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清理舟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8707发布日期:2020-08-14 18:51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清理舟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粉末清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清理舟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量的金属制造行业中,均需使用到金属粉末,能够用来冶金,用来铸锭,钨或者钼粉,目前,在对装载在舟皿粉末加工完成后,需要将舟皿内的成品金属粉末倾倒至指定容器内,但是在倾倒过程中,舟皿内的成品金属粉末可能会有少数残留,如若不进行及时清理,不但减少了成品的分量还会影响接下来舟皿的继续使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等舟皿冷却后,通过人工将舟皿进行清理,此种清理方式效率低,速率慢,则需要一种能够将舟皿内的金属粉末清理干净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清理舟皿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清理舟皿装置,包括承载机架、收料部件、遮盖部件和清理部件,所述遮盖部件罩设在承载机架的顶部,所述收料部件设置在承载机架内且位于其下半部分,所述清理部件位于收料部件的正上方且安装在承载机架上,所述清理部件沿着竖直状态设置且输出端竖直向上,所述收料部件的收料口将清理部件的输出端包裹成型,所述遮盖部件包括遮挡组件、联动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遮挡组件设置在承载机架的顶部且呈水平状态设置,所述联动组件安装在承载机架的侧壁上且与遮挡组件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承载机架且与联动组件位于同侧,所述联动组件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机架呈矩形中空结构,所述承载机架的侧壁上设有可视窗口,所述可视窗口与清理部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收料部件包括双斗式回收内腔和两个回收料斗,所述双斗式回收内腔安装在承载机架的中间部位,两个所述回收料斗对称设置在承载机架的内底壁上,两个所述回收料斗的进料口与双斗式回收内腔的两个出料口对接。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回收料斗上设有观察窗和拉动把手,所述观察窗安装在回收料斗侧壁的上半部分,所述拉动把手安装在观察窗的同侧且与回收料斗的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清理部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在承载机架内的清理组件,两组所述清理组件间隔设置在双斗式回收内腔的正上方,每个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清理驱动电机、回弹部、定位清理部、自转清粉遮盖部和抽风部,所述自转清粉遮盖部安装在清理驱动电机的主轴上,所述回弹部安装在自转清粉遮盖部的顶部且与其同轴设置,所述定位清理部安装在回弹部的顶部且与其同轴转动,所述抽风部安装在自转清粉遮盖部的旁侧。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清理部包括若干呈细长状的金属丝,所有所述金属丝组成成型为金属刷,所述回弹部包括弹簧缓冲组和外壳,所述弹簧缓冲组设置在外壳内,所述金属刷的底端与弹簧缓冲组的顶端连接,所述自转清粉遮盖部包括呈圆台形的承载台和若干围绕着承载台的轴线均匀分布的转动片,所述承载台安装在外壳的底部,每个所述转动片均能拆卸的安装在承载台的外侧壁上,所述抽风部包括真空泵以及抽风罩口,所述抽风罩口与承载台的位置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遮挡组件包括翻盖、防尘毛刷和两个l形连接杆,所述翻盖罩设在承载机架的顶部,所述翻盖的顶部一侧设有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贯穿翻盖设置,所述防尘毛刷设置在矩形开口处且与承载机架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l形连接杆对称设置在翻盖的顶部,每个所述l形连接杆均与联动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联动主轴、两个固定垫高块和四个轴承座,四个所述轴承座对称安装在承载机架的侧壁上,所述联动主轴贯穿四个轴承座设置,两个所述固定垫高块对称安装在联动主轴上,两个所述l形连接杆与两个固定垫高块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气缸、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和定位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安装在承载机架的侧壁上,所述驱动气缸的尾端与第一铰接座铰接,所述第二铰接座安装在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处,所述定位座的侧壁与联动主轴的外圆周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铰接座与定位座铰接。

