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及分级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59261发布日期:2022-11-12 01:4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及分级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及分级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近十年来,我国各大湖泊、水库由于水质富营养化引起的蓝藻泛滥而造成的饮用水危机与环境污染,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生态平衡和旅游业、养殖业等多种行业的正常发展。例如,太湖、滇池、巢湖等大型淡水湖泊已达到劣

类水质。蓝藻治理,刻不容缓。
3.控制外源性的和削减内源性的氨氮营养盐,被一致认为是缓解富营养化进程、控制蓝藻水华的根本性措施。当水域已出现了蓝藻,最有效控制其蔓延的方法就是打捞清除,防止其进一步大量繁殖。实践表明,一次有效打捞可以在好几年内控制蓝藻的爆发。在顺风向的湖湾或凹岸处,蓝藻大量聚集、堆积,为打捞蓝藻提供基本条件,组织蓝藻打捞,保障水面不出现大面积蓝藻积聚和腐烂。蓝藻爆发期间厚度达到2~4cm,打捞蓝藻无论是泵吸,还是瓢舀、网舀等,都会含有较多的水,因此往往蓝藻液含水量较高,给运输、处理的数量增大,如何提高蓝藻液的浓度,是蓝藻清理的难点和关键点。目前,在船上打捞,直接将打捞的蓝藻液体放置于船舱内,打捞的蓝藻液含水率在87%左右,蓝藻打捞后装桶运输,或从小桶到大桶,中间无任何提高浓度措施,只是简单的集中,无提纯或提高浓度的措施。传统的蓝藻打捞处置运行费用高,且先期投资大。例如,太湖发生蓝藻期间,在太湖某段岸线新建蓝藻输送管及收集管约28.842km、新建调峰池2座、储藻池3座、一体化提升泵站6座、藻浆储存池提升泵站5座,扩建藻水提纯站一座(处理能力5000吨/天),以及一些配套装置,工程投资近亿元。运行中藻水提纯效果也不理想,运行费用大、工程占地面积大、闲置时间长、浪费大。
4.提纯蓝藻液提高浓度、减少体积,可减少存放场地,减少运费,减轻蓝藻液的二次污染;例如,太湖平均每年就有百万立方米的蓝藻液需相当多池塘等存放场地,流域土地紧缺,最好解决办法是藻水提纯、减少体积。减少或消除藻水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包括产生臭味和有毒气体的污染;蓝藻液下渗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对周围水体的严重二次污染;蓝藻资源化利用必须实施藻水提纯,否则含水率过高无法进行资源化利用;蓝藻液浓度越高,清理越容易,处理成本越低。
5.针对目前打捞蓝藻处理技术中的不足,蓝藻液提高浓度技术需要突破提纯方法,需要在转运中解决问题,减少倒腾,减少工序。因此,亟待蓝藻提高蓝藻浓度技术,使蓝藻处理更加的节能环保同时简便易行。


技术实现要素:

6.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及分级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蓝藻液提高浓度的技术难题。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设置于盛装蓝藻液的桶中,并利用转换采用分级提纯水体上层蓝藻,包括:
8.进液组件,所述进液组件包括进液漏斗、伸缩管以及水平套管,所述进液漏斗包括进液端以及出液端,其中进液端的开口朝上布置于水体液面的靠下位置,所述进液端与水体液面的间距即为进液端浸没高度,所述伸缩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液端通,另一端与水平设置的水平套管相连,所述水体上层蓝藻液经由进液漏斗、伸缩管以及水平套管排出;
