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55522发布日期:2022-12-14 04:0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瓶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清洗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洗瓶机。


背景技术:

2.在奶制品工厂中,陶瓷瓶是重要的生产容器,在发酵过程、短途中转运输、消毒过程等过程中,用于暂时存放牛奶、酸奶和含乳饮料。
3.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具有残留物的陶瓷瓶,陶瓷瓶能够重复利用,因此会有大量的陶瓷瓶需要清洗,目前洗瓶机主要是对陶瓷瓶的内壁进行清洗,但生产过程中,陶瓷瓶的外壁上也会有一定的残留物。
4.在应用过程中发现:清洗陶瓷瓶内壁后再清洗陶瓷瓶外壁,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对水资源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能同时清洗陶瓷瓶的内壁和外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本技术提供一种洗瓶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洗瓶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洗瓶机,包括机身,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内壁清洗组件,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外壁清洗组件以及与所述机身连通的复用组件;
8.在所述机身底部设置有处理水收集腔和复用水收集腔;
9.所述内壁清洗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复用水收集腔上方的第一内冲洗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处理水收集腔上方的第二内冲洗管;
10.所述外壁清洗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复用水收集腔上方的第一外冲洗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处理水收集腔上方的第二外冲洗管组;
11.所述复用水收集腔、所述第二内冲洗管以及所述第二外冲洗管组分别与所述复用组件连通。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水通过第一内冲洗管对陶瓷瓶的内壁进行二次冲洗,通过第一外冲洗管组对陶瓷瓶的外壁进行二次冲洗,清水滴落到复用水收集腔内成为复用水,复用组件将复用水收集腔内的复用水抽取储存,再输送到第二内冲洗管和第二外冲洗管组,复用水通过第二内冲洗管对陶瓷瓶的内壁进行初次冲洗,复用水通过第二外冲洗管组对陶瓷瓶的外壁进行初次冲洗,从而能同时清洗陶瓷瓶的内壁和外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13.可选的,所述复用组件包括与所述复用水收集腔连通的抽水管,与所述抽水管连通的抽水泵,与所述抽水泵连通的复用储存箱以及与所述复用储存箱连通的输水泵;
14.所述第二内冲洗管和所述第二外冲洗管组分别与所述输水泵连通。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行抽水泵通过抽水管抽取复用水收集腔内的复用水,将复用水储存到复用储存箱内,运行输送泵将复用储存箱内的复用水输送到第二内冲洗管
和第二外冲洗管组,通过第二内冲洗管对陶瓷瓶的内壁进行初次冲洗,通过第二外冲洗管组对陶瓷瓶的外壁进行初次冲洗,对复用水进行重复利用。
16.可选的,在所述复用储存箱上设置有清洗剂存放器,所述清洗剂存放器与所述复用储存箱连通。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清洗剂储存到清洗剂存放器内,通过清洗剂存放器将清洗剂输送到复用水中,复用水对陶瓷瓶进行初次冲洗时效果更好。
