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折叠摆臂的有害烟尘抽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80815发布日期:2021-03-23 11:15阅读:82来源:国知局
具有双折叠摆臂的有害烟尘抽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双折叠摆臂的有害烟尘抽排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车间内车辆打火或大型焊接件焊接过程中过程中,会产生尾气或者是焊接烟尘。生产线上或固定工位上的车辆包含各类车型,他们的排气管尺寸和空间位置(x|y|z轴方向位置、朝向角度)各不一样;人工焊接大型结构件过程中,焊接范围很大;市面上没有一款电动遥控有害烟尘气体收集设备,在不干涉现场工艺结构下,即美观、电动化、又尽量减少现场占地空间的情况下,能大范围覆盖位置不相同的排气管或焊接烟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缺点,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双折叠摆臂的有害烟尘抽排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折叠摆臂的有害烟尘抽排装置,包括钢构立柱、预埋管道、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和抽排机构;其中

所述钢构立柱具有中空结构,所述钢构立柱底部与预埋管道连通;

所述第一摆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柱、第一摆臂、第一转动电机、第一转动轴和第一轴套;其中,所述第一轴套固定在钢构立柱上,所述第一转动轴下端可转动地套接在第一轴套上,上端具有齿轮结构,所述第一转动柱与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摆臂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柱上;所述第一转动电机通过链条驱动齿轮结构;

所述第二摆动机构包括第二转动柱、第二摆臂、第二转动电机、第二转动轴和第二轴套;其中,所述第二轴套固定在第一摆臂上,所述第二转动轴下端可转动地套接在第二轴套上,上端具有齿轮结构,所述第二转动柱与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摆臂固定在所述第二转动柱上;所述第二转动电机通过链条驱动齿轮结构;

所述第一摆动机构和第二摆动机构设置有连通的第一吸风管路和第二吸风管路,所述第一吸风管路与钢构立柱连通,所述第二吸风管路与抽排机构进行连接。

进一步,所述抽排机构包括提升电机、吊装皮带、伸缩软管和抽气罩;所述伸缩软管上端与第二吸风管路连通,下端与抽气罩连接;所述提升电机通过驱动吊装皮带实现抽气罩的升降。

进一步,所述第一摆臂远离钢构立柱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柱之间设置有第一悬吊。

进一步,所述第二摆臂远离第一摆臂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柱之间设置有第二悬吊。

进一步,所述抽气罩为钣金罩子,末端采用耐高温硅胶或橡胶保护,抽气罩的抽排口朝向冲下。

进一步,还包括遥控装置,所述遥控装置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控制第一转动电机、第二转动电机和提升电机进行动作。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采用双折叠旋转臂,在覆盖同样范围内的抽排工作情况下,相对于单电动摆臂可以更加节约现场占用空间,采用遥控控制取代了原有人工操作拉线机械摆臂机构,针对现场车辆的位置不确定、车型排气管位置不确认、焊接点大范围工作的情况下,该设备起到非常好的兼容性,采用非接触式抽气罩对有害烟尘及废气发生源的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折叠摆臂的有害烟尘抽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折叠摆臂的有害烟尘抽排装置,包括钢构立柱1、预埋管道2、第一摆动机构3、第二摆动机构4和抽排机构5;其中

所述钢构立柱1具有中空结构,所述钢构立柱1底部与预埋管道2连通;

第一摆动机构3包括第一转动柱6、第一摆臂7、第一转动电机8、第一转动轴9和第一轴套10;其中,第一轴套10固定在钢构立柱1上,第一转动轴9下端可转动地套接在第一轴套10上,上端具有齿轮结构,第一转动柱6与第一转动轴9固定连接;第一摆臂7固定在第一转动柱6上;第一转动电机8通过链条驱动齿轮结构,带动第一转动柱6和第一摆臂7旋转;

第二摆动机构4包括第二转动柱11、第二摆臂12、第二转动电机13、第二转动轴14和第二轴套15;其中,第二轴套15固定在第一摆臂7上,第二转动轴14下端可转动地套接在第二轴套15上,上端具有齿轮结构,第二转动柱11与第二转动轴14固定连接;第二摆臂12固定在第二转动柱11上;第二转动电机13通过链条驱动齿轮结构;

