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流湿地综合填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36875发布日期:2022-04-07 04:10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潜流湿地综合填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流湿地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潜流湿地综合填料装置。


背景技术:

2.潜流湿地是较多采用的人工湿地类型,潜流湿地是以亲水植物为表面绿化物,以砂石土壤为填料,让水自然渗透过滤的人造景观,它以无表面水、占地面积小,使用率高维护方便为特点深受人们青睐,潜流湿地也可以用于一般性污水处理,底部采用10-12-15-20cm等粒径天然砾石或者吸附型砾石,一侧进水一侧出水,充分的孔隙率保证水的流动,中上层采用次一级粒径的天然砾石或者吸附型砾石,表层采用覆砂或覆土的形式种植亲水性表面绿化植物,在植物根系吸收和砾石的吸附功能的共同作用下起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3.利用潜流人工湿地进行水质净化是水环境处理领域常用的生态工程措施,潜流人工湿地不同级配的填料根据作用来分,一般有排水层、滤料层和覆盖层,潜流湿地是以亲水植物为表面绿化物,以砂石土壤为填料,让水自然渗透过滤的人造景观和污水处理工艺,是目前较常用的人工湿地类型,其利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植物根系及表层土和填料的截留作用净化污水,具有保温性能好、受气候影响较小、卫生条件较好的特点,污水处理效率大大领先于表流湿地,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城市污水厂尾水深度净化。
4.潜流湿地池壁是砖砌结构,在起初的施工中,采取了先做砖墙,将池子做好后再回填碎石垫层的方法,造成了碎石只能集中在池外,需由挖机多次转运才能完成碎石的回填,导致施工进度缓慢。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潜流湿地综合填料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主架、副架、驱动架、落料斗,所述主架上设有主传送带、入料斗,所述入料斗位于所述主传送带右部上方,所述主架右端底部设有支腿,所述支腿上设有主电机、控制箱,所述主架左端底部铰接有主支腿,所述主支腿上设有所述副架,所述副架上设有副传送带,所述副架底部设有副电机,所述副架的左端底部铰接有副支腿,所述副支腿上设有所述驱动架,所述驱动架上设有末端传送带,所述主架、所述副架、所述驱动架两侧均设有卡箍,所述卡箍有多组,所述主架的左端顶部两侧设有主伸缩板,所述副架的左端顶部两侧设有副伸缩板,所述主伸缩板、所述副伸缩板两端均设有连杆,所述连杆有多组,所述连杆与所述卡箍的尺寸相匹配,所述驱动架底部设有驱动腿、连接架、振捣锤、末端电机,所述驱动腿的上部为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内设有所述落料斗,所述落料斗还与所述连接架底端连接,所述落料斗底端设有刮料仓,所述振捣锤与所述刮料仓尺寸相匹配位置相对应,所述矩形框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竖轴,所述竖轴上设有转向电机,所述竖轴两侧相对设有横轴,所述横轴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横轴的末端设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箱内设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主电机、所述副电机、
所述末端电机、所述转向电机、所述驱动电机、所述振捣锤电性相连。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入料斗的顶部开口为倒梯形台状,顶部开口便于物料落下在所述主传送带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架顶部两侧均设有主挡板,所述主挡板上设有多组所述连杆,所述连杆插于所述主架上的卡箍内,所述主挡板挡在所述主传送带两侧,防止物料飞溅。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副架的长度小于所述支腿与所述主支腿之间的距离,避免所述副架与所述主支腿冲突。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副架顶部两侧均设有副挡板,所述副挡板上设有多组所述连杆,所述副挡板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主架的底部,避免所述副挡板与所述主架冲突。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架的长度小于所述副支腿与所述副电机之间的距离,避免所述驱动架与所述副支腿冲突。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架的顶部两侧均设有末端挡板,所述末端挡板上设有多组所述连杆,所述末端挡板可挡在所述末端传送带两侧,避免物料飞溅。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刮料仓内设有刮料板,所述刮料板底部设有斜刮板,可对振捣后的物料层进行刮扫。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支腿、所述副支腿、所述支腿底部均设有万向轮,便于在所述驱动腿的带动下移动。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主架、副架、驱动架相互铰接相连,在驱动轮的带动下,可以在主架位置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副架与驱动架的角度,从而可以使驱动架覆盖更大的面积,减少主架的移动,降低使用难度,通过使用传送带输送物料,可以提高填料的效率,通过挡板与伸缩板的配合,可以使物料在传送带上转向,防止物料掉落,提高了物料输送的稳定性,通过落料斗将物料倾倒至一处,而后振捣锤将物料捣实,可以减少工人的工作步骤,提高建设效率,利用刮料板将高于施工要求高度的物料挂掉,保证了施工的标准化。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架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支腿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挡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落料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主架、2-副架、3-驱动架、4-落料斗、8-控制箱、9-万向轮、10