18.可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旋转轴,固接在所述旋转轴上的抵接筒,固接在所述抵接筒上的多组限位杆组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一端上的转动电机;
19.所述抵接筒的外壁与陶瓷瓶的瓶底抵接,所述限位杆组能卡固陶瓷瓶的瓶口。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陶瓷瓶的瓶底抵接在抵接筒的外壁上,限位杆组将陶瓷瓶的瓶口卡固,运行转动电机通过旋转轴带动抵接筒旋转,转动电机间歇式运行,使陶瓷瓶间歇式转动,成批的陶瓷瓶能依次对准内壁清洗组件和外壁清洗组件,内壁清洗组件和外壁清洗组件同时对陶瓷瓶的内壁和外壁进行冲洗。
21.可选的,所述第一内冲洗管或所述第二内冲洗管上设置有多个冲水头,所述冲水头朝向所述抵接筒的中心轴线设置;
22.所述第一外冲洗管组或所述第二外冲洗管组包括至少两根外冲洗直管,所述外冲洗直管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头,所述冲水头对应设置在相邻所述喷水头之间。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陶瓷瓶旋转,使陶瓷瓶的瓶口对准冲水头时,喷水头对准陶瓷瓶的外壁,冲洗头对陶瓷瓶的内壁进行冲洗,喷水头对陶瓷瓶的外壁进行冲洗。
24.可选的,还包括用于储存清水的储水箱以及与所述储水箱连通的给水泵;
25.所述第一内冲洗管和所述第一外冲洗管组分别与所述给水泵连通。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清水输送到储水箱内储存起来,运行给水泵将储水箱内的清水输送到第一内冲洗管和第一外冲洗管组,使第一内冲洗管和第一外冲洗管组对陶瓷瓶的内壁和外壁同时进行二次冲洗。
27.可选的,在所述储水箱的顶部设置有箱盖,在所述储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清理排管,在所述清理排管上设置有清理阀。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箱盖能方便地对储水箱的内壁进行清洗,打开清理阀通过清理排管,能方便地排出清洗废水。
29.可选的,还包括与所述处理水收集腔连通的排水泵以及与所述排水泵连通的废水箱。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泵抽取处理水收集腔内的废水,将废水储存到废水箱。
3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2.1.通过设置机身、处理水收集腔、复用水收集腔、内壁清洗组件、第一内冲洗管、第二内冲洗管、外壁清洗组件、第一外冲洗管组、第二外冲洗管组和复用组件,清水通过第一内冲洗管对陶瓷瓶的内壁进行二次冲洗,通过第一外冲洗管组对陶瓷瓶的外壁进行二次冲洗,清水滴落到复用水收集腔内成为复用水,复用组件将复用水收集腔内的复用水抽取储存,再输送到第二内冲洗管和第二外冲洗管组,复用水通过第二内冲洗管对陶瓷瓶的内壁
进行初次冲洗,复用水通过第二外冲洗管组对陶瓷瓶的外壁进行初次冲洗,从而能同时清洗陶瓷瓶的内壁和外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3.2.通过设置固定组件、旋转轴、抵接筒、限位杆组和转动电机,陶瓷瓶的瓶底抵接在抵接筒的外壁上,限位杆组将陶瓷瓶的瓶口卡固,运行转动电机通过旋转轴带动抵接筒旋转,使陶瓷瓶转动,陶瓷瓶能对准内壁清洗组件和外壁清洗组件,同时对陶瓷瓶的内壁和外壁进行冲洗;
34.3.通过设置储水箱、箱盖、清理排管、清理阀和给水泵,将清水输送到储水箱内储存起来,运行给水泵将储水箱内的清水输送到第一内冲洗管和第一外冲洗管组,使第一内冲洗管和第一外冲洗管组对陶瓷瓶的内壁和外壁同时进行二次冲洗,打开箱盖能方便地对储水箱的内壁进行清洗,打开清理阀通过清理排管,能方便地排出清洗废水。
附图说明
3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洗瓶机的结构示意图。
3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机身的结构示意图。
37.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机身的剖面示意图。
