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7395发布日期:2020-12-18 13:1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净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净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健康饮水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购买各类净水产品,以提升家庭用水品质。

相关技术中,净水产品一般会采用多个不同功能的滤芯,从而达到满意的净水效果,但是不同消费者对于净水产品的要求不同,企业需要大力生产和研发不同的净水产品,这样导致研发成本较高,研发周期较长,无法有效利用之前已研发的净水产品,而且净水产品的净水效果较差,品类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净水系统,该净水系统通过设置合理设置滤芯,可以提高净水能力,可以丰富净水产品的品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水系统,包括:水路板组件,所述水路板组件包括:第一水路板、第二水路板和第三水路板,所述第二水路板和所述第三水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的不同侧,所述第一水路板、所述第二水路板和所述第三水路板内均设置有水路;多个滤芯,多个所述滤芯包括:连接在所述水路上的第一滤芯、第二滤芯、第三滤芯和第四滤芯,所述第一滤芯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上,所述第二滤芯和所述第三滤芯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上,所述第三滤芯连通在所述第一滤芯和所述第二滤芯之间,所述第四滤芯设置于所述第三水路板上。

由此,通过设置多个水路板,可以使得净水系统模块化,可以降低净水系统的成型难度,而且通过设置多个滤芯,可以提升净水系统的净水效果,可以丰富净水产品的品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滤芯为pp滤芯,所述第二滤芯为反渗透膜滤芯,所述第三滤芯为一级活性炭滤芯,所述第四滤芯为二级活性炭滤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包括:第一水段和第二水段,所述第一水段和所述第二水段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所述第一水段的进口构造为进水孔,所述第一水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滤芯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水段的进口和所述第一滤芯的出口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还包括:第三水段,所述第三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所述第三水段的进口和所述第二水段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三水段的出口与所述水路在所述第二水路板的一部分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包括:第四水段和第五水段,所述第四水段和所述第五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所述第四水段与所述水路在所述第一水路板的一部分相连通,所述第四水段和所述第五水段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还包括:第六水段,所述第六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所述第五水段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滤芯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第六水段的进口与所述第三滤芯的出口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还包括:第七水段和第八水段,所述第七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且进口与所述第六水段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八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其中,所述第七水段的出口和所述第八水段的进口之间设置有水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还包括:第九水段和第十水段,所述第九水段和所述第十水段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所述第二滤芯的进口与所述第八水段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滤芯的纯水出口和所述第九水段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滤芯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第十水段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还包括:第十一水段和第十二水段,所述第十一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的背面且进口与所述第九水段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十二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和所述第一水路板上且进口与所述第十一水段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四阀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还包括:第十五水段和第十六水段,所述第十五水段的进口与所述第十二水段的出口相连通且出口与所述第四滤芯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第四滤芯的出口与所述第十六水段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第十六水段的出口与出水孔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还包括:第十三水段,所述第十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的背面,所述第十三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和所述第二水路板的背面,所述第十水段的出口和所述第十三水段的进口之间设置有第五阀门,所述第十三水段的出口构造为废水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水路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水路板的一侧,所述第三水路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水路板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转换装置,所述转换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上,所述转换装置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水路板内的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间隔设置,其中,所述转换装置具有转换位置,所述转换装置位于所述转换位置时,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分别为第三滤芯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转换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外壳内具有容纳腔;转换器,所述转换器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转换器具有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所述转换器在所述容纳腔内位置可调。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净水系统的水路板组件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水路板组件的仰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水路板组件的爆炸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净水系统的水路板组件的俯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水路板组件的仰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种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立体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净水系统的水路板组件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水路板组件的仰视图;

图11是转换装置的分解图;

图12是转换装置的剖视图,转换装置位于第一转换位置;

图13是转换装置的剖视图,转换装置位于第二转换位置;

图14是转换装置的俯视图;

图15是带有转换装置的水路板组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净水系统1000;

水路板组件100;

第一水段101;第二水段102;第三水段103;第四水段104;第五水段105;

第六水段106;第七水段107;第八水段108;第九水段109;第十水段110;

第十一水段111;第十二水段112;第十三水段113;第十四水段114;

第十五水段115;第十六水段116;

