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氧化反应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563646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氨氧化反应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氨氧化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气液分离器、好氧气体循环装置、厌氧气水循环装置和进气管;反应器包括好氧区和厌氧区;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泥水下降管穿过反应器内部;好氧气体循环装置两端分别与好氧区和气液分离器相连通;厌氧气水循环装置两端分别与厌氧区和气液分离器相连通;厌氧气水循环装置上还安装有渐变三通口,厌氧气水循环装置通过渐变三通口与上浮污泥及回流水排出管一端相连通,上浮污泥及回流水排出管另一端与厌氧区相连通,渐变三通口与上浮污泥及回流水排出管之间还设置有搅碎网格器。本发明能够将上浮的颗粒污泥压入搅碎网格器中,切碎污泥成细小颗粒随循环进入厌氧区再次处理污水,实现了厌氧颗粒污泥的循环。
【专利说明】
氨氧化反应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氨氧化反应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废水中的氨氮广泛采用传统的硝化和反硝化技术来处理,但用它处理高氨氮、低C/N比的废水时,耗能大且需要外加有机碳源进行反硝化和投加碱中和硝化过程产生的酸,使投资和运行费用大大增加。氨氧化工艺与传统的硝化反硝化工艺相比,它不需要加有机碳源进行反硝化,以二氧化碳做为碳源生长,污泥产量少且好氧需氧量较少,厌氧无需氧气,节省了大量的运行费用又不需要酸碱中和剂,避免二次污染。
[0003]厌氧氨氧化特别适合处理低C/N比高氨氮废水,其反应是指在缺氧条件下,以亚硝酸根作为电子受体,将氨转化为氮气从而实现脱氮目的的生物过程。厌氧氨氧化菌的特性要求,最适pH值在7.5-8.0左右,最适温度约在30 ± TC,虽然氨是厌氧氨氧化的反应基质,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但要保持氨浓度小于10mmol/L,不然有反抑制效果。好氧氨氧化菌和硝酸菌的特性大致相似,但前者的世代期较短,生长率较快,因此较能适应冲击负荷和不利的环境条件。PH控制在7.8-8.3,D0控制在0.8-1.2mg/L,温度控制在30 ± 2°C,并且FA进行适当控制,以保证不抑制好氧氨氧化菌。
[0004]将好氧氨氧化及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同在一个反应器内运行但并不耦合的形式鲜有研究。而好氧氨氧化及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特性,将其简单的放入未经改造的反应器中运行是无法达到预期脱氨氮效果的,进水时的水中含氧量会对厌氧氨氧化菌起到氧毒的,需氧的好氧氨氧化菌无法达到理想氧条件,而无法将水力负荷及气力负荷提高,使污泥颗粒化达到最佳状态,反应最终的水质没法有达到最佳水平,并且反应中,厌氧氨氧化菌容易因产气作用而产生大量气泡,导致上浮冲出,造成流失,致使厌氧氨氧化系统出水不稳定,甚至崩溃。因此,保留适当数量的厌氧氨氧化菌对反应器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氨氧化反应器,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现有反应器无法将水力负荷及气力负荷提高使污泥颗粒化无法达到最佳状态,导致反应最终的水质也无法达到最佳水平以及厌氧氨氧化菌容易因产气作用而产生大量气泡,导致上浮冲出,造成流失,致使厌氧氨氧化系统出水不稳定,甚至崩溃等问题。
[0006]本发明提供的氨氧化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气液分离器、好氧气体循环装置和厌氧气水循环装置;
[0007]所述反应器包括好氧区和厌氧区;
[0008]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泥水下降管穿过反应器内部;
[0009]所述好氧气体循环装置一端与好氧区通过进气管相连通,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器相连通;
