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氮污水回收处理方法_2

文档序号:9720240阅读:来源:国知局
施例1采用的生物反应装置的体积为0. 2~0. 24m3,分别为填装体 积百分率60 %的球型多孔性塑料载体,填装体积百分率30 %的扇型多孔性泡绵载体加上 体积百分率30%的球型多孔性塑料载体,以并联方式同时进水。进水水样为污水处理厂经 二级生物处理后之放流水(含氮污水)。
[0040] 表1.实施例1使用的生物载体特性 [0041 ]
[0042] 如图2所示,进水依次经生物处理装置21及介质过滤装置22后,直接进入第一储 槽23后作为再生用水。进水铵浓度为15mg/L,水力停留时间为30分钟,以空气曝气与上流 式流体造成载体流体化床方式,控制生物反应装置溶氧2~8mg/L。
[0043] 参阅图4,其显示实施例1的铵去除体积负荷结果。图4的结果显示单一载体的生 物反应装置固然可行,然而混以泡棉及塑料的生物反应装置可承受更高的系统变异,其有 助于提升生物反应的稳定度。
[0044] 实施例2
[0045] 如表2所示,实施例2采用的生物反应装置体积为0. 44m3,填装体积百分率60 % 的泡绵载体。进水水样为污水处理厂经二级生物处理后的放流水(含氮污水)。
[0046] 表2.实施例2使用的生物载体特性
[0047]
[0048] 如图2所示,进水依次经生物处理装置21及介质过滤装置22后,直接进入第一储 槽23后作为再生用水。进水铵浓度为15mg/L,水力停留时间为20~67分钟,以空气曝气 与上流式流体造成载体流体化床方式,控制生物反应装置溶氧2~8mg/L。参阅图5,其显 示实施例2不同停留时间下的铵去除体积负荷结果。
[0049] 实施例3
[0050] 实施例3的砂滤系统体积处理量为每小时8立方公尺,沉浸式超过滤装置处理量 为每小时2. 2立方公尺,沉浸式超过滤装置水回收率为92 %,反渗透膜分离装置处理量为 每小时1立方公尺,反渗透膜分离装置水回收率为43%。
[0051] 污水处理厂经二级生物处理后的放流水(含氮污水)经介质过滤装置后,续接超 过滤装置,再经反渗透膜分离装置制成再生用水。如表3的关键水质项目分析结果所示,水 中氨氮浓度已可达〈〇. 5mg N/L的水平,符合含铜输水管线水质的需求。
[0052] 表3.实施例3的关键水质项目分析结果
[0053]

[0054] 实施例4
[0055] 实施例4的砂滤系统体积处理量为每小时8立方公尺,压力式超过滤装置处理量 为每小时2. 8立方公尺,压力式超过滤装置水回收率为92%,反渗透膜分离装置处理量为 每小时1立方公尺,反渗透膜分离装置水回收率为43%。
[0056] 污水处理厂经二级生物处理后放流水(含氮污水)经介质过滤装置后,续接超过 滤装置,再经反渗透膜分离装置产制再生用水。如表4的关键水质项目分析结果所示,水中 氨氮浓度已可达〈0. 5mg N/L的水平,符合含铜输水管线水质的需求。
[0057] 表4.实施例4的关键水质项目分析结果
[0058]
[0059] 实施例5
[0060] 实施例5是将污水处理厂经二级生物处理后的放流水(含氮污水)经生物处理装 置及介质过滤装置处理后,续接超过滤装置为前处理方式,再经反渗透膜分离装置制成再 生用水,其处理流程如图3所示。生物反应装置体积为0. 44m3,填装体积百分率60%的泡 绵载体,进水铵浓度为15mg/L,水力停留时间为33分钟,以空气曝气与上流式流体造成载 体流体化床方式,控制生物反应装置溶氧2~8mg/L。反渗透产水为砂滤系统体积处理量每 小时8立方公尺,沉浸式超过滤装置处理量每小时2. 2立方公尺,沉浸式超过滤装置水回收 率92%,反渗透膜分离装置处理量每小时1立方公尺,反渗透膜分离装置水回收率55%。
[0061] 不同标的水质可再通过调配经生物处理装置的第一阶段产水与经反渗透膜分离 装置的第四阶段产水的比例来达成。如表5所示,如需满足第一类水质标准,在总氨氮 〈0. 5mg N/L的限制下,第一阶段产水与第四阶段产水的比例为1. 75 :8. 25 ;如需满足第二 类水质标准,在总硬度以CaC(U+〈10mg/L的限制下,第一阶段产水与第四阶段产水的比例 为 0· 41 :9· 59。
[0062] 表5.实施例5的水质调配应用例
[0063]
[0064] 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并非限制本发明,因此本领域技术 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及变化仍不脱本发明的精神。
【主权项】
1. 一种含氮污水回收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 提供含氮污水; (b) 以生物处理装置对含氮污水进行生物反应处理,以制得第一阶段产水; (c) 利用介质过滤装置过滤第一阶段产水,以制得第二阶段产水;及 (d) 储存第二阶段产水至第一储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氮污水回收处理方法, 其中步骤(a)的含氮污水为经二级生物处理后的含氮污水。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氮污水回收处理方法, 其中步骤(b)的生物处理装置是以填装生物载体并以空气曝气与上流式流体造成载 体流体化床方式进行生物反应。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氮污水回收处理方法, 其中载体为聚氨酯泡绵载体。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氮污水回收处理方法, 其中载体为聚丙烯塑料载体。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氮污水回收处理方法, 其中载体为聚氨酯泡绵及聚丙烯塑料载体。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氮污水回收处理方法, 其中载体填装的体积百分率为10至70%。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氮污水回收处理方法, 其中步骤(b)的生物处理装置的溶氧条件为2至8mg/L。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氮污水回收处理方法, 其中步骤(b)的生物处理装置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0至70分钟。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氮污水回收处理方法, 其中步骤(c)的介质过滤装置是由砾石、石英砂及无烟煤组合填装而成。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氮污水回收处理方法, 其中在步骤(d)之后还包括以超过滤装置过滤第二阶段产水,以制得第三阶段产水。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含氮污水回收处理方法, 其中超过滤装置为沉浸式超过滤装置。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含氮污水回收处理方法, 其中沉浸式超过滤装置的排泥模式为连续排泥或批次排泥。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含氮污水回收处理方法, 其中超过滤装置为压力式超微过滤装置。15.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含氮污水回收处理方法, 其中在完成超过滤后还包括以反渗透膜分离装置处理第三阶段产水,以制得第四阶段 产水。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含氮污水回收处理方法, 其中反渗透膜分离装置包括反渗透膜分离单元、5微米前过滤器单元、抑垢剂、还原剂 及杀菌剂加药单元。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含氮污水回收处理方法, 其还包括进行水质调配步骤,水质调配步骤包括调整第一阶段产水及第四阶段产水的 比例。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含氮污水回收处理方法, 其还包括储存第四阶段产水至第二储槽。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含氮污水回收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含氮污水;(b)以生物处理装置对含氮污水进行生物反应处理,以制得第一阶段产水;(c)利用介质过滤装置过滤第一阶段产水,以制得第二阶段产水;及(d)储存第二阶段产水至第一储槽。藉此,可制成不同标的水质的再生用水。
【IPC分类】C02F9/14, C02F101/16
【公开号】CN105481169
【申请号】CN201410693936
【发明人】陈彦旻, 叶茂松, 杨泽沛, 伍浩廷, 陈立邦
【申请人】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