水路117;进水孔118;出水孔119;第一孔120;第二孔121;废水孔122;生活水孔123;

第一水路板131;第二水路板132;第三水路板133;

第一阀门141;第二阀门142;第三阀门143;第四阀门144;第五阀门145;压力阀146;

水泵150;

滤芯200;第一滤芯210;第二滤芯220;第三滤芯230;第四滤芯240;

转换装置300;外壳310;第一接口311;第二接口312;容纳腔313;第一壳体314;第二壳体315;

转换器320;第一通道321;第一通道的轴向段3211;第一通道的径向段3212;

第二通道322;第二通道的轴向段3221;第二通道的径向段3222;第三通道3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1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0,该净水系统1000可以应用于净水设备中,例如净水器中。

如图1和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0可以包括:水路板组件100、滤芯200和转换装置300,水路板组件100主要由多个水路板组成,例如,如图5和图8所示,水路板组件100可以包括两个水路板,又如,如图1所示,水路板组件100可以包括三个水路板,相邻的水路板固定连接。

水路板组件100内形成有水路117,滤芯200可以为多个,多个滤芯200可以设置于水路板组件100上,而且多个滤芯200还连通在水路117中,通过设置多个滤芯200,可以实现多级过滤,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纯水品质。其中,滤芯200可以有两种安装方式,一种为可拆卸的安装方式,此种方式可以方便更换滤芯200,从而可以延长净水系统1000的使用寿命,以及可以降低消费者的更换成本;另一种为非可拆卸的安装方式,此种方式可以提高净水系统1000的整体性,而且更换时可以采用整体更换的方式,从而可以降低更换难度,可以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如图15所示,转换装置300设置于水路板组件100上,转换装置300可以根据净水系统1000的类型合理选取转换状态,这样可以形成所需的净水系统1000类型,从而可以提高基础净水系统1000的通用性。其中,转换装置300可以有两种安装方式,一种为可拆卸的安装方式,此种方式可以方便转换装置300的安装拆卸,可以方便转换装置300的维修;另一种为非可拆卸的安装方式,此种方式可以提高净水系统1000的整体性和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1所示,水路117的两端连接有进水孔118和出水孔119,进水孔118用于输入原水,出水孔119用于输出纯水。水路117内还形成有第一孔120和第二孔121,第一孔120和第二孔121可以用于连接转换装置300。

结合图11-图14所示,转换装置300具有第一接口311、第二接口312、第一通道321、第二通道322和第三通道323,第一接口311和第一孔120相连通,第二接口312和第二孔121相连通。也就是说,转换装置300通过第一孔120和第二孔121能够与水路117连通,从而可以通过转换状态选取合理的净水方式。

第一通道321、第二通道322和第三通道323间隔设置,其中,转换装置300具有第一转换位置和第二转换位置,如图12所示,转换装置300位于第一转换位置时,第一通道321连通第一接口311,第二通道322连通第二接口312,第一通道321和第二通道322分别为滤芯200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其中,在图1和图8所示的净水系统1000中,转换装置300位于第一转换位置,该转换装置300可以允许连接该转换装置300的滤芯200(即第三滤芯230)与水路117相连通,从而可以对原水进行再一次的过滤,可以有效提高净水效果。

如图13所示,转换装置300位于第二转换位置时,第三通道323直接连通第一接口311和第二接口312。其中,在图5所示的净水系统1000中,转换装置300位于第二转换位置,该转换装置300可以允许水路117内的水通过第三通道323再回流到水路117内,从而可以减少滤芯200的数量,而且可以提高水路板组件100的通用性,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净水系统1000。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0,通过设置转换装置300,可以根据具体所需净水系统1000的类型,将转换装置300设置在合理的位置,例如,在无需增加滤芯200时,转换装置300可以位于第二转换位置,又如,在需要增加滤芯200时,转换装置300可以位于第一转换位置,这样可以使得净水系统1000的配置多样性,而且可以提高水路板组件100的通用性,可以降低净水系统1000的生产和研发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11-图13所示,转换装置300包括:外壳310和转换器320,外壳310具有第一接口311和第二接口312,外壳310内具有容纳腔313,转换器320容置于容纳腔313内,转换器320具有第一通道321、第二通道322和第三通道323,转换器320在容纳腔313内位置可调,以设置于第一转换位置或第二转换位置。第一接口311和第二接口312可以位于外壳310的同一侧,例如下侧,这样第一接口311可以方便对接第一孔120,第二接口312可以方便对接第二孔121。

