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多极、强场磁化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7117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态、多极、强场磁化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化管,它是一种适用于各种饮用容器的动态、多极、强场磁化管。
科学家们在实验中发现,液体动态磁化的磁化效率比液体静态磁化的磁化效率高,效果好。而且生物效应显著。因此在医学上或其他领域中实验所用的磁化水是以动态方式产生的。
现有的磁化容器,其两异性极之间距离较大。由于场强与距离成反比,因此现有磁化容器受距离的限制磁场强度不高、生物效应低。磁化容器的磁化区中心磁场磁感应强度小,使得许多磁化容器须将液体静置于容器中数分钟方可磁化,但磁化效率太低。
再者饮用者携带现有的磁化容器很不方便、体积大、易碎,而且造价高、工艺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液体动态磁化的磁化效率和提高其生物效应。使饮用者携带方便,并能与各种饮用容器及水龙头配合使用,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体内的疾病,减少消费者不必要的经费支出。
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动态、多极、强场磁化管。它包括吸管、磁块(至少3对)、挂夹。
所述的动态、多极、强场磁化管,其磁场区液体流过的通道截面为矩形或扁园形,使两异性极之间距离最小(两异性极距离为4~6毫米)。由于场强与两磁极距离平方成反比,因此所述动态、多极、强场磁化管的磁场强度能极大的增强,当液体流过所述吸管时就形成了动态强场磁化过程,大大提高了其生物效应。
所述挂夹使磁化管放入容器中不易摆动。
所述的3对以上磁块两队排列方式为相对于吸管中心轴线垂直方向,相邻两极为异极性排列;相对于吸管中心轴线平行方向相邻两极为同极性排列。压缩两同极性磁块距离(0.5~1毫米)。在液体通道中形成多极高强磁场带。用3对以上的磁块沿吸管中心轴线排列,增加了磁化区域。
所述的磁化管体积小,若改变出入水口型式为螺纹接头能与气压瓶出水管、矿泉壶、保温桶及水龙头的出口配套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所述动态、多极、强场磁化管的磁化区不仅有均匀强磁场区(这是因为两异性极距离很小的原因,两异性极距离只有4~6毫米,包括2层隔层),而且还有高强磁场带。液体通过较长的磁化区被充分磁化。因此磁化效率高,并且磁化后的液体能直接吸入饮用者口中。
所述动态、多极、强场磁化管比现有磁化容器的磁化区中心磁场磁感应强度高,结构更简单。它能和各种饮用容器配合配套使用,又能贴附在容器内壁上。其工艺要求不高,只需一般工厂或乡镇企业就能在短期内迅速大批量生产。使饮用者在卫生、经济、使用方面获得很大利益,并能使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
结合附图对所述动态、多极、强场磁化管的具体结构说明如下


图1、2、3、4为动态、多极、强场磁化管正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
图5为动态、多极、强场磁化管的剖面图。
图6为动态、多极、强场磁化管A-A剖面图。
图7为磁块排列方式正视图。
图8、9为动态、多极、强场磁化管配套头的主视图、右视图。
图10、11为动态、多极、强场磁化管与水龙头、气压瓶配套图。
结构一1.吸管3内腔(即磁场区液体流过通道)垂直距离为1-4毫米,平行距离为10-15毫米、截面为矩形或扁园形。
2.动态、多极、强场磁化管通过
图1、2、3、4、5的具体结构完成的,其中挂夹1、磁块2、吸管3。
3.如附图7所示磁极排列方式为相对于吸管3中心轴线垂直方向,相邻两极为异性排列;相对于吸管3中心轴线平行方向,相邻两极为同极性排列。
结构二将吸管3入水端口改为如附图8、9形式,可用于保温气压瓶、保温桶、矿泉壶、水龙头。见附
图10、11。
所述动态、多极强场磁化管的制造可采用如下方法以附图5为例吸管3、挂夹1用无毒、无味、在高温液体中不易变形的塑料制造、也可用其他无毒、无味的非导磁材料制造。磁块2用永久磁铁制造。
权利要求1.一种动态、多极、强场磁化管,其特征在于液体通过一个两异性极距离只有4~6毫米的多极的较长的强磁场区进行动态磁化,包括至少3对磁块(2),还包括吸管(3)和挂夹(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多极、强场磁化管,其特征在于磁场区液体流过通道截面为矩形或扁园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多极、强场磁化管,其特征在于磁场区液体流过通道截面垂直高度为1-4毫米,平行宽度为10-1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多极、强场磁化管,其特征在于3对以上的磁块两极排列方式为相对于吸管中心轴线垂直方向、相邻两极为异极性排列;相对于吸管中心轴平行方向相邻两极为同极性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多极、强场磁化管,其特征在于改变吸管入水端口形式能与保温气压瓶、保温桶、矿泉壶、水龙头配套使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各种饮用容器的动态、多极、强场磁化管。
它是由吸管、磁块和挂夹组成的。其原理是液体通过较长的高强磁场区进行动态磁化。因此,磁化效率高,生物效应好,能与各种饮用容器及水龙头配套使用。
文档编号C02F1/48GK2152794SQ9320062
公开日1994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19日
发明者乌明韫 申请人:乌明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