9.浮动组件,所述浮动组件包括滑轨、浮块以及连接杆,所述滑轨竖直固定于所述盛装蓝藻液的桶中,浮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且所述浮块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进液漏斗相连。
10.优选的,所述浮块包括钢筋网、泡沫板以及加强筋,其中所述钢筋网包覆所述泡沫板,并在所述钢筋网的外围使用加强筋加固。
11.优选的,所述浮块的一侧固定有滚轮机构,所述浮块通过滚轮机构设置于滑轨上。
1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承接桶,使用上述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所述承接桶包括:
13.承接桶身,所述承接桶身包括桶身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桶身主体的排水阀组件以及承接桶控制阀组件;
14.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所述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的滑轨竖直固定于所述桶身主体的内壁,且所述水平套管与所述承接桶控制阀组件导通;
15.承接桶盖,所述承接桶盖用以封盖承接桶身,且所述承接桶盖上开设有注水口用于注入蓝藻液。
16.优选的,所述承接桶身上还设置有用于观察蓝藻液分层水位高度的观察窗。
17.优选的,所述承接桶控制阀组件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18.优选的,所述承接桶盖上还设置有排气孔。
1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级处理系统,用于分级提高蓝藻液的浓度,所述分级处理系统包括:
20.承接桶;
21.存储桶,所述存储桶包括存储桶主体以及设置于存储桶主体上的存储桶进水阀组件和存储桶控制阀组件,所述存储桶进水阀组件与所述承接桶控制阀组件相连。
22.优选的,所述分级处理系统还包括转换桶,所述转换桶设置于承接桶以及存储桶之间,所述转换桶包括转换桶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转换桶主体上的转换桶进水阀组件、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以及转换桶控制阀组件,所述转换桶进水阀组件与所述承接桶控制阀组件连通,所述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的滑轨竖直固定于所述转换桶主体的内壁上,所述转换桶控制阀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的水平套管和存储桶进水阀组件导通。
2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分级处理系统,其分级步骤及过程包括:
24.将分级处理系统布置于需要清理蓝藻的水面的船上;
25.对蓝藻打捞作业,并将蓝藻与水的混合液从注水口注入承接桶;
26.承接桶中的液面不断升高,浮动组件在滑轨上朝上滑动,并带动进液漏斗上升;
27.打开承接桶控制阀组件,承接桶上层的高浓度蓝藻与水混合液经由进液漏斗、伸
缩管、水平套管以及承接桶控制阀组件排向转换桶或直接接入存储桶,其中排向转换桶的蓝藻与水混合液经过设置于转换桶内的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的二次提纯后再通过转换桶控制阀组件注入存储桶内;
28.待存储桶装满后,关闭存储桶控制阀组件、承接桶控制阀组件和/或转换桶控制阀组件;
29.去除存储桶,并将存储桶搬运至处理地并清空;
30.打开排水阀组件和/或转换桶进水阀组件,将承接桶和/或转换桶底部的水排出;
31.再次接入存储桶并进行蓝藻的打捞;
32.重复上述循环,直至水面蓝藻打捞作业完成。
