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地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8730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埋地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以生物接触氧化法为主的埋地污水处理装置,适用于污水排除与处理市政设施不完备的城市边缘及远郊地区。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很快,有相当一部分建筑分散于城市边缘或远郊地区,远离城市污水系统,将这些分散建筑的污水集中处理,要修建长距离的污水干线和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投资巨大,难以近期实现,所以这些地区常规污水处理方式无法适用。污水处理装置做为市政排水设施的一种补充方式应运而生。它主要由工厂预制,现场安装完成,对污水分散就地处理,不污染周围环境。污水处理装置主要处理方法都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吸附、降解,使污水得以净化。污水处理装置安装形式主要有地上式和埋地式。埋地式不占空间,隐蔽,无噪音。制造埋地污水处理装置的材料主要有钢板和玻璃钢两类,普遍存在成本高、腐蚀快、使用年限短的缺点,部分原料还需进口,造价很高,难以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改进建造材质、处理工艺、安装组建方法的埋地污水处理装置,它适用于污水系统不完备的地区,能有效解决目前埋地污水处理装置普遍存在的缺陷,适合我国的经济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利用专业制管厂生产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圆管、方涵作为埋地污水处理装置的主体材料,按市政要求打接口连接,组成埋地污水处理装置的主体,再用隔板将其隔成若干个反应室,主要由曝气接触反应室、沉淀室、消毒室、污泥室组成。曝气接触反应室分一、二、三级,容积比为3∶2∶2,保证污水在此停留时间4小时以上,水下射流曝气,布气管布置在底部,按污水负荷的大小在每级反应室内布置半软性填料,控制各级填料的填充率,排列纵横间距,使其与微生物负荷相适应,每级填料上附着的微生物都处于专性培养驯化状态。沉淀室内与水平成60°放置∮50毫米规格的斜管填料,直角三角堰集水,排入消毒室。沉淀污泥由污泥泵提升排入污泥室,污泥厌氧消化,上清液回流至曝气接触反应室前端。消毒室内装有管式消毒器,用固体氯片接触消毒,杀灭细菌,洁净水排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在于水下射流曝气装置由水射器、潜水泵、布气管及自动耦合装置组成,自动耦合装置使用特制底座,水泵沿导轨下滑,到达底座出水口位置,通过泵自重,自动耦合密封,维修时可随时沿导轨提起水泵,无需维修人员进入装置内部,方便、安全、迅速。布气管用ABS塑料管根据设计要求锯切、粘接,在其上向下45°交错开∮15毫米的布气孔,间距150~200毫米。
本实用新型结合市政特点,作为市政设施的补充方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组装简便,周期短。利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圆管、方涵作为埋地污水处理装置的主体,填料、曝气装置、布气管、隔板等内部组件预先在工厂加工装配完备,吊装现场后联接即可。
2、成本造价低。利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圆管、方涵,节省了污水处理装置的主体材料费及加工费,成本比钢结构降低30%左右。
3、适应性广。预制钢筋混凝土圆管、方涵规格齐全,可根据不同处理水量和水质组装成不同型号类型的埋地污水处理装置。
4、耐腐蚀,使用寿命长,不占空间,无噪音污染。
5、结构强度高,抗震性好。埋地污水处理装置可直接埋设于车行道下面。
6、运行管理简单。埋地污水处理装置的所有电气设备的控制集中到一个总盘控制,同时自耦装置使日常检修容易,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污水经本装置处理后,生化需氧量(BOD)小于20毫克/升,悬浮物(SS)小于30毫克/升,化学需氧量(COD)小于60毫克/升,氨氮小于15毫克/升,均达到国家二级处理污水排放标准;与同类型装置相比,安装组建简便,处理效率高,操作和日常维修方便,造价低,适应我国的经济状况。
说明附图如下图1为埋地污水处理装置流程图图2为隔板装配侧视图图3为隔板装配剖面图图中所示1-水射器 2-空气管 3-预制钢筋混凝土圆管、方涵4-上清液回流管 5-盖板 6-直角三角堰集水槽7-管式消毒器 8-潜水泵 9-自动耦合装置10-ABS塑料布气管 11-隔板 12-半软性填料13-污泥泵14-斜管填料 15-固定螺栓16-管卡 17-联接管结合
实例如下埋地污水处理装置安装在化粪池的下游,根据需要配合调节池使用,主要工艺流程如下污水流入曝气接触反应室,反应室用隔板(11)隔成三个小室,小室内放置半软性填料(12),安装由水射器(1)、空气管(2)、潜水泵(8)、自动耦合装置(9)组成的水下射流曝气装置,ABS塑料布气管(10)布置在底部,距底30厘米。污水以一定的速度流经填料,分布在填料上的微生物吸附、降解有机污染物。从曝气接触反应室流出的夹带着老化生物膜的混合液进入沉淀室的底部,水流沿斜管填料(14)向上流,沉淀污泥沿斜管下滑沉入室底,用污泥泵(13)提升排入污泥室内。澄清水由直角三角堰集水槽(6)汇集排入消毒室,通过管式消毒器(7)使污水与氯片接触杀灭细菌,洁净水排出装置。污泥室内污泥厌氧消化,上清液通过上清液回流管(4)回流至曝气接触反应室前端。
权利要求1.一种埋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利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圆管、方涵作为主体材料,用隔板分隔成曝气接触反应室、沉淀室、消毒室和污泥室,曝气接触反应室内装填半软性填料,并安装带自动耦合的水下射流曝气装置,沉淀室内装填斜管填料,消毒室内设管式消毒器,氯片接触消毒灭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埋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曝气布气管采用了强度高、耐腐蚀的ABS塑料管,根据设计尺寸锯割粘接,向下45°交错开∮15毫米的小孔,间距150~200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埋地污水处理装置,适用于污水排除与处理市政设施不完备的城市边缘及远效地区,结合市政特点,利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圆管、方涵作为埋地污水处理装置的主体材料,根据不同处理水量和水质,安装组建成不同型号类型的处理装置。改进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选用半软性填料及带自动耦合装置的水下射流曝气装置,提高处理效率,简便了日常维护检修工作,具有组装简单安全,造价低,噪音低,使用寿命长的特点,经本装置处理的污水均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文档编号C02F3/02GK2270046SQ9624188
公开日1997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8日
发明者周晨光, 赵军 申请人:北京市四方市政技术开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