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水净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1991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水净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由于近海渔业资源日益萎缩,从事近海渔业捕捞的渔民出海时间逐渐增大,经常会遇到携带饮用淡水量不够的问题。因此,研发一种满足近海渔民工作需求的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十分必要。目前海水淡化、饮用水净化装置设计主要采用膜滤、活性炭吸附、光催化氧化等技术。其中,运用活性炭吸附技术增加了装置的重量,携带困难;运用膜滤技术,清洗比较困难;运用光催化氧化技术成本较高,工作环境要求比较苛刻。本发明介绍了一种便携式水净化装置,它运用离心、电离吸附和渗透三种技术来实现海水淡化和饮用水的净化。该装置不仅可解决现有海水淡化、饮用水净化装置体积大、携带困难的问题,而且三种技术综合运用,可减轻渗透膜负担,延长膜实用寿命,同时该装置操作简单。该方法为海水淡化和饮用水净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0003]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户外探险、旅游的兴趣日益高涨。获得干净清洁的饮用水是户外探险和旅游安全保障的关键一环。携带大量自备饮用水外出探险、旅游不现实也不可能,直接取用并净化户外水源是最可行的途径。本发明也可通过离心、电离吸附和渗透三种技术净化户外水源,保障饮用水的安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用于海水淡化,也能适用于户外饮用水自制的便携式水净化装置。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外壳、进水管8、进水盘14、转鼓15、过滤筒16、和净化水出水管9,转鼓15布置在外壳中并与电机10的转轴固接,转鼓15内设置有上端与凸台18刚性连接、下端与进水盘14连接的过滤筒16,过滤筒16中央设置有伸出外壳的净化水出水管9,净化水出水管9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根进水管8,进水管8穿过滤筒16内部从进水口 24进入进水盘14,进水盘14与过滤筒16上均设置有漏孔。
[0006]所述外壳包括凸台式壳体4、凸形封头式顶盖6、圆柱式底座3和底板1,顶盖6通过螺纹连接布置在壳体4上方,顶盖6内通过螺栓固定有凸台18;壳体4下方采用嵌套连接底座3,其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底座3下通过螺栓11安装有底板1,壳体4侧面安装有工字型中空手柄5。
[0007]底座3两侧对称布置有两根排水管2,管口前端穿过底座3侧壁,且与底板I保持水平。
[0008]两根进水管8分别对称布置在顶盖6两端,并穿过滤筒16内部从进水口 24进入进水盘14 ;进水盘14通过螺纹与过滤筒16相连,且进水盘14底部以及四周沿轴向均开设有2排以上规则的漏孔22,每排漏孔不少于8个;进水阀7安装在进水管8的前端以控制进水量和进水速度。
[0009]所述进水盘14内部设置有板框式超滤膜21呈层状铺设;挡板20布置在进水盘入口处,其上开有两个进水口 24 ;进水管8通过进水口 24进入进水盘14。
[0010]过滤筒16四周筒壁上沿轴向开设有10排以上规则排布的漏孔19,且每排漏孔不少于8个;过滤筒16内壁上黏附有阴离子交换膜17,以隔离取用水中游离的阴离子。
[0011 ] 所述转鼓15底面中部向内凹陷,在该底面凹陷处安装电源电池23,过滤筒16和转鼓15壁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其中正极导线经由中空手柄5 —端进入从另一端穿出。
[0012]所述转鼓15、过滤筒16、阴离子交换膜17内部中空。
[0013]净化水出水管9经由顶盖6正中心位置进入,并延伸至过滤筒内部,且末端与壳体4底部保持预定的距离。
[0014]电机10安置在底座3里面,电机10转轴通过连接套13与壳体4直接相连,并且连接套与转轴之间装有密封圈12。
[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它不仅能够适用于高浓度的海水淡化,同时还能适应户外饮用水自制,更重要的是该装置运用离心、电离吸附、渗透三种技术来实现海水淡化和饮用水净化,为海水淡化和饮用水净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并且该装置不仅解决现有海水淡化、饮用水净化装置体积大、携带困难的问题,而且三种技术综合运用,可减轻渗透膜的负担,延长膜使用寿命。它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清洗方便、便于携带,可望解决近海渔民海上作业的淡水补充问题,也能解决游客或探险者在户外携带饮用水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主视图。
[0017]图2是本发明左视图。
[0018]图3是本发明外形装配图。
[0019]图4是本发明工作流程图。
[0020]图5是转鼓内液体回转表面图。
[0021]图中:1-底板,2-排水管,3-底座,4-壳体,5-手柄,6-顶盖,7-进水阀,8-进水管,9-出水管,10-电机,11-螺栓,12-密封圈,13-连接套,14-进水盘,15-转鼓,16-过滤筒,17-阴离子交换膜,18-凸台,19-过滤筒漏孔,20-挡板,21-板框式超滤膜,22-进水盘漏孔,23-电源电池,24-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1,本发明包括外壳、进水管8、进水盘14、转鼓15、过滤筒16、和净化水出水管9,转鼓15布置在外壳中并与电机10的转轴固接,转鼓15内设置有上端与凸台18刚性连接、下端与进水盘14连接的过滤筒16,过滤筒16中央设置有伸出外壳的净化水出水管9,净化水出水管9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根进水管8,进水管8穿过滤筒16内部从进水口 24进入进水盘14,进水盘14与过滤筒16上均设置有漏孔,参阅图1至图5。
[0024]实施例2,所述外壳包括凸台式壳体4、凸形封头式顶盖6、圆柱式底座3和底板1,顶盖6通过螺纹连接布置在壳体4上方,顶盖6内通过螺栓固定有凸台18 ;壳体4下方采用嵌套连接底座3,其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底座3下通过螺栓11安装有底板1,方便拆卸,壳体4侧面安装有工字型中空手柄5。参阅图1至图5,其余同实施I。
[0025]实施例3,底座3两侧对称布置有两根排水管2,管口前端穿过底座3侧壁,且与底板I保持水平。运用虹吸原理,将净化水中的饮用水取出即为所用,废水则随着排水管排除。参阅图1至图5,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0026]实施例4,两根进水管8分别对称布置在顶盖6两端,并穿过滤筒16内部从进水口24进入进水盘14 ;进水盘14通过螺纹与过滤筒16相连,且进水盘14底部以及四周沿轴向均开设有2排以上规则的漏孔22,每排漏孔不少于8个,水在自重作用下经由进水管2、进水盘14、漏孔22进入转鼓内;进水阀7安装在进水管8的前端以控制进水量和进水速度。参阅图1至图5,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