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降解凝珠及其制备及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降解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352661发布日期:2020-12-18 17: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活化降解凝珠,其特征在于:由凝珠外壁和凝珠核两部分组成,其中凝珠核由凝珠膜和凝珠包合物组成;所述凝珠包合物为降解菌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化降解凝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凝珠外壁由作物秸秆粉、鼠李糖脂、柠檬酸混合组成;以重量份数计,

优选的,所述秸秆粉选自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降解菌液选自枯草芽孢杆菌、红球菌、黑曲霉菌、黄分枝杆菌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化降解凝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凝珠膜选自聚乙烯醇水溶性薄膜。

4.制备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活化降解凝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s1.降解菌液的选择与制备:选取降解菌株置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到所述降解菌株的细胞密度不小于1×108个/ml;

s2.灌装制备活化降解凝珠:无菌条件下将降解菌液通过无菌管道输送到凝珠膜无菌包装机中,灌装入单颗无菌聚乙烯醇水溶性定量薄膜中,热压注射封膜,得到凝珠;

s3.制备凝珠外壁材料:将秸秆粉、柠檬酸研磨成粉末后过200目筛;将作物秸秆粉、鼠李糖脂、柠檬酸按比例混合均匀,搅拌均匀后得外壁材料;

s4.将步骤s2所得凝珠表层均匀涂抹一层甘油,放入步骤s3所得外壁材料中包裹一层外壁材料,然后置于无菌真空压缩袋中密封冷藏保存,即得到所述活化降解凝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化降解凝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和/或,所述培养基为lb液体培养基;和/或,所述培养条件为30℃,170r/min。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化降解凝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作物秸秆粉:鼠李糖脂:柠檬酸混合=3:4:3。

7.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活化降解凝珠或利用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得的活化降解凝珠用于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活化降解。

8.一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活化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向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中加入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活化降解凝珠或利用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得的活化降解凝珠,调节土壤含水量达到70%实现凝珠外壁溶解,也可通过添加营养液改善微生物生活环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活化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每个凝珠中降解菌液的量为5g来计算,当一类用地筛选值<多环芳烃浓度<二类用地筛选值时,每立方米用地施加量为200~300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活化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每个凝珠中降解菌液的量为5g来计算,当多环芳烃浓度>二类用地筛选值时,每立方米用地施加量为400~600颗。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化降解凝珠及其制备和应用及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降解方法。该活化降解凝珠由凝珠外壁和凝珠核两部分组成,其中凝珠核由凝珠膜和凝珠包合物组成;所述凝珠包合物为降解菌液,所述凝珠外壁由作物秸秆粉、鼠李糖脂、柠檬酸混合组成。其中,所述作物秸秆粉优选玉米秸秆;所述降解菌液优选枯草芽孢杆菌。本发明所述的活化降解凝珠,为一种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的活化‑降解一体化材料,不仅可以活化土壤中多环芳烃,修复污染土壤,还可以改善土壤微环境。在保持降解菌株在土壤中良好的降解性能的同时,还可依据需求和时间顺序依次释放有效组分,环境友好,可被生物降解,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不破坏土壤结构,使用操作简便,且免于回收。

技术研发人员:朱宇恩;李华;李媛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8.31
技术公布日:2020.12.1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