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可调定量药剂播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31957发布日期:2020-10-30 22:01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可调定量药剂播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可调定量药剂播撒装置,属于土壤修复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在土壤修复过程中,化学方法是修复治理土壤/地下水的主要方法之一,此方法会涉及大量化学药剂的使用。由于大部分修复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剂都是固体药剂,而土壤同样是固体颗粒,因此在处理量较大时,如何确定药剂与土壤颗粒的接触面积,使每一份土壤与相同量的药剂反应,即药剂与土壤之间如何混合均匀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而药剂投加时是否均匀也是能否最终将药剂与土壤混合均匀的决定性条件。

传统的药剂投加是靠人工或机械直接将药剂洒在土壤上,无法定量投加。现有的部分固体药剂投加装置可以做到定量投加,但难以控制药剂在每份土壤投加的均匀程度,且部分装置会造成扬尘等其他问题,给修复工程造成麻烦。或投药过程耗能高,提高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固体药剂难以定量均匀投加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可调定量药剂播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药箱,储药箱底部的储药箱底板上开有多个出药孔,储药箱底部设有播撒组件;所述播撒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与出药孔连通的排药器,排药器内设有一排药器轴,排药器轴的两端从排药器的两侧露出,排药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机架上,机架底部通过承重轮轴设有一对承重轮,通过地轮轴设有一对地轮;排药器上设有导药段和实心段,导药段由沿排药器轴截面环形分布的导药槽构成;任意一根排药器轴的端部设有从动链轮一,当设有两根及以上排药器轴时,该排药器轴的端部还设有主动链轮二,其它排药器轴的端部设有从动链轮二,主动链轮二与从动链轮二通过传动链二连接;从动链轮一通过传动链一与主动链轮一连接,主动链轮一设于地轮轴上。

优选地,所述储药箱带有箱盖,箱盖上设有把手。

优选地,所述储药箱内设有用于将其内部分隔为与不同排药器连通的储药箱隔板。

优选地,所述排药器轴的端部通过可拆卸的限位箍限位。

优选地,所述排药器轴的一端设有定量刻度;所述导药段、实心段沿排药器轴的长度与出药孔的宽度、相邻出药孔的间隔宽度、定量刻度的总长度相等。

优选地,所述排药器出口处底部设有可调角度的散药板。

优选地,所述排药器的出口处设有防风挡板;排药器的出口处设有试验槽,试验槽的宽度大于防风挡板与机架之间的空隙宽度,长度延伸至排药器两侧的内壁。

优选地,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牵引环。

优选地,所述地轮轴的两端设有一对高度调节杆和一对活动板,活动板与地轮轴活动连接,活动板的一端通过螺丝与机架固定连接;高度调节杆的底端与地轮轴固定连接,顶端通过连接杆与机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地轮、承重轮的外缘与地面接触的部分设有防滑条,以增大摩擦力。当土壤厚度较厚时,可更换直径大的地轮和承重轮,确保轮身着地。

与现有装置与方法相比,本装置积极效果如下:

1、工作时仅需配备适当的牵引设备,使装置能够在待修复土壤上向一个方向移动即可,以地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为排药的驱动力,不额外使用任何能源,节能,不占用过多人工,操作简单;

2、工作模式简单,无精密元、器件或电气设备,极大地减少了出现故障的可能性;

3、工作时,当排药器有效工作长度不变,行进速度变化不过于剧烈时,播撒药剂的量仅与地轮经过的路程有关,而与具体行进速度大小、储药箱内药剂高度等无关,对加药量、加药速率计算与控制简单;

4、可通过左右移动排药器轴,参考定量刻度,调节地轮每转动一周的投药量,准确控制加药比例,使药剂在待修复土壤表面均匀分布,并达到整体预定加药比例;

5、其他条件满足时,装置可通过互相连接达到较大工作宽度,加快工作效率;

6、通过控制排药器直径、导药槽体积和各传动链轮的直径比例,可实现较大的单次加药量,确保达到工作需求;

7、可同时对多种不同的固体药剂进行分别定量投加。

附图说明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土壤修复的可调定量药剂播撒装置的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排药器与排药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储药箱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播撒部件工作时的截面图;

图6为传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定量刻度的示意图;