外壳310可以起到保护转换器320的作用,通过将第一通道321、第二通道322和第三通道323设置于转换器320,转换器320可以转换位置,从而可以进行转换位置的调节,可以提高转换装置300的可靠性和转换便利性。转换器320的转换位置可以通过转动的方式进行调整,例如,在转换器320放置于外壳310的容纳腔313后,可以转动转换器320直至达到第一转换位置或第二转换位置。

具体地,如图12所示,第一通道321和第二通道322均包括:相连通的轴向段和径向段,在第一转换位置时,第一通道321的径向段3212与第一接口311相连通,第二通道322的径向段3222与第二通道322相连通。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通道321和第二通道322处于同步状态,即第一通道321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二通道322也处于导通状态,第一通道321处于断开状态时,第二通道322也处于断开状态。第一通道321的径向段3212主要用于连接第一接口311,第一通道321的轴向段3211主要用于连接滤芯200的进口,第二通道322的径向段3222主要用于连接第二接口312,第二通道322的轴向段3221主要用于连接滤芯200的出口,这样两者可以将滤芯200和水路117相连通,从而可以实现再一次的过滤。

可选地,结合图12和图13所示,第三通道323沿转换器320的径向延伸,而且第三通道323与径向段之间具有夹角。通过留有夹角,可以允许转换器320以转动的方式调节相应的位置,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转换装置300的可靠性和调节便利性。

具体地,夹角为α,α满足关系式:30°≤α≤150°。满足上述关系式的夹角可以有利于第一通道321、第二通道322和第三通道323在转换器320内的布置,可以提高转换器320的结构可靠性。例如,夹角可以为90°。

其中,第三通道323的中心轴线与转换器320的中心轴线具有交点,而且第三通道323的中心轴线与转换器320的中心轴线垂直设置并位于同一平面内,即第一平面,第一通道321和第二通道322位于第一平面的相对两侧,而且第一通道321和第二通道322在第一平面的两侧对称。如此设置的第三通道323位置合理,可以有效提高转换器320的可靠性,而且如此设置的第一通道321和第二通道322可以保证同步状态,可以方便转换位置。

如图11-图13所示,外壳310包括:第一壳体314和第二壳体315,第一壳体314具有第一接口311和第二接口312,第二壳体315安装于第一壳体314上,而且第二壳体315设置有滤芯安装部。也就是说,外壳310可以主要由两个壳体构成,这样可以简化外壳310的结构,而且可以方便转换器320的安装限位。其中,第一壳体314可以为下壳体,第二壳体315可以为上壳体。滤芯安装部主要用于与滤芯200的底部进行配合,从而可以将滤芯200安装在转换装置300上,可以进一步地保证滤芯200的安装可靠性。

其中,转换器320和外壳31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可以有效地起到密封作用,从而可以避免水在转换装置300内部发生泄漏,可以保证转换装置300的可靠性,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净水系统1000的品质。密封圈可以为橡胶圈,转换器320的外周可以设置有凹槽,橡胶圈套设在凹槽内,密封圈可以为两个,两个密封圈可以在转换器320的外周轴向间隔设置,从而可以升级转换装置300的密封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分别描述不同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5所示,水路板组件100包括:第一水路板131和第二水路板132,第二水路板132设置于第一水路板131的一侧,例如,第二水路板132设置于第一水路板131的右侧,第一水路板131和第二水路板132内均设置有水路117的一部分,第一水路板131内的一部分水路117和第二水路板132内的一部分水路117相连通,从而可以使得水能够在进水孔118和出水孔119之间流动,可以方便原水过滤成纯水。其中,第二水路板132可以拆卸地设置于第一水路板131的一侧,这样可以方便两个水路板的安装固定,而且可以将水路板组件100模块化,可以方便水路板组件100的成型和布置。