[0010]所述厌氧气水循环装置一端与厌氧区相连通,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器相连通;所述厌氧气水循环装置上还安装有渐变三通口,所述厌氧气水循环装置通过渐变三通口与上浮污泥及回流水排出管一端相连通,所述上浮污泥及回流水排出管另一端与厌氧区相连通,所述渐变三通口与上浮污泥及回流水排出管之间还设置有搅碎网格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好氧区和厌氧区之间设有能够阻止好氧颗粒污泥上流、厌氧颗粒污泥下沉的阻隔板。
[0012]进一步地,所述好氧区设置在反应器底端,所述好氧区包括进水区、泥水混合区和一级三相分离器。
[0013]进一步地,所述厌氧区设置在好氧区上方,所述厌氧区从下到上分为厌氧处理区和沉淀区,所述厌氧处理区和沉淀区中间设有能够防止上浮厌氧颗粒污泥进入沉淀区的挡板;
[0014]所述厌氧处理区设置有二级三相分离器;
[0015]所述沉淀区设置有出水口。
[0016]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器设置在厌氧区的上方,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设置在顶端的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设置在内部的环形的内壁隔板、设置在所述内壁隔板上的回流孔洞和气水分离孔以及依次穿过厌氧区和好氧区的泥水下降管、提升管和穿过厌氧区的集气管;
[0017]所述提升管一端与气水分离孔相通。
[0018]进一步地,所述好氧气体循环装置与气液分离器的第一出气口相连通;
[0019]所述好氧气体循环装置包括第一外循环管、设置在第一外循环管上的第一排气口和第一止回阀。
[0020]进一步地,所述厌氧气水循环装置与气液分离器的第二出气口相连通;
[0021]所述厌氧气水循环装置包括第二外循环管、设置在第二外循环管上的第二排气口、第二止回阀、第一进气口和第三止回阀,以及设置在厌氧区内部的安装有第二下喷式曝气孔的二级曝气圆盘。
[0022]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包括通入好氧区内部的安装有第一下喷式曝气孔的一级曝气圆盘、设置在进气管上的第四止回阀和第二进气口。
[002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下喷式曝气孔的孔径小于第二下喷式曝气孔的孔径。
[0024]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器为直筒式结构。
[00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6]本发明利用气水外循环管道之便,通过上浮污泥及回流水排出管,利用压力差将上浮的颗粒污泥压入搅碎网格器中,切碎污泥成细小颗粒随循环进入厌氧区再次处理污水。将上浮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收集并破碎后重置回反应器,并且通过调节上升流速,能够保证控制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粒径。
[0027]另外,本发明的阻隔板能够阻止好氧颗粒污泥上流、厌氧颗粒污泥下沉;回流气被曝气管段高速压力带入,利用射流器原理,外部气循环使内部水循环加大,好氧区的气水剪切力增大使污泥颗粒化,污泥与污水接触更加充分,回流气中氧气已被消耗与曝进的空气混合,气量加大可使泥水进入提升管达到气水分离器,内循环良好运行且回流气被曝气管段高速压力带入,利用射流器原理使之节能;气液分离器利用内壁隔板使好氧区的气水分离与厌氧区的气水分离分开,但水流都汇聚进入泥水下降管进入内循环部分,好氧区的气水分离在外层区,厌氧区的气水分离在内层区,利用回流孔洞使水进入内层,而气的收集与厌氧区分开进行并分别进入不同的外部循环系统。
[0028]最后,本发明使得资源再次利用,能源减少浪费,出水水质更良好,颗粒污泥化更佳。反应器能正常运行,占地面面积减少,污水的处理效率更佳。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基于图1的A-A向剖视图;
[0032]图3为基于图1的B-B向剖视图;
[0033]图4为基于图1的C-C向剖视图。
[0034]附图标记:
[0035]10-反应器;20-气液分离器;30-好氧气体循环装置;
[0036]40-厌氧气水循环装置;50-进气管;
[0037]11-好氧区;12-厌氧区;13-阻隔板;
[0038]111-进水区;112-泥水混合区;113_—级三相分离器;
[0039]121-厌氧处理区;122-沉淀区;123-挡板;
[0040]1211-二级三相分离器;1221-出水口 ;
[0041]21-第一出气口 ;22_第二出气口 ;23_内壁隔板;
[0042]231-回流孔洞;232-气水分离孔;24-泥水下降管;
[0043]25-提升管;26-集气管;
[0044]31-第一外循环管;311-第一排气口 ; 312-第一止回阀;
[0045]41-第二外循环管;411-第二排气口 ;412-第二止回阀;
[0046]413-第一进气口 ;414_第三止回阀;415-渐变三通口 ;