33.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及分级处理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利用阿基米德原理,低密度的蓝藻始终浮于水面,在使用时将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放置于盛装蓝藻液的桶内,由于进液漏斗与浮块相连,而浮块又滑动设置于滑轨之上,故不论液面如何变化,浮块始终带着进液漏斗位于水体液面的靠下位置,从而使本发明的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持续不断的将始终浮于水面的蓝藻经由进液漏斗、伸缩管以及水平套管排出;承接桶在使用时,将蓝藻和水的混合水体注入承接桶内,设置于承接桶内的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利用与浮块相连的进液漏斗,持续不断的将桶内的蓝藻从水体上层提纯出来,并经由进液漏斗、伸缩管、水平套管以及承接桶控制阀组件排出桶外,同时排水阀组件还能将桶内提纯蓝藻所沉底的水排出;本发明的分级处理系统,将经过承接桶提纯并提高浓度的蓝藻和水的混合液排入转换桶,再次提纯并将提高浓度的蓝藻排入存储桶进行存储,并在存储桶装满之后及时更替空的存储桶,在此过程中,承接桶与存储桶之间形成了连通器,利用连通器原理以及高低液位差,蓝藻液自动从承接桶排入到存储桶中,节省了能源消耗,本发明提高蓝藻液浓度采用的分级处理系统,利用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逐级提纯桶内水体的上层蓝藻,多次对蓝藻和水的混合液提纯,最终注入存储桶存储,同时在存储桶装满后可以及时更换新的存储桶,使得整个蓝藻处理过程简单方便;本发明的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及分级处理系统,通过利用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的进液漏斗浮动的特点以及阿基米德原理,进液漏斗始终保持于水体液面的靠下位置且随水位升降,持续收集低密度始终浮于水面的蓝藻,同时利用连通器原理以及高低液位差持续的将水体的上层蓝藻提纯并排出,使得水体蓝藻的处理更加的节能环保和简便易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体蓝藻处理设备投资高,消耗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34.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示意图;
35.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的进液漏斗示意图;
36.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的浮动组件示意图;
37.图4显示为本发明的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的滚轮机构示意图;
38.图5显示为本发明的承接桶示意图;
39.图6显示为本发明的分级处理系统示意图。
40.元件标号说明
[0041]1ꢀꢀꢀꢀꢀꢀꢀꢀꢀꢀꢀꢀꢀꢀꢀꢀꢀꢀꢀꢀꢀꢀꢀ
进液组件
[0042]
11
ꢀꢀꢀꢀꢀꢀꢀꢀꢀꢀꢀꢀꢀꢀꢀꢀꢀꢀꢀꢀꢀꢀ
进液漏斗
[0043]
111
ꢀꢀꢀꢀꢀꢀꢀꢀꢀꢀꢀꢀꢀꢀꢀꢀꢀꢀꢀꢀꢀ
进液端
[0044]
111a
ꢀꢀꢀꢀꢀꢀꢀꢀꢀꢀꢀꢀꢀꢀꢀꢀꢀꢀꢀꢀ
弧形翻边
[0045]
112
ꢀꢀꢀꢀꢀꢀꢀꢀꢀꢀꢀꢀꢀꢀꢀꢀꢀꢀꢀꢀꢀ
出液端
[0046]
112a
ꢀꢀꢀꢀꢀꢀꢀꢀꢀꢀꢀꢀꢀꢀꢀꢀꢀꢀꢀꢀ
套接管
[0047]
12
ꢀꢀꢀꢀꢀꢀꢀꢀꢀꢀꢀꢀꢀꢀꢀꢀꢀꢀꢀꢀꢀꢀ
伸缩管
[0048]
13
ꢀꢀꢀꢀꢀꢀꢀꢀꢀꢀꢀꢀꢀꢀꢀꢀꢀꢀꢀꢀꢀꢀ
水平套管
[0049]2ꢀꢀꢀꢀꢀꢀꢀꢀꢀꢀꢀꢀꢀꢀꢀꢀꢀꢀꢀꢀꢀꢀꢀ
浮动组件
[0050]
21
ꢀꢀꢀꢀꢀꢀꢀꢀꢀꢀꢀꢀꢀꢀꢀꢀꢀꢀꢀꢀꢀꢀ
