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型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97258发布日期:2022-05-05 17:5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节水型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水型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常规的反渗透纯水设备设计中,将自来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反渗透膜装置,自来水的利用率一般在50-60%,40-50%的浓水(反渗透浓水)排放作为废水排放,自来水的利用率低,大量的排放的浓水无法处理和无法有效利用,自来水的总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回收再处理反渗透浓水的节水型水处理系统。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水型水处理系统,所述节水型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原水箱、原水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化装置、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和反渗透膜装置,所述原水泵与多介质过滤器之间设有第一止回阀,所述高压泵与所述反渗透膜装置之间设有第二止回阀,所述反渗透膜装置的浓水出口通过回流管与浓水箱连接,所述浓水箱通过管道与浓水泵连接,所述浓水泵通过管道分别与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软化装置连接,所述反渗透膜装置的浓水出口还通过回流管与原水箱或高压泵任意一个连接,或所述反渗透膜装置的浓水出口还通过回流管与原水箱和高压泵同时连接;当反渗透膜装置的浓水出口通过回流管与高压泵连接时,所述高压泵与反渗透膜装置之间还设有第三止回阀。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止回阀与反渗透膜之间设有第一球阀。
6.进一步的,所述反渗透膜装置与原水箱和浓水箱之间设有第二球阀。
7.进一步的,所述浓水泵的出水端设有第四止回阀。
8.进一步的,所述浓水箱和浓水泵之间设有球阀。
9.本实用新型节水型水处理系统将反渗透膜装置排出的浓水回流至原水箱或高压泵,或者同时回流至原水箱和高压泵内,使浓水与自来水混合后继续水处理,减少了浓水的排放,节约了水资源。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节水型水处理系统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节水型水处理系统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原水箱1、原水泵81、多介质过滤器2、活性炭过滤器3、软化装置4、保安过滤器5、高压泵82、反渗透膜装置6以及浓水箱7,所述原水箱1、原水泵81、多介质过滤器2、活性炭过滤器3、软化装置4、保安过滤
器5、高压泵82和反渗透膜装置6依次通过管道连接。
13.所述原水箱1用于储存自来水,起到缓冲和调节水量的作用。所述原水泵81为后续多介质过滤器2提供必须的动力。所述多介质过滤器2对原水进行粗过滤,保证大于50微米的颗粒不进入反渗透系统。所述活性炭过滤器3中的活性炭具有极强的吸附过滤性能,对水中的余氯、异色、异味、有机物、微生物等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降低对反渗透的污染。所述软化装置4去除源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源水硬度,避免在反渗透膜表面结垢堵塞反渗透膜。所述保安过滤器5去除前段来水中粒径大于5μm的颗粒,防止大颗粒物经高压泵82加速后击穿反渗透膜。所述高压泵82用于给反渗透膜组提供足够的进水压力,维持反渗透膜的正常运行。所述反渗透膜装置6用于去除水中的杂质从而得到纯水,所述反渗透膜装置6将如可溶性固体、有机物、胶体物质及细菌等杂质截留,在截流液中浓缩并从浓水中排出。所述反渗透膜装置6可去除原水中98%以上的溶解性固体,99%以上的有机物及胶体,几乎100%的细菌。所述原水泵81和多介质过滤器2之间设有第一止回阀91,防止水倒流。所述高压泵82和反渗透膜装置6之间设有第二止回阀92,防止水倒流。
14.所述反渗透膜装置6的浓水出口通过回流管84分别与浓水箱7、原水箱1以及高压泵82连接;浓水通过回流管84回流至原水箱1以及高压泵82再处理,减少浓水排出,节约了水资源;所述浓水箱7用于存储浓水。将浓水回流至高压泵82还能减少设备的能耗,节能减排。所述浓水箱7通过管道与浓水泵83连接,所述浓水泵83通过管道与多介质过滤器2、活性炭过滤器3和软化装置4连接。所述浓水泵83和浓水箱7之间设有球阀,便于检修浓水泵83。当多介质过滤器2、活性炭过滤器3和软化装置4需要反冲洗时,浓水泵83将浓水泵83入多介质过滤器2、活性炭过滤器3和软化装置4进行反冲洗,可替代用自来水反冲洗,节约了水资源。所述高压泵82和反渗透膜装置6之间设置有第三止回阀93,防止原水流入回流管84内。所述浓水泵83出水端设置有第四止回阀94,防止原水从多介质过滤器2、活性炭过滤器3和软化装置4流入浓水泵8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反渗透膜装置6的浓水出口通过回流管84与原水箱1或高压泵82任意一个连接,根据需求设置。
15.在回流管84道上设有第一球阀95和第二球阀96,所述第一球阀95位于第三止回阀93和高压泵82之间,所述第一球阀95用于调节浓水流入高压泵82的流量,所述第二球阀96用于控制调节浓水流入原水箱1和浓水箱7的流量,通过调节第一球阀95和第二球阀96,能够调节两个流动方向的比例。
1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节水型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原水箱、原水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化装置、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和反渗透膜装置,所述原水泵与多介质过滤器之间设有第一止回阀,所述高压泵与所述反渗透膜装置之间设有第二止回阀,所述反渗透膜装置的浓水出口通过回流管与浓水箱连接,所述浓水箱通过管道与浓水泵连接,所述浓水泵通过管道分别与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软化装置连接,所述反渗透膜装置的浓水出口还通过回流管与原水箱或高压泵任意一个连接,或所述反渗透膜装置的浓水出口还通过回流管与原水箱和高压泵同时连接;当反渗透膜装置的浓水出口通过回流管与高压泵连接时,所述高压泵与反渗透膜装置之间还设有第三止回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止回阀与反渗透膜之间设有第一球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装置与原水箱和浓水箱之间设有第二球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水泵的出水端设有第四止回阀。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水箱和浓水泵之间设有球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水型水处理系统。节水型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原水箱、原水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化装置、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和反渗透膜装置,原水泵与多介质过滤器之间设有第一止回阀,高压泵与反渗透膜装置之间设有第二止回阀,反渗透膜装置的浓水出口通过回流管与浓水箱连接,浓水箱通过管道与浓水泵连接,浓水泵通过管道分别与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软化装置连接,反渗透膜装置还通过回流管与原水箱或高压泵任意一个连接,或反渗透膜装置还通过回流管与原水箱和高压泵同时连接;高压泵与反渗透膜装置之间还设有第三止回阀。本实用新型节水型水处理系统能够回收浓水再处理,节约水资源。节约水资源。节约水资源。


技术研发人员:马兵 李京 李丹 李敏 陈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摩尔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3
技术公布日:2022/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