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来水低温智能净化处理管路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746200阅读:来源:国知局
2、远传压力表8、第一提升泵9、二次提升泵18、出水口压力传感器20、水泵23都与所述控制柜21相连接。
[0079]实施例3:
[0080]如图1所示:
[0081]一种自来水低温智能净化处理管路系统,它包括水箱6、控制柜21,所述水箱6与原水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水箱6的进水口与原水的出水口之间还依次设有压力表1、阀门2、前置活性炭过滤器3、倒流防止器4及臭氧发生器5,所述水箱6的出水口依次连接有后置活性炭过滤器7、远传压力表8、第一提升泵9、活性砂过滤器10、除铁锰过滤器11、多介质过滤器12、软水器13、保安过滤器14、超滤设备15、纳滤设备16、紫外线消毒器17、二次提升泵18、出水口压力传感器20及无菌储水罐19,所述水箱2内部设有逆流形成装置61以及过滤网63,所述逆流形成装置61包括两个上、下两个漏斗形的部件,所述上漏斗形部件的底部中间设有水流通道,所述下漏斗形部件底部密封,所述过滤网63位于所述逆流形成装置61的下方,将所述水箱6分为上、下两个腔室,所述水箱6的底部设有清洗排污口 65、充气排气口 66,所述水箱6内部下腔室的左右两侧设有紫外线杀菌装置64,所述水箱6的外壁通有冷却循环水,所述冷却循环水通过水泵23控制,所述水箱6的内壁设有聚四氟乙烯层,所述聚四氟乙烯层表面还设有光催化反应膜层,所述光催化反应膜层的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组分:
[0082]丙烯酸甲酯:100份;
[0083]纳米二氧化钛:7份;
[0084]聚乳酸:15份;
[0085]壳聚糖:8份;
[0086]醋酸纤维素:7份;
[0087]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15份;
[0088]去离子水:100份。
[0089]所述超滤设备15采用的超滤膜为膜孔径为0.1 ym的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
[0090]所述纳滤设备16采用的纳滤膜为膜孔径2.0 μπι的中空纤维纳滤膜。
[0091]所述多介质过滤器12的介质选用石英砂或无烟煤。
[0092]所述无菌储水罐19的内壁材料为PE树脂,所述无菌储水罐19的外部设有PEF保温层。
[0093]所述紫外线杀菌装置64为紫外线灯管。
[0094]所述水箱6的顶部设有液位控制器22,所述水箱6的内部进水口下方设有3个水平安装的喷头62,所述喷头62下方设有所述逆流形成装置61,所述逆流形成装置61的下方设有所述过滤网63。
[0095]所述液位控制器22、远传压力表8、第一提升泵9、二次提升泵18、出水口压力传感器20、水泵23都与所述控制柜21相连接。
[0096]本实用新型的自来水低温智能净化处理管路系统,其具体工作运行过程如下:
[0097]原水首先经过前置活性炭过滤器3进行初步过滤,然后经过倒流防止器4进入臭氧发生器5进行臭氧反应杀菌,然后进入水箱6中进行过滤、杀菌、消毒,水箱6中的杀菌消毒主要是水箱中设有的光催化反应膜层在紫外线灯管的照射下,发生光催化反应,从而对水箱6中的水进行杀菌消毒,经过处理的水流从水箱6中流出,经过后置活性炭过滤器7进行再一次过滤,然后在第一提升泵9的作用下进入到活性砂过滤器10中进行絮凝、沉淀、过滤一体化处理,然后再经过除铁锰过滤器11中以除去水质中多余的铁元素和锰元素;接着进入多介质过滤器12中除去杂质,此多介质过滤器12中的介质可以选择石英砂或无烟煤,接着水流进入软水器13中进行水质软化,除去水质中的污垢,降低水质的硬度;接着软化后的水进入到保安过滤器14中进行精过滤,进一步除去水中的杂质;然后水进入到超滤设备15和纳滤设备16中进行超滤膜和纳滤膜处理,进行深度的除去水中不易除掉的微生物、重金属以及其他的一些有害物质;膜处理后的水进入到紫外线杀菌器17进行紫外消毒处理,彻底的除去水中的细菌,以达到水质无菌的目的;处理得到的无菌水在二次提升泵18的提升作用下顺利的储存到无菌储水罐19中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分水操作。
[0098]其中要说明的是水在水箱6中的流向为:水流从水箱6的进水口进入,在喷头62的作用下流经内部的逆流形成装置61,水流由逆流形成装置61上部件的中间空隙和边壁空隙流过,将水体由整体分为流速较慢水量较小的水流,其目的在于改变中部流速较大的水流流向,在流经中间区域时受到下部件的阻挡形成逆向流,逆向流与靠近边壁的正向流剧烈混掺,达到双向流消能的效果,水箱6的中的水流压力保持稳定,水流经过逆流形成装置61后再经过过滤网63进行过滤,最后流出水箱2。
[0099]经过本实用新型的自来水低温智能净化处理管路系统,可以实现低温智能化操作,其处理后的自来水水质指标完全可以达到新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