滑轨
[0051]
22
ꢀꢀꢀꢀꢀꢀꢀꢀꢀꢀꢀꢀꢀꢀꢀꢀꢀꢀꢀꢀꢀꢀ
浮块
[0052]
221
ꢀꢀꢀꢀꢀꢀꢀꢀꢀꢀꢀꢀꢀꢀꢀꢀꢀꢀꢀꢀꢀ
钢筋网
[0053]
222
ꢀꢀꢀꢀꢀꢀꢀꢀꢀꢀꢀꢀꢀꢀꢀꢀꢀꢀꢀꢀꢀ
泡沫板
[0054]
223
ꢀꢀꢀꢀꢀꢀꢀꢀꢀꢀꢀꢀꢀꢀꢀꢀꢀꢀꢀꢀꢀ
加强筋
[0055]
23
ꢀꢀꢀꢀꢀꢀꢀꢀꢀꢀꢀꢀꢀꢀꢀꢀꢀꢀꢀꢀꢀꢀ
连接杆
[0056]
231
ꢀꢀꢀꢀꢀꢀꢀꢀꢀꢀꢀꢀꢀꢀꢀꢀꢀꢀꢀꢀꢀ
管箍
[0057]
24
ꢀꢀꢀꢀꢀꢀꢀꢀꢀꢀꢀꢀꢀꢀꢀꢀꢀꢀꢀꢀꢀꢀ
滚轮机构
[0058]
241
ꢀꢀꢀꢀꢀꢀꢀꢀꢀꢀꢀꢀꢀꢀꢀꢀꢀꢀꢀꢀꢀ
滚轮组
[0059]
241a
ꢀꢀꢀꢀꢀꢀꢀꢀꢀꢀꢀꢀꢀꢀꢀꢀꢀꢀꢀꢀ
滚轮
[0060]
241b
ꢀꢀꢀꢀꢀꢀꢀꢀꢀꢀꢀꢀꢀꢀꢀꢀꢀꢀꢀꢀ
轮轴
[0061]
242
ꢀꢀꢀꢀꢀꢀꢀꢀꢀꢀꢀꢀꢀꢀꢀꢀꢀꢀꢀꢀꢀ
连接支撑轴
[0062]3ꢀꢀꢀꢀꢀꢀꢀꢀꢀꢀꢀꢀꢀꢀꢀꢀꢀꢀꢀꢀꢀꢀꢀ
承接桶
[0063]
31
ꢀꢀꢀꢀꢀꢀꢀꢀꢀꢀꢀꢀꢀꢀꢀꢀꢀꢀꢀꢀꢀꢀ
承接桶身
[0064]
311
ꢀꢀꢀꢀꢀꢀꢀꢀꢀꢀꢀꢀꢀꢀꢀꢀꢀꢀꢀꢀꢀ
桶身主体
[0065]
312
ꢀꢀꢀꢀꢀꢀꢀꢀꢀꢀꢀꢀꢀꢀꢀꢀꢀꢀꢀꢀꢀ
排水阀组件
[0066]
312a
ꢀꢀꢀꢀꢀꢀꢀꢀꢀꢀꢀꢀꢀꢀꢀꢀꢀꢀꢀꢀ
排水管
[0067]
312b
ꢀꢀꢀꢀꢀꢀꢀꢀꢀꢀꢀꢀꢀꢀꢀꢀꢀꢀꢀꢀ
排水阀
[0068]
313
ꢀꢀꢀꢀꢀꢀꢀꢀꢀꢀꢀꢀꢀꢀꢀꢀꢀꢀꢀꢀꢀ
承接桶控制阀组件
[0069]
313a
ꢀꢀꢀꢀꢀꢀꢀꢀꢀꢀꢀꢀꢀꢀꢀꢀꢀꢀꢀꢀ
承接桶控制管
[0070]
313b
ꢀꢀꢀꢀꢀꢀꢀꢀꢀꢀꢀꢀꢀꢀꢀꢀꢀꢀꢀꢀ
承接桶控制阀
[0071]
314
ꢀꢀꢀꢀꢀꢀꢀꢀꢀꢀꢀꢀꢀꢀꢀꢀꢀꢀꢀꢀꢀ
观察窗
[0072]
32
ꢀꢀꢀꢀꢀꢀꢀꢀꢀꢀꢀꢀꢀꢀꢀꢀꢀꢀꢀꢀꢀꢀ
承接桶盖
[0073]
321
ꢀꢀꢀꢀꢀꢀꢀꢀꢀꢀꢀꢀꢀꢀꢀꢀꢀꢀꢀꢀꢀ
注水口
[0074]
322
ꢀꢀꢀꢀꢀꢀꢀꢀꢀꢀꢀꢀꢀꢀꢀꢀꢀꢀꢀꢀꢀ
排气孔
[0075]
323
ꢀꢀꢀꢀꢀꢀꢀꢀꢀꢀꢀꢀꢀꢀꢀꢀꢀꢀꢀꢀꢀ
吊环
[0076]
33
ꢀꢀꢀꢀꢀꢀꢀꢀꢀꢀꢀꢀꢀꢀꢀꢀꢀꢀꢀꢀꢀꢀ
钢扣
[0077]4ꢀꢀꢀꢀꢀꢀꢀꢀꢀꢀꢀꢀꢀꢀꢀꢀꢀꢀꢀꢀꢀꢀꢀ
转换桶
[0078]
41
ꢀꢀꢀꢀꢀꢀꢀꢀꢀꢀꢀꢀꢀꢀꢀꢀꢀꢀꢀꢀꢀꢀ
转换桶进水阀组件
[0079]
411
ꢀꢀꢀꢀꢀꢀꢀꢀꢀꢀꢀꢀꢀꢀꢀꢀꢀꢀꢀꢀꢀ
转换桶进水管
[0080]
412
ꢀꢀꢀꢀꢀꢀꢀꢀꢀꢀꢀꢀꢀꢀꢀꢀꢀꢀꢀꢀꢀ
转换桶进水阀
[0081]
42
ꢀꢀꢀꢀꢀꢀꢀꢀꢀꢀꢀꢀꢀꢀꢀꢀꢀꢀꢀꢀꢀꢀ
转换桶控制阀组件
[0082]
421
ꢀꢀꢀꢀꢀꢀꢀꢀꢀꢀꢀꢀꢀꢀꢀꢀꢀꢀꢀꢀꢀ
转换桶控制管
[0083]
422
ꢀꢀꢀꢀꢀꢀꢀꢀꢀꢀꢀꢀꢀꢀꢀꢀꢀꢀꢀꢀꢀ
转换桶控制阀
[0084]5ꢀꢀꢀꢀꢀꢀꢀꢀꢀꢀꢀꢀꢀꢀꢀꢀꢀꢀꢀꢀꢀꢀꢀ
存储桶
[0085]
51
ꢀꢀꢀꢀꢀꢀꢀꢀꢀꢀꢀꢀꢀꢀꢀꢀꢀꢀꢀꢀꢀꢀ
存储桶进水阀组件
[0086]
511
ꢀꢀꢀꢀꢀꢀꢀꢀꢀꢀꢀꢀꢀꢀꢀꢀꢀꢀꢀꢀꢀ
存储桶进水管
[0087]
512
ꢀꢀꢀꢀꢀꢀꢀꢀꢀꢀꢀꢀꢀꢀꢀꢀꢀꢀꢀꢀꢀ
存储桶进水阀
[0088]
52
ꢀꢀꢀꢀꢀꢀꢀꢀꢀꢀꢀꢀꢀꢀꢀꢀꢀꢀꢀꢀꢀꢀ
存储桶控制阀组件
[0089]
521
ꢀꢀꢀꢀꢀꢀꢀꢀꢀꢀꢀꢀꢀꢀꢀꢀꢀꢀꢀꢀꢀ
存储桶控制管
[0090]
522
ꢀꢀꢀꢀꢀꢀꢀꢀꢀꢀꢀꢀꢀꢀꢀꢀꢀꢀꢀꢀꢀ
存储桶控制阀
[0091]6ꢀꢀꢀꢀꢀꢀꢀꢀꢀꢀꢀꢀꢀꢀꢀꢀꢀꢀꢀꢀꢀꢀꢀ
连接管
[0092]aꢀꢀꢀꢀꢀꢀꢀꢀꢀꢀꢀꢀꢀꢀꢀꢀꢀꢀꢀꢀꢀꢀꢀ
承接桶动态液位
[0093]bꢀꢀꢀꢀꢀꢀꢀꢀꢀꢀꢀꢀꢀꢀꢀꢀꢀꢀꢀꢀꢀꢀꢀ
承接桶最低液位
[0094]cꢀꢀꢀꢀꢀꢀꢀꢀꢀꢀꢀꢀꢀꢀꢀꢀꢀꢀꢀꢀꢀꢀꢀ
转换桶动态液位
[0095]dꢀꢀꢀꢀꢀꢀꢀꢀꢀꢀꢀꢀꢀꢀꢀꢀꢀꢀꢀꢀꢀꢀꢀ
转换桶最低液位
[0096]hꢀꢀꢀꢀꢀꢀꢀꢀꢀꢀꢀꢀꢀꢀꢀꢀꢀꢀꢀꢀꢀꢀꢀ
