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道除尘除静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94615发布日期:2023-02-28 21:03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道除尘除静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道除尘除静电装置。


背景技术:

2.线路板在大量生产加工之后,需要对线路板进行检测,分拣出合格线路板与不合格线路板。在现有的线路板检测设备中,没有设置除尘与除静电装置,线路板在生产加工及检测之后,表面会出现灰尘与静电的污染与破坏,影响线路板的质量,对后期线路板的使用产生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道除尘除静电装置,可对检测后的线路板依次进行除静电与除尘操作,有效防止静电与灰尘对线路板的污染与破坏,提高线路板的质量,且整个过程效果高。
4.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流道除尘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输送流道机构、架设于输送流道机构上方的一除静电机构、架设于输送流道机构上方的一上除尘机构、及架设于输送流道机构下方的一下除尘机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流道机构包括一中间输送流道、设置于中间输送流道一侧的一第一侧输送流道、设置于中间输送流道另一侧的一第二侧输送流道、及设置于中间输送流道下方的一输送流道驱动组件,其中,该中间输送流道包括一中间输送轨道基座、分别形成于中间输送轨道基座上的第一中间输送轨道与第二中间输送轨道、设置于第一中间输送轨道上的数个第一中间输送滚轮、设置于第二中间输送轨道上的数个第二中间输送滚轮;该第一侧输送流道包括一第一侧输送轨道基座、形成于第一侧输送轨道基座上且与第一中间输送轨道相对应的一第一侧输送轨道、及设置于第一侧输送轨道上的数个第一侧输送滚轮;该第二侧输送流道包括一第二侧输送轨道基座、形成于第二侧输送轨道基座上且与第二中间输送轨道相对应的一第二侧输送轨道、及设置于第二侧输送轨道上的数个第二侧输送滚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流道驱动组件包括一前输送流道驱动结构与一后输送流道驱动结构,其中,该前输送流道驱动结构包括设置于中间输送流道一端下侧的一前输送流道驱动电机、设置于前输送流道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的一前主动轮、设置于中间输送流道另一端下侧的一前从动轮、围设于前主动轮与前从动轮外围的一前传动带、及连接于前传动带的一前输送支撑基座,该前输送支撑基座包括连接于前传动带且位于中间输送轨道基座下方的一前连接板、设置于前连接板上且位于第一中间输送轨道与第一侧输送轨道之间的一第一前输送支撑柱、及设置于前连接板上且位于第二中间输送轨道与第二侧输送轨道之间的一第二前输送支撑柱;该后输送流道驱动结构包括设置于中间输送流道另一端下侧的一后输送流道驱动电机、设置于后输送流道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的一后
主动轮、设置于中间输送流道下侧的一后从动轮、围设于后主动轮与后从动轮外围的一后传动带、设置于中间输送轨道基座一侧的一第一后输送导向链条、设置于中间输送轨道基座另一侧的一第二后输送导向链条、及分别连接于第一后输送导向链条与第二后输送导向链条的一后输送支撑基座,该后输送支撑基座包括连接于后传动带且位于中间输送轨道基座下方的一后连接板、设置于后连接板上且连接于第一后输送导向链条的一第一后输送支撑柱、及设置于后连接板上且连接于第二后输送导向链条的一第二后输送支撑柱。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流道机构还包括连接于第一侧输送流道与第二侧输送流道之间的一侧调驱动组件,该侧调驱动组件包括一侧调驱动电机、设置于侧调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的一侧调主动轮、与第一侧输送流道对应设置的一第一侧调连接座、与第二侧输送流道对应设置的一第二侧调连接座、设置于第一侧调连接座端部的一侧调从动轮、围设于侧调主动轮与侧调从动轮外围的一侧调传动带、连接于侧调从动轮与第二侧调连接座之间的一左右旋丝杆、与第一侧输送流道的第一侧输送轨道基座连接且螺接于左右旋丝杆一端外围的一第一螺纹轴套、与第二侧输送流道的第二侧输送轨道基座连接且螺接于左右旋丝杆另一端外围的一第二螺纹轴套、设置于第一侧输送流道与第二侧输送流道下方的至少两条侧调滑轨、设置于侧调滑轨上且连接于第一侧输送轨道基座与第二侧输送轨道基座的至少一侧调滑块。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静电机构为架设于输送流道机构上方的一离子风机,在该离子风机上形成有朝向输送流道机构的数个离子出风口。