯拉手,所述过滤池ⅱ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滤芯,对应活性炭滤芯设置有固定槽,过滤池ⅱ右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所述活性炭滤芯由外壳体、滤芯门、进水孔、出水孔、拉手组成,所述外壳体为直角形状的立体结构,滤芯门设置在外壳体外侧,进水孔设置在滤芯门上,出水孔设置在外壳体内侧面上,拉手设置外壳体顶面位置,所述外壳体内部放置活性炭。

所述过滤网及滤芯可拆卸,过滤网槽及滤芯槽与过滤网及滤芯位置对应设置在过滤池ⅰ内部的左右两侧壁上,过滤网槽及滤芯槽的内表面设置有软质塑料层。

所述过滤池ⅱ顶部设置有盖体。

所述滤芯外表面的滤网及活性炭滤芯的外壳体均为不锈钢结构,侧盖与滤芯本体螺纹连接。

所述所述活性炭滤芯的正面及背面分别与过滤池ⅱ内壁的正面及背面接触,固定槽的规格与活性炭滤芯匹配,活性炭滤芯可从固定槽处拉出。

所述外壳体内的活性炭为压缩活性炭,活性炭外围包裹有单层无纺布。

所述拉手设置有两个,一个设置在外壳体顶面内侧位置,一个设置在外壳体顶面的内侧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生活污水处理用中水过滤系统设置有过滤池ⅰ及过滤池ⅱ,处理后的中水通过过滤池ⅰ及过滤池ⅱ过滤后可有效降低中水中的污染物残留,过滤池ⅰ一种设置有过滤网及滤芯,过滤网及滤芯均可拆卸,在使用过后方便替换,过滤池ⅱ内部设置的活性炭滤芯,使用过后可进行替换,以保证过滤池ⅰ及过滤池ⅱ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过滤池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活性炭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滤池ⅰ、2-连通管、3-过滤池ⅱ、4-盖体、5-进水管、6-过滤网、7-过滤网拉手、8-滤芯、9-滤芯拉手、10-固定槽、11-活性炭滤芯、12-出水管、13-过滤网槽、14-滤芯槽、15-滤芯本体、16-侧盖、17-pp棉层,18-活性炭颗粒、19-外壳体、20-滤芯门、21-进水孔、22-出水孔、23-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是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晰明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说明。

如图1-4所示,所述生活污水处理用中水过滤系统主要包括过滤池ⅰ1、连通管2、过滤池ⅱ3,所述过滤池ⅰ1通过连通管2与过滤池ⅱ3连通,所述过滤池ⅰ1顶部设置有盖体4,所述过滤池3顶部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4上设置有进水管5,所述过滤池ⅰ1内部设置有过滤网6、滤芯8,滤芯8位于滤网6下方,所述滤芯8由滤芯本体15、侧盖16、pp棉层17,活性炭颗粒18组成,所述滤芯本体15为圆柱体网状结构,滤芯本体15两侧设置有侧盖16,侧盖16与滤芯本体15螺纹连接,滤芯本体15内部为pp棉层17包裹有活性炭颗粒18,所述过滤池ⅰ1内部对应过滤网6设置有过滤网槽13,过滤网6上设置有过滤网拉手7,对应滤芯8设置有滤芯槽14,滤芯8上设置有滤芯拉手9,所述过滤网6及滤芯8可拆卸,过滤网槽13及滤芯槽14与过滤网6及滤芯8位置对应设置在过滤池ⅰ1内部的左右两侧壁上,过滤网槽13及滤芯槽14的内表面设置有软质塑料层,所述过滤池ⅱ3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滤芯11,对应活性炭滤芯11设置有固定槽10,过滤池ⅱ3右侧设置有出水管12,所述活性炭滤芯11的正面及背面分别与过滤池ⅱ3内壁的正面及背面接触,固定槽10的规格与活性炭滤芯11匹配,活性炭滤芯11可从固定槽10处拉出,所述活性炭滤芯11由外壳体19、滤芯门20、进水孔21、出水孔22、拉手23组成,所述滤芯8外表面的网状结构及活性炭滤芯11的外壳体19均为不锈钢结构,所述外壳体19为直角形状的立体结构,滤芯门20设置在外壳体19外侧,进水孔21设置在滤芯门20上,出水孔22设置在外壳体19内侧面上,拉手22设置外壳体19顶面位置,所述外壳体19内部放置活性炭,所述拉手22设置有两个,一个设置在外壳体19顶面内侧位置,一个设置在外壳体19顶面的内侧位置,所述外壳体19内的活性炭为压缩活性炭,活性炭外围包裹有单层无纺布。

所述生活污水处理用中水过滤系统设置有过滤池ⅰ1及过滤池ⅱ3,处理后的中水通过过滤池ⅰ1及过滤池ⅱ3过滤后可有效降低中水中的污染物残留,过滤池ⅰ1内部设置有过滤网6及滤芯8,过滤网6及滤芯8均可拆卸,过滤网槽13及滤芯槽14与过滤网6及滤芯8位置对应设置在过滤池ⅰ1内部的左右两侧壁上,过滤网槽13及滤芯槽14的内表面设置有软质塑料层,替换过滤网6及滤芯8时,打开盖体4,操作人员拉动过滤网拉手7或滤芯拉手9时可先下压,软质塑料层变形产生空间,方便拉出过滤网6及滤芯8,滤芯本体15两侧螺纹连接有侧盖16,打开侧盖16即可对滤芯本体15内的pp棉层17及活性炭颗粒18进行替换,过滤池ⅱ3内部设置的活性炭滤芯11,所述活性炭滤芯11的正面及背面分别与过滤池ⅱ3内壁的正面及背接触,活性炭滤芯11的规格与过滤池ⅱ3的宽匹配,保证水流与活性炭滤芯11的接触面积,固定槽10的规格与活性炭滤芯11匹配,活性炭滤芯11可从固定槽10处拉出,拉出后的活性炭滤芯11可从滤芯门20处替换外壳体19内部的活性炭,活性炭为压缩活性炭,空隙较一般活性炭小,处理效果更好。

在使用本使用新型进行中水过滤时,待过滤水从进水管5进入后经过过滤池ⅰ1及过滤池ⅱ2过滤后从出水管12处收集,使用一段时间后打开过滤池ⅰ1的盖体4,将过滤网6、滤芯8拉出,清洗过滤网6,替换滤芯8内部的pp棉层17及活性炭颗粒18,打开过滤池ⅱ3的盖体,将活性炭滤芯11拉出,打开滤芯门20替换外壳体19内的活性炭,保证过滤操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