进液端浸没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97]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98]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0099]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设置于盛装蓝藻液的桶中,用于提纯水体上层蓝藻,包括:
[0100]
进液组件1,所述进液组件1包括进液漏斗11、伸缩管12以及水平套管13,所述进液漏斗11包括进液端111以及出液端112,其中进液端111的开口朝上布置于桶内液面的靠下位置,所述进液端111与水体液面的间距即为进液端浸没高度h,所述伸缩管12的一端与所述出液端112连通,另一端与水平设置的水平套管13相连,所述水体上层蓝藻经由进液漏斗11、伸缩管12以及水平套管13排出;
[0101]
浮动组件2,所述浮动组件2包括滑轨21、浮块22以及连接杆23,所述滑轨21竖直固定于所述盛装有蓝藻液的桶壁,浮块22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21上,且所述浮块22通过所述连接杆23与所述进液漏斗11相连。
[0102]
本发明的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在使用时,将该装置固定于盛装蓝藻液的桶壁,由于进液漏斗11与浮块22相连,而浮块22又滑动设置于滑轨21之上,故不论液面如何变化,
浮块22始终带着进液漏斗11位于水体液面的靠下位置,从而使本发明的浮动式进液装置持续不断的将水体上层的蓝藻经由进液漏斗11、伸缩管12以及水平套管13排出。
[010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以及图2所示,所述进液漏斗11的进液端111的边沿采用弧形翻边111a结构,进液漏斗11的出液端112采用套接管112a,其中弧形翻边111a的下方形成一个弧形状小驼峰有利于进液端111周围的蓝藻流入进液漏斗11,套接管112a则用于方便连接伸缩管12;且在本实施例中,进液端111采用不锈钢或塑料制作,且进液端111一般低于桶内蓝藻液面50mm~80mm,即进液端浸没高度h,如此保证进液端111的耐腐蚀性以及便于蓝藻流入进液漏斗11;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进液端111的上口直径为伸缩管12直径的三倍,套接管112a的长度大于伸缩管12直径的两倍,如此方便各组件装配;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伸缩管12竖向可伸长可缩短,在浮动组件2的带动下,随液位升降,伸缩管12上端与套接管112a套接并卡紧,下端与水平套管13套接并由卡环扎牢固,伸缩管12可压缩长度为桶内的最高液位和最低液位之差,具有较好的伸缩性,以保证能随液位上升而伸长打开,液位下降慢慢压缩而变短。
[0104]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以及图3所示,所述浮块22包括钢筋网221、泡沫板222以及加强筋223,其中所述钢筋网221包覆所述泡沫板222,并在所述钢筋网221的外围使用加强筋223加固;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泡沫板222为方形块体,可以采用eps泡沫板制作,也可按照钢筋网221的形状,采用eps泡沫板填充。提供浮力的块体,其尺寸应根据所需要的浮力计算确定,尤其在蓝藻液体中,eps泡沫板具有吸水性小、抗腐、防冻、抗氧化、抗紫外线的特点,同时不受海水、化学品、油渍及水生物的侵蚀,无污染不破坏环境且质量轻及机械强度较高,使用寿命至少长达10年以上,除遇强自然力及人为的不当使用,几乎不需花费任何保养和维修费用;钢筋网221由φ3~5
×
φ3~5冷拔热镀锌钢丝组成的网片编织并通过电阻压焊而成;加强筋223为钢筋网221外的环形箍,与钢筋网221连为一体且竖向设置两道。