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除尘机构包括架设于输送流道机构上方的一上出风板、形成于上出风板内部的一上风腔、设置于上出风板上且连通于上风腔的数个上进风管道、及形成于上出风板上且连通于上风腔的数个上出风口,该数个上出风口朝向输送流道机构设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除尘机构包括架设于输送流道机构下方的一下出风板、形成于下出风板内部的一下风腔、设置于下出风板上且连通于下风腔的数个下进风管道、及形成于下出风板上且连通于下风腔的数个下出风口,该数个下出风口朝向输送流道机构设置。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具有特殊结构设计的输送流道机构、除静电机构、上除尘机构与下除尘机构相结合组成的流道除尘除静电装置,在对检测后的线路板输送的过程中,依次进行除静电与除尘操作,有效防止静电与灰尘对线路板的污染与破坏,提高线路板的质量,且整个过程效果高。
13.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
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17.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流道除尘除静电装置5,包括一输送流道机构51、架设于输送流道机构51上方的一除静电机构52、架设于输送流道机构51上方的一上除尘机构53、及架设于输送流道机构51下方的一下除尘机构54,用于对检测后的线路板依次进行除静电与除尘操作。
1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输送流道机构51包括一中间输送流道511、设置于中间输送流道511一侧的一第一侧输送流道512、设置于中间输送流道511另一侧的一第二侧输送流道513、设置于中间输送流道511下方的一输送流道驱动组件514、及连接于第一侧输送流道512与第二侧输送流道513之间的一侧调驱动组件515。由输送流道驱动组件514提供动力,由第一侧输送流道512与中间输送流道511相结合、由第二侧输送流道513与中间输送流道511相结合,组成两条线路板输送流道用于输送线路板;另外,由侧调驱动组件515提供驱动力,带动第一侧输送流道512与第二侧输送流道513往靠近或远离中间输送流道511方向移动,对第一侧输送流道512与中间输送流道511之间的宽度、及第二侧输送流道513与中间输送流道511之间的宽度进行调节,由此,适应于更多不同尺寸线路板的定位,扩大适用范围。
19.具体的,如图1所示,该中间输送流道511包括一中间输送轨道基座5111、分别形成于中间输送轨道基座5111上的第一中间输送轨道5112与第二中间输送轨道5113、设置于第一中间输送轨道5112上的数个第一中间输送滚轮5114、设置于第二中间输送轨道5113上的数个第二中间输送滚轮5115。该第一侧输送流道512包括一第一侧输送轨道基座5121、形成于第一侧输送轨道基座5121上且与第一中间输送轨道5112相对应的一第一侧输送轨道5122、及设置于第一侧输送轨道5122上的数个第一侧输送滚轮5123。该第二侧输送流道513包括一第二侧输送轨道基座5131、形成于第二侧输送轨道基座5131上且与第二中间输送轨道5113相对应的一第二侧输送轨道5132、及设置于第二侧输送轨道5132上的数个第二侧输送滚轮5133。
20.当线路板放到第一侧输送流道512与第一中间输送轨道5112上,及第二侧输送流道513与第二中间输送轨道5113上时,由第一中间输送轨道5112上的数个第一中间输送滚轮5114与第一侧输送轨道5122上的数个第一侧输送滚轮5123直接接触线路板,由第二中间输送轨道5113上的数个第二中间输送滚轮5115与第二侧输送轨道5132上的数个第二侧输送滚轮5133直接接触线路板,在线路板由输送流道驱动组件514驱动往前移动时,在各输送滚轮的配合下,线路板更平稳的往前移动。
21.具体的,如图2所示,该输送流道驱动组件514包括一前输送流道驱动结构5141与一后输送流道驱动结构5142,其中,该前输送流道驱动结构5141包括设置于中间输送流道511一端下侧的一前输送流道驱动电机51411、设置于前输送流道驱动电机51411的输出端的一前主动轮51412、设置于中间输送流道511另一端下侧的一前从动轮51413、围设于前主动轮51412与前从动轮51413外围的一前传动带51414、及连接于前传动带51414的一前输送支撑基座51415,该前输送支撑基座51415包括连接于前传动带51414且位于中间输送轨道基座5111下方的一前连接板514151、设置于前连接板514151上且位于第一中间输送轨道5112与第一侧输送轨道5122之间的一第一前输送支撑柱514152、及设置于前连接板514151上且位于第二中间输送轨道5113与第二侧输送轨道5132之间的一第二前输送支撑柱
514153,具体的,前连接板514151只连接于环形的前传动带51414的一边。由前输送流道驱动电机51411提供驱动力,前主动轮51412、前从动轮51413与前传动带51414相配合传动,带动前输送支撑基座51415前后移动。在线路板放到第一侧输送流道512与第一中间输送轨道5112上,及第二侧输送流道513与第二中间输送轨道5113上时,就由前输送支撑基座51415直接支撑线路板,由前输送支撑基座51415带动往前输送。
