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浆脱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95564发布日期:2023-03-31 15:3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泥浆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脱水单元(3)和出泥单元(4);底座(1):上安装有外筒(2),所述底座(1)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通孔;脱水单元(3):包含内筒(31)、进浆管(32)、斜齿环一(33)、拱条(34)、横柱(35)、弧条(36)、横筒(37)和拨柱(38),所述内筒(31)的左端中部通过进浆管(32)转动连接在左侧的通孔内,所述内筒(31)的右端中部通过横管转动连接在右侧的通孔内,所述内筒(31)上开设有脱水孔,所述内筒(31)上安装有泥水分离膜,所述斜齿环一(33)安装在内筒(31)的内部左端,所述底座(1)的右端安装有拱条(34),所述横柱(35)的右端连接在拱条(34)的内部右端,所述横柱(35)左端圆盘的圆周安装有三个弧条(36),三个弧条(36)的左端分别滑动连接在内筒(31)的内部左端,所述横筒(37)转动连接在横柱(35)上,所述横筒(37)上安装有拨柱(38);出泥单元(4):安装在内筒(31)的内部右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浆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单元(3)还包含斜齿环二(39)和斜齿轮(310),所述横筒(37)的左端安装有斜齿环二(39),所述斜齿轮(310)的下端通过短竖柱转动连接在上侧弧条(36)的中部,所述斜齿轮(310)分别与斜齿环一(33)和斜齿环二(39)啮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浆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泥单元(4)包含堵环(41)、滑环(42)、弹簧(43)和拉槽(44),所述堵环(41)滑动连接在内筒(31)的内部右端,所述堵环(41)的内部安装有滑环(42),所述弹簧(43)的左端连接在滑环(42)的右端,所述弹簧(43)的右端连接在内筒(31)的内部右端,所述横柱(35)的内部右端开设有柱槽,所述拉槽(44)开设在横柱(35)上且与柱槽的左侧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泥浆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泥单元(4)还包含拉柱(45)和拉环(46),所述拉柱(45)滑动连接在柱槽内,所述拉柱(45)的左端通过三个连条连接有拉环(46),所述连条位于拉槽(44)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浆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轮(5)和动力装置(6),所述进浆管(32)上安装有从轮(5),所述动力装置(6)安装在底座(1)的左端,所述动力装置(6)通过传动带与从轮(5)传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浆脱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料锥筒(7),所述底座(1)的下端中部安装有出料锥筒(7),所述出料锥筒(7)与外筒(2)相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泥浆脱水处理装置,涉及泥浆脱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脱水单元和出泥单元;底座上安装有外筒,底座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通孔;脱水单元包含内筒、进浆管、斜齿环一、拱条、横柱、弧条、横筒和拨柱,内筒的左端中部通过进浆管转动连接在左侧的通孔内,内筒的右端中部通过横管转动连接在右侧的通孔内,内筒上开设有脱水孔,该泥浆脱水处理装置,在内筒转动离心作用时,可同步使横筒上的拨柱反向转动,将泥浆充分打散,可快速的将泥浆中的水分分离出,脱水效率更高,当脱水完成后,右拉拉柱即可打开内筒右侧的口,利用内筒内部左高右低,可快速的将含水量较低的泥土排出,安全性更高。安全性更高。安全性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张居亮 张振利 武星灿 金志平 景亚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大张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3/3/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