图8为试验槽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如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可调定量药剂播撒装置,其包括用于填装固体药剂27的储药箱1,储药箱1底部的储药箱底板26上开有多个出药孔24,储药箱1底部设有播撒组件;所述播撒组件包括2个与出药孔24连通的排药器4,排药器4内设有一排药器轴5,排药器轴5的两端从排药器4的两侧露出,排药器轴5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机架32上,机架32底部通过承重轮轴7设有一对承重轮6,通过地轮轴9设有一对地轮8;排药器4上间隔设有导药段和实心段23,导药段由沿排药器轴5截面环形分布的导药槽22构成;其中一根排药器轴5的端部设有从动链轮一13和主动链轮二14,另一根排药器轴5的端部设有从动链轮二16,主动链轮二14与从动链轮二16通过传动链二15连接;从动链轮一13通过传动链一12与主动链轮一11连接,主动链轮一11设于地轮轴9上。

所述储药箱1带有箱盖2,箱盖2上设有把手3;储药箱1内设有用于将其内部分隔为与不同排药器连通的储药箱隔板25。

所述排药器轴5的端部通过可拆卸的限位箍29限位。排药器轴5的一端设有定量刻度30;所述导药段、实心段沿排药器轴5的长度与出药孔24的宽度、相邻出药孔24的间隔宽度、定量刻度30的总长度相等。

所述排药器4出口处底部设有可调角度的散药板28。排药器4的出口处设有防风挡板20;排药器4的出口处设有试验槽31,试验槽31的宽度大于防风挡板20与机架32之间的空隙宽度,长度延伸至排药器4两侧的内壁。

所述机架32的一侧设有牵引环21。

所述地轮轴9的两端设有一对高度调节杆17和一对活动板18,活动板18与地轮轴9活动连接,活动板18的一端通过螺丝19与机架32固定连接;高度调节杆17的底端与地轮轴9固定连接,顶端通过连接杆与机架32固定连接。

所述地轮8、承重轮6的外缘与地面接触的部分设有防滑条10,以增大摩擦力。当土壤厚度较厚时,可更换直径大的地轮和承重轮,确保轮身着地。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步骤1、根据每种固体药剂的理论投加量和土壤厚度计算地轮转动一周所需的投药量v0;

步骤2、根据主、从动链轮的直径比计算地轮每转动一周,各个排药器的转动圈数n;

步骤3、根据各排药器上导药槽的体积计算排药器每转动一周的最大排药量v1;

步骤4、以上步骤1~步骤3中所得的数值,与定量刻度最大刻度数s0按以下公式计算:

s1=v0/(v1×n)×s0

所得s1即为本次投药时,理论上需要对齐的定量刻度值,对加不同药剂的排药器分别计算该值,并调整各排药器轴对准该刻度值;

步骤5、如对步骤4中的计算结果存疑,可将试验槽放在装置下方,调整高度调节杆使地轮离地,人工旋转地轮若干周,称量总排药量,并计算地轮每转动一周的实际平均排药量,对比理论需排药量,若不满足要求则继续调整定量刻度,直至出药量满足所需加药量;

步骤6、调整好的装置由牵引设备牵引,在土壤上往复运动,两次行进的覆盖面不可重叠,储药箱药剂不足时及时补充,直至工作面覆盖全部土壤,本次药剂播撒完成。

所述地轮轴9上的高度调节杆17可调整地轮8高度,保证地轮8受到合适、足够的摩擦力而旋转,从而能够带动传动装置,避免实际工作时出现地轮8悬空无法工作的情况,当待修复土壤铺设厚度较大,可加大地轮8与承重轮6直径,提高装置离地高度,避免装置搁浅在土堆上无法工作。

可通过控制排药器4直径大小、导药槽22的容积和主、从动链轮的直径比来控制排药器4每旋转一周的最大投药量,通过控制地轮8直径大小控制经过一定距离时地轮转动周数。

所述散药板28可使用折页安装,使用锁链控制打开角度。

优选地,所述储药箱1和排药器4的数量可调,当实际修复仅需投加一种药剂时,可使用单个排药器和储药箱的装置,需要同时投加两种或两种以上药剂时,可采用多个排药器与储药箱并联使用,安装好传动装置即可。

本实用新型在实现土壤修复投药量可控、精确、均匀的同时,仅需牵引设备即可正常工作,节约能源,减少人力投入,并且不会造成扬尘,减少工作人员健康负担,解决了土壤修复中药剂投加不均、耗能大、易造成扬尘等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