如图5所示,滤芯200包括:第一滤芯210和第二滤芯220,第一滤芯210设置于第一水路板131上,而且第一滤芯210与水路117相连通,第二滤芯220设置于第二水路板132上,而且第二滤芯220与水路117相连通。也就是说,第一滤芯210可以与第一水路板131内的一部分水路117相连通,第二滤芯220可以与第二水路117内的一部分水路117相连通。这样通过设置第一滤芯210和第二滤芯220,可以在净水系统1000中至少实现两级过滤,从而可以有效保证纯水的品质。

其中,第一孔120和第二孔121设置于第二水路板132上,转换装置300位于第二转换位置。这样该净水系统1000可以仅设置第一滤芯210和第二滤芯220,无需再增加一个滤芯200,此种滤芯200结构简单,功能实现可靠,而且可以使用功能集成化滤芯200。

具体地,第一滤芯210为复合滤芯,第二滤芯220为反渗透膜滤芯。复合滤芯是将一种或几种独立功能的滤芯根据需要科学地集合在一个滤芯上,同时发挥其作用。复合滤芯的应用可以简化净水系统1000的结构,而且可以实现功能集成化,可以提高净水系统1000的品质。反渗透膜滤芯可去除可溶性的金属盐、有机物、细菌、胶体粒子、发热物质,也即能截留所有的离子,从而可以保证净水系统1000的净水效果。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0,通过合理选用滤芯200,可以有效简化结构,可以提高净水系统1000的品质。

可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进水孔118和出水孔119均设置于第一水路板131。如此设置的进水孔118和出水孔119可以简化第二水路板132的结构,而且可以使得与进水孔118和出水孔119对接的结构集成在第一水路板131的周围,从而可以有利于降低对接难度,可以提高对接效率。

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进水孔118和出水孔119设置于第一水路板131远离第二水路板132的一侧。例如,进水孔118和出水孔119可以设置于第一水路板131的左侧,通过将进水孔118和出水孔119设置于第一水路板131的同一侧,这样可以方便对接,而且可以避免干涉第二水路板132,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净水系统1000的整体结构可靠性。

其中,进水孔118和出水孔119在第一水路板131的一侧间隔设置,而且进水孔118和出水孔119的轴线平行。如此设置的进水孔118和出水孔119可以使得对接结构对接方向相同,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对接难度,可以提高净水系统1000的结构布置合理性。

下面再结合图6和图7详细描述一下水路板组件100内的水路117布置。

如图6所示,水路117包括:第一水段101和第二水段102,第一水段101和第二水段102均设置于第一水路板131,第一水段101的进口构造为进水孔118,第一水段101的出口与第一滤芯210的进口相连通,第二水段102的进口和第一滤芯210的出口相连通。也就是说,水路117在第一水路板131上设置有第一水段101和第二水段102,两个水段在第一水路板131上间隔设置,两个水段主要用于连接第一滤芯210,即复合滤芯200,这样原水可以在净水系统1000中进行第一次过滤。如此设置的水段布置合理,可以有效连接第一滤芯210,可以保证第一滤芯210在第一水路板131上的可靠性。

其中,第一水段101主要在左右方向延伸,第一水段101的出口可以朝向上方,这样可以方便其与第一滤芯210的进口相对接,第二水段102主要在前后方向延伸,第二水段102的进口可以朝向上方,这样可以方便其与第一滤芯210的出口相对接。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水路117还包括:第三水段103,第三水段103设置于第一水路板131,第三水段103的进口和第二水段102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141,第三水段103的出口与水路117在第二水路板132的一部分相连通。也就是说,第二水段102和第三水段103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141,第一阀门141可以开闭,也可以调节流量,这样可以合理调节第一水路板131流向第二水路板132的流速,从而可以控制净水系统1000的净水效率。

第三水段103可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沿前后方向延伸,该部分用于连接第一阀门141,另一部分沿左右方向延伸,该部分用于连接第二水路板132内的水路117,如此设置的第三水段103结构合理,可以有效地起到连接作用。

具体地,如图6所示,第一阀门141设置于第一水路板131的外侧,而且第一阀门141与第二水路板132位于第一水路板131的相邻两侧。例如,第一阀门141设置于第一水路板131的后侧,这样可以合理布置第一阀门141的位置,而且可以避免第一阀门141干涉第二水路板132的布置,可以提高净水系统1000的布置合理性。

