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74143发布日期:2021-05-14 16:18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医疗废水主要产生于医院的诊疗室、化验室、病房、x片照相室和手术室等场所,医疗废水含有大量的病原细菌、病毒和化学药剂,不经消毒处理排放进入城市下水管道或环境水体,往往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引发各种疾病及传染病的传播,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医疗废水在排放前要经过处理装置进行相应的处理,但现有的医疗废水处理装置还存在着处理效果不佳、占地空间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占地空间较小的医疗废水处理装置。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医疗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处理箱体,所述的废水处理箱体内依次设有第一处理室、第二处理室和第三处理室,所述第一处理室的上部设有进水口,第三处理室的上部设有出水口,第一处理室和第三处理室均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的第二处理室内设有进水管、中心导流管、集水槽和助沉填料层,集水槽和助沉填料层依次上下设置于第二处理室上部,集水槽处设有和第三处理室相通的过水口,进水管设于集水槽和助沉填料层之间,进水管一端和第一处理室连通,另一端和中心导流管连通,中心导流管竖直设置并延伸至助沉填料层下方,第二处理室的下部设有排泥口。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一处理室和第三处理室均通过竖向的隔板分隔成两个子处理室,隔板的下部设有使两个子处理室相通的通孔,第一处理室的搅拌机构设于有进水口的子处理室,第三处理室的搅拌机构设于没有出水口的子处理室。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搅拌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搅拌轴和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设置在箱体上端,电机和减速机固定在固定架上,搅拌轴一端和减速机输出轴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子处理室内。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处理室的下部设有漏斗状的导泥板,将沉淀污泥汇集到排泥口排出。
8.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医疗废水处理装置能对需要处理的废水进行充分搅拌,结构上的设置使得废水流经的路径加长,处理的效果得到提高,并且装置占用的空间减小。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图1的俯视图。
11.图3为图2中的a

a视图。
12.图中,1、第一处理室,2、第二处理室,3、第三处理室,4、进水管,5、助沉填料层,6、中心导流管,7、固定架,8、电机,9、减速机,10、导泥板,11、出水口,12、进水口,13、搅拌轴,14、排泥口,15、通孔,16、集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13.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14.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疗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处理箱体,废水处理箱体内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处理室1、第二处理室2和第三处理室3,几个处理室由竖向的隔板分隔,第一处理室1的上部设有进水口12,第三处理室3的上部设有出水口11,第一处理室1和第三处理室3均设置有搅拌装置。第二处理室2内设有进水管4、中心导流管6、集水槽16和助沉填料层5,集水槽16和助沉填料层5依次上下设置于第二处理室2的上部,集水槽16处设有和第三处理室3相通的过水口,进水管4设于集水16槽和助沉填料层5之间,进水管4一端和第一处理室1连通,另一端和中心导流管6连通,中心导流管6竖直设置并穿过助沉填料层5延伸至第二处理室2的下部,第二处理室2的下部设有排泥口14。
15.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第一处理室1和第三处理室3均通过竖向的隔板分隔成两个子处理室,隔板的下部设有使两个子处理室相通的通孔15,第一处理室1的搅拌装置设于有进水口12的子处理室,第三处理室3的搅拌装置设于没有出水口11的子处理室。搅拌装置包括电机8、减速机9、搅拌轴13和固定架7,固定架7设置在废水处理箱体的上端,电机8连接减速机9并固定在固定架7上,电机8和减速机9可以设置挡雨棚,搅拌轴13一端和减速机9输出轴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处理室内,搅拌轴13上设置搅拌桨,中心导流管6的上端固定在固定架7上,第二处理室2的下部设有漏斗状的导泥板10,将沉淀污泥汇集到排泥口排出。
16.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进水口12设在第一处理室1的一个子处理室的侧壁上,进水管4和第一处理室1的连通处设在另一个子处理室的侧壁上,进水口12和出水口11分别设在废水处理箱体相对的两侧壁上,使得水流路径加长,处理过程更加充分,助沉填料层5采用蜂窝斜管填料。
17.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工作时,废水经进水口12进入到第一处理室1的子处理室内,加入药剂,搅拌装置搅拌并流向另外一个子处理室,该子处理室水上升至进水管4后进入第二处理室1的中心导流管6内,中心导流管6将水导向第二处理室2的下部,部分泥渣在此沉淀,并由排泥口14排出,废水继续上升到第二处理室2上部,并流经助沉填料层5进到集水槽16中并通过过水口进入到第三处理室3的一个子处理室中,并通过搅拌装置进行搅拌,然后经过另一个子处理室,最后由出水口11流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处理室1、第二处理室2和第三处理室3均可以设置排泥口14,因为每个处理室均可能会产生沉淀。
18.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构思下的改动,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