[0047]42-第二下喷式曝气孔;43-二级曝气圆盘;
[0048]44-上浮污泥及回流水排出管;441-搅碎网格器;
[0049]51-第一下喷式曝气孔;52-—级曝气圆盘;53-第四止回阀;
[0050]54-第二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5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54]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55]实施例一:
[0056]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基于图1的A-A向剖视图,如图1_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氨氧化反应器,包括反应器10、气液分离器20、好氧气体循环装置30、厌氧气水循环装置40和进气管50;
[0057]反应器10包括好氧区11和厌氧区12;
[0058]气液分离器20的泥水下降管24穿过反应器10内部;
[0059]好氧气体循环装置30—端与好氧区11通过进气管50相连通,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器20相连通;
[0060]厌氧气水循环装置40—端与厌氧区12相连通,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器20相连通;厌氧气水循环装置40上还安装有渐变三通口 415,厌氧气水循环装置40通过渐变三通口 415与上浮污泥及回流水排出管44 一端相连通,上浮污泥及回流水排出管44另一端与厌氧区12相连通,渐变三通口 415与上浮污泥及回流水排出管44之间还设置有搅碎网格器441。
[0061]结合以上对本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以看出,上浮厌氧颗粒污泥造成的反应器10内厌氧颗粒污泥不足会使反应器10无法正常运行,所以设置了污泥回流系统,并且并入厌氧气水循环装置40,使污泥利用水部循环推动上浮污泥流入上浮污泥及回流水排出管44。利用射流栗的原理(具有一定压力的工作流体通过喷口以一定速度喷出时、由于射流质点的横向紊动扩散作用,将真空室内空气带走,真空室形成真空,低压流体被吸入。两股流体在混合管内混合并进行能源交换,工作流体的速度减小,被吸流体的速度增加。在混合管出口,二者趋近一致,压力逐渐增加。混合流体通过扩散管后,大部分动能转换成压力能,使压力进一步提高,最后从排出管排出。),外部气流在渐变三通口 415高速流动带动水流将污泥压入搅碎网格器441,如此水与气混动并夹杂着搅碎的颗粒污泥通过第二外循环管41到达第三止回阀414处,防止反应器10内部污水回流倒灌,从而进入到二级曝气圆盘43使水体体能够更佳均衡输送到每一处第二下喷式曝气孔42,并且能够将污泥回流打入反应器10的厌氧区12处,加入反应进程,并且水流循环加大水力剪切力,使污泥跟加颗粒化,污水与厌氧颗粒污泥接触更加良好,水循环使出水水质佳。
[0062]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好氧区11设置在反应器10底端,好氧区11包括进水区111、泥水混合区112和一级三相分离器113。进气管50包括通入好氧区11内部的安装有第一下喷式曝气孔51的一级曝气圆盘52、设置在进气管50上的第四止回阀53和第二进气口 54。气液分离器20设置在厌氧区12的上方,气液分离器20包括设置在顶端的第一出气口 21和第二出气口 22、设置在内部的环形的内壁隔板23、设置在内壁隔板23上的回流孔洞231和气水分离孔232以及依次穿过厌氧区12和好氧区11的泥水下降管24、提升管25和穿过厌氧区12的集气管26;提升管25—端与气水分离孔232相通。好氧气体循环装置30与气液分离器20的第一出气口 21相连通;好氧气体循环装置30包括第一外循环管31、设置在第一外循环管31上的第一排气口 311和第一止回阀312。在好氧区11加入好氧氨氧化颗粒污泥,污水从进水区111进入到达泥水混合区112与好氧颗粒污泥混合反应,在第一下喷式曝气孔51的作用下保持搅动上升的状态使污水和污泥充分接触并且使水充氧在好氧区11进行反应,降低水中氨氮含量,上升的气体带动水与污泥达到一级三相分离器113,气体与污泥及部分水进入提升管25达到气液分离器20进行气水分离,泥水通过气水分离孔232,气体通过第一出气口 21来进入外部气循环,以此来达到气水分离,泥水从回流孔洞231经过用来阻隔内外气体混合的内壁隔板23,进入气液分离器20内部,与厌氧区12进入的泥水混合,从泥水下降管24到达好氧区11的泥水混合区112,从而增加水力负荷使水力剪切加,污泥颗粒化更佳,而第一下喷式曝气孔51确保了此部分污水的含氧量使好氧氨氧化反应正常进行。通过第一出气口 21排出的气体进入第一外循环管31,达到第一排气口 311处,若是气压高度达到定值气阀顶开排气,气压未到气阀处于闭合状态,进一步气体达到第一止回阀312处,确保气体不会回流造成反应器10无法正常运行,进而进入进气管50与曝入空气汇合,因此处设计利用射流器原理,使得第一外循环管31部分的气体被流速较快的曝入空气带动,气体流量增大曝气速率提高,使反应器10运行良好,能源上减少一定消耗。第二进气口 54处曝入空气,或注入二氧化碳进行碳源补加以及PH值的微调,此处气体通过第四止回阀53,防止反应器10内部污水回流倒灌,进而到达一级曝气圆盘52,使气体能够更佳均衡输送到每一处第一下喷式曝气孔51。
