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深层粘性红壤污染原位修复的桩机钻头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754648发布日期:2022-12-31 02: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深层粘性红壤污染原位修复的桩机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钻尖、螺旋切土叶片、中心主轴、切割叶片、喷药孔、钉型搅拌叶片;杆体的底面上设置钻尖;钻尖上缠绕设置螺旋切土叶片;杆体下部内部设置中心主轴;杆体内设置空腔,空腔设置于中主轴上方;空腔侧壁上对称开设喷药孔;杆体上部外侧壁上对称设置钉型搅拌叶片;螺旋切土叶片连续且伸出长度从钻尖向杆体方向逐步增长;螺旋切土叶片与钻尖侧壁相连接处的水平面所成夹角为18
°
~22
°
;螺旋切土叶片上部缠绕设置于中心主轴外侧壁上;切割叶片包括:切割叶片a和切割叶片b,中心主轴上的螺旋切土叶片伸出中心主轴外最长处的相对侧壁上设有一同样长度的切割叶片a;切割叶片a与杆体侧壁连接处的水平面夹角为18
°
~22
°
且等于螺旋切土叶片与钻尖侧壁相连接处的水平面所成夹角;所述钻头适用于含水率为20%~35%、孔隙比为0.5e0~1.5e0,垂直渗透系数2
×
10-7
kvcm/s~1.5
×
10-6
kvcm/s,水平渗透系数1.0
×
10-7
khcm/s~9.8
×
10-7
khcm/s的粘性土壤;切割叶片b设置于螺旋切土叶片与杆体相连接的螺旋方向延长线上;切割叶片b成对设置于杆体两相对侧壁上;喷药孔开设于各切割叶片b旋转方向后方的杆体上,并与空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深层粘性红壤污染原位修复的桩机钻头,其特征在于,钉型搅拌叶片成对设置于喷药孔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深层粘性红壤污染原位修复的桩机钻头,其特征在于,第一钉型叶片组包括:成对设置的钉型叶片;第二钉型叶片组包括:成对设置的钉型叶片;第一钉型叶片组内钉型叶片与第二钉型叶片组内钉型叶片错位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深层粘性红壤污染原位修复的桩机钻头,其特征在于,钉型搅拌叶片包括:第一钉型叶片组和第二钉型叶片组;第一钉型叶片组在第二钉型叶片组所处平面的投影与第二钉型叶片组成90
°
夹角。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深层粘性红壤污染原位修复的桩机钻头,其特征在于,第一钉型叶片组和第二钉型叶片组在垂直方向的间距为5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深层粘性红壤污染原位修复的桩机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法兰连接盘,法兰连接盘设置于杆体顶面外侧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深层粘性红壤污染原位修复的桩机钻头,其特征在于,钻件外侧壁上环绕2圈螺旋切土叶片。8.一种深层粘性红壤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待处理区采用桩机开设多个搅拌孔;桩机上设置具有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结构的钻头;搅拌孔直径为600mm,搅拌孔按梅花型布置,任三部分相交搅拌孔呈正三角形分布;相邻搅拌孔的中心点的横向间距为520mm;相邻列搅拌孔中心点的横向间距为450mm,各相邻搅拌孔相接处于咬合80mm。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修复土壤深度为2~10m。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深层粘性红壤污染原位修复的桩机钻头及其方法,该钻头包括:杆体、钻尖、螺旋切土叶片、中心主轴、切割叶片、喷药孔、钉型搅拌叶片;杆体的底面上设置钻尖;钻尖上缠绕设置螺旋切土叶片;杆体下部内部设置中心主轴;杆体内设置空腔,空腔设置于中主轴上方;空腔侧壁上对称开设喷药孔;杆体上部外侧壁上对称设置钉型搅拌叶片。该钻头可有效解决修复土壤的上下扰动、准确控制不同深度的修复药剂投加量、修复药剂和土壤混合均匀充分等药剂注入和土壤搅拌技术问题及其组合问题,可大大缩短修复工期、提高修复效率,增强修复效果,成效明显。成效明显。成效明显。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红 孔辉 胡飞 徐建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圣清环境监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1
技术公布日:2022/12/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