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037288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述第三进液口处开设有第三出液口,所述调节池3呈倒圆锥结构,所述调节池3内设有螺旋状引流槽31,其一端承接于所述第三进液口,另一端承接于所述第三出液口 ;
[0040]所述厌氧池4中部开设有第四进液口,其与所述第三出液口连通,所述厌氧池4中部相对于第四进液口处开设有第四出液口;
[0041]所述好氧池5中部开设有第五进液口,其与所述第四出液口连通,所述厌氧池4中部相对于第五进液口处开设有第五出液口,所述好氧池5由曝气机供氧,所述好氧池5内设有填料;
[0042]所述二沉池6下部开有第六进液口,其与所述第五出液口连通,所述调节池3上部相对于所述第六进液口处开设有第六出液口,所述二沉池6内设有多块竖直挡板,其与所述二沉池6内壁不接触,所述多块竖直挡板的自由端交错设置,且相邻的竖直挡板之间存有空隙。
[004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池1、初沉池2、调节池3、厌氧池4、好氧池5和二沉池6,各装置依次联通,具有集约化、小型化,节约资源和人力成本,具有推广价值。本实用新型的格栅池I呈倒V形结构并置于格栅池I中间,污水依次经历水平的第一开口 111和竖直的第二开口 121,将尺寸较大的垃圾横向、径向拦截,拦截效率高、通过水流量大。本实用新型的初沉池2具有上下设置的三块板体,板体承接初沉池2的内壁,将初沉池2分隔成四个封闭空间,污水从下至上逆流而上通过通孔,将泥沙等密度大、体积大的物体留至池底,据哟好的除尘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池3呈倒圆锥结构,污水从下至上逆流而上,沿螺旋状的引流槽31的起点至终点,逆流和螺旋控制污水流速,并将质量大的物质引流回初沉池2,再次降低污水的杂质率。本实用新型的二沉池6内设有多块竖直挡板,水流依次在挡板的引导下延空隙流经各块挡板,使得水流中残留的废物在挡板的阻碍下以及重力下落入池底,实现水流的最后滤除。
[0044]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第一板体11和所述第二板体12尺寸一致,所述第一开口 111与所述第二开口 121尺寸一致,所述第一板体11与所述第二板体12的夹角为60?75°,使得两块板体的距离恰好能够容纳大流量的污水,所述第一开口 111与所述第一板体11的长度比和宽度比分别为1:1.5?1.8和1:7?10,使得开口的面积能够拦截垃圾通过污水,横竖开口的设置使得偶然流过第一开口 111的垃圾被第二开口 121拦截的可能性最大。
[0045]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第三板体21、所述第四板体22和所述第五板体23尺寸一致,且通孔的尺寸由上至下依次增大,通孔的边长比为1: 1.5?2:2.5?3。水流逆流而上流经初沉池2的三层通孔,由下至上依次减小,使得被拦截的泥沙的尺寸依次减小,各规格的泥沙污物依次被阻碍,通孔边长比2.5?3:1.5?2: 1,层次鲜明,拦截效率达最大。
[0046]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引流槽31的外边缘设有溢流板,其高度为0.2?0.3mο
[0047]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引流槽31的径向宽度为0.15?
0.25m,所述引流槽31的螺距为0.8?1.2m。
[0048]溢流板的设置使得水流沿螺旋路径运动不落入池底,溢流板高度为0.2?0.3m、引流槽31的径向宽度为0.15?0.25m、引流槽31的螺距为0.8?1.2m,使得同一轴向的引流槽31不会有一定高度间隔,不会封锁水流的流动空间,保证水流完全在引流槽31上移动。
[0049]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调节池3和所述厌氧池4之间设有虹吸泵。
[0050]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曝气机和所述虹吸泵的能源由太阳能/风能提供。使用太阳能或风能为虹吸泵提供动力源,不用人工、不耗电,解决农村或小型污水站污水建的起、用不起的技术难题,节约能源符合现代化社会的标准。
[0051]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多块竖直挡板的间距为0.8?
1.2m。容纳大流量水量,减少挡板数量的设置,实现好的滤除效果。
[0052]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主权项】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池、初沉池、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其中, 所述格栅池下部开设有第一进液口,其与污水源连通,所述格栅池下部相对于所述第一进液口处开设有第一出液口,所述格栅池内设有格栅,其由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上部相接形成倒V形结构,所述第一板体上水平设有至少三个长条形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板体上竖直设有至少三个长条形的第二开口; 所述初沉池下部开设有第二进液口,其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初沉池上部相对于所述第二进液口处开设有第二出液口,所述初沉池内位于所述第二进液口和所述第二出液口之间设有滤板,其由第三板体、第四板体和第五板体由上至下首尾相接,并承接于所述沉淀池的内壁,所述第三板体、第四板体和第五板体均设有网状通孔; 所述调节池下部开有第三进液口,其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所述调节池上部相对于所述第三进液口处开设有第三出液口,所述调节池呈倒圆锥结构,所述调节池内设有螺旋状引流槽,其一端承接于所述第三进液口,另一端承接于所述第三出液口 ; 所述厌氧池中部开设有第四进液口,其与所述第三出液口连通,所述厌氧池中部相对于第四进液口处开设有第四出液口; 所述好氧池中部开设有第五进液口,其与所述第四出液口连通,所述厌氧池中部相对于第五进液口处开设有第五出液口,所述好氧池由曝气机供氧,所述好氧池内设有填料;所述二沉池下部开有第六进液口,其与所述第五出液口连通,所述调节池上部相对于所述第六进液口处开设有第六出液口,所述二沉池内设有多块竖直挡板,其与所述二沉池内壁不接触,所述多块竖直挡板的自由端交错设置,且相邻的竖直挡板之间存有空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尺寸一致,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尺寸一致,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的夹角为60?75°,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板体的长度比和宽度比分别为1: 1.5?1.8和.1: 7 ?1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体、所述第四板体和所述第五板体尺寸一致,且通孔的尺寸由上至下依次增大,通孔的边长比为1:1.5?.2: 2.5 ?3。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的外边缘设有溢流板,其高度为0.2?0.3m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的径向宽度为0.15?.0.25m,所述引流槽的螺距为0.8?1.2m。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和所述厌氧池之间设有虹吸泵。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机和所述虹吸泵的能源由太阳能/风能提供。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块竖直挡板的间距为0.8?.1.2m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池、初沉池、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其中,所述格栅池内设有格栅,其由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上部相接形成倒V形结构,所述初沉池内设有滤板,其由第三板体、第四板体和第五板体由上至下首尾相接均设有网状通孔;所述调节池呈倒圆锥结构,内设有螺旋状引流槽;所述厌氧池内设有复合益生菌群;所述好氧池由曝气机供氧,内设有填料;所述二沉池内设有多块竖直挡板,自由端交错设置,且相邻的竖直挡板之间存有空隙。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悬浮固体,降低曝气能耗,节省污水处理成本和节约人力成本,系统稳定,污水处理效果好,具有推广价值。
【IPC分类】C02F9/14
【公开号】CN204689820
【申请号】CN201520220303
【发明人】李华
【申请人】广西风向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