其中,如图6所示,水路117包括:第四水段104和第五水段105,第四水段104和第五水段105设置于第二水路板132,第四水段104与水路117在第一水路板131的一部分相连通,第四水段104和第五水段105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142。也就是说,第四水段104用于连接第三水段103,而且第四水段104和第五水段105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阀门142,第二阀门142可以用于开闭,也可以用于调节流量,这样可以合理控制水路117的流速。

第四水路117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沿左右方向延伸,该部分用于连接第三水段103,另一部分沿前后方向延伸,该部分用于连接第二阀门142。第五水段105主要沿前后方向延伸,该部分主要用于连接第二阀门142。

如图6所示,水路117还包括:第六水段106,第六水段106设置于第二水路板132,第五水段105的出口为第一孔120,第六水段106的进口为第二孔121。可以理解的是,转换装置300主要连接在第五水段105和第六水段106之间,通过在第二水路板132上合理设置第五水段105和第六水段106,可以有利于转换装置300的安装固定,也可以有利于水路117的合理布局。其中,第六水段106主要沿左右方向延伸。

再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水路117还包括:第七水段107和第八水段108,第七水段107设置于第一水路板131,而且第七水段107的进口与第六水段106的出口相连通,第八水段108设置于第二水路板132。其中,结合图5和图6所示,第七水段107的出口和第八水段108的进口之间设置有水泵150。水泵150可以提供水在水路117中循环的动力,如此设置的净水系统1000可以形成水循环,可以有效地使得原水过滤成纯水。而且设置于第七水段107和第八水段108之间的水泵150在第二水路板132上位置布置合理,可以避免干涉周围的滤芯200。

如图6所示,第四水段104和第八水段108上均设置有压力阀146。压力阀146可以合理控制水路117的压力,而且通过选取两个压力阀146,可以使得整个水路117能够处于合理的水压之下,可以保证净水系统1000的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6所示,水路117还包括:第九水段109和第十水段110,第九水段109和第十水段110均设置于第二水路板132,第二滤芯220的进口与第八水段108的出口相连通,第二滤芯220的纯水出口和第九水段109的进口相连通,第二滤芯220的废水出口与第十水段110相连通。也就是说,第二滤芯220具有进口、纯水出口和废水出口,该滤芯200可以将带有一定离子的废水与纯水分离,从而可以提升纯水的品质。而且第九水段109和第十水段110可以有效地与第二滤芯220的纯水出口和废水出口对接,可以提高净水系统1000的净水效果。

如图7所示,水路117还包括:第十一水段111和第十二水段112,第十一水段111设置于第二水路板132的背面,而且第十一水段111的进口与第九水段109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143,第十二水段112设置于第二水路板132和第一水路板131上,而且第十二水段112的进口与第十一水段111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四阀门144,第十二水段112的出口和出水孔119之间设置有滤芯200,滤芯200为第一滤芯210。也就是说,从第二滤芯220的纯水出口出来的纯水需要经过第九水段109、第十一水段111、第十二水段112和第一滤芯210。其中,第一滤芯210具有两个进口和两个出口,一个进口和对应的出口为前置进出口,即对应在第一水段101和第二水段102之间,另一个进口和对应的出口为后置进出口,即对应在第十二水段112和出水孔119之间。如此设置的净水系统1000净水效果好,结构简单。

还有,如图7所示,水路117还包括:第十三水段113,第十水段110设置于第二水路板132的背面,第十三水段113设置于第一水路板131和第二水路板132的背面,第十水段110的出口和第十三水段113的进口之间设置有第五阀门145,第十三水段113的出口构造为废水孔122。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净水系统1000还对应设置有废水孔122,经过第二滤芯220过滤后的废水可以通过第十水段110、第十三水段113和废水孔122排除净水系统1000。如此设置的水段布置合理,而且可以有效分离纯水。

其中,第十三水段113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该部分用于连接第五阀门145,另一部分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该部分用于连接废水孔122,其在第一水路板131和第二水路板132上延伸。

如图6和图7所示,废水孔122、进水孔118和出水孔119位于第一水路板131的同一侧。通过将废水孔122设置于与进水孔118一侧,可以简化第一水路板131的结构,可以方便废水孔122处的对接。