[0105]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连接杆23的一端与加强筋223固定,另一端设置有管箍231,管箍231套取在套接管112a上卡接,如此进液漏斗11与浮块22的连接在保障强度的同时又便于安装和拆卸。
[0106]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以及图4所示,所述浮块22的底部固定有滚轮机构24,所述浮块22通过滚轮机构24滑动设置于滑轨21上;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滚轮机构24包括滚轮组241以及连接支撑轴242,其中滚轮组241包括两个滚轮241a以及两个滚轮241a共用的轮轴241b,轮轴241b与连接支撑轴242固定,并形成稳定的t形机构;滑轨21包括容置滚轮241a的滑槽,所述滑槽的横截面的外轮廓为在长边中部具有开口的矩形框,其中矩形框用于容置滚轮组241,长边中部的开口用于让连接支撑轴242在滑轨21上行走,如此,滚轮241a于连接支撑轴242两边对称设置,形成双支点,因此不会卡阻,且在本实施例中开口的槽口宽度为连接支撑轴242直径的1.5倍,滚轮241a可采用万向轮,轮轴241b以及连接支撑轴242采用不锈钢制作;再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机构24包括两组,且其上的两个连接支撑轴242分别与两个加强筋223相固定。
[0107]
在本实施例中,滑轨21长度为桶内最高液位与最低液位之差。
[0108]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承接桶3,用于安装上述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所述承接桶3包括:
[0109]
承接桶身31,所述承接桶身31包括桶身主体311以及设置于所述桶身主体311的排水阀组件312以及承接桶控制阀组件313;
[0110]
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其滑轨21竖直固定于所述桶身主体311的内壁,且所述水平套管13与所述承接桶控制阀组件313连通;
[0111]
承接桶盖32,所述承接桶盖32用以封盖承接桶身31,且所述承接桶盖32上开设有注水口321。
[0112]
本发明的承接桶3在使用时,将蓝藻和水的混合水体注入承接桶3内,设置于承接桶3内的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利用与浮块22相连的进液漏斗11,进液漏斗11的进液端111始终位于承接桶动态液位a下方,持续不断的将桶内的浮于表面的蓝藻从水体上层分离出来,并经由进液漏斗11、伸缩管12、水平套管13以及承接桶控制阀组件313排至转换桶,同时排水阀组件312还能将桶内提纯蓝藻所沉底的水排出。
[0113]
在本实施例中,桶可采用塑料制作,且桶的大小应根据打捞方法确定,一般人工打捞时,可采用容积小的桶,而采用泵抽打捞时,则应选择容积大的桶,且桶的容积要大于单泵10s的抽取流量,即桶的容积v=10q

,v为桶的容积,m3,q

为单泵的设计流量,m3/s。进一步的,桶的设计可以是能搬运的移动式,在经常发生蓝藻的水域也可设置成固定式,例如在湖泊下风口的凹岸,可设置固定式混凝土桶,以方便采用泵抽打捞。
[0114]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承接桶盖32与桶身主体311采用钢扣33锁定,且承接桶盖32上设置注水口321、排气孔322以及吊环323;桶身主体311为圆柱形容器,桶身主体311和承接桶盖32均可采用水附着性大的玻璃、有机玻璃或亚克力等材料制作;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排水阀组件312包括连通桶身主体311内腔与外界的排水管312a,所述排水管312a上设置有控制排水管312a流通的排水阀312b;承接桶控制阀组件313包括连通水平套管13与外界的承接桶控制管313a,所述承接桶控制管313a上设置有控