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来水低温智能净化处理管路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46200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纳滤膜为膜孔径1.2-2.0 μπι的中空纤维纳滤膜。中空纤维相较于其他形式的膜而言,其除菌效果更好。
[0028]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介质选用石英砂或无烟煤。
[0029]所述无菌储水罐的内壁材料为PE树脂。PE树脂具有优良的无臭、无毒、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100~-70° C),化学稳定性好,是很好的无菌储水材料。
[0030]所述紫外线杀菌装置为紫外线灯管。
[0031]所述水箱的顶部设有液位控制器,所述水箱的内部进水口下方设有至少两个水平安装的喷头,所述喷头下方设有所述逆流形成装置,所述逆流形成装置的下方设有所述过滤网。喷头使进入的自来水再经过逆流形成装置时更为均匀,使得逆流形成装置效果更好,进而使得过滤效果更好,最后使得净化水质效果更好。水箱液位控制器控制液位,便于随时充放水。
[0032]所述液位控制器、远传压力表、第一提升泵、二次提升泵、出水口压力传感器、水泵都与所述控制柜相连接。实现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操作。
[0033]所述水箱的内壁设有聚四氟乙烯层,所述聚四氟乙烯层表面还设有光催化反应膜层,所述光催化反应膜层的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组分:
[0034]丙烯酸甲酯:100份;
[0035]纳米二氧化钛:6-7份;
[0036]聚乳酸:10-15份;安全无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加入到纳米二氧化钛中可以增加其抗菌性;
[0037]壳聚糖:6-8份;环保型抗菌剂,可以除去水中的重金属和有害细菌,可以增加整体的杀菌性;
[0038]醋酸纤维素:5-7份;增加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特性和杀菌性;
[0039]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10-15份;季铵盐,既可以与纳米二氧化钛反应,增强光催化特性,又可以作为相转移试剂,使得溶液的整体混合更为均匀;
[0040]去离子水:50-100份。设有的聚四氟乙烯层,充分利用了聚四氟乙烯的理化性质,可以防止水箱长期使用造成的腐蚀,延长水箱使用寿命,设有的光催化反应膜层在水箱中紫外灯的照射下,可以发生光催化反应,除去水中的有害物质,达到了净水作用。
[0041]所述无菌储水罐的内壁材料为PE树脂,所述无菌储水罐的外部设有PEF保温层。PE树脂具有优良的无臭、无毒、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100~-70° C),化学稳定性好,是很好的无菌储水材料;外部设有的保温层,可以起到保温防寒作用,以免冬季等气温过低时,储水罐内的水温过低。
[0042]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来水低温智能净化处理管路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43]本实用新型的自来水低温智能净化处理管路系统,采用活性砂过滤器代替常规的絮凝沉淀工序,减轻了成本,同时将膜技术与臭氧-活性炭工艺结合起来,可以充分的处理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微生物等,达到对水质的深度处理,同时,将膜技术、臭氧消毒与紫外线杀菌消毒结合,可以彻底的对水质进行杀菌消毒,实现水质无菌的目的,同时利用控制柜和冷却循环水实现低温智能化操作。经过本实用新型的自来水低温智能净化处理管路系统,水质能够达到并高于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标准。
【附图说明】
[004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来水低温智能净化处理管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中:1-压力表、2-阀门、3-前置活性炭过滤器、4-倒流防止器、5-臭氧发生器、6-水箱、7-后置活性炭过滤器、8-远传压力表、9-第一提升泵、10-活性砂过滤器、11-除铁锰过滤器、12-多介质过滤器、13-软水器、14-保安过滤器、15-超滤设备、16-纳滤设备、17-紫外线消毒器、18-二次提升泵、19-无菌储水罐、20-出水口压力传感器、21-控制柜、22-液位控制器、23-水泵、61-逆流形成装置、62-喷头、63-过滤网、64-紫外线杀菌装置、65-清洗排污口、66_充气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同时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具体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7]实施例1:
[0048]如图1所示:
[0049]一种自来水低温智能净化处理管路系统,它包括水箱6、控制柜21,所述水箱6与原水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水箱6的进水口与原水的出水口之间还依次设有压力表1、阀门2、前置活性炭过滤器3、倒流防止器4及臭氧发生器5,所述水箱6的出水口依次连接有后置活性炭过滤器7、远传压力表8、第一提升泵9、活性砂过滤器10、除铁锰过滤器11、多介质过滤器12、软水器13、保安过滤器14、超滤设备15、纳滤设备16、紫外线消毒器17、二次提升泵18、出水口压力传感器20及无菌储水罐19,所述水箱2内部设有逆流形成装置61以及过滤网63,所述逆流形成装置61包括两个上、下两个漏斗形的部件,所述上漏斗形部件的底部中间设有水流通道,所述下漏斗形部件底部密封,所述过滤网63位于所述逆流形成装置61的下方,将所述水箱6分为上、下两个腔室,所述水箱6的底部设有清洗排污口 65、充气排气口 66,所述水箱6内部下腔室的左右两侧设有紫外线杀菌装置64,所述水箱6的外壁通有冷却循环水,所述冷却循环水通过水泵23控制,所述水箱6的内壁设有聚四氟乙烯层,所述聚四氟乙烯层表面还设有光催化反应膜层,所述光催化反应膜层的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组分:
[0050]丙烯酸甲酯:100份;
[0051]纳米二氧化钛:6份;
[0052]聚乳酸:10份;
[0053]壳聚糖:6份;
[0054]醋酸纤维素:5份;
[0055]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10份;
[0056]去离子水:50份。
[0057]所述超滤设备15采用的超滤膜为膜孔径为0.02 μπι的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所述纳滤设备16采用的纳滤膜为膜孔径1.2 μπι的中空纤维纳滤膜。
[0058]所述多介质过滤器12的介质选用石英砂或无烟煤。
[0059]所述无菌储水罐19的内壁材料为PE树脂,所述无菌储水罐19的外部设有PEF保温层。
[0060]所述紫外线杀菌装置64为紫外线灯管。
[0061]所述水箱6的顶部设有液位控制器22,所述水箱6的内部进水口下方设有3个水平安装的喷头62,所述喷头62下方设有所述逆流形成装置61,所述逆流形成装置61的下方设有所述过滤网63。
[0062]所述液位控制器22、远传压力表8、第一提升泵9、二次提升泵18、出水口压力传感器20、水泵23都与所述控制柜21相连接。
[0063]实施例2:
[0064]如图1所示:
[0065]一种自来水低温智能净化处理管路系统,它包括水箱6、控制柜21,所述水箱6与原水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水箱6的进水口与原水的出水口之间还依次设有压力表1、阀门2、前置活性炭过滤器3、倒流防止器4及臭氧发生器5,所述水箱6的出水口依次连接有后置活性炭过滤器7、远传压力表8、第一提升泵9、活性砂过滤器10、除铁锰过滤器11、多介质过滤器12、软水器13、保安过滤器14、超滤设备15、纳滤设备16、紫外线消毒器17、二次提升泵18、出水口压力传感器20及无菌储水罐19,所述水箱2内部设有逆流形成装置61以及过滤网63,所述逆流形成装置61包括两个上、下两个漏斗形的部件,所述上漏斗形部件的底部中间设有水流通道,所述下漏斗形部件底部密封,所述过滤网63位于所述逆流形成装置61的下方,将所述水箱6分为上、下两个腔室,所述水箱6的底部设有清洗排污口 65、充气排气口 66,所述水箱6内部下腔室的左右两侧设有紫外线杀菌装置64,所述水箱6的外壁通有冷却循环水,所述冷却循环水通过水泵23控制,所述水箱6的内壁设有聚四氟乙烯层,所述聚四氟乙烯层表面还设有光催化反应膜层,所述光催化反应膜层的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组分:
[0066]丙烯酸甲酯:100份;
[0067]纳米二氧化钛:6.5份;
[0068]聚乳酸:13份;
[0069]壳聚糖:7份;
[0070]醋酸纤维素:6份;
[0071]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13份;
[0072]去离子水:75份。
[0073]所述超滤设备15采用的超滤膜为膜孔径为0.06 μπι的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所述纳滤设备16采用的纳滤膜为膜孔径1.6 μπι的中空纤维纳滤膜。
[0074]所述多介质过滤器12的介质选用石英砂或无烟煤。
[0075]所述无菌储水罐19的内壁材料为PE树脂,所述无菌储水罐19的外部设有PEF保温层。
[0076]所述紫外线杀菌装置64为紫外线灯管。
[0077]所述水箱6的顶部设有液位控制器22,所述水箱6的内部进水口下方设有3个水平安装的喷头62,所述喷头62下方设有所述逆流形成装置61,所述逆流形成装置61的下方设有所述过滤网63。
[0078]所述液位控制器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