[0063]结合以上对本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以看出,因好氧氨氧化颗粒污泥无法产气,气力剪切力与水力剪切力不足,无法使污泥颗粒化和内部循环正常进行,而好氧氨氧化菌是低氧需求菌,不能高度曝空气,不仅影响厌氧区12的缺氧条件,而且浪费能源。回流气被曝气管段高速压力带入,利用射流器原理。外部气循环使内部水循环加大,好氧区11的气水剪切力增大使污泥颗粒化,污泥与污水接触更加充分,且好氧氨氧化菌需要低氧环境,回流气中氧气已被消耗与曝进的空气混合,气量加大可使泥水进入提升管25达到气液分离器20,内循环良好运行且回流气被曝气管段高速压力带入,利用射流器原理使之节能。
[0064]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好氧区11和厌氧区12之间设有能够阻止好氧颗粒污泥上流、厌氧颗粒污泥下沉的阻隔板13。厌氧区12设置在好氧区11上方,厌氧区12从下到上分为厌氧处理区121和沉淀区122,厌氧处理区121和沉淀区122中间设有能够防止上浮厌氧颗粒污泥进入沉淀区122的挡板123;厌氧处理区121设置有二级三相分离器1211;所述沉淀区122设置有出水口 1221。挡板123设立的目的是防止上浮厌氧颗粒污泥进入沉淀区122,进而影响出水口 1221的出水水质。气液分离器20设置在厌氧区12的上方,气液分离器20包括设置在顶端的第一出气口 21和第二出气口 22、设置在内部的环形的内壁隔板23、设置在内壁隔板23上的回流孔洞231和气水分离孔232以及依次穿过厌氧区12和好氧区11的泥水下降管24、提升管25和穿过厌氧区12的集气管26;提升管25—端与气水分离孔232相通。厌氧气水循环装置40与气液分离器20的第二出气口 22相连通;厌氧气水循环装置40包括第二外循环管41、设置在第二外循环管41上的第二排气口 411、第二止回阀412、第一进气口 413和第三止回阀414,以及设置在厌氧区12内部的安装有第二下喷式曝气孔42的二级曝气圆盘43。污水从好氧区11通过阻隔板13达到厌氧处理区121。阻隔板13的作用是阻止好氧颗粒污泥的上流,以及厌氧颗粒污泥的下沉。污水在好氧区11进行反应后,污水中的氨氮含量有一定降低,而污水中的亚硝酸根通过好氧区11中的好氧氨氧化反应达到较高含量,使厌氧氨氧化反应所需要的离子在污水中有所体现。而在污水进入厌氧处理区121处后,通过第二下喷式曝气孔42进入的氮气吹脱抑制污水中的氧含量,使其达到较高的缺氧条件,而本身在好氧区11污水中的氧也被消耗大部分。污水在厌氧处理区121反应结束后,污水与厌氧氨氧化反应产生的气体上升携带污泥至沉淀区122,因重力等因素泥水分离,而气体及水被上处的二级三相分离器1211进行收集,通过集气管26使其达到气液分离器20,气水在此处分离,气体通过第二出气口 22进入外部气水循环,而污水混合与通过回流孔洞231进入气液分离器20内区,进入好氧区11,混合污水回流通过泥水下降管24进行内部水循环。通过第二出气口22进入外部气水循环的生产氮气,进入第二外循环管41至第二排气口 411处,若是气压高度达到定值气阀顶开排气,气压未到气阀处于闭合状态,进一步气体达到第二止回阀412处,确保进入下一部分气体不会回流造成反应器10无法正常运行,气体流到第一进气口 413。第一进气口 413的作用是补充气量或加入二氧化碳,转化补充反应所需炭酸氢或调节厌氧处理区121的pH,气流到达第三止回阀414处,确保气体不会回流造成反应器10无法正常运行,气体到达二级曝气圆盘43,使气体能够更佳均衡输送到每一处第二下喷式曝气孔42,并且气流循环加大气力剪切力,使污泥跟加颗粒化,污水与厌氧颗粒污泥接触更加良好。
[0065]结合以上对本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以看出,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所在的厌氧处理区121气力剪切力与水力剪切力不足,无法使污泥颗粒化更佳,污水的处理效果也无法保证需要气水的外部循环来使改善。利用本身的产气量做气循环,曝氮气吹脱氧气使之达到高缺氧条件,如若不足可从加二氧化碳的第一进气口 413加入氮气,使水循环再次处理污水,让出水水质更佳,气力剪切力和水力剪切力加大污泥颗粒化的形成,利用射流器原理使水力更快。
[0066]本实施例可选方案中,反应器10为直筒式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反应器10的结构不限于直筒式一种,在此就不说明。