制承接桶控制管313a流通的承接桶控制阀313b,且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承接桶设置1~3套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承接桶控制阀组件313相应配套设置,如此便能更为迅速的提纯蓝藻,还有在本实施例中,当通过注水口321朝桶身主体311注入蓝藻液时,所有排水阀312b以及承接桶控制阀313b需关闭;再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接桶身31上的下部还设置有用于观察桶内沉底水位高度的观察窗314,当桶内提纯蓝藻所沉底的水达到设定的承接桶最低液位b时,打开排水阀312b进行排水,腾出桶底部的空间,且此过程可以通过设置于观察窗314的图像采集系统获取并经由控制系统自动完成。
[011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级处理系统,根据需要可采用一级处理或二级处理,所述分级处理系统包括:
[0116]
由承接桶3;
[0117]
存储桶5,所述存储桶5为敞口,包括存储桶5主体以及设置于存储桶5主体上的存储桶进水阀组件51和存储桶控制阀组件52,所述存储桶进水阀组件51与所述承接桶控制阀组件313相连。
[0118]
本发明的分级处理系统采用一级处理时,将经过承接桶3分离并提高浓度的蓝藻和水的混合液排入存储桶5进行存储,并在存储桶5装满之后及时更替空的存储桶5,在此过程中承接桶3和存储桶5之间形成了连通器,利用连通器原理以及高低液位差,蓝藻液自动的从承接桶3排入到存储桶5中,节省了能源消耗。
[0119]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为二级处理,存储桶进水阀组件51包括存储桶进水管511以及设置于所述存储桶进水管511上的存储桶进水阀512;存储桶控制阀组件52包括存储桶控制管521以及设置于所述存储桶控制管521上的存储桶控制阀522。
[012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分级处理系统采用二级处理时还包括转换桶4,所述转换桶4为敞口,设置于承接桶3以及存储桶5之间,所述转换桶4包括转换桶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转换桶主体上的转换桶进水阀组件41、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以及转换桶控制阀组件42,其中转换桶进水阀组件41包括转换桶进水管411以及设置于所述转换桶进水管411上的转换桶进水阀412,转换桶控制阀组件42包括转换桶控制管421以及设置于转换桶控制管421上的转换桶控制阀422,所述转换桶进水管411与所述承接桶控制管313a通过连接管6连通,连接管6的两端分别与转换桶进水管411与所述承接桶控制管313a采用卡件扣紧,且连接管6采用软管;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的滑轨21竖直固定于所述转换桶主体的内壁上,且进液漏斗11的进液端111始终位于转换桶动态液位c下方,所述转换桶控制管4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的水平套管13和存储桶进水管511导通,其中转换桶控制管421与存储桶进水管511之间通过连接管6相连;再进一步的,可以通过在承接桶3、转换桶4以及存储桶5的底部设置垫块,用以调整各个桶的高度,垫块可以采用木头制作,也可以采用硬塑料制作,在上述实施例中,承接桶3、转换桶4及存储桶各桶之间形成了连通器,利用连通器原理以及高低液位差,蓝藻液自动的从承接桶3排入转换桶4再到存储桶5中,节省了能源消耗,且在此过程中,蓝藻液的蓝藻浓度逐渐被提纯,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当转换桶4内提纯蓝藻所沉底的水达到设定的转换桶最低液位d时,打开转换桶进水阀412进行排水。