39.附图标记说明:1、机身;11、处理水收集腔;12、复用水收集腔;13、查修盖;14、进出口;2、内壁清洗组件;21、第一内冲洗管;22、第二内冲洗管;23、冲水头;3、外壁清洗组件;31、第一外冲洗管组;32、第二外冲洗管组;33、外冲洗直管;34、喷水头;4、复用组件;41、抽水管;42、抽水泵;43、复用储存箱;44、输水泵;45、清洗剂存放器;5、固定组件;51、旋转轴;52、抵接筒;521、抵接槽;53、限位杆组;531、直圆杆;532、异型件;54、转动电机;6、储水箱;61、箱盖;62、清理排管;63、清理阀;7、给水泵;8、排水泵;9、废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40.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4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洗瓶机。参照图1和图2,一种洗瓶机包括机身1,转动设置在机身1内的固定组件5,设置在机身1内的内壁清洗组件2,设置机身1内的外壁清洗组件3,用于提供清水的储水箱6,用于将复用水回收再利用的复用组件4以及用于储存废水的废水箱9。
42.通过固定组件5能将大批量的陶瓷瓶转动设置在机身1上,通过内壁清洗组件2能批量地对陶瓷瓶的内壁进行冲洗,通过内壁清洗组件2能批量地对陶瓷瓶的外壁进行冲洗,储水箱6能储存清水,并为内壁清洗组件2和外壁清洗组件3输送清水,固定组件5在转动过程中,使冲洗陶瓷瓶的清水落到机身1的内底形成复用水,复用组件4能将机身1内的复用水收集,再输送到内壁清洗组件2和外壁清洗组件3进行再次利用,固定组件5转动,使冲洗陶瓷瓶的复用水落到机身1的内底形成废水,废水箱9抽取废水并储存起来。
43.参照图1和图2,机身1呈长方体状,机身1的顶部呈弧形,机身1的内部中空,在机身1的内底上设置有处理水收集腔11和复用水收集腔12,处理水收集腔11和复用水收集腔12沿机身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在机身1的侧面上开设有查修口,在机身1的侧面上铰接有用于盖合查修口的查修盖13,在机身1的端面上开设有进出口14,进出口14与陶瓷瓶适配,进
出口14设置在靠近机身1顶部的位置,通过进出口14能方便地将陶瓷瓶输送到固定组件5上。
44.固定组件5包括转动设置在机身1上的旋转轴51、套设在旋转轴51上的抵接筒52、固接在抵接筒52上的多组限位杆组53以及用于带动旋转轴51的转动电机54,旋转轴51设置在机身1的中部,旋转轴51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机身1的端面上,旋转轴51的另一端穿过机身1的另一端面,转动电机54固接在机身1的端面上,转动电机54的输出轴固接在旋转轴51上,运行转动电机54通过输出轴能带动旋转轴51旋转。
45.参照图2和图3,抵接筒52固接在旋转轴51上,抵接筒52呈圆筒状,在抵接筒52的圆周面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抵接槽521,多个抵接槽521圆周分布在抵接筒52的圆周面上,抵接槽521的槽底是长方形平面,抵接槽521的侧壁向外倾斜设置,使抵接槽521的槽口面积大于抵接槽521的槽底面积。
46.限位杆组53平行设置在抵接槽521的槽口上方,限位杆组53包括至少两根直圆杆531,两根直圆杆531互相平行设置,直圆杆531的两端通过异型件532固接在抵接筒52的圆周面上,异型件532是l型杆,异型件532设置在抵接筒52靠近端面的位置,两根直圆杆531之间的距离与陶瓷瓶的瓶颈适配,使陶瓷瓶放置在抵接槽521内后,陶瓷瓶能卡设在两根直圆杆531之间,一个限位杆组53能同时卡固多个陶瓷瓶。
47.当抵接筒52旋转使抵接槽521的槽口朝向机身1的内顶时,进出口14与该抵接槽521适配,使陶瓷瓶能通过进出口14放置到抵接槽521内,限位杆组53将陶瓷瓶卡固在抵接筒52上,或将陶瓷瓶从抵接槽521内拿出。
48.参照图2和图4,内壁清洗组件2包括固接在机身1端面上的第一内冲洗管21以及固接在机身1端面上与第一内冲洗管21对应设置的第二内冲洗管22,第一内冲洗管21沿机身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复用水收集腔12的上方,第一内冲洗管21设置在抵接筒52的下方,在第一内冲洗管21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垂直设置有多个冲水头23,冲水头23朝向抵接筒52的中心轴线进行设置,相邻冲水头23之间的距离和冲水头23的数量根据抵接槽521内陶瓷瓶进行设置,每个冲水头23对应一个陶瓷瓶,使冲水头23能对陶瓷瓶的内壁进行冲洗。