有益效果:当需要对待清理的舟皿进行清理作业时,首先通过遮挡部件将整个承载机架打开呈现敞口状,再通过机械手将夹持舟皿伸入承载机架内且位于清理部件清理端的正上方,通过清理部件实现对舟皿完成清理作业,清理完成的残留粉末通过收料部件进行集中回收,实现二次利用,通过上述步序的设置能够实现对舟皿的自动化的清理、收料作业,将集中收集的金属粉末再进行集中处理利用,避免了残留的金属粉末的浪费以及对循环使用舟皿造成影响,提高了清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承载机架1,可视窗口101,收料部件2,双斗式回收内腔201,回收料斗202,观察窗203,拉动把手204,遮盖部件3,清理部件4,遮挡组件5,翻盖501,防尘毛刷502,l形连接杆503,联动组件6,联动主轴601,固定垫高块602,轴承座603,驱动组件7,驱动气缸701,第一铰接座702,第二铰接座703,定位座704,回弹部8,定位清理部9,自转清粉遮盖部10,抽风部11,金属刷12,抽风罩口13承载台14,转动片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用于清理舟皿装置,包括承载机架1、收料部件2、遮盖部件3和清理部件4,所述遮盖部件3罩设在承载机架1的顶部,所述收料部件2设置在承载机架1内且位于其下半部分,所述清理部件4位于收料部件2的正上方且安装在承载机架1上,所述清理部件4沿着竖直状态设置且输出端竖直向上,所述收料部件2的收料口将清理部件4的输出端包裹成型,所述遮盖部件3包括遮挡组件5、联动组件6和驱动组件7,所述遮挡组件5设置在承载机架1的顶部且呈水平状态设置,所述联动组件6安装在承载机架1的侧壁上且与遮挡组件5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7安装在承载机架1且与联动组件6位于同侧,所述联动组件6与驱动组件7传动连接,当需要对待清理的舟皿进行清理作业时,首先通过遮挡部件将整个承载机架1打开呈现敞口状,再通过机械手将夹持舟皿伸入承载机架1内且位于清理部件4清理端的正上方,通过清理部件4实现对舟皿完成清理作业,清理完成的残留粉末通过收料部件2进行集中回收,实现二次利用,通过上述步序的设置能够实现对舟皿的自动化的清理、收料作业。

所述承载机架1呈矩形中空结构,所述承载机架1的侧壁上设有可视窗口101,所述可视窗口101与清理部件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收料部件2包括双斗式回收内腔201和两个回收料斗202,所述双斗式回收内腔201安装在承载机架1的中间部位,两个所述回收料斗202对称设置在承载机架1的内底壁上,两个所述回收料斗202的进料口与双斗式回收内腔201的两个出料口对接,回收料斗202,带可视窗口101和拉手,全不锈钢焊接而成;人工可在线外对在线的清舟机做回收料的回收作业,可视窗口101采用亚克力加夹硅胶密封圈,机外人员可以对机内情况做实时的观察。

每个所述回收料斗202上设有观察窗203和拉动把手204,所述观察窗203安装在回收料斗202侧壁的上半部分,所述拉动把手204安装在观察窗203的同侧且与回收料斗202的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清理部件4包括两组对称设置在承载机架1内的清理组件,两组所述清理组件间隔设置在双斗式回收内腔201的正上方,每个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清理驱动电机、回弹部8、定位清理部9、自转清粉遮盖部10和抽风部11,所述自转清粉遮盖部10安装在清理驱动电机的主轴上,所述回弹部8安装在自转清粉遮盖部10的顶部且与其同轴设置,所述定位清理部9安装在回弹部8的顶部且与其同轴转动,所述抽风部11安装在自转清粉遮盖部10的旁侧,大斜度内回斗体,使得清洁出的粉体可以快速落到回收斗内;内含支撑清舟头的安装件等;由密闭式顶盖组成防止粉尘从顶部落入旋转组件内,外带夹持硅胶条随着清舟头的转动,对清舟头附近组件做落尘的清洁作业。