[0121]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级处理系统,以二级处理为例其使用方法包括:
[0122]
将分级处理系统布置于发生蓝藻的水域的打捞船上;
[0123]
对蓝藻打捞作业,并将蓝藻与水的混合液从注水口321注入承接桶3;
[0124]
承接桶3中的液面不断升高,浮动组件2在滑轨21上向上滑动,并带动进液漏斗11上升;
[0125]
打开承接桶控制阀组件313,承接桶3内上层漂浮的高浓度蓝藻与水混合液经由进液漏斗11、伸缩管12、水平套管13以及承接桶控制阀组件313排向转换桶4,排向转换桶4的蓝藻与水混合液经过设置于转换桶4内的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的二次提纯后再通过存储桶控制阀组件52排入存储桶5内;
[0126]
待存储桶5装满后,关闭存储桶控制阀组件52、承接桶控制阀组件313和/或转换桶控制阀组件42;
[0127]
去除存储桶5,并将存储桶5搬运至处理地并清空;
[0128]
打开排水阀组件312和/或转换桶进水阀组件41,将承接桶3和/或转换桶4底部的水排出;
[0129]
再次接入存储桶5并进行水面蓝藻的打捞;
[0130]
重复上述循环,直至打捞作业完成。
[0131]
本发明的处理方法通过将上述分级处理系统布置于发生蓝藻的水域的船上,利用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分级提纯蓝藻液的上层蓝藻,反复对蓝藻和水的混合液提纯,最终
排入存储桶5存储,同时在存储桶5装满后可以及时更换新的存储桶5,使得整个蓝藻处理过程简单方便。
[0132]
在本实施例中,一般而言,如采用水泵打捞蓝藻一般采用二级处理则需要设置转换桶,人工打捞蓝藻则可以不设置转换桶,现以船上打捞蓝藻作业二级处理为例,具体介绍上述处理方法:
[0133]
(1)在船舱内布置单个承接桶3、单个转换桶4、若干个存储桶5,或船边挂接存储桶5;并采用垫块调整各个桶的高度;
[0134]
(2)使用连通管分别连接承接桶控制管313a和转换桶进水管411、转换桶控制管421和存储桶进水管511,将各桶相互连接,形成连通器;
[0135]
(3)水面打捞蓝藻,将蓝藻和水的混合物从注水口321倒入承接桶3:
[0136]
(4)承接桶3液面不断升高,当承接桶内液面具有一定高度时,打开承接桶控制阀组件313,承接桶3上层漂浮的蓝藻与水混合液经由进液漏斗11、伸缩管12、水平套管13以及承接桶控制阀组件313排向转换桶4,并由设置于转换桶4内的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的二次提纯后再通过转换桶控制管421、连接管6以及存储桶进水管511排入存储桶5内,蓝藻液在转存的过程中,蓝藻液浓度得到提高;
[0137]
(5)当所有存储桶5装满后,停止此次蓝藻打捞;
[0138]
(6)船行至岸边蓝藻处理地,船上保留承接桶3和转换桶4,将存储桶5搬运至处理地并清空;
[0139]
(7)打开排水阀312b以及转换桶进水阀412,将承接桶3、转换桶4沉底的水,排放至船外水中;
[0140]
(8)船上第二次安装存储桶5,再进行蓝藻打捞;
[0141]
(9)重复上述循环,直至打捞作业完成。
[0142]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及分级处理系统通过利用浮动式蓝藻液提纯装置的进液漏斗11浮动的特点以及阿基米德原理,进液漏斗11始终保持于蓝藻液面的靠下位置且随水位升降,持续收集低密度始终浮于水面的蓝藻,同时利用连通器原理以及高低液位差持续的将水体的上层蓝藻提纯并排出,使得水体蓝藻的处理更加的节能环保和简便易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体蓝藻处理设备投资高,消耗高的问题。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143]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