49.第二内冲洗管22沿机身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处理水收集腔11的上方,在第一内冲洗管21上沿长度方向也间隔垂直设置多个冲水头23,第二内冲洗管22设置在抵接筒52的下方,第二内冲洗管22上的冲水头23与第一内冲洗管21上的冲水头23对应设置,第一内冲洗管21的数量和第二内冲洗管22的数量根据情况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内冲洗管21和第二内冲洗管22均设置有一根。
50.参照图2和图4,外壁清洗组件3包括设置在复用水收集腔12上方的第一外冲洗管组31以及设置在处理水收集腔11上方的第二外冲洗管组32,第一外冲洗管组31或第二外冲洗管组32包括至少两根外冲洗直管33,第一外冲洗管组31与第二外冲洗管组32相对设置,在外冲洗直管33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头34,喷水头34朝向陶瓷瓶的外壁进行设置,每根外冲洗直管33上喷水头34的数量与第一内冲洗管21上冲水头23的数量相同。
5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冲洗管组31或第二外冲洗管组32包括两根外冲洗直管33,第一内冲洗管21或第二内冲洗管22设置在两根外冲洗直管33之间,冲水头23对应设置在相邻两喷水头34之间,使两根外冲洗直管33上的喷水头34分别朝向陶瓷瓶两侧的外壁进行设置。
52.参照图1和图2,复用组件4包括与复用水收集腔12连通的抽水管41、与抽水管41连通的抽水泵42、与抽水泵42连通的复用储存箱43、与复用储存箱43连通的输水泵44以及设置在复用储存箱43上的清洗剂存放器45,第二内冲洗管22和第二外冲洗管组32分别与输水泵44连通。
53.运行抽水泵42通过抽水泵42能将复用水收集腔12内的复用水抽取到复用储存箱43,运行输水泵44能将复用储存箱43内的复用水输送到第二内冲洗管22和第二外冲洗管组32内,通过冲水头23和喷水头34将复用水喷出,对陶瓷瓶进行初次冲洗,通过清洗剂存放器45能将清洗剂添加到复用储存箱43内的复用水中,提高复用水对陶瓷瓶的清洗效果。
54.参照图1和图2,储水箱6呈矩形箱体,储水箱6的顶端设置有敞口,在储水箱6的顶端铰接有用于盖合敞口的箱盖61,在储水箱6靠近敞口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输送清水的输送管,在储水箱6靠近底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清理排管62,在清理排管62上设置有清理阀63,打开清理阀63和箱盖61,便于操作人员对储水箱6的内部进行清理,通过清理排管62能将储水箱6内的清理废水排出。
55.在储水箱6外设置有与储水箱6连通的给水泵7,第一内冲洗管21和第一外冲洗管组31分别与给水泵7连通,通过给水泵7能方便地将储水箱6内的清水输送到第一内冲洗管21和第一外冲洗管组31内,在通过冲水头23和喷水头34将清水喷出,对陶瓷瓶进行二次冲洗。
56.废水箱9呈矩形箱体,在废水箱9外设置有与废水箱9连通的排水泵8,排水泵8与处理水收集腔11连通,运行排水泵8能将处理水收集腔11内的废水抽取到废水箱9内。
5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洗瓶机的实施原理为:将多个陶瓷瓶设置在抵接筒52的抵接槽521内,通过限位杆组53将陶瓷瓶的瓶口卡固,运行转动电机54通过旋转轴51带动抵接筒52进行间歇式旋转,使每个限位杆组53依次对准第二内冲洗管22和第二外冲洗管组32,使陶瓷瓶的瓶口对准冲水头23进行初次内壁清洗,喷水头34对准陶瓷瓶的瓶身进行初次外壁清洗,通过输送管将清水输送到储水箱6内,运行给水泵7将储水箱6内的清水输送到第一内冲洗管21和第一外冲洗管组31,通过冲水头23对陶瓷瓶的内壁进行二次冲洗,通过喷水头34对陶瓷瓶的外壁进行二次冲洗,抵接筒52和限位杆组53带动陶瓷瓶进行间歇式旋转,便于清水滴落到复用水收集腔12成为复用水,便于复用水滴落到处理水收集腔11成为废水,运行抽水泵42通过抽水管41将复用水收集腔12内的复用水抽取输送到复用储存箱43进行储存,运行输水泵44将复用储存箱43内的复用水输送到第一内冲洗管21和第二外冲洗管组32,对复用水进行重复利用,能同时清洗陶瓷瓶的内壁和外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5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