‑ꢀ
主电机、11-主传送带、12-主挡板、13-入料斗、14-主伸缩板、15-主支腿、20
‑ꢀ
副电机、21-副传动带、22-副挡板、24-副伸缩板、25-副支腿、30-末端电机、 31-末端传送带、32-末端挡板、35-驱动
腿、351-轴承、36-驱动轮、361-驱动电机、37-转向电机、41-刮料仓、42-振捣锤。
具体实施方式
23.实施例1
24.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潜流湿地综合填料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主架1、副架2、驱动架3、落料斗4,所述主架1上设有主传送带11、入料斗13,所述入料斗13位于所述主传送带11右部上方,所述主架1右端底部设有支腿,所述支腿上设有主电机10、控制箱8,所述主架1左端底部铰接有主支腿15,所述主支腿15上设有所述副架2,所述副架2 上设有副传送带21,所述副架2底部设有副电机20,所述副架2的左端底部铰接有副支腿25,所述副支腿25上设有所述驱动架3,所述驱动架3上设有末端传送带31,所述主架1、所述副架2、所述驱动架3两侧均设有卡箍,所述卡箍有多组,所述主架1的左端顶部两侧设有主伸缩板14,所述副架2的左端顶部两侧设有副伸缩板24,所述主伸缩板14、所述副伸缩板24两端均设有连杆,所述连杆有多组,所述连杆与所述卡箍的尺寸相匹配,所述驱动架3底部设有驱动腿35、连接架、振捣锤42、末端电机30,所述驱动腿35的上部为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内设有所述落料斗4,所述落料斗4还与所述连接架底端连接,所述落料斗4底端设有刮料仓41,所述振捣锤42与所述刮料仓41尺寸相匹配位置相对应,所述矩形框的底部通过轴承351转动连接竖轴,所述竖轴上设有转向电机37,所述竖轴两侧相对设有横轴,所述横轴内设有驱动电机 361,所述横轴的末端设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驱动电机36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箱内设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主电机10、所述副电机20、所述末端电机30、所述转向电机37、所述驱动电机361、所述振捣锤 42电性相连。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入料斗13的顶部开口为倒梯形台状,顶部开口便于物料落下在所述主传送带11上,避免物料倾倒时散落到其他地方。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架1顶部两侧均设有主挡板12,所述主挡板12上设有多组所述连杆,所述连杆插于所述主架1上的卡箍内,所述主挡板12挡在所述主传送带11两侧,防止物料飞溅,提高输送效率。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副架2的长度小于所述支腿与所述主支腿15之间的距离,避免所述副架2与所述主支腿15冲突,确保机构正常运转。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副架2顶部两侧均设有副挡板22,所述副挡板22上设有多组所述连杆,所述副挡板22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主架1的底部,避免所述副挡板22与所述主架1冲突,确保装置正常运转。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架3的长度小于所述副支腿25与所述副电机20之间的距离,避免所述驱动架3与所述副支腿25冲突,确保装置正常运行与展开。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架3的顶部两侧均设有末端挡板32,所述末端挡板32上设有多组所述连杆,所述末端挡板32可挡在所述末端传送带31两侧,避免物料飞溅,确保物料落入所述落料斗4中。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刮料仓41内设有刮料板,所述刮料板底部设有斜刮板,可对振捣后的物料层进行刮扫,确保物料层厚度符合施工要求。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支腿15、所述副支腿25、所述支腿底
部均设有万向轮9,便于在所述驱动腿35的带动下移动,保证装置顺利展开。
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控制箱8控制转向电机37、驱动电机361,使驱动轮36转向并前进,在轴承351的支撑下,驱动腿35与驱动架3被驱动轮36带动,驱动架3以副支腿25为轴,从副架2底部向外展开,副支腿25 底端的万向轮9被带动,副架2以主支腿15为轴从主架1底部向外展开,待驱动架3与副架2展开后,将原插于主架1上的主伸缩板14的一端的连杆插在副架2上的卡箍内,将原插于副架2上的副伸缩板24的一端的连杆插在驱动架3上的卡箍内,控制箱启动主电机10、副电机20、末端电机30,主电机 10带动主传送带11,副电机20带动副传送带21,末端电机30带动末端传送带31,将物料倒进入料斗13,落在主传送带11上向副传动带21输送,然后输送至末端传送带上31,在此过程中,主挡板12、副挡板22、末端挡板32在三条传送带两侧,可以避免物料飞溅出传送带,主伸缩板14可在副架2与主机1的连接处对物料进行导向,副伸缩板24可在驱动架3与副架2的连接处对物料进行导向,确保物料输送到位,最后物料被末端传送带31输送至落料斗4内,沿落料斗4落在刮料仓41内,被振捣锤42振捣,然后驱动腿35再此移动时,刮料板将高于施工标准的物料刮下。如此操作,可连续在多个施工位置进行填料。
34.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微处理器采用stm32芯片,用来启停电机,stm32的管脚及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教材或厂商出版的技术手册获得技术启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路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公知常识。
35.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36.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