下面结合图6和图7描述一下原水通过净水系统1000过滤成纯水的过程。

原水依次经过进水孔118、第一水段101、第一滤芯210、第二水段102、第三水段103、第四水段104、第五水段105、转换装置300的第三通道323、第六水段106、第七水段107、水泵150、第八水段108和第二滤芯220后,分成废水和纯水,废水再经过第十水段110、第十三水段113和废水孔122排出净水系统1000,纯水再经过第九水段109、第十一水段111、第十二水段112、第一滤芯210和出水孔119排出净水系统10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8所示,该净水系统1000的滤芯200还包括:第三滤芯230,第三滤芯230设置于转换装置300上,转换装置300位于第一转换位置,第三滤芯230连通在第一滤芯210和第二滤芯220之间的水路117。也就是说,与上述图5所示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0不同的是,该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0的滤芯200还增加了第三滤芯230,该第三滤芯230设置在转换装置300上,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净水系统1000的净水效果。

其中,第三滤芯230为uf(超滤)滤芯200。超滤是一种能够将溶液进行净化、分离、浓缩的膜透过法分离技术,如此设置的第三滤芯230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净水系统1000的净水效果,而且由于该第三滤芯230设置于第一滤芯210和第二滤芯220之间,这样水在经过第三滤芯230的过滤后再进入到第二滤芯220,而且可以减少净水系统1000的改动,可以提高基础净水系统1000的通用性,而且模块化的水路板组件100也方便滤芯200的增加。

可选地,如图9和图10所示,水路117还包括:第十四水段114和控制器,第十四水段114设置于第一水路板131的背面,控制器选择性地控制第六水段106的水流向第七水段107或第十四水段114,第十四水段114的出口构造为生活水孔123。也就是说,控制器可以控制第六水段106和第十四水段114之间的通断,如果用户需要生活用水时,控制器可以导通第十四水段114和第六水段106,如果用户无需生活用水时,控制器可以断开第十四水段114和第六水段106,第六水段106的水可以流入第七水段107。

其中,第十四水段114的设置和控制器也可以应用于图5所示的净水系统1000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水路板组件100还包括:第三水路板133,水路117的一部分设置于第三水路板133上,第三水路板133和第二水路板132设置于第一水路板131的相邻两侧。也就是说,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0还增加了第三水路板133,第三水路板133设置于第一水路板131的后侧,第三水路板133的水路117可以与第一水路板131的水路117相连通,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扩展水路117的流动范围,而且通过设置第三水路板133,可以进一步地增加相应的滤芯200,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净水系统1000的净水效果。

如图1所示,滤芯200还包括:第四滤芯240,第四滤芯240设置于第三水路板133上,第四滤芯240连通在第三滤芯230和出水孔119之间。也就是说,该第四滤芯240可以作为最后的一个滤芯200使用,这样原水至少经过四级过滤,从而可以提升纯水的品质。

其中,第一滤芯210为pp滤芯,第二滤芯220为反渗透膜滤芯,第三滤芯230为一级活性炭滤芯,第四滤芯240为二级活性炭滤芯。也就是说,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该第一滤芯210为pp滤芯,其主要采用聚酯纤维粒子制成,第三滤芯230和第四滤芯240均为活性炭滤芯,这样可以合理应用基础净水系统1000,丰富净水系统1000的类型,而且可以有效保证净水效果。

还有,如图2-图4所示,水路117还包括:第十五水段115和第十六水段116,第十五水段115连通在第二滤芯220和第四滤芯240之间,第十六水段116连通在第四滤芯240和出水孔119之间。第十五水段115主要用于与第十二水段112相连接,第十六水段116主要用于与出水孔119相连接。也就是说,通过第十二水段112的纯水不再经过第一滤芯210,而是通过第十五水段115进入第四滤芯240过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0也可以增加第三水路板133,仅需要对应封闭,第十五水段115和第十六水段116对应的口即可。

由此,通过设置上述三种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0,可以在模块化水路板的基础上,布置不同的滤芯200,可以有效丰富净水系统1000的类型,可以使得净水系统1000的配置多样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