所述定位清理部9包括若干呈细长状的金属丝,所有所述金属丝组成成型为金属刷12,所述回弹部8包括弹簧缓冲组和外壳,所述弹簧缓冲组设置在外壳内,所述金属刷12的底端与弹簧缓冲组的顶端连接,所述自转清粉遮盖部10包括呈圆台形的承载台14和若干围绕着承载台14的轴线均匀分布的转动片15,所述承载台14安装在外壳的底部,每个所述转动片15均能拆卸的安装在承载台14的外侧壁上,所述抽风部11包括真空泵以及抽风罩口13,所述抽风罩口13与承载台14的位置对接,直接接触舟皿的金属细长状刷体集;成套使用,有一定的使用寿命,需要定期更换,连接真空泵吸取腔体内的扬尘,并在后端做回收处理。

所述遮挡组件5包括翻盖501、防尘毛刷502和两个l形连接杆503,所述翻盖501罩设在承载机架1的顶部,所述翻盖501的顶部一侧设有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贯穿翻盖501设置,所述防尘毛刷502设置在矩形开口处且与承载机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l形连接杆503对称设置在翻盖501的顶部,每个所述l形连接杆503均与联动组件6连接,顶部翻盖501闭合后,做清舟作业时,保证扬尘不会外泄。

所述联动组件6包括联动主轴601、两个固定垫高块602和四个轴承座603,四个所述轴承座603对称安装在承载机架1的侧壁上,所述联动主轴601贯穿四个轴承座603设置,两个所述固定垫高块602对称安装在联动主轴601上,两个所述l形连接杆503与两个固定垫高块602一一对应。

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驱动气缸701、第一铰接座702、第二铰接座703和定位座704,所述第一铰接座702安装在承载机架1的侧壁上,所述驱动气缸701的尾端与第一铰接座702铰接,所述第二铰接座703安装在驱动气缸701的输出端处,所述定位座704的侧壁与联动主轴601的外圆周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铰接座703与定位座704铰接。通过驱动气缸701带动第二铰接座703移动,因为第二铰接座703与定位座704铰接,定位座704安装在联动主轴601上,联动主轴601通过四个轴承座603与承载机架1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垫高块602安装在联动主轴601的外圆周壁上,则驱动气缸701向上驱动动力传递至联动主轴601上,则联动主轴601进行转动,把驱动气缸701的推拉运动转变呈联动主轴601的圆周转动,两个l形连接杆503与两个固定垫高块602连接,则能带动两个l形连接杆503转动,两个l形连接杆503最终与翻盖501的顶部连接,则最终带动翻盖501打开。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舟皿进行集中清理作业时,首先通过驱动气缸701带动第二铰接座703移动,因为第二铰接座703与定位座704铰接,定位座704安装在联动主轴601上,联动主轴601通过四个轴承座603与承载机架1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垫高块602安装在联动主轴601的外圆周壁上,则驱动气缸701向上驱动动力传递至联动主轴601上,则联动主轴601进行转动,把驱动气缸701的推拉运动转变呈联动主轴601的圆周转动,两个l形连接杆503与两个固定垫高块602连接,则能带动两个l形连接杆503转动,两个l形连接杆503最终与翻盖501的顶部连接,则最终带动翻盖501打开,为舟皿进行承载机架1内提供运动行程,当舟皿进行承载机架1内后,通过清理驱动电机带动承载台14转动,则能带动所有的转动片15转动,因为外壳和弹簧缓冲组与承载台14连接,则能带动两者转动,又因为金属刷12安装在外壳的顶部,则能带动金属刷12转动,实现对舟皿内的粉末进行及时清理作业,清理完成的粉末通过真空泵和抽风罩口13将残留的粉末吸附进双斗式回收内腔201内,进而回收料斗202内,综上步骤完成对待清理的舟皿进行清理作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