22.具体的,如图2所示,该后输送流道驱动结构5142包括设置于中间输送流道511另一端下侧的一后输送流道驱动电机51421、设置于后输送流道驱动电机51421的输出端的一后主动轮51422、设置于中间输送流道511下侧的一后从动轮51423、围设于后主动轮51422与后从动轮51423外围的一后传动带51424、设置于中间输送轨道基座5111一侧的一第一后输送导向链条51425、设置于中间输送轨道基座5111另一侧的一第二后输送导向链条(图中未示出)、及分别连接于第一后输送导向链条51425与第二后输送导向链条的一后输送支撑基座51427,该后输送支撑基座51427包括连接于后传动带51424且位于中间输送轨道基座5111下方的一后连接板514271、设置于后连接板514271上且连接于第一后输送导向链条51425的一第一后输送支撑柱514272、及设置于后连接板514271上且连接于第二后输送导向链条的一第二后输送支撑柱514273,具体的,后连接板514271只连接于环形的后传动带51424的一边。由后输送流道驱动电机51421提供驱动力,后主动轮51422、后从动轮51423与后传动带51424相配合传动,带动后输送支撑基座51427前后移动。在线路板由前输送流道驱动结构5141带动输送至输送流道机构51后侧时,由后输送支撑基座51427直接支撑线路板,由后输送支撑基座51427带动往前输送。
23.本实施例由前输送流道驱动结构5141与后输送流道驱动结构5142相结合对线路板进行输送,将线路板输送动作分成前后两段,由前输送流道驱动结构5141将线路板输送至后方之后,由后输送流道驱动结构5142接着输送,而此时,前输送流道驱动结构5141往回移动,接着对下一组线路板进行输送,由此,由前输送流道驱动结构5141与后输送流道驱动结构5142相配合,可以显著提高线路板输送效率。
24.具体的,如图2所示,该侧调驱动组件515包括一侧调驱动电机5151、设置于侧调驱动电机5151的输出端的一侧调主动轮5152、与第一侧输送流道512对应设置的一第一侧调连接座5153、与第二侧输送流道513对应设置的一第二侧调连接座(图中未示出)、设置于第一侧调连接座5153端部的一侧调从动轮5155、围设于侧调主动轮5152与侧调从动轮5155外围的一侧调传动带5156、连接于侧调从动轮5155与第二侧调连接座之间的一左右旋丝杆5157、与第一侧输送流道512的第一侧输送轨道基座5121连接且螺接于左右旋丝杆5157一端外围的一第一螺纹轴套5158、及与第二侧输送流道513的第二侧输送轨道基座5131连接且螺接于左右旋丝杆5157另一端外围的一第二螺纹轴套(图中未示出)、设置于第一侧输送流道512与第二侧输送流道513下方的至少两条侧调滑轨5160、设置于侧调滑轨5154上且连接于第一侧输送轨道基座5121与第二侧输送轨道基座5131的至少一侧调滑块5161。由侧调驱动电机5151提供驱动力,并由侧调主动轮5152、侧调从动轮5155与侧调传动带5156配合传动,驱动左右旋丝杆5157转动,以带动第一螺纹轴套5158与第二螺纹轴套在左右旋丝杆5157上以相反的方向横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一侧输送轨道基座5121与第二侧输送轨道基座5131横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一侧输送轨道基座5121与第二侧输送轨道基座5131往靠近或远离中间输送流道511方向移动,对第一侧输送流道512与中间输送流道511之间的宽度、及第
二侧输送流道513与中间输送流道511之间的宽度进行调节,实现合拢或张开,由此,适应于更多不同尺寸线路板的定位,扩大适用范围。
25.具体的,如图1所示,该除静电机构52为架设于输送流道机构51上方的一离子风机521,在该离子风机521上形成有朝向输送流道机构51的数个离子出风口5211。由离子风机521不断的朝输送流道机构51上的线路板吹出电离了空气,达到对线路板进行除静电的目的。
26.具体的,如图1所示,该上除尘机构53包括架设于输送流道机构51上方的一上出风板531、形成于上出风板531内部的一上风腔(图中未示出)、设置于上出风板531上且连通于上风腔的数个上进风管道533、及形成于上出风板531上且连通于上风腔的数个上出风口(图中未示出),该数个上出风口朝向输送流道机构51设置;该下除尘机构54包括架设于输送流道机构51下方的一下出风板541、形成于下出风板541内部的一下风腔(图中未示出)、设置于下出风板541上且连通于下风腔的数个下进风管道(图中未示出)、及形成于下出风板541上且连通于下风腔的数个下出风口544,该数个下出风口544朝向输送流道机构51设置。由上除尘机构53的上出风口与下除尘机构54的下出风口544朝输送流道机构51上的线路板上下表面吹气,达到除尘的目的。
27.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流道除尘除静电装置,是对具体结构进行改进,而对于具体的控制方式,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对于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的前输送流道驱动电机、后输送流道驱动电机、侧调驱动电机、离子风机及其他部件,可以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原理及控制方式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