[0067]本实施例提供的氨氧化反应器,气液分离器20利用环形的内壁隔板23使好氧区11的气水分离与厌氧区12的气水分离分别处理,但水流都汇聚进入泥水下降管24进入内循环部分,好氧区11的气水分离在环形的内壁隔板23的外层区,厌氧区12的气水分离在环形的内壁隔板23的内层区,利用回流孔洞231使厌氧区12和好氧区11的泥水进入内部水循环,而厌氧区12和好氧区11气的收集分开进行并分别进入厌氧气水循环装置40和好氧气体循环装置30。
[0068]实施例二:
[0069]图3为基于图1的B-B向剖视图;图4为基于图1的C-C向剖视图,如图3-4所示,第一下喷式曝气孔51的孔径小于第二下喷式曝气孔42的孔径。厌氧处理区121的第二下喷式曝气孔42与好氧区11的第一下喷式曝气孔51不同是,由于第二下喷式曝气孔42处不仅过气还要过污水与较细小的厌氧颗粒污泥,需要较大口径,而第一下喷式曝气孔51只需过气流。因此,第一下喷式曝气孔51的孔径小于第二下喷式曝气孔42的孔径,使厌氧气水循环装置40在气水循环时不会因为第二下喷式曝气孔42的孔径过小造成堵塞。
[007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气液分离器、好氧气体循环装置、厌氧气水循环装置和进气管; 所述反应器包括好氧区和厌氧区; 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泥水下降管穿过反应器内部; 所述好氧气体循环装置一端与好氧区通过进气管相连通,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器相连通; 所述厌氧气水循环装置一端与厌氧区相连通,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器相连通;所述厌氧气水循环装置上还安装有渐变三通口,所述厌氧气水循环装置通过渐变三通口与上浮污泥及回流水排出管一端相连通,所述上浮污泥及回流水排出管另一端与厌氧区相连通,所述渐变三通口与上浮污泥及回流水排出管之间还设置有搅碎网格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和厌氧区之间设有能够阻止好氧颗粒污泥上流、厌氧颗粒污泥下沉的阻隔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设置在反应器底端,所述好氧区包括进水区、泥水混合区和一级三相分离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设置在好氧区上方,所述厌氧区从下到上区分为厌氧处理区和沉淀区,所述厌氧处理区和沉淀区中间设有能够防止上浮厌氧颗粒污泥进入沉淀区的挡板; 所述厌氧处理区设置有二级三相分离器; 所述沉淀区设置有出水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设置在厌氧区的上方,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设置在顶端的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设置在内部的环形的内壁隔板、设置在所述内壁隔板上的回流孔洞和气水分离孔以及依次穿过厌氧区和好氧区的泥水下降管、提升管和穿过厌氧区的集气管; 所述提升管一端与气水分离孔相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气体循环装置与气液分离器的第一出气口相连通; 所述好氧气体循环装置包括第一外循环管、设置在第一外循环管上的第一排气口和第一止回阀。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气水循环装置与气液分离器的第二出气口相连通; 所述厌氧气水循环装置包括第二外循环管、设置在第二外循环管上的第二排气口、第二止回阀、第一进气口和第三止回阀,以及设置在厌氧区内部的安装有第二下喷式曝气孔的二级曝气圆盘。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包括通入好氧区内部的安装有第一下喷式曝气孔的一级曝气圆盘、设置在进气管上的第四止回阀和第二进气□ O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喷式曝气孔的孔径小于第二下喷式曝气孔的孔径。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为直筒式结构。
【文档编号】C02F3/30GK105923768SQ201610409639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6月8日
【发明人】张庆硕, 张彦平
【申请人】张庆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