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硅藻土悬浮床分离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552856阅读:来源:国知局
以呈从外导流筒3向筒体7辐射的辐射状以提高清水流出的效率。在外导流筒的下部设有裙板,裙板的倾角为75°。裙板的倾斜方向与锥体的倾斜方面相反。裙板与锥体之间留有供污水通过的通道。
[0018]在壳体内的中央部位设有上下两端开口的内导流筒2,所述内导流筒2的上半部位于外导流筒3内部,内导流筒2通过支撑筋18与外导流筒3相连;内导流筒2的上部开口位于外导流筒3的上端面之下,内导流筒2的下半部从内导流筒2下端和锥体I的下端伸出,内导流筒2的下部开口位于混合进料筒内。
[0019]在锥体I的中部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以导出污泥的污泥回流泵12,各污泥回流泵12与锥体I的连通位置位于锥体I的中部,该连通位置优选高于外导流筒或裙板的下端面。
[0020]在锥体I的底部设有用以混合和进料的混合进料筒,该混合进料筒为壳体的一部分。混合进料筒内即与锥体内部相通,又与内导流筒2内部相通。混合进料筒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水管16,放空管21及检修孔20 ;在内导流筒2和混合进料箱内设有与搅拌电机9相连接的搅拌轴4,搅拌轴上端与搅拌电机10相连,下端与底座22相连;在所述搅拌轴4上装有一个或多个用于混合或提升的搅拌装置;例如在混合进料箱内的搅拌轴上装有螺旋桨叶15,在内导流筒内下端的搅拌轴上装有提升桨叶14。
[0021]采用上述结构时,生物硅藻土与污水同时经水泵高压进入进水管16,经螺旋桨叶15高效混合后,经提升桨叶14提升至内导流筒2内,在内导流内2及内外导流桶之间进行相应稳定的物化、絮凝反应,随后,污水进入沉降区(外导流筒与锥体之间),沉降区的污水继续进行絮凝,在沉降区上方,生物硅藻土在上升流速和比重的控制下会形成悬浮床,污水经过悬浮床过滤后继续上升,经集水槽8导出后从设在壳体上部的排水管17排放。
[0022]本发明通过投加生物硅藻土,可对污水起到高效絮凝、过滤作用。本发明兼具机械澄清池和水力澄清池的池型优点,相比于传统的澄清池,具有投药量小,絮凝速度快,沉降性能好的特点;此外,使用生物硅藻土,还可在装置中形成过滤层,对污水进行进一步过滤作用,污染物可得到进一步的去除。本发明安装于传统生化系统后可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处理水可达回用标准;若污泥回流至生化系统,可提高生化系统的处理效果,进一步提高净水效率。
[0023]虽然在这里通过某个或某些特殊配置描述和阐明本发明,然而其目的并不在于限制所述细节,因为可能在专利要求范围内有各种修改和结构变更,并不偏离发明精神。
[0024]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主权项】
1.一种生物硅藻土悬浮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6),所述壳体(6)的上部为筒体(7),下部为锥体(I ),在所述锥体(I)的下端口处设有与锥体内部相连通的混合进料筒;在壳体内部设有上下端开口的外导流筒(3),在所述外导流筒(3)上部与所述筒体(7)上部之间设有导出清水的集水槽(8)或者在筒体(7)上部设有导出清水的溢流口,所述外导流筒(3)的下端位于所述锥体(I)内部;在所述壳体内设有上下两端开口的内导流筒(2),所述内导流筒(2)的上半部位于外导流筒(3)内部且内导流筒(2)的上部开口位于外导流筒(3)的上端面之下,所述内导流筒(2)的下部开口位于锥体下端或混合进料筒内;在所述锥体(I)的中部设有导出污泥的污泥回流泵(12);在所述混合进料筒上设有进水管(16);在所述内导流筒(2)和混合进料筒内设有与搅拌电机(9)相连接的搅拌轴(4),在所述搅拌轴(4 )上装有一个或多个用于混合或提升的搅拌浆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硅藻土悬浮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导流筒(3)的下部设有裙板(5),裙板(5)的倾角为60°?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硅藻土悬浮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进料筒内的搅拌轴(4)上装有螺旋桨叶(15),在所述内导流筒(2)内下端的搅拌轴(4)上装有提升桨叶(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硅藻土悬浮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电机(9)通过连接装置固定安装在筒体(7)的上部或锥体(I)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硅藻土悬浮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流筒(3)的上端开口位置高于所述集水槽(8)或者筒体(7)上的溢流口,所述集水槽(8)或溢流口与排水管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硅藻土悬浮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流筒(2)竖直设在所述壳体(6)的中轴位置,内导流筒(2)通过连接装置与外导流筒(3)或锥体(I)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硅藻土悬浮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流筒(3)竖直设在所述壳体(6)的中轴位置,外导流筒(3)通过连接装置与筒体(7)或锥体(I)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硅藻土悬浮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进料筒上设有放空管(21)和检修孔(20);所述进水管(16)与混合进料筒的侧壁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硅藻土悬浮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3)上部与所述筒体(7)上部之间的集水槽(8)呈辐射状,所述集水槽与排水管(17)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硅藻土悬浮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裙板(5)与锥体(I)之间留有供污水通过的通道;所述污泥回流泵(12)与锥体(I)的连通位置高于所述外导流筒(3)或裙板(5)的下端面。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硅藻土悬浮床分离装置,其包括壳体,壳体的上部为筒体,下部为锥体,在锥体的下端口处设有混合进料筒;在壳体内部设有上下端开口的外导流筒,外导流筒的下端位于锥体内部;在壳体内设有上下两端开口的内导流筒,内导流筒的下部开口位于混合进料筒内;在锥体的中部设有导出污泥的污泥回流泵;在混合进料筒上设有进水管;在内导流筒和混合进料筒内设有与搅拌电机相连接的搅拌轴,在搅拌轴上装有一个或多个用于混合或提升的搅拌浆叶。本发明设备简单、占地小、可根据不同地区水量大小随意调整,且无需建设沉淀段、与传统生化工艺相结合,可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提高污水的净化效率。
【IPC分类】C02F1-00, C02F1-52
【公开号】CN104876313
【申请号】CN201510279902
【发明人】蔺嘉梅, 吴效祥, 庄耀, 郭燕
【申请人】江苏省嘉庆水务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