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脱氮除磷填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6922发布日期:2020-12-08 13:37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脱氮除磷填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脱氮除磷填料。



背景技术:

脱氮除磷填料应用于污水处理中,主要依靠填料作为脱氮除磷菌的载体,通过生物菌的作用去除水中的总磷及总氮,同时填料中的铁盐与水中的磷酸根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降低水中的总磷。然而普通的脱氮除磷填料主要为颗粒状或块状,比表面积小,去除效率低,无法同步脱氮除磷。

中国专利cn209027348u公开了一种蜂窝保护填料,通过通孔、第一连接筋、第一填充块、第二连接筋和第二填充块的设置,这样一来,能够增大填料本体与传质的接触面积,在填料本体安装到冷却塔中后,能够提高填料的热交换效果,该专利整体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简单、比表面积大,通透性好,同步脱氮除磷效率高的填料。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的脱氮除磷填料,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置若干柱体,所述柱体与柱体之间形成大流道;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和柱体上密布大小不一的蜂窝孔,所述蜂窝孔与蜂窝孔之间形成大小不一的小流道。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为块状。

作为优选,所述柱体横截面的总面积占上壳体横截面面积的1/3~3/4。

作为优选,所述柱体为圆柱形、多边形或波浪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主要改进是脱氮除磷填料的结构,采用大、小流道结合的方式,营造不同菌种的生存空间,利于生物分相,达到同步脱氮除磷,提高处理效率;柱体与柱体之间形成大流道,大流道表面利于好氧菌及硝化菌的生长;上壳体、下壳体和柱体上密布蜂窝孔,大小不一,利于反硝化菌及厌氧菌的生长;同时蜂窝孔结构可以增加填料的比表面积,增加填料的容积负荷,提高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截面图。

图中:1是上壳体、2是下壳体、3是柱体、4是大流道、5是蜂窝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新型的脱氮除磷填料,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设置若干柱体3,所述柱体3与柱体3之间形成大流道4;所述上壳体1、下壳体2和柱体3上密布大小不一的蜂窝孔5,所述蜂窝孔5与蜂窝孔5之间形成大小不一的小流道(图中未标出);采用大流道4和小流道结合的方式,营造不同菌种的生存空间,利于生物分相,提高处理效率;柱体3与柱体3之间形成大流道4,大流道4表面利于好氧菌及硝化菌的生长;上壳体1、下壳体2和柱体3上密布蜂窝孔5,大小不一,利于反硝化菌及厌氧菌的生长;同时蜂窝孔结构可以增加填料的比表面积,增加填料的容积负荷,提高处理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为块状。

作为优选,所述柱体3横截面的总面积占上壳体1横截面面积的1/3~3/4。

作为优选,所述柱体3为圆柱形、多边形或波浪形。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脱氮除磷填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设置若干柱体(3),所述柱体(3)与柱体(3)之间形成大流道(4);所述上壳体(1)、下壳体(2)和柱体(3)上密布大小不一的蜂窝孔(5),所述蜂窝孔(5)与蜂窝孔(5)之间形成大小不一的小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脱氮除磷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为块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脱氮除磷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3)横截面的总面积占上壳体(1)横截面面积的1/3~3/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脱氮除磷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3)为圆柱形、多边形或波浪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脱氮除磷填料,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置若干柱体,所述柱体与柱体之间形成大流道;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和柱体上密布大小不一的蜂窝孔,所述蜂窝孔与蜂窝孔之间形成大小不一的小流道,本填料整体结构简单、比表面积大,通透性好,同步脱氮除磷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宗水波;许均;宋梦怡;顾双双;吴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华太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3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