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节能环保功能的负离子节能LED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52580发布日期:2020-12-18 17:4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节能环保功能的负离子节能LED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led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具有节能环保功能的负离子节能led灯。



背景技术:

环保负离子节能led灯主要是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的设备,能够在照明的同时通过上端负离子发生器释放负离子,从而使负离子能够与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中的正离子中和,从而使漂浮的有害物质能够进行沉降,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具有节能环保功能的负离子节能led灯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

由于环保负离子节能led灯在使用时会发出光亮,若在夏季飞虫多的时期,身上带有粉末的飞蛾则会因趋光性在灯体周围飞行,从而使负离子发生器释放的负离子会将掉落的飞蛾粉末中和沉降,故而使飞蛾粉末会落在负离子发生器上,长时间累积则会使飞蛾粉末覆盖负离子发生器的发射端,从而使其释放在空气中的负离子量会出现下降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节能环保功能的负离子节能led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节能环保功能的负离子节能灯,其结构包括发射端、灯体、接电头,所述灯体与接电头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发射端嵌固于灯体的上端位置;所述发射端包括上接板、活动珠、导电线、外框,所述上接板嵌固于外框的上端位置,所述活动珠安装于上接板的内部位置,所述导电线安装于上接板与外框的内壁底部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活动珠包括外伸板、内接板、外环、弹性片,所述外伸板与外环间隙配合,所述内接板与外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弹性片嵌固于内接板的外表面位置,所述外伸板设有四个,且均匀的在外环上呈圆形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伸板包括接电头、框体、底板、消耗圈,所述接电头与框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框体与底板的上表面嵌固连接,所述消耗圈与接电头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接电头与消耗圈均采用导电性较强的铜金属材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内接板包括接触杆、引导线、外置环、中固块,所述接触杆嵌固于中固块的外表面位置,所述引导线安装于外置环的内侧与接触杆之间,所述外置环与中固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置环上设有内外通透的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上接板包括集中槽、内凸块、框架,所述集中槽与框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内凸块嵌固于框架的内壁上端位置,所述集中槽设有五个,且均匀的在框架上呈弧形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集中槽包括升降块、衔接框、回弹片,所述升降块与衔接框活动卡合,所述回弹片安装于升降块的侧面与衔接框的内侧之间,通过负离子对升降块产生的吸力,能够使升降块向下收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升降块包括块体、防护块、通气腔、阻挡球,所述防护块与块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通气腔贯穿于块体的内部位置,所述阻挡球与块体的上端活动卡合,通过块体向上滑动复位,能够使气流自上而下导入通气腔内部。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当灯体断电后失去导电线持续释放的负离子对活动珠产生的吸力,能够使活动珠向两侧滚动复位,且在滚动的过程中,通过外伸板能够向外伸出对上接板的内侧产生撞击,从而使外伸板能够将上接板上的飞蛾粉末振落,有效的避免了发射端上会附着飞蛾粉末,且难以清除的情况。

2、当灯体断开电源停止释放负离子时,通过回弹片能够向上推动升降块进行复位,且在复位的过程中,能够使气流通过阻挡球与块体之间的间隙进入通气腔内部,再通过通气腔时能够将气流通过防护块向外排出,从而使向外排出的气流能够将集中在集中槽上方的的飞蛾粉末吹除,有效的避免了附着在上接板上的飞蛾粉末太薄且质量轻,导致难以被振动去除干净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有节能环保功能的负离子节能led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发射端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活动珠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外伸板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内接板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上接板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集中槽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升降块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发射端-1、灯体-2、接电头-3、上接板-11、活动珠-12、导电线-13、外框-14、外伸板-a1、内接板-a2、外环-a3、弹性片-a4、接电头-a11、框体-a12、底板-a13、消耗圈-a14、接触杆-b1、引导线-b2、外置环-b3、中固块-b4、集中槽-c1、内凸块-c2、框架-c3、升降块-c11、衔接框-c12、回弹片-c13、块体-d1、防护块-d2、通气腔-d3、阻挡球-d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例图1-例图5所展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节能环保功能的负离子节能led灯,其结构包括发射端1、灯体2、接电头3,所述灯体2与接电头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发射端1嵌固于灯体2的上端位置;所述发射端1包括上接板11、活动珠12、导电线13、外框14,所述上接板11嵌固于外框14的上端位置,所述活动珠12安装于上接板11的内部位置,所述导电线13安装于上接板11与外框14的内壁底部之间。