第一摆动机构3和第二摆动机构4设置有连通的第一吸风管路16和第二吸风管路17,第一吸风管路16与钢构立柱1连通,第二吸风管路17与抽排机构5进行连接。即钢构立柱1、第一吸风管路16、第二吸风管路17是相互连通的,进而将烟尘排入预埋管道2。

抽排机构5包括提升电机18、吊装皮带19、伸缩软管20和抽气罩21;伸缩软管20上端与第二吸风管路17连通,下端与抽气罩21连接;提升电机18通过驱动吊装皮带19实现抽气罩21的升降。为防止抽气罩21过度升降,提升电机18具有保护上升\下降的极限位。

为了提高摆臂的稳定性,第一摆臂7远离钢构立柱1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柱6之间设置有第一悬吊22,第二摆臂12远离第一摆臂7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柱11之间设置有第二悬吊23。

抽气罩21为钣金罩子,末端采用耐高温硅胶或橡胶保护,抽气罩21的抽排口朝向冲下。

还包括遥控装置,遥控装置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控制第一转动电机8、第二转动电机13和提升电机18进行动作,工人通过遥控方式对各个电机进行控制,避免人员接触烟尘。更进一步的,设备复位初始状态或不使用时,第一摆臂7和第二摆臂12可收拢到线体一侧,不影响现场行车或其他移动装置的使用,通过遥控装置控制电机的方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故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采用双折叠旋转臂,在覆盖同样范围内的抽排工作情况下,相对于单电动摆臂可以更加节约现场占用空间,采用遥控控制取代了原有人工操作拉线机械摆臂机构,针对现场车辆的位置不确定、车型排气管位置不确认、焊接点大范围工作的情况下,该设备起到非常好的兼容性,采用非接触式抽气罩对有害烟尘及废气发生源的收集。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双折叠摆臂的有害烟尘抽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构立柱、预埋管道、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和抽排机构;其中

所述钢构立柱具有中空结构,所述钢构立柱底部与预埋管道连通;

所述第一摆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柱、第一摆臂、第一转动电机、第一转动轴和第一轴套;其中,所述第一轴套固定在钢构立柱上,所述第一转动轴下端可转动地套接在第一轴套上,上端具有齿轮结构,所述第一转动柱与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摆臂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柱上;所述第一转动电机通过链条驱动齿轮结构;

所述第二摆动机构包括第二转动柱、第二摆臂、第二转动电机、第二转动轴和第二轴套;其中,所述第二轴套固定在第一摆臂上,所述第二转动轴下端可转动地套接在第二轴套上,上端具有齿轮结构,所述第二转动柱与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摆臂固定在所述第二转动柱上;所述第二转动电机通过链条驱动齿轮结构;

所述第一摆动机构和第二摆动机构设置有连通的第一吸风管路和第二吸风管路,所述第一吸风管路与钢构立柱连通,所述第二吸风管路与抽排机构进行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折叠摆臂的有害烟尘抽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排机构包括提升电机、吊装皮带、伸缩软管和抽气罩;所述伸缩软管上端与第二吸风管路连通,下端与抽气罩连接;所述提升电机通过驱动吊装皮带实现抽气罩的升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折叠摆臂的有害烟尘抽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远离钢构立柱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柱之间设置有第一悬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折叠摆臂的有害烟尘抽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摆臂远离第一摆臂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柱之间设置有第二悬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折叠摆臂的有害烟尘抽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罩为钣金罩子,末端采用耐高温硅胶或橡胶保护,抽气罩的抽排口朝向冲下。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双折叠摆臂的有害烟尘抽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遥控装置,所述遥控装置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控制第一转动电机、第二转动电机和提升电机进行动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双折叠摆臂的有害烟尘抽排装置,包括钢构立柱、预埋管道、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和抽排机构;其中,所述钢构立柱具有中空结构,所述钢构立柱底部与预埋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采用双折叠旋转臂,在覆盖同样范围内的抽排工作情况下,相对于单电动摆臂可以更加节约现场占用空间,采用遥控控制取代了原有人工操作拉线机械摆臂机构,针对现场车辆的位置不确定、车型排气管位置不确认、焊接点大范围工作的情况下,该设备起到非常好的兼容性,采用非接触式抽气罩对有害烟尘及废气发生源的收集。

技术研发人员:金沈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诺勒自动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0
技术公布日:2021.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