[0100]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自来水低温智能净化处理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水箱(6)、控制柜(21),所述水箱(6 )与原水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水箱(6 )的进水口与原水的出水口之间还依次设有压力表(1)、阀门(2)、前置活性炭过滤器(3)、倒流防止器(4)及臭氧发生器(5),所述水箱(6)的出水口依次连接有后置活性炭过滤器(7)、远传压力表(8)、第一提升泵(9)、活性砂过滤器(10)、除铁锰过滤器(11)、多介质过滤器(12)、软水器(13)、保安过滤器(14)、超滤设备(15)、纳滤设备(16)、紫外线消毒器(17)、二次提升泵(18)、出水口压力传感器(20)及无菌储水罐(19),所述水箱(2)内部设有逆流形成装置(61)以及过滤网(63),所述逆流形成装置(61)包括两个上、下两个漏斗形的部件,所述上漏斗形部件的底部中间设有水流通道,所述下漏斗形部件底部密封,所述过滤网(63)位于所述逆流形成装置(61)的下方,将所述水箱(6)分为上、下两个腔室,所述水箱(6)的底部设有清洗排污口(65)、充气排气口(66),所述水箱(6)内部下腔室的左右两侧设有紫外线杀菌装置(64),所述水箱(6)的外壁通有冷却循环水,所述冷却循环水通过水泵(23)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水低温智能净化处理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设备(15)采用的超滤膜为膜孔径为0.02-0.1 ym的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水低温智能净化处理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设备(16)采用的纳滤膜为膜孔径1.2-2.0 μπι的中空纤维纳滤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水低温智能净化处理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介质过滤器(12)的介质选用石英砂或无烟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水低温智能净化处理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储水罐(12 )的内壁材料为PE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水低温智能净化处理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杀菌装置(64)为紫外线灯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水低温智能净化处理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6)的顶部设有液位控制器(22),所述水箱(6)的内部进水口下方设有至少两个水平安装的喷头(62),所述喷头(62)下方设有所述逆流形成装置(61),所述逆流形成装置(61)的下方设有所述过滤网(63)。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自来水低温智能净化处理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控制器(22)、远传压力表(8)、第一提升泵(9)、二次提升泵(18)、出水口压力传感器(20 )、水泵(23 )都与所述控制柜(21)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水低温智能净化处理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6)的内壁设有聚四氟乙烯层,所述聚四氟乙烯层表面还设有光催化反应膜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水低温智能净化处理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储水罐(19)内壁材料为PE树脂,所述无菌储水罐(19)的外部设有PEF保温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来水低温智能净化处理管路系统,它包括水箱、控制柜,水箱的进水口与原水的出水口之间设有压力表、阀门、前置活性炭过滤器、倒流防止器及臭氧发生器,水箱的出水口依次连接有后置活性炭过滤器、远传压力表、第一提升泵、活性砂过滤器、除铁锰过滤器、多介质过滤器、软水器、保安过滤器、超滤设备、纳滤设备、紫外线消毒器、二次提升泵、出水口压力传感器及无菌储水罐,水箱内部设有逆流形成装置以及过滤网,水箱的外壁通有冷却循环水。经过本实用新型的自来水低温智能净化处理管路系统,处理后的自来水水质能够达到并高于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标准。
【IPC分类】C02F9-08
【公开号】CN204454801
【申请号】CN201420831274
【发明人】王波
【申请人】江苏水智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5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