其中,所述活动珠12包括外伸板a1、内接板a2、外环a3、弹性片a4,所述外伸板a1与外环a3间隙配合,所述内接板a2与外环a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弹性片a4嵌固于内接板a2的外表面位置,所述外伸板a1设有四个,且均匀的在外环a3上呈圆形分布,通过物体滚动产生的甩力,能够使外伸板a1向外伸出对机构的内侧产生撞击。

其中,所述外伸板a1包括接电头a11、框体a12、底板a13、消耗圈a14,所述接电头a11与框体a1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框体a12与底板a13的上表面嵌固连接,所述消耗圈a14与接电头a11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接电头a11与消耗圈a14均采用导电性较强的铜金属材质,通过接电头a11能够将物体上残留的负离子导入消耗圈a14内部。

其中,所述内接板a2包括接触杆b1、引导线b2、外置环b3、中固块b4,所述接触杆b1嵌固于中固块b4的外表面位置,所述引导线b2安装于外置环b3的内侧与接触杆b1之间,所述外置环b3与中固块b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置环b3上设有内外通透的孔,通过外置环b3能够将外部的空气导入其内部,从而能够与其内部的负离子进行中和。

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

本发明中,通过导电线13向上传输的负离子对活动珠12产生吸引,能够使两个活动珠12沿着上接板11向中部滚动集中,当灯体2断电后失去导电线13持续释放的负离子对活动珠12产生的吸力,能够使活动珠12向两侧滚动复位,且在滚动的过程中,通过外伸板a1能够向外伸出对上接板11的内侧产生撞击,并且在对上接板11的内侧进行撞击时,能够通过接电头a11将上接板11上残留的负离子导入消耗圈a14,再通过消耗圈a14的长距离传输对负离子进行部分消耗,通过消耗圈a14将未能够完全消耗的负离子通过引导线b2导入接触杆b1上,且通过外置环b3上的孔能够将外部空气导入外置环b3内部,从而使外置环b3内部空气能够对接触杆b1上的负离子进行中和消除,从而使上接板11外表面附着的飞蛾粉末会失去负离子的吸力,从而更容易被外伸板a1振落,有效的避免了发射端1上会附着飞蛾粉末,且难以清除的情况。

实施例2

如例图6-例图8所展示:

其中,所述上接板11包括集中槽c1、内凸块c2、框架c3,所述集中槽c1与框架c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内凸块c2嵌固于框架c3的内壁上端位置,所述集中槽c1设有五个,且均匀的在框架c3上呈弧形分布,通过集中槽c1能够在内凸块c2的配合下将负离子集中在集中槽c1的内部。

其中,所述集中槽c1包括升降块c11、衔接框c12、回弹片c13,所述升降块c11与衔接框c12活动卡合,所述回弹片c13安装于升降块c11的侧面与衔接框c12的内侧之间,通过负离子对升降块c11产生的吸力,能够使升降块c11向下收缩,且通过回弹片c13能够推动失去负离子吸力的升降块c11向上滑动复位。

其中,所述升降块c11包括块体d1、防护块d2、通气腔d3、阻挡球d4,所述防护块d2与块体d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通气腔d3贯穿于块体d1的内部位置,所述阻挡球d4与块体d1的上端活动卡合,通过块体d1向上滑动复位,能够使气流自上而下导入通气腔d3内部,再通过通气腔d3将气流向两侧排出,能够将物体表面的飞蛾粉末吹除。

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

本发明中,由于上接板11上的负离子分布均匀,以至于飞蛾粉末在上接板11外表面会均匀的呈薄层分布,从而使部分飞蛾粉末会因分布太薄质量太轻,导致被振落不干净的情况,通过内凸块c2能够将负离子集中导入集中槽c1内部再向外释放,从而使飞蛾粉会集中附着在集中槽c1的上方,且通过负离子对升降块c11产生的吸力,能够使升降块c11沿着衔接框c12向下滑动,当灯体2断开电源停止释放负离子时,通过回弹片c13能够向上推动升降块c11进行复位,且在复位的过程中,通过升降块c11上方的气流对阻挡球d4产生的推力,能够使阻挡球d4进行滚动,从而使气流能够通过阻挡球d4与块体d1之间的间隙进入通气腔d3内部,再通过通气腔d3时能够将气流通过防护块d2向外排出,从而使向外排出的气流能够将集中在集中槽c1上方的的飞蛾粉末吹除,有效的避免了附着在上接板11上的飞蛾粉末太薄且质量轻,导致难以被振动去除干净的情况。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