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氰系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52385发布日期:2022-05-26 04:51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氰系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氰系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高浓度的氰化物来自含氰工业污水,主要有电镀污水、焦炉和高炉的煤气洗涤废水及冷却水、一些化工污水和选矿污水等,其浓度可在1-180mg/l以上。电镀工业是氰化物的主要来源之一,电镀操作使用高浓度氰化物电镀液以使镉、铜和锌等溶解在溶液中,含有氰离子以及金属氰化物络合离子的电镀液随镀件带出时会污染漂洗水,长期大量排放低浓度含氰污水,也可造成大面积地下水污染,而严重威胁供水水源,因此对氰系废水的处理十分有必要,本实用新型则研制了一种氰系废水处理系统,经检索,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氰系废水处理系统,以解决含氰工业污水所带来的严重污染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氰系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收集池、第一氰系ph调节池、氰系初级反应池、第二氰系ph调节池、氰系终级反应池、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及中间水池;所述第一氰系ph调节池连接有naoh投加泵,所述氰系初级反应池、氰系终级反应池均连接有hclo投加泵,所述第二氰系ph调节池连接有h2so4投加泵,所述混凝池连接有pac投加泵,所述絮凝池连接有pam投加泵;所述第一氰系ph调节池、氰系初级反应池、第二氰系ph调节池、氰系终级反应池、混凝池、絮凝池内均设置有搅拌机构。
5.优选的,所述氰系初级反应池包括第一反应池与第二反应池,所述第一反应池连接有hclo投加泵,所述第二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一orp测试仪;所述氰系终级反应池包括第三反应池及第四反应池,所述第三反应池连接有hclo投加泵,所述第四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二orp测试仪。
6.优选的,所述第一反应池与第二反应池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回流管路,所述第三反应池与第四反应池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回流管路。
7.优选的,还包括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浓缩池与沉淀池之间设置有用于输送污泥的污泥泵,所述污泥浓缩池内经浓缩生成的液体回流至收集池内。
8.优选的,所述收集池与中间水池内均设置有超音波液位计。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0.(1)本实用新型采用碱性氯化法对氰系废水进行处理,即向含氰废水中投加氯系氧化剂,将氰化物部分氧化成毒性较低的氰酸盐,并进一步处理使其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氮,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可实现广泛应用。
11.(2)氯系氧化剂与氰化物反应时间较长,为保证处理效率,初级反应与终级反应过程中,均采用两个反应池,其中一个反应池用于实现hclo的投加及初步搅拌反应,另一个反
应池用于实现深度搅拌反应,并实时监测orp值,达标后即可进入下一步处理,若不达标,可通过回流管路回流至上一反应池继续加药,该回流管路只是用于应对偶尔存在的加药不到位的情况,正常情况下,两个反应池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氰系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4.其中:1、收集池,2、第一氰系ph调节池,3、氰系初级反应池,31、第一反应池,32、第二反应池,4、第二氰系ph调节池,5、氰系终级反应池,51、第三反应池,52、第四反应池,6、混凝池,7、絮凝池,8、沉淀池,9、中间水池,10、污泥浓缩池,11、naoh投加泵,12、hclo投加泵,13、第一orp测试仪,14、h2so4投加泵,15、第二orp测试仪,16、pac投加泵,17、pam投加泵,18、第一回流管路,19、第二回流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6.如图1所示,一种氰系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收集池1、第一氰系ph调节池2、氰系初级反应池3、第二氰系ph调节池4、氰系终级反应池5、混凝池6、絮凝池7、沉淀池8及中间水池9,还包括污泥浓缩池10。
17.第一氰系ph调节池2连接有naoh投加泵11,用于将废水的ph值调节至10~11。
18.氰系初级反应池3连接有hclo投加泵12,具体的,氰系初级反应池3包括第一反应池31与第二反应池32,其中第一反应池31连接有hclo投加泵12,用于将废水中的氰化物部分氧化成毒性较低的氰酸盐;第二反应池32内设置有第一orp测试仪13,实时监测经初级反应后的废水orp值是否达标。
19.第二氰系ph调节池4连接有h2so4投加泵14,用于将废水的ph值调节至7~8。
20.氰系终级反应池5连接有第二hclo投加泵12,具体的,氰系终级反应池5包括第三反应池51及第四反应池52,第三反应池51连接有hclo投加泵12,用于将废水中的总氰氧化为氮气和二氧化碳;第四反应池52内设置有第二orp测试仪15,实时监测经终级反应后的废水orp值是否达标。
21.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应池31与第二反应池32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回流管路18,第三反应池51与第四反应池5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回流管路19;当orp值监测不达标后,可回流至上一反应池内继续加药处理。
22.混凝池6连接有pac投加泵16,絮凝池7连接有pam投加泵17,污泥浓缩池10与沉淀池8之间设置有用于输送污泥的污泥泵,污泥浓缩池10内经浓缩生成的液体回流至收集池1内;收集池1与中间水池9内均设置有超音波液位计,用于实时监测液位。
23.由于第一氰系ph调节池2、氰系初级反应池3(第一反应池31与第二反应池32)、第二氰系ph调节池4、氰系终级反应池5(第三反应池51与第四反应池52)、混凝池6、絮凝池7内均需投加药剂,因此内部均设置有搅拌机构,加快反应,提高处理效率。
24.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
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氰系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收集池、第一氰系ph调节池、氰系初级反应池、第二氰系ph调节池、氰系终级反应池、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及中间水池;所述第一氰系ph调节池连接有naoh投加泵,所述氰系初级反应池、氰系终级反应池均连接有hclo投加泵,所述第二氰系ph调节池连接有h2so4投加泵,所述混凝池连接有pac投加泵,所述絮凝池连接有pam投加泵;所述第一氰系ph调节池、氰系初级反应池、第二氰系ph调节池、氰系终级反应池、混凝池、絮凝池内均设置有搅拌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氰系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氰系初级反应池包括第一反应池与第二反应池,所述第一反应池连接有hclo投加泵,所述第二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一orp测试仪;所述氰系终级反应池包括第三反应池及第四反应池,所述第三反应池连接有hclo投加泵,所述第四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二orp测试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氰系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池与第二反应池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回流管路,所述第三反应池与第四反应池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回流管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氰系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浓缩池与沉淀池之间设置有用于输送污泥的污泥泵,所述污泥浓缩池内经浓缩生成的液体回流至收集池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氰系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与中间水池内均设置有超音波液位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氰系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收集池、第一氰系pH调节池、氰系初级反应池、第二氰系pH调节池、氰系终级反应池、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及中间水池;所述第一氰系pH调节池连接有NaOH投加泵,所述氰系初级反应池、氰系终级反应池均连接有HC l O投加泵,所述第二氰系pH调节池连接有H2SO4投加泵,所述混凝池连接有PAC投加泵,所述絮凝池连接有PAM投加泵;本实用新型采用碱性氯化法对氰系废水进行处理,即向含氰废水中投加氯系氧化剂,将氰化物部分氧化成毒性较低的氰酸盐,并进一步处理使其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氮,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可实现广泛应用。可实现广泛应用。可实现